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穿越重生)——无棋

时间:2024-01-14 09:39:01  作者:无棋
  宋家子,王家女,还有庞大山……
  周自言收的这帮学生,一个比一个有意思。
  他老师此生最大愿望,就是能让自己门下的学生和周自言的徒弟一较高下,比一比谁更会教徒弟。
  现在还在庆京省等他的消息呢……
  “为安此次,是为了游学做学问,尚且不知归期。”
  廖为决定回书院就修书一封,把这里发生的事情告知庆京省的老师。
  到时候,就让老师自己烦恼吧!
 
 
第41章 
  秋日时光转瞬即逝。
  当第一场大雪降到马鸣沟时, 春六巷的街坊们呵着寒气,又加了几件衣衫。
  小朋友们脱下身上的小褂,换上厚厚的棉服, 各个敦敦实实。
  配上嘟嘟的小肉脸, 像年画娃娃一样可爱。
  再有一个月就要封腊了,院子里上课的几个小孩又都是爱玩的年纪。
  明显心思都开始浮动, 上课时也开始发呆。
  算术课上,周自言先是中规中矩的讲解了如何算术, 接着又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下题目,“宋豆丁欠王小妞九百七十文,两个人约定好,一天不还就涨三文钱,那么五十天后, 宋豆丁的一共要还多少钱?”
  这是《九章算术》中的经典题目, 被他改换了一下人名和数字, 拿来做考题。
  “算算试试,算不出来也不要紧。”
  周自言放好毛笔,一边看自己的科举书一边等答案。
  五个小朋友自看到题目, 就开始抓耳挠腮。
  自己算不出来,就小声交流。
  只是这交流的内容——
  “小妞……你哪来那么多银子。”
  “豆丁, 你啥时候欠我钱了啊!”
  “你们是不是傻了, 这是夫子出的题目,我哪有欠你银子!”
  王小妞算不出来,所以她选择了最笨的办法,一天一天数。
  一张纸顿时满满当当写满数字和天数。
  不过这个办法, 好像不太行。
  庞大山和宋豆丁稍稍微聪明一些。
  却卡在五十天这一项上,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继续算下去。
  只有二棍, 守着自己的纸笔,默默无言。
  两炷香之后,二棍举手,“夫子,豆丁要还一两又一百二十文。”
  周自言收起书卷,询问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棍举起自己的算术过程,认真回答道:“回夫子,五十天可以分成十个五天,一天涨三文钱,五天就是十五文钱,那么十个五天,自然就是一百五十文。加上豆丁之前借的九百七十文,一两银子是一千文,就是一两又一百二十文。”
  “哇!”王小妞看着自己写满字迹的纸张,猛拍大腿,“我怎么没想到呢,竟然一天一天算!”
  宋豆丁和庞大山也反应过来了,“是嘞,五十天可以拆开看嘛。”
  周自言合扇提问二棍,“十个五天,你是如何那么快算出一百五十文的?”
  “回夫子,二棍心里有一个算盘,在心里拨弄算了一下,就知道了。”二棍说到这个,脸上出现一丝茫然,“也不知道为啥,一开始算术,心里那个算盘就出来了,夫子,我是不是鬼上身了。”
  周自言:“……”
  这哪是鬼上身,这是心算成型的预兆。
  学算术极其讲究天赋,若无天赋,哪怕把解题过程放到眼前,也看不出门道。
  这就是人对于数字的敏感度。
  看不出来二棍于算术一道居然这般有天赋。
  “学算术的人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天赋上佳,只需稍微努力,便可得知算术含义。”周自言摇扇解答,“第二种,是没什么天赋,却格外刻苦,这类人可能不会精通算术,却称得上懂算术。这第三类……便是没有天赋到极点,哪怕勤勉用心,也感知不到算术的精妙。”
  宋豆丁举手,“那二棍是不是就算有天赋的那一类?”
  周自言笑而不答,只嘱托二棍,“二棍,你既然能在心中打算盘,那你往后在算术这里,就要更加用心,不可辜负你那心中的算盘。”
  二棍捂着胸口,好想知道了周自言的意思,拱手作揖,“是!夫子我知道了!”
  “这道题里用到了一个算术的新含义,乘法。”周自言点点桌子,叫小朋友们翻开小书桌上那本《算法统宗》,“所谓铺地锦,便是乘法的算法称呼。看到书上那一个个格子了吗?比如那十个五天,一百五十文的题目,一个五天是十五文,十个十五文相加,算到乘法里便是十五文乘十。”
  “把十五和十,分别写到格子的上面和右边,再将两个数的数位分别相乘,写入格中。”
  “但是这样的算法太复杂,夫子今天教你们一个简单一些的口诀。”
  说着,周自言转身擦掉之前的算术题目,写下九九乘法表前几位,“这是九因歌,首发于里耶秦简,经过历朝历代改良,这才有了咱们现在的九因歌,一如一一,二如二一……”
  “不过这样还是有些难背,那便再简化一些。”
  周自言又在九因歌下面,写上现代的九九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是不是顺口许多?不过这可不是夫子想的,来源尚不可考,只留后人使用罢了。”
  “打从今儿起,先把一开头的这一列背过,后面的再慢慢背。”
  五个小朋友歪着头,开始念“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
  二棍突然叫道:“夫子,那是不是一乘以万物都是一啊!”
  “正是。”周自言点点头。
  二棍摸摸后脑勺,“算术可真有意思,这些数字里好像蕴含无穷道理似的。”
  旁边四个小朋友皆皱起眉头,表示无法理解。
  他们一到算术就头疼,完全无法理解二棍的想法。
  周自言用茶水润了润喉咙,又道:“马上就要封腊了,你们有什么想法没?”
  “封腊?!”提到封腊,每个小朋友的脸上都仿佛迸发光彩,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集会上疯玩的场景。
  周自言提问:“是啊,封腊。你们可知封腊的时候,书院的学子们会做什么?”
  这里就宋豆丁家里有在书院读书的哥哥,所以宋豆丁第一个举手,“我知道,我知道,他们都会摆摊卖自己的字画,一幅字能卖好多钱哩。”
  他哥去年也参加了,但是他哥的字卖的很少。
  最后那点钱都给他买糖葫芦了。
  “不错,正是卖字画。古往今来,皆有名家大儒贩卖字画之举,就连庆京省的林相公,年轻时候也隐姓埋名,在街市上售卖自己的字画,据说因为字画技艺太好,即售一空,从而传下美名。”周自言挥开折扇,“既然你们现在读书认字了,君子六艺也学了不少时日,本次封腊,你们也去支个摊位。”
  “我们?”宋豆丁指指自己,又指指他的小伙伴们,“我们能行吗……”
  不是他没信心,只是他们的字和画,实在是……有点不堪入目。
  “别的学子能画山水意境,你们不能画冰糖葫芦吗?别的学子能写志向高远,你们不能写健康顺遂吗?”周自言用扇子敲敲自己的脑袋,“要用这里去思考啊。”
  宋豆丁好似被点醒,拍掌,“是啊,是啊!”
  王小妞也想到了,“我们还能画家周围的东西,大榕树,小鞋子……”
  “都行,都行。”周自言点点头,“我会给你们每人十张宣纸,五张字,五张画,还有一个月,在封腊之前做好,集会时夫子带你们去摆摊。”
  宋豆丁看向周自言,期待道:“夫子,那你嘞?”
  “夫子自然也有啊。”周自言摇扇轻笑,“到时候还得蹭一下你们的摊位呢。”
  “好耶!”
  五个小朋友齐齐欢呼!
  以前的封腊集会,他们只是跟着大人凑热闹的那个,今年他们竟然也能支个摊位卖自己的字画了!
  “不过,若是你们不好好听讲,怕是写不好集会上要卖的字画。”周自言故意摇头,“不仅写不好,恐怕连账目都算不清楚,也不知道自己赚了多少银子。”
  “不可能!”宋豆丁一听,立马正襟危坐,“我们一定会好好上课的!”
  “就是就是!”
  其他小孩也立马坐得板板正正,生怕自己什么都写不出来,也算不清账目。
  周自言见达到自己的目的,再不装样,笑着继续上课。
  封腊集会在正式封腊前三天举行。
  集会这天,屋檐上的积雪化了又积,只留下一层薄薄的雪花。
  早早就准备好在集会大赚一笔的摊贩们,天不亮就出来做准备。
  周自言正在小厨房煮粥,前院大门便被敲响。
  宋卫风穿着崭新的朱红夹袄,脸颊边毛茸茸的领子趁着小脸愈发白润。
  他正提着一个食盒,“周大哥,我又来蹭饭了。”
  周自言往他身后瞧了瞧,“豆丁呢?又没跟来?”
  这小跟屁虫,怎么突然不跟着他哥到处跑了。
  “豆丁在家里和小妞玩呢。”宋卫风呼出一口寒气,搓搓手,“天儿真冷啊。”
  周自言三天前就给小朋友们放了假,这几天宋豆丁都玩疯了。
  “你们书院放假了吧?”周自言把人邀进屋。
  “书院前天就放假了。”宋卫风打开食盒,里面是简单的清粥小菜。
  周自言看了看食盒里已经做好的,再看看自己刚刚下锅的开水,立马盖上盖子。
  不做了,吃现成的!
  “这是小妞和豆丁做的。”宋卫风给周自言放好碗筷,抬手布菜,“他们这几天在家,除了埋头写写画画,就是在厨房研究吃食。”
  周自言吃了一口小菜,爽辣清口,再喝一口热粥,周身凉气瞬间消失不见,“他们这手艺可以啊。”
  宋卫风笑道:“主要是小妞在做,别忘了她家可是开饭铺的。”
  “也不知道知县大人怎么安排的,我们这摊位旁边,就是你们书院的学子。”周自言放下筷子,摇摇头。
  想在集会上赚点银钱的摊贩们,需提前去衙门登记。
  因为衙门还得根据登记的人数安排位置和巡街人,所以过时不候。
  以往这些集会,最抢手的位置自然是各大书院学子的身边。
  家家户户都愿意买一些书院学子的字画回去充充文化气。
  所以待在学子们身边,也能跟着蹭点客源。
  不过周自言他们去集会倒不用抢什么位置。
  衙门安排在哪,就在哪。
  结果不知道知县怎么想的,竟然把他们安排在马鸣书院学子摊位的旁边。
  这下好了,只要有客人过来买字画,势必会两相评比一番。
  周自言想到一个问题,“卫风啊,到时你站在哪一边?是我这边,还是你们书院那边?”
  宋卫风不为所动,“自然是与豆丁站在一处。”
  “哦?只是豆丁吗?”周自言端起胳膊,目光探究。
  宋卫风又为周自言添了一筷子饭食,“周大哥,这么多小菜清粥,怎么还不能堵上你的嘴。”
  周自言立刻见好就收,呼噜呼噜喝粥。
  傍晚时候,各家各户门前都挂起红红火火的灯笼。
  周自言穿着厚棉大氅,将手揣进袖中,左手拎着一个灯笼,右手提着一箱字画。
  大氅下,是宋卫风送他的那个钱袋子……
  自然是那个线头都没收起来的钱袋子。
  门外,宋卫风牵着宋豆丁,身后跟着一串小萝卜头。
  “走!”周自言和宋卫风并排而行。
  小萝卜头们围簇在身边。
  春六巷之外便是吉庆街,算是春六巷主街道之一。
  他们的摊位就在吉庆街这里。
  至于旁边的马鸣书院的摊位,便是住在城南的学子们申请的。
  吉庆街此时张灯结彩,处处红袖飞花。
  每处摊位都挂着自家的彩旗,顺着夜风慢慢起舞,其下是便是盛辉街灯。
  周自言带着自己的小学生找到自家摊位,放下灯笼和书箱。
  “嘶……好冷。”周自言忍不住搓搓手。
  大庆的地理位置大概是在温带以上,以往冬季,远在北方的庆京省冷风刺骨。
  没想到来了这南边小镇,冬季也不遑多让。
  薄薄一层雪,化成雨水后,湿冷钻心。
  马鸣书院的摊位早就支好,摊位后面站了三四个学子。
  皆穿着厚实的棉衣棉服,手边还带着一卷书,堪称书不离手。
  见到周自言他们,几人偷偷摸摸瞧了两眼。
  发现是两个大人带一帮小孩,觉得没什么竞争力,便又转过头去。
  宋卫风在木柱子上系好彩旗,又帮宋豆丁他们把自己的童趣字画拿出来。
  “怎么这么多?”宋卫风忍不住一张张翻看。
  有小老虎,邻边巷子的狸花猫,还有冰糖葫芦,甚至还有画枕头的。
  技艺并不成熟,所以每一张都憨头憨脑。
  宋豆丁把自己的冰糖葫芦放到最上面,“这个是我的,一定能第一个卖出去。”
  “我这个才是。”王小妞拽着自己的枕头画压在宋豆丁上面。
  蒋庆庆的狸花猫也不甘示弱。
  最后还是周自言出手,把自己的字画压在最上面,“夫子的在最上面,成不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