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宣帝沉默良久,又去询问其他人,“你们呢?”
敬宣帝以为,这么多年轻人,总不能都愿意往外跑吧?
结果一个一个说完,都是想去大庆各个地方,做能庇佑一方百姓的父母官。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性,敬宣帝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遗憾。
“朕还想着,你们若是能留在京城,便能和朕的子女一同长大,将来也好辅佐他们各项事情。”敬宣帝叹气,“看来你们之间没有这个缘分。”
也是他的子女们少点运气,留不下这么好的纯臣苗子。
敬宣帝瞥了周自言一眼,“都是你教出来的好学生,全都和你一个模子!”
一样的倔强,一样的不怕苦不怕累,任着心中那点执拗的想法,便能无惧所有。
可他们才堪堪十五岁啊,别家孩子,十五岁的时候还在家中撒娇讨乖呢,这帮小学子,便已经要去担起那份责任了。
周自言……周自言!不愧是他最为看重的臣子之一,是个会教学生的!
敬宣帝虽然觉得感动,但也不能就这么让这一帮十五岁的少年,真去偏远地方任职。
最后,敬宣帝硬是把他们分成两人一组,分别塞到离京不远的县城里,许诺他们,若是他们做的好,等过了二十岁,便真的放他们离京去各处闯荡。
这几个地方,都是敬宣帝亲手选的好地方。
民风淳朴,关系简单,在那里任职的知县家境都清白,历年述职报告也详细,最适合让这几个少年熟悉公务,并好好成长。
周自言觉得这是最好的结果,便领着孩子们接下这份圣旨。
孩子们经过周自言解释后,也觉得陛下是真心爱护他们,并非要让他们拔苗助长,于是全都跪到地上,拜谢陛下。
宋豆丁和王小妞以前便在一起玩,最为熟悉,今后还是一起。
蒋庆庆是小哥儿,便跟着最身强力壮的庞大山一起行事。
钟窍一本身便熟悉知县事物,且家境富裕,敬宣帝就让他和二棍一起。
敬宣帝本以为他们会留在京城,所以还安排了晚膳,可现在不成了。
詹公公只能亲自驾车带着他们离开皇宫。
他们是这批进士中最晚派官的学子,今日领了圣旨,便要开始收拾东西,早日出发。
而此时的御书房里,敬宣帝一改刚才的和颜悦色,朝下扔下一份诉状,冷声道:“周爱卿,这是怎么回事?”
周自言拱手作揖,“陛下,臣与宋进士,有冤屈要告。”
“宋监生,可有此事?”敬宣帝想着诉状上的事情,“你可知,若是让朕发现你们合起伙来蒙骗朕,你们会有什么下场?”
“学生不敢,但学生所说之事,字字属实,万望陛下明察。”宋卫风直接撩袍跪下,恳请陛下彻查这件事,“学生那兄长,年纪轻轻,惊才绝艳,却因为这件事,早早离世,学生心中实在不忍,现在卫家也没有在卫家宗族祠堂设立兄长牌位,学生真心为兄长叫屈。”
敬宣帝盘着手中檀木珠,淡淡道:“你只为你那兄长伸冤,那你呢?卫家将你接回去,又将你抛弃,你心中可有怨?”
“命该如此,学生不怨。”宋卫风声音清亮有力,“学生身边已有慈父幼弟,还有一知心人,学生此生足矣。现在唯有心中那点执念是为兄长伸冤,别的,再无了。”
“好,朕便去查一查,看看这卫家到底做的什么事,还敢在舞弊案中搅混水。”敬宣帝将手中檀木珠串狠狠拍下。
翌日,周自言便听说,三法司的人又被叫进宫里去,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而宋卫风的派官之事,因为这件事也暂时被搁置。
至少要等卫家的事情查明以后,确定宋卫风没有欺上瞒下,敬宣帝才会正式派官。
不过这样也好,宋卫风有更多时间帮孩子收拾行囊,然后再一个一个目送他们离开。
几个孩子同时坐上要远行的马车,周自言和宋卫风站在官道边。
宋豆丁这六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人,突然就在他们眼前变成六个小矮敦敦。
那时候,宋豆丁每天都要吃两只糖葫芦,吃的满手都是山楂渣滓。
任凭宋卫风和宋父怎么说,宋豆丁拍拍屁.股,记吃不记打。
可现在的宋镇声,大袖窄护,衣冠楚楚,小小年纪已经初具君子风范,站在马车旁边,竟快和那匹马儿一样高了。
王小妞,那个小时候,总追在宋豆丁身后跑的小丫头,儿时遭难,心性不移,现在正要像她的名字那样,向阳初生,亭亭玉立。
蒋庆庆呢?总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小伙伴,可他在面对何青治的时候,还是坚定不移地选择自己的理想,纵然要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他也毫不在乎。
周自言觉得,蒋庆庆一点都不比其他孩子差。
二棍和庞大山小时候便喜欢在一起玩,现在虽然没有分到一处,可他们还是站在一起。
高高壮壮的庞大山,现在变得更加憨厚可靠,二棍也从小时候那个无依无靠的穷小子,变成现在清秀聪慧的梁鹤飞。
他们俩倒真像二棍的名字一样,马上要展翅高飞了。
钟窍一是变化最小的一个孩子,其他孩子是从零到一的质变,钟窍一就是从一迈向二。
只是变得比从前更坚定罢了。
他始终走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上,并将坚定不移继续走下去。
“都装好东西了吗?别落下了。到时候可不能再回国子监拿了。”周自言像个操心的老父亲,絮絮叨叨完,又絮絮叨叨。
宋卫风在旁边一言不发,也默默翻看孩子们的行李。
只是他打开,又合上,打开,又合上,透着一股慌乱和不舍。
宋豆丁按住周自言和宋卫风的手,‘嘿嘿’笑,“夫子,哥,我们都长大了,你们就放心吧!十五岁,别家孩子都订亲了,是大人了。”
“可你们要离京……我还是不放心。”宋卫风握住宋豆丁的手,手心渐渐被汗濡湿,“到了那里,一定要先写信回来。小妞,二棍,你们也是,一封都不能少。”
“少一封,夫子连夜去打你们屁.股。”周自言‘恐吓’他们,眼中却满是伤感。
几个孩子齐齐单膝跪地,拱手作揖,拜别他们生命中极为珍贵的两位长辈。
“夫子,宋家哥哥,放心吧。”
“豆丁(小妞、庆庆,二棍,大山,窍一)这就要走了,此去任职,吾等必将坚持夫子的教诲,脚踏实地,以民为本,定会让更多人明白读书的珍贵。”
“时不待人,路远难等,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万望……万望你们珍重身体。”
言辞说到最后,都带上隐隐的哭腔,令人难受。
周自言看着面前这一排低下头的黑脑瓜,还是没忍住眼里的清泪。
他仰起头,把眼泪逼回去,不想在孩子们面前丢人。
“知道了知道了,你们也得好好互相照拂,遇到困难就多互帮互助,想想夫子说过的话,耐心一些。”
“……”宋卫风鼻腔声渐重,“到了那边,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要是有哪里不行,记得写信回京,我和你们周夫子,都会帮你们的。”
马车夫扬起马鞭,“几位公子小姐,咱们该出发了,再耽搁下去,要出不了外城了。”
孩子们扑到两人身上,狠狠拥抱了一回,然后决绝地转身上车。
再不转身,他们怕自己走不了了。
马车帘放下,马蹄踏着地面‘哒哒哒’远去。
宋卫风抽噎一声,“我还以为他们都会留在京城,和你一道……”
周自言望着渐渐消失在官道远处的马车,“我原先也是这样以为的。但我忘了他们皆有自己的思想,并不会按照我设想的道路走。现在的结果挺好,至少是他们自己选的,而且也证明,他们真的记住了我曾经说过的话。”
他说,不管官职高低,不管官职在京城还是小城镇,都得做一个好官,让百姓放心,让朝廷安心。
他还说,希望远离京城的小地方,也能涌现出更多读书人,让大庆人人都能读上书。
现在这帮孩子,就是把他的理想,和自己的理想归拢到行囊里,背上出发了。
他该开心才是。
可这心中,怎么觉得空落落的呢?
宋卫风挽上周自言的手,“周大哥,我们回去吧。我想躺下睡一觉。好累啊。”
“走吧。”
周自言和宋卫风不约而同,再回头看了一眼。
却只能看到空空荡荡的一条官道。
三法司有什么风吹草动,外界都能知道。
近日三法司不知道犯了什么浑,居然整出来一个清查条例,要把过去十五年的案子都拿出来再看一遍。
三法司审案,不管如何,被提审的人,都要去刑部大牢走一遭。
一时间,京城人人自危。
卫家更是慌乱。
因为卫家最大的舞弊案,正正好好在十五年之内。
“摆明了是冲卫家来的!”卫家老三狠狠摔了手中茶碗,“该死的宋卫风,我就知道,他一朝得势,就绝不会让卫家安稳!”
卫淙也恨道:“可恨他一直住在国子监,平日根本不出来,我们没机会找他谈谈。还有那周大人,整日跟在他身边,我们的人也不好下手。”
“现在再说也来不及了。”卫家老三沉思,“三法司有这个动向,肯定是宋卫风向陛下说了什么,三法司这是领了陛下的旨,不然不敢这么大张旗鼓。幸好当年做的够隐秘,除了咱们自家人,没人知道当年的事情。”
卫淙担心道:“可还有那与四叔叔和离的——”
“她现在都不在京城。听说她一直在道观静修,为他那早死的孩儿祈福。”卫家老三想了想,觉得不行,“还是派人去看看,她若是有动静,就想办法让她不能回来。”
卫淙领命,“是。”
当夜,卫家的人便骑马飞驰而去。
同时,有宋卫风帮忙,另一队更快的人,同时从刑部出发,刚刚好比卫家之人更早一步找到那位正在道观里静修的夫人。
夫人早就收到了宋卫风的信,只是信中只是一些问好之意,并没有提及这件事。
现在一听宋卫风要为自尽而亡的长子翻案,立刻拜别道观道姑,随刑部之人赶往京城。
在路上,夫人听完这件事的起末,忍不住问道:“那……那个孩子现在如何?”
那孩子与她,只有半年多时日的母子情分,她早就不记得那个孩子的样貌。
没想到,竟然是那孩子一手促成这件事。
“您说宋监生?”领头的侍卫笑着说,“宋监生现在好着呢,整日在国子监里,与周大人一同教书,只等这件事了,便能领旨赴任了。”
“好……好啊……”夫人点点头,捻着手中珠串,慢慢放下马车帘子。
第133章
宋卫风现在已经算从国子监毕业, 按理说,该离开国子监。
可他又还没有派官,离开国子监也不知道去哪里。
周自言觉得, 时时候把他的周府用起来了!
于是一封简短的书信, 从国子监发出,寄去阿穗那里。
隔日起, 周家府邸便开始陆陆续续的添置东西。
阿穗姑娘站在宅邸门口,眼明心亮, 指挥着各方脚夫搬运东西。
周府收拾好后,周自言和宋卫风一起搬了进去。
国子监离皇城较远,每日上朝还得多走一块路,但他那周府,离皇城只有一小段直线距离, 早上还能多赖一会儿, 甚美。
而宋卫风, 身为周自言的徒弟,和夫子住在一起再合理不过。
毕竟在大庆这里,一直都有师徒同住一屋, 探讨学问的美谈。
想那廖为安,不过十几岁的时候便被林范集正式收为徒弟, 隔三差五便要住到林范集的林府。
师徒二人常常在长夜治学, 流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和诗词。
阿穗早就打定注意要在周府干一辈子,所以从周自言回京,阿穗就一直在等,等周府重开的那一天。
现在总算等到了!
周府重启大门那一天, 阿穗穿着她最漂亮的衣裙,领着两个小丫鬟, 在大门口迎往来宾客。
有阿穗在,周自言又开始‘心安理得’的做甩手掌柜。
宋卫风颇为不解,“阿穗姑娘怎么就对你那么死心塌地?”
“没办法,人格魅力太大了。”周自言摊手。
“……”宋卫风真想立刻走人。
周自言拉住宋卫风的手,笑着说:“除了我们之间感情深厚外,其实这府中所有进项,阿穗都能拿四成。我以前不怎么用钱,也没时间打理陛下给的产业的田地,所以都交给了阿穗。不过我觉得她能在我这儿待这么久,应该不单单是为了钱。”
“像阿穗这样的姑娘,若是去外面做个总管家,怎么着也能拿六七成的分红。”宋卫风点点周自言的额头,“幸好人家感念你当初的情谊,这才让你什么事都不用管。”
“哎,我这人吧,运气没得说。”周自言也觉得自己太幸运了一些,不仅可以穿越时空,“被罢官后还能重来一次,还遇到了你和豆丁他们那几个孩子,别的读书人哪有我这个运气。改日我得去庙里、道观好好拜拜。”
“……”宋卫风摇摇头,还是甩袖走了。
今天是周府的开门宴,来了许多客人,前院忙忙乱乱。
周府没有几个下人,宋卫风决定去前院帮忙。
周自言么,他作为周府的主人,就在正堂里坐着,好好待客就是。
热热闹闹一天后,周府终于在子时(晚上十一点)送走最后一位宾客。
几人撑着快要睁不开的眼皮,胡乱收拾了一下残局,周自言便让大家回屋睡觉,至于剩下的事情……明日再说,明日再说!
174/178 首页 上一页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