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们拖在手下的那人,穿着一身小厮的服饰,低垂着头,看不清脸。似乎是脱力了般,任人摆布,再没了力气反抗。
范瞿道:“人已经带过来了,只是一审,想必不会耽搁太久。”
楚晋神色阴沉,半晌,冷笑一声。
侍卫看着范瞿的眼色,将人拖到中央,然后反手压制住那人双臂,逼迫他抬起头来。
那人面容普通,表情惶恐,似是没见过这等大场面,不停后缩,颤抖不已。
范瞿道:“廷尉何在?”
老廷尉生病没来,替他来的是陆青。闻言,他忙起身,回道:“下官是廷尉下属廷尉丞,陆青。”
“廷尉掌司法审判,”范瞿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此事由你来审,速战速决。”
陆青心中叫苦不迭,只觉这趟差事百般烫手,弄不好,恐怕就要得罪摄政王和御史大夫。但他本职在此,无从拒绝,只得道:“是。”
众目睽睽之下,他硬着头皮走了出来,随即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
廷尉断狱,彰显的是大秦的公正严明。这是陆青刚入职时老廷尉便告诫他的,所以哪怕他平日再怎么生龙活虎,一旦面对案子,就必须肃容忘私、守正不阿。
陆青沉下心神,整个人都沉静下来。他走到那人面前,不动声色地将他周身打量了一遍,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开口问:“你是何方人士?在船舱外偷听,有何目的?”
那人颤声道:“小人就是个在船上干活的,方才只是干活时路过,绝对没有偷听的意思。”
他这番回答并没有明显的破绽,也在意料之中。陆青没什么表情地看了他一眼,忽而负手,在他周遭慢慢踱步一圈,边走边道:“你扮成船上小厮的模样,但这件衣服穿在你身上,并不合身。”
话音刚落,便见这“小厮”神色一僵。
陆青走到这人身后,掀起他略显宽大的衣袖,看了眼:“指腹、虎口有厚茧,应该是常年拿剑所致。”
那人下意识缩回手去,陆青却蹲下身来,仔细打量了眼他的鞋底:“鞋底干燥,没有河泥,不像经年待在船上的人。”
“以及……”他伸手,从那人腰间取下一个旧的钱囊,“你这钱囊的针脚,应该是燕陵独有的绮绣,现在满大秦也很难找到一个会这种绣法的绣娘——”
陆青停下脚步,这些琐碎的线索相互交织,一个猜测在脑海中渐渐成形。
“——你是燕陵亡民?”
此言一出,四座寂然,众人皆惊。还没回过神,却忽见一道人影飞起,寒光出鞘,直直向那燕陵亡民砍去!
剑刃瞬至,陆青躲闪不及,下意识闭上眼睛,却听得“叮”的一声,是刀剑相撞。
挡在他面前的是太尉徐瑛。他眉头紧蹙,手中兵刃嗡嗡作响,硬生生扛下了对面的一剑。
而徐太尉的对面,竟然是突然动手的摄政王。
楚晋望着挡在自己身前的人,怒极反笑:“徐瑛!你敢拦我?”
徐瑛不语,只是手上的长剑仍是纹丝不动。
在场人皆被这一时惊变惊得瞠目结舌,却听李晟冷声质问道:“摄政王,你为何一言不合要取此人性命?”
这句话好像点醒了在座所有人,也点醒了伏跪在地上的亡民。他面上表情由恐惧慢慢变为极度的怨愤,在楚晋愈发阴森的目光中,声嘶力竭地喊了起来:“摄政王!我为你效命整整四年,到头来,你却想要杀我灭口!”
“楚晋,你不得好死——!”
作者有话说:
死忠粉·陆青:不懂摄政王美貌的人永别了?ヾ( ̄▽ ̄)
第38章 惊变·看看他有没有另一张脸
“你不得好死——!”
这鱼死网破的惊天一句,惊雷一般,将众人劈了个彻底。就在这所有人都愣在原地没有反应的须臾,楚晋忽然冷笑一声,猛然震开了徐瑛的剑。
徐瑛瞳孔遽缩,反手向他抓去,却抓了个空。
燕陵亡民无声放大的惊惧瞳孔中,闪过一道白刃,随即被血色淹没。
几滴血溅到了陆青的脸上。他迟钝地扭过头,看着摄政王近在咫尺的俊美侧脸,神色有些恍惚,又在目光触及他身后被长剑穿喉而死的亡民时,转为了惊慌。
一个词出现在他的脑子里。
——杀人灭口。
这个人是燕陵之人,也就是说,摄政王与燕陵……有勾结?
陆青心乱如麻,但他现在想不了那么多了,提着剑的摄政王就站在离他不足三尺的地方,剑上还在滴着血!
没等他悄悄溜下场,一道又惊又怒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摄政王!你这是何意?”
说话的人正是范瞿。他盯着地上的那具尸体,缓缓道:“莫非你一直都和燕陵的反贼有联系?”
此言一出,接二连三倍受惊吓的大臣们再也按捺不住。坊间有关楚晋和燕陵的传闻实在太多,再加上范瞿有意无意的引导,最初的玩笑话就变成了猜疑,最终在亲眼目睹、亲耳听见后成为事实。
——大秦的摄政王,勾结乱党,叛国通敌。
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倒戈的。一片陌生而敌视的目光中,楚晋微微一笑,不反驳也不反抗,竟然堂而皇之地承认了。
陆青目瞪口呆,狂跳的左眼皮竟然预言成真,这样的发展让他脑中一片空白。在紧张凝滞到下一秒就要兵戈相向的场面中,他忽然发觉那位乌宗正乌大人还在慢慢地夹菜吃,挑挑拣拣,十分投入,压根没有被面前的死人影响到食欲。
陆青想让他别吃了,被摄政王看见,说不定手起剑落,这家伙就身首异处了。结果他挤眉弄眼了半天,对方理都没理,正眼也没分他半个。
陆青看看他面前少了大半的菜,又看看李晟和楚晋桌上几乎一点没动的食物,一个念头模模糊糊地冒了出来。
那边范瞿有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已经面露狠色:“侍卫!把这通敌之人拿下!”
正在这时,坐在席间的一位大臣忽然面色一变,脸色竟然渐渐变得铁青,随即猛地喷出一口黑血来。
这一幕来得毫无征兆,离得近的几个文臣更是吓得魂不守舍,失声惊叫起来。然而下一秒,黑得浓稠的血液也从他们的口鼻中缓缓流下,呼声戛然而止,几乎是无声无息地倒了下去。
有人大喊起来:“菜里有毒!”
这一句仿佛是阎王收命的前兆,顷刻间,原本立于两侧的侍女忽然齐齐抬起头来,目光冷漠至极,随后藏于袖中的匕首纷纷滑出,以极其狠辣的角度向在场的群臣刺来!
一时之间,血光四溅。
场面瞬间被打乱,性命攸关,各人的心思早已不在楚晋身上,几乎乱作一团。画舫中不乏有武臣,可以拔出剑来自卫,但更多的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面对刺来的匕首,根本没有反抗之力,只得四处狼狈逃窜。
陆青只会些三脚猫的功夫,险之又险地避过侧腰而来的一刀,终于等到了从门外匆忙赶来的侍卫。他松了一口气,再回头看时,方才那儿已经没了乌若寻的踪影。
陆青一愣,心说这家伙不会被人乱剑砍死了吧,忙又低头去找他的尸首。目光乱扫之时,却忽然瞥见身侧一名刺客僵在原地,一截白刃自她胸前穿透,淋漓鲜血自剑刃滴落,滴滴答答。
下一秒剑刃抽出,那刺客软绵绵地倒地,露出身后摄政王的身形来。楚晋冷冷瞥了呆在原地的陆青一眼,随后毫不犹豫地抽身,向门外赶去。
陆青的视线随着他的离开而跟了过去,他怔怔望着,听见李晟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大到几乎盖过了兵刃相接的叮当声:“这群刺客是燕陵残党!”
御史大夫被一群侍卫牢牢护在中间,神色阴沉,一字一字,似要将罪名深深刻在骨血之中:“诸位得证,摄政王楚晋,勾结残党,谋害朝臣,乱我朝纲,逆我大秦——”
“罪不容诛!”
字字诛心,掷地有声。
众人心神震荡,眼睁睁看曾经风光无限的摄政王被打成罪人,此等惊变,几乎无异于从万人之巅顷刻跌落进万丈深渊,摔得粉身碎骨,再也不能翻身。
范瞿在侍卫的扶持下强撑着从地上站了起来,他先前被划伤了手臂,因为疼痛,表情微微扭曲,却仍是指着门外,大喊道:“他要跳江逃跑!”
众人闻言纷纷看去,只见楚晋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船头的位置。因为相隔太远,他的表情显得模糊不清,但看他的动作,应该是要跳从船头跳下去。
前去阻拦的侍卫又被刺客牵制住,只能眼睁睁看着楚晋的动作。眨眼间,他已经一只脚踩上了船沿,下一秒就要往下跳去。
此刻,众人的心神都放在了楚晋身上,无人注意到,李晟面上正义凛然的神情已然消失殆尽,眉心舒展,眼底近乎灼热,再也看不出一丝先前的惊怒。
等“楚晋”在众目睽睽之中跳下去,他便可以下九州封杀令,从今往后,罪人之名人尽皆知,百口莫辩,天下再不会有其立足的半分田地。
只要他跳下去,就绝不会再有翻身的可能。
他还要好好谢谢这些燕陵的刺客,费尽心机在酒菜中下毒,反而全了他大计。这罪名只会嫁祸到楚晋头上,引发众恨,这样一来,终于能不费吹灰之力地除掉楚晋这根心头刺。
转眼间李晟心思百转,心中愈发安定,只等着自己计划中的最后一步到来。
这群刺客虽然训练有素,可毕竟寡不敌众,渐渐落了下风。尘埃落定,眼看“楚晋”就要跳入秋江,李晟终于扯了扯嘴角,牵动眼尾一片细纹。
然而下一秒,他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他看见一片混乱之中,有一个人正站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身前身后皆是一片刀光剑影,他却置若罔闻,不紧不慢地从不知谁的桌上随手捻起了一根朱漆木筷。
他要做什么?
李晟脑中一瞬间闪过这个念头。
与此同时,同样注意到乌若寻的陆青松了一口气,随即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乌若寻要做什么?
在两道不同的视线注视下,那个人缓缓抬起手来,两指并拢,很随意地夹住了那根木筷,然后,倏尔射出。
一道朱红残影裹挟疾风自陆青眼前一晃而过,气势如虹,将空气撕扯得尖啸起来,仿佛撕裂开一道缝隙,生生划破这浮空。
下一瞬,它便刺穿了船头“楚晋”的右腿。
此时刺客也已被徐瑛和侍卫制服,压在地上不得动弹,众人均被一声痛呼所吸引,纷纷向船头望去。
只见摄政王脱力倒在甲板之上,右腿血流如注,满头冷汗,神情痛苦。
这一转折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眼见功亏一篑,李晟气得胸脯上下起伏了半天,才哆嗦着声音道:“乌若寻!你做了些什么!”
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乌若寻挑起眉毛,微微讶异地回视过来:“御史大人,下官听命把落荒而逃的摄政王给拦下了,怎么,您反而生气了呢?”
李晟一噎,意识到自己方才怒火攻心,忘了掩饰自己的神情。只是顷刻,他便沉下神色,冷声道:“荒唐!有你这么拦人的?”
“御史大人忘了,此一时非彼一时,摄政王现在是真真切切的罪臣。”乌若寻淡淡说完,转头看向陆青,“陆大人,廷尉府断狱时,可有一条规定说,必要之时,可行非常之道?”
陆青愣愣地看着他,下意识道:“有。”
闻言,乌若寻道:“如今人也在这了,为了还诸位大人一个公道,若不彻底审查一番,可就说不过去了呀。”
他笑意盈盈,三言两语,竟是将先前李晟的话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李晟神色愈发阴鸷,冷冷道:“不劳乌大人费心!祭祀之后,自有廷尉府的人去审。”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均是不知为何,对审查此事百般阻挠的人又变成了御史大夫。
却听乌若寻慢条斯理道:“只是一审,想必不会耽搁太久。”
被人搀扶着的范瞿面色一僵。这是他刚刚用来堵“楚晋”的话!
李晟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到最后,阴阴沉沉地开口,声音令人不寒而栗:“乌大人,你是要以下犯上、违令而行吗?”
御史大夫此言必然是动了杀心,陆青暗暗为乌若寻捏了一把冷汗,旁人也均是低头不言。然而乌若寻却仍是站得笔直,神色淡淡,隔着纷杂的人群遥遥望来一眼。
这样的眼神李晟几乎这辈子也忘不了,那一眼含着令他此生都厌恶至极的傲慢、讥嘲和冷漠。它只可能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李晟瞳孔骤然一缩:“你……”
乌若寻却径直忽略了他,背对着众人一步步向着船头走去。江上风疾,将他束在背后的长发吹得扬起,飞扬恣意,缭乱人眼。
每走一步,他唇角的笑意就减淡一分,同时,轻轻开口,用若有所思的语气,自言自语般道:“我其实有些奇怪,大秦堂堂的摄政王,怎么会让自己落到如此境地。”
“被逼得跳江,被下封杀令,从此以后,像只丧家之犬一样狼狈逃窜。”
“我觉得,这未免也太不符合他的作风。”他漫不经心道,“陆大人,你觉得呢?”
陆青被他一点,一瞬间仿若醍醐灌顶,心中那些说不通理不清的疑团倏尔明了。
乌若寻继续道:“若我是他,被当众揭穿,可不会做出仓皇逃跑这种事。相反……”
他已然走到船头,微微垂眸,目光不带一丝情绪地凝着重伤倒地的“摄政王”,半晌,倏尔扯了下唇,牵出一抹冰冷血腥的笑意来。
“——我会把在座的诸位,全灭口。”
江风呼啸,吹得他衣角猎猎作响,无端生出一种令人不敢直视的肃杀之气。众人心口一窒,俱是不寒而栗,一时间再也记不起什么身份尊卑、什么敌我之分,心头骤然涌上的臣服之意,令他们双腿发软,溃不成军。
在他们哑然无声的注视下,乌若寻轻轻弯下腰,挑起了“摄政王”因疼痛和恐惧而扭曲不堪的面容,像审视一件货品一样静静看了一会儿:“既然如此,这个不合格的冒牌货,又该是谁呢?”
31/139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