马尔切罗突然脱口而出:“亲爱的教父。我爱您,所以永远都不愿意让您因我失望!”
“您今年才16岁,谈论爱未免为时过早。”
马尔切罗感到难以置信——过早?早在他十四岁时他的教父就开始教他怎么看美女了。现在他十六岁,教父居然又说他不能谈论爱。
只有小孩子和谎话精才会把“爱”和“永远”相提并论。克里斯蒂安抚摸着指上的戒指。对吧,我亲爱的勋爵?即便过了很久,我最爱的人依旧只是您呀。我可以为您一辈子不婚不娶,直到在地狱里再次相见。
马尔切罗口中的“爱”绝非情爱,更不是流浪狗一样奋不顾身的爱。他认为只有教父才能给他自由和刺激,甚至是超出常规的东西……生父母给不了他,他们爱管教、拘束他。克里斯蒂安认为马尔切罗拥有显而易见的恋父情结……不过,恋的是教父(godfather)。
他太年轻,太理想化。只理所当然地觉得:教父爱他,他也爱他的教父,那他们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待在一起。
克里斯蒂安合上门,压低嗓音轻声笑着。他又陶醉地吻了吻自己的戒指。
“但我可不愿意哪天就被自己的教子恋上。我亲爱的小松鸦,您有什么头绪?”
--------------------
苏格兰佬弟控(无情爱因素)
法国佬恋母(这个是有情爱因素的,然而是一种混沌纠缠的爱慕)
意大利佬恋父
俄国佬崆峒
几个欧洲楠人都有霉好的未来(确信)
第78章 我依旧相信灵魂
以前我时常觉得,自己死后的世界定然会变得更加光明美好。这样一想,我就觉得自己成了某种很无私的救世主。但后来我意识到,“世界”原来根本不在乎。这样一来,我又变得格外惜命起来。
我的世界里原先只有母亲,她让我不知所措。这个曾经有过动人美貌的女子在接受精神病医院收治后变得形容枯槁。她不再试图通过虐待我缓解痛楚,但也不再关爱我。治疗她的药物让她变得极其沉默镇定,却也给了我安静地抚摸她的手、陪着她喃喃自语的机会。我不知道在精神病院的这几年里妈妈成长了多少,反正,我是一点也没有成长。
我还是偏执地想要她爱我,为此我可以不择手段,特别是伤害自己。我曾为她自残、服毒,想靠年幼时自己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博得别人的怜爱,但总是事与愿违。我凄惨的模样只能伤害那些真正爱我的人。用刀捅自己的胳膊会让妈妈拿头撞墙、撞得吐出血沫,但只会让养父不痛不痒地替我叫来私人医生。
伯纳德·威尔吉利奥阁下根本不屑于理会我那幼稚的把戏。那次自残后,他并不急着把我治好——而是拖延时间,直到极大的身心痛苦让我产生了自我怀疑。
他温柔地不断和我说着话,问我现在的感觉怎么样,直到悔恨和绝望把我折磨得向他求饶,才叫私人医生把我把伤口缝上。虽然也没那么重,但缝线还是必要的。这真是个好父亲才会想出的聪明方法,至少让我再也不想自残了。
经过伯纳德·威尔吉利奥的调教,我对疼痛的敏感异于常人。哪怕我只是擦破了一点皮出了一点血,都要让私人医生给我好好包扎,呵护并保证它不再流血为止。
家族成员们都觉得我是个很难伺候的娇贵男人,还谣传我有破了点皮就很难愈合的疾病。其实不然,我的身体很健康。
小马尔切罗天资聪慧,14岁时就以我的家庭经历为蓝本写了一出法语音乐剧,命名为《De Cannelle》(意为肉桂。马尔切罗选的意象很好,肉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红发。此外,肉桂在宗教上寓意着耶稣打碎的身体,用以象征家庭内部分崩离析的溃散意志)。
首次公演的那天,他送了我一张位置最好的票(在第一排,很容易冲台,还可以轻易握到演员们的手),以及一条绣有“献给最好的音乐家,我如兄如父的教父克里斯蒂安·萨列里”的丝绸手帕。我笑了笑,亲吻了它,再把它妥善折叠后揣进了我的口袋里。
扮演我父亲鲁德维科的是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有种天真而浪漫的气质,像个天生的殉道者。马尔切罗以为我父亲是位怀才不遇的天才音乐家,跑到佛罗伦萨追梦,结果在家族斗争里死于非命。其实不然。在我看来,他就是个傲慢自大还不肯安分守己的无赖艺术生。
实话实说,剧本里鲁德维科的气质有点像莫扎特——这大概是为了展现他的叛逆和对艺术的热忱。而扮演我母亲波格丹娜的则是一位高贵而优雅的红发女子(据说为了找到适合扮演我父母的演员,马尔切罗颇费了些心思),拖着看上去并不昂贵但足够美丽的长裙。
这一点我感谢小马尔切罗的细心。我的母亲即使在最贫穷难熬的日子里,都不曾在十平米的住宅里放弃她的高傲和尊严。当舞台顶端的射灯将刺目的白光投射在她的身上时,我可以看到她脖颈上的钻石项链在闪闪发光。无论在哪里,我的母亲都一直优雅、端庄,灵魂熠熠生辉。
即使是在鲁德维科还没逃走的时候,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可能允许我的母亲戴上一条价值不菲的钻石项链。但马尔切罗其实是个心思纤细的男孩,不会犯这种错。他认为,我的母亲既然出身巴黎的福书村,就应该有些合适的象征物。他设计了让父亲将项链扯得支离破碎的场景,钻石洒了一舞台,象征波格丹娜被“真爱”摧毁的圆满人生和被唤起的骨肉分离的痛楚,预示着她对亲生儿子逐步扭曲病态起来的母爱。
看来马尔切罗也知道,如果我的母亲不是为了所谓真爱和父亲远走高飞,她会过上的一定就是璀璨夺目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从来没有走过一步好棋。而是一步错,再一步错……没有一步是要紧的,我们也曾有很多次挽救的机会,但无数次的悲剧让我们冲向了尽是悲剧的地狱。
起初她的歌声凄婉,像是在唱赞美诗。她赞美上帝、恳求上帝宽恕,还唱她失去的掌声和欢呼,唱她失落于巴黎的亲人。但在一串暴风驶过般的音符后,她的嗓音却显得高亢有力而又激动人心。
波格丹娜是个不羁的反叛者。从丈夫逃跑这一刻开始,她的身份就不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萨列里小姐了,而是位无所畏惧的母亲。
年轻自负的艺术家鲁德维科恳求她:“我们是罪人,但他不是。我不是好父亲,您不是好母亲,但克里斯蒂安会是个好孩子!我愿意什么都不带走,离你远远的,离开法兰西、甚至离开欧罗巴……地狱,或许唯有地狱才配得上做我的流放之地。但我恳求您,像一个真正的母亲一样,对我们的孩子怀有怜悯和善意吧!”
母亲不甘示弱地回击丈夫:“卑鄙的鲁德维科,你已无权向我提出任何要求。他是我的儿子,我比谁都清楚如何爱他——但你不过是个挂有父亲名号的陌生人——一个盗窃青春的小偷、一只堂而皇之的贼鸥!你岂敢将自己与基督徒(Christian)的母亲相提并论?”
初出茅庐的小剧作家马尔切罗·威尔吉利奥用法语得意洋洋地问我:“您看,我为您写的这段法语戏剧的台词怎么样?”
我笑得柔和而无奈:“我和我的母亲都还活着,您怎么就拿我们写起戏剧来了……挺不错的。很可惜我的父亲母亲应该是不会像这样文绉绉地辩论的。我猜,加上一些像merde、putain一类的法语脏话才显得更真实自然。”
“您和您的母亲都拥有美丽而高洁的灵魂,这些污言秽语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笑了,几滴温热的液体落到我的手背上。我本以为是剧院的天花板漏水了,一抬头才意识到那都是我自己哗哗流下的眼泪。
戏剧是以我的家庭情况进行加工创作的,但台上却没有扮演我的演员——他甚至没有指名道姓地提及我的名字。因为挑剔的小马尔切罗认为,无论是谁都无法表演出他想象中兼具脆弱、无助和惊惶的效果,像一只被追逐但注定要死在狼牙底下的羊羔一样(应该不可能有人比我本人更像我自己了吧。可惜我已经30岁了,怎样也没法出演一个几岁的小男孩),所以压根没有写我的台词。他狡辩说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是没法起来参与进父母的斗争中的。所以,我可以把这出戏当成第一人称视角,把“克里斯蒂安”想象成一只摄像机。
我抚摸着左手无名指上戴着的戒指,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眼泪正在自顾自地往下流。
……真希望我的勋爵(my lord)也能看到这出戏剧。
我的悲哀莫过于此。我想得到的东西不多,但总是不能如愿以偿。此时此刻,恐怕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也最倒霉的人类之一。
黑暗中,我一刻不停地、悄无声息地流泪,听着女主演凄楚而又虔诚的歌声——“……只是我依旧相信自己的灵魂,并对此深信不疑……”
--------------------
第79章 别忘记我,妈妈
刚被送到医院的时候那孩子的手上沾满了鲜血,而且还在徒劳地抹着被鲜血沾污的脸颊。他13岁,叫克里斯蒂安·萨列里。他想用手把自己擦干净,却只是把自己搞得更脏。嘴角、眼角和鼻梁上,统统搞脏了。那时候他因精神刺激陷入了失语。
我只是个刚开始实习的小护士,而且连男朋友都没。宠物狗我家里倒是有两条,一条牛头梗一条八哥犬,但我不知道养孩子究竟会是怎样一种感觉。我对孩子的印象只停留在油管上那些使人忍俊不禁的熊孩子视频。我以为养孩子是件有趣而累人的活计。我是独生女,我爸妈也是独生子女。这在佛罗伦萨似乎有些尴尬,也有些特立独行。
我吓坏了,以为那是孩子的血。伯纳德·威尔吉利奥先生却不痛不痒地解释孩子身上的血全部来自一条名叫阿德里亚娜的大狗。当着那孩子的面,他还在不慌不忙地说着风凉话:“那也没办法,不听话的坏狗下场总是如此。”
威尔吉利奥先生的右手食指也受伤了,之后肯定会影响他开枪。现在那个指头上缠着纱布,血还没止住。
他解释说是孩子喜欢的宠物狗不听话,挣脱束缚跑到了人来人往的马路上,恰好被辆大车碾过。他说克里斯蒂安在意外发生没多久就出现了高热、意识障碍、呼吸衰竭,要求我们必须安排他住院观察。我以为他只是因悲痛发生脑血管收缩,结果一诊断那居然是重症肺炎。
我不相信他的话。肺炎的症状有那么难以辨认吗?任何孩子都不太可能在一天之内病成这样。家长对他漠不关心,他的病情肯定已经被耽误了挺久。
威尔吉利奥先生显得惊讶,义愤填膺地大骂着他的私人医生们,说他们是一帮混日子的混球庸医,居然一个都没有诊断出来,害得他的孩子病情被耽误。接着他就要求我们安排住院,按最高规格,多少钱他都可以出。
威尔吉利奥先生跟克里斯蒂安长得并不相像,甚至连姓氏也不一样。他倒是愿意承认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养父子,难怪他的态度总是模糊而冷淡。他特意叮嘱道:克里斯蒂安·萨列里虽然跟意大利名人同姓,但其实是个法国人。之后院方就找到了我,让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从业以来我最想照顾的一个病人——最后我跟另外几位能用法语交流的同事一起照顾他,我是组长,因为我的法语说得最好。这让我在受宠若惊之余侥幸不已。看来,我还是挺有本事的嘛!
克里斯蒂安一定是很努力地想活下去的,否则他不会在犯恶心的情况下还坚持要吃东西。可惜无论他吃下什么,不到半小时就都会呕出来,哪怕只是一小块苹果。之后他还是强迫自己继续进食,总是如此。
57/72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