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宋豆丁捧着他的小碗笑个不停,被夫子夸奖的感觉太好了!
王小妞一直没读书认字,也不知道宋豆丁和周夫子说的话是什么,只扒着自己的碗筷,静静地听着。
她凭感觉能知道,这两人说的是关于学问的事情。
她家虽然开着饭铺,却只送大哥去读书了,二哥和她都不识字。
她好想听懂宋豆丁和周夫子说的话。
读书真好啊。
她也好想读书,也想像宋豆丁这样,随口就能说出那些书上的话。
蒋庆庆、庞大山和二棍也放慢进食的速度,悄悄听周夫子和宋豆丁的对话。
宋卫风注意到这几个小孩眼中的羡慕,心中微叹。
饱餐了一顿的众人一直闹到深夜。
玩累了的五个小孩被丫鬟们抱走睡下,周自言和宋卫风也终于能好好休息一番。
周自言刚换好寝衣,厢房大门就被‘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敲响。
听着这把子声音,他已经可以想象,宋豆丁攥着拳头快速锤门的模样。
“……这死孩子。”周自言收好书卷,披上外袍开门。
果然,宋豆丁正抱着一个钱袋子,等在门口。
大门一开,宋豆丁撑起一张堪称‘谄媚’的笑脸,“夫子,你还没睡啊。”
“……不是你来敲门的吗?”周自言把宋豆丁放进卧房,心境有些像‘怀民亦未寝’。
宋豆丁一进门就把手里的钱袋子打开,往桌子上倒出一堆碎银,“夫子,这是我全部的财产。”
周自言坐下饮茶,“这是何意?”
“我知道这件事可能有点冒昧,但是夫子,你能不能一起教小妞,大山,庆庆还有二棍啊。”宋豆丁为表诚意,乖乖跪在地上,“他们都特别崇拜夫子,想和夫子一起学学问。夫子,这些钱要是还不够,你再等等,我还能从老爹手里抠一点出来。”
周自言哭笑不得,却并未让宋豆丁起来,“你抠宋伯父的银子,来帮你朋友交束脩?”
第27章
宋豆丁挪挪膝盖,小声道:“没办法呀,小妞家的情况夫子你也看到了……她姐姐都没读过书,咋可能给小妞出钱。蒋庆庆家和小妞家情况差不多,大山好一点,家里把他送去过私学,但大山总被人嫌弃笨,时间一长,大山自己就不愿意学了,夫子,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和我说,他想读书嘞。至于二棍……他家里只有一对爷奶了。”
“二棍是二棍的本名么?”周自言问道。
宋豆丁摇头,“不是,二棍只是小名,他爹娘走得早,还没来得及给他取大名,他爷奶也不重视这个事,我们就一直叫他二棍。”
周自言心下了然。
原来都是一帮各有困难的小朋友。
完全不同的家庭情况,竟然养育出一群志向相同,又重情重义的小孩,难能可贵。
“豆丁,你为何愿意帮你的这帮朋友?”周自言正襟危坐,认真询问小豆丁。
宋豆丁也摆正姿态,认真回答:“夫子曾说过,达则兼济天下,虽然我现在不能兼济天下,但我可以帮帮我的朋友们。君子之交,重在知心,他们既是我的朋友,我自然要以心相交。我现在已经可以读书做学问了,怎么能忘记他们呢?”
“况且我对他们的性格为人非常了解,我相信他们会认真读书,好好做学问,绝不会辜负夫子的期待。”
“不错,不错。”对宋豆丁这番话,周自言非常满意,证明豆丁已经开始把先人圣贤之说,融入言行举止之中。
“若他们真心想跟我读书,为何不敢亲自来见我?反要你来做说客?”
这几个小孩今晚都宿在宋家,完全可以自己过来求学。
要他收徒也可以。
但他收徒不是没有标准的。
“夫子,他们来了的。”宋豆丁眨眼,“他们都在门口蹲着呢,派我先来问一问,免得丢人。”
说着,转身朝门外走去。
没几分钟就带着一众小萝卜头重新站在周自言面前。
周自言坐在雕花木椅上,双手拢袖,挨个看过去。
五个小朋友按照身高一字排开,最矮的王小妞在左边,其次是蒋庆庆,庞大山则在最右边。
中间么,就是宋豆丁和二棍。
五个小孩穿着简便的短衣,背着手,低着头,一副不敢抬头见人的模样。
“都抬起头来。”周自言道。
五个小孩齐刷刷抬头,看向周自言,目不转睛。
周自言点出最左边的王小妞,“王小妞,我问你,你为何要读书?”
王小妞忍不住咬手指头,紧张又害怕,“回……回夫子,小妞觉得豆丁很厉害,想和豆丁一样。”
周自言点点头。
“蒋庆庆,你呢?”周自言又问蒋庆庆。
蒋庆庆年纪和宋豆丁差不多大,不知蒋庆庆又有什么想法?
蒋庆庆乖乖回答:“回夫子,草民……不是,学生……也不是,我,我没有什么大想法,我只是想读书,想认字,我家也有哥哥,他们都被家里送去读书了,只有我还不认字,哥哥们也不教我,说一个小哥儿有什么读书的必要,将来嫁个好人家就行了。夫子,可我不想这样,我也想像豆丁一样,读书,认字。”
周自言问道:“小妞这件事,你是不是也出力了?”
“嘿嘿……”蒋庆庆憨里憨气地笑了一声,“豆丁说我嘴皮子利索,我就混到人群里,瞎说了几句。”
周自言仔细瞧了瞧蒋庆庆,他记得这个小哥。
确实很有自己的想法。
小妞这件事里,蒋庆庆能主动混迹人群中,创造喧哗,引导舆论,足以证明他的聪慧。
这个小哥儿虽然年纪还小,却长得喜庆可爱,将来找个好人家应该不难。
可蒋庆庆不愿意按照父母兄长说的那样去做。
“二棍,你呢?”周自言的目光又落到二棍身上。
二棍沉默了一会,说:“夫子,我只想要一个自己的名字,我想亲手给自己取个好听的名字。”
五个小朋友里,只有他的名字最草率。
他平时虽然不声不响,却非常羡慕有名字的伙伴们。
做梦都想要一个自己的名字。
“有自己的志向就是极好的。”周自言未评判二棍的梦想,只问最后的庞大山,“大山,你是家中长子,而且也最年长,你又为何要来跟我读书?”
庞大山是小朋友团中最大的一个,他大声道:“夫子,我以前也去上过学,可老师们都嫌我笨,说我没有读书天赋,我自己也认了,就不去浪费那个钱。可夫子,我还是想读书,我想去考试,我想让家里的生活再好一点,不想让我爹娘为赋税的问题再担忧。”
这几个孩子,各有各的困境,各有各的梦想。
唯一不变的,只有他们想要读书的想法。
周自言无法对孩子们渴望的目光视而不见。
他虽被罢官,却也曾是大庆的父母官,现在他的‘孩子们’主动求学,他又如何能无视呢?
盼只盼,这些孩子能真的学到一些东西,将来再去教别的孩子,一点一点春风带雨,桃李满天下。
经年传承,方能改变大庆,重建社会结构。
而且回想过去七年,他虽然位极人臣,也认识了许多朋友。
可那些朋友身后都有自己的家族,有自己的责任。
像他一样无牵无挂的甚少。
他无家族,也未娶妻。
在朝堂上打辩论战,身后经常空无一人,可谓是一直孤军奋战。
怪不得最后落了个罢官的下场呢。
反观林范集那个老头子,自己天下闻名不说,同窗好友,徒弟也一大堆。
每次和人辩论时,身后徒弟友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对方。
这么想着,周自言越来越觉得这是个好方法。
所谓不蒸馒头争口气。
他就是咽不下那口气。
敬宣帝敢无所顾忌地罢他官,不就是看他是个光杆司令,所以不用忌讳么!
大庆重文尊文人,若他肆意妄为一番,走到敬宣帝动不了的位置。
到时候看敬宣帝到底是尊着他,还是再罢免他!
“我可以教你们。但你们需要说服家中父母,并说服宋伯父。”周自言掀开茶盖,轻抿杯中茶,“至于束脩,你们去与宋伯父商议。”
他当然不可能真的把这件事全交给这帮小孩。
他心里有一个计划,只是还需要好好想想。
正好考察一下,这帮小孩会有什么解决办法。
左右依宋伯父的性情,要不了几天,这帮小萝卜就能和宋豆丁一起来上课了。
“真的吗?!”宋豆丁直接蹦起来,“太好了!小妞,庆庆,大山,二棍,以后咱们就是同……同窗了!”
“真的嘛?”王小妞眨眨眼,笑开花,“豆丁,豆丁,我们以后可以一起读书了!”
“太好了,太好了!”蒋庆庆也跳起来,和宋豆丁一起蹦来蹦去。
二棍攥拳,难掩激动。
庞大山出声道:“你们别太激动,别忘了还要说服家里人。咱们快去想想办法,怎么说服家里人吧。”
“对对对,咱们快去想办法,决不能让家里人拦住咱们!”
“走,去我房里!”
宋豆丁大手一挥,又把小朋友们带走。
临了还不忘把自己的钱袋子拿走,再轻轻关上周自言的房门,祝他今夜好梦。
周自言笑着摇头,收拾好茶杯,心中无限感慨。
他最初只是被宋豆丁触动,也为了给自己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好重新参加科举。
所以才选择留在马鸣沟,成为宋豆丁的夫子。
没想到今天,自己会被这几个小孩打动。
渴望读书,想要读书,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瞬间,一个冲动。
周自言最怕大庆百姓习惯了往常的生活,习惯了目不识丁的人生,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守着一成不变的未来。
连‘想读书’这个想法都不会出现。
所以他才想尽办法推进识字班,只求让他们不要被生活磨灭去对学识的渴望。
哪怕多认识一个字,那也是好的。
幸好,幸好。
这几个小孩,不管是羡慕别人,还是想要一个自己的名字。
又或是为了改善家中生活,还是尚在迷茫。
至少他们有想读书的想法。
只要有这个想法,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第28章
周自言做好决定, 第二天一早,便去户籍所改户籍。
许是之前那位黄册官说了什么,周自言一踏进户籍所, 便有人把他引到旁边小隔间, 让他稍等。
周自言点点头,依言等待。
不一会, 那位熟悉的黄册官便捧着马鸣沟的黄册前来。
按规定来说,大庆是不允许销户重建的。
但这位大人拿的可是天子口谕……
所以黄册官什么都没说, 只按照周自言的意思,把他的户籍落到马鸣沟。
再重新登记好他的名字和籍贯。
短短两刻钟,周自言便改好了户籍。
毕竟还是原身的身体,在父母亲眷那一栏,周自言选择继续沿用原身的经历, 父母早亡, 无其他亲戚。
正好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黄册官在马鸣沟黄册上誊上‘周自言’三个字, 又重新做了一份户籍信息,递给周自言,十分恭敬, “大人,您的户籍做好了。”
“多谢大人。”看着自己的新户籍, 周自言心中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
从此, 左都御史‘游大人’只存在庆京省,如非必要,不会再被他人熟知。
而世间多了一个白身书生周自言。
不管科举、收徒,以后他都可以用自己的名字行事了。
周自言改好户籍这件事, 没有告诉其他人。
在宋家,他只说自己的户籍已从别处迁过来, 自己现在是马鸣沟人。
对此,宋卫风和宋豆丁都非常开心,感觉他们与周夫子更亲近了。
周自言原先只打算找一处自己住的地方,所以选择标准很宽泛。
但现在要教五个小徒弟,那就势必要选一个带大院子的房子。
这样才方便小萝卜头们就坐。
他带着新的选择标准,又跑了好几趟庄宅行,还是没找到合适的房源。
他越看越觉得,之前相中的那处王家院落最合适。
只可惜人家不卖。
又一次从庄宅行无疾而归。
周自言摸摸自己的肚子,真是又饿又泄气。
不然就寄希望于宋伯父,祈祷他愿意把宋家变成私学,供给小萝卜头们上学用。
看宋父之前对读书人的尊敬之情……搞不好还真可以。
周自言苦中作乐,还没从庄宅行走两步,就被人拦下。
“这位公子,这是我家公子的拜帖。”拦人的小厮恭敬奉上一封烫金拜帖。
小厮不认识眼前这个人。
但是能让他家公子奉拜帖,这个人一定不同寻常。
“拜帖?”周自言不甚明白,他现在啥也不是,居然还有人给他送拜帖?
打开一看,直接去看最末尾的落款。
居然是廖为安。
廖为安,林范集的学生之一,庆京省人。
其父世家出身,任正七品大理评事,母亲是福书村大家闺秀。
看到这个名字,周自言就明白了。
将拜帖收到袖中,揣起手,“你家公子现在何处?”
21/178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