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八荒六族那些事(玄幻灵异)——久眠青衣

时间:2024-01-15 08:44:58  作者:久眠青衣
  可是后来,皇帝发现安定侯世子有断袖之癖,那时候就淡了心思。之后,安定侯府在清剿中受了些牵连,虽然都是小事,罚了些俸禄而已,算不了什么,可是安定侯世子却不知怎的,原先还为了好名声隐瞒自己的取向,安定侯府被叱责了之后,他也放飞自我,几乎一夜之间,整个永安都知道安定侯世子喜欢男人;而且,他的功名也并无任何长进……12岁就中了秀才,如今都18了,还是个秀才。
  不管安定侯府是怎么想的,反正皇帝是对他们家一点心思都没有了。宣阳公主是他和皇后的爱女,自然要配一个顶好的夫婿。可是京中的那些侯爵世家基本上都那个样子,有几个好的,还都定了婚约,他虽是皇帝,也不能去拆散人家。
  于是他就转换了方向,将目光转向了今年新鲜出炉的三位进士及第者。
  在宣召他们面见的时候,因为存了嫁女的心思,他就多看了两眼,多问了几句,最后得出结论——三人之中,数探花郎的相貌最为出众,言行举止也最为端正。
  之后又让人将那探花郎的底细查了查,发现此男子是平民出身,家中只有一个靠绣活维持生计的母亲和一个更小的妹妹,人口简单,也并未与任何王公贵族有牵连。
  皇帝心道此人不错,家世清白,又是探花郎,若是好好扶持,不愁将来没有好的前途。那些王公贵族多半喜欢自持身份,宣阳是他和皇后的爱女,自然不能受一点委屈,夫婿出身低一些更好拿捏。而且他又是将嫡公主嫁给他,又是大力扶持他,这么大的恩情,将来还能不死心塌地?
  既给爱女找到了一个好的夫婿,又培养了自己的心腹,皇帝怎么想都想不出这门婚事有什么不好。谁知道他自己算好了利弊,也旁敲侧击过探花郎的心意,最后却败在了自己亲生女儿这里。
  宣阳公主不愿意嫁给探花郎,这也就罢了,当父亲的心疼女儿,宣阳公主说个不字,皇帝就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可她不嫁探花郎也就罢了,居然说自己与安定侯世子两情相悦,想要嫁给他!
  这可把皇帝气得够呛。指着宣阳公主的鼻子骂道:“安定侯世子喜欢男人人尽皆知,你是脑子被驴踢了,才会觉得他会与你两情相悦!”
  皇帝恨不能直接用唾沫星子把脑子不好使的宣阳公主给淹了。
  魏其琛道:“陛下,有话好好说。”
  “则化,你自己听听,她说的这叫什么话!”皇帝恨铁不成钢地骂道,“她是个女人,安定侯世子不可能喜欢她得!”
  宣阳公主道:“父皇,那你让我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难道就是为了我好吗?他不过一个平民之子,凭什么要我嫁给他,我可是嫡公主!”
  “你闭嘴!”皇帝道,“他的文章是林相和诸位考官看过的,是名副其实的探花郎。只要加以栽培,不愁将来没有好的前途。反倒是你心心念念的那个安定侯世子,他有什么?12岁中了秀才值得夸耀,到如今快20了还是个秀才,也就你觉得他好!
  “你们两个素未谋面,的确不会有什么感情。可他知晓礼义廉耻,天理伦常,纵然不能与你琴瑟和鸣,至少也会尊你敬你,同你相敬如宾。而这些,安定侯世子能给你吗?他甚至不会多看你一眼!”
  “父皇与母后当初成亲的时候不也是毫无感情,相看两厌,可如今又是如何恩爱!”宣阳公主道,“何况,何况我与安定侯世子早已经私定终身,我……我已经有了他的孩子,父皇看着办吧!”
  宣阳公主后半句话可谓是石破天惊,皇帝如遭雷击,当即白眼一翻向后倒去。
  “陛下!”
  “父皇!”
  魏其琛和宁怀栩纷纷上前,一左一后将皇帝搀扶起来。宁怀栩给他拍背顺气,魏其琛给他倒了一杯茶水,想让他喝两口灭灭火气。
  然而皇帝气得血气上涌,晕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他抬起手,本是要指宣阳公主,却因为看不清东西指偏了,等过了一会儿看清楚之后才调整了方向,手都是颤抖的:“你说……你刚才说什么?你和安定侯世子怎么了?”
  宣阳公主甚至都不跪着了,她站了起来,道:“父皇,我喜欢安定侯世子,我就想嫁给他。父皇若是觉得儿臣不孝,那不如就处死我,弄个一尸两命吧!”
  “你这个逆子!”皇帝抄起砚台就扔了过去,正好砸中了宣阳公主的额头,墨水和血迹流了宣阳公主一头一脸。
  “我自认因与皇后不合,对你疏于管教,心中有愧,这些年一直由着你,谁承想你竟这般不堪!”皇帝道,“你一个闺阁在室女,竟然拿自己的清白不当回事!你心里可还有礼义廉耻!”
  宣阳公主道:“父皇也知道自己偏心吗?”
  “我偏心我承认,我偏心你三弟弟,对他疼爱有加,对你们姐弟俩缺少关注。”皇帝道,“但是礼义廉耻,我没有教过你吗……不对,这需要教吗?你口口声声说安定侯世子喜欢你,可试问哪个胸怀坦荡之人,会在婚前就毁了女人的清白。他到底是真的喜欢你,还是想生米煮成熟饭,让你不得不从!”
  宁怀栩道:“父皇,你消消气,消消气!”
  皇帝道:“传太医令!”
  他叫太医令并不是想给自己看病,而是要让太医令来确认一下,宣阳公主到底是真的怀孕还是在吓唬他。皇帝是盼着宣阳公主是在唬他的,但是太医令在给宣阳把过脉之后,面色就越来越凝重,皇帝看他的脸色就知道大事不妙,命他如实道来后,太医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都在颤抖:“回禀陛下,公主身怀有孕,已两月有余。”
  “父皇!”宁怀栩一看皇帝又要翻白眼,赶紧撑住了他。
  皇帝道:“此事不许声张,若有除我们之外的第六人知晓,你就等着脑袋搬家吧。”
  太医令诚惶诚恐地说道:“臣遵旨。”
  “另外,给她开一副药效温和的落胎药,让她喝下去。”皇帝道,“这孩子不能留。”
  一听到皇帝要让她打胎,宣阳公主立刻就急了:“不可以杀我的孩子!”
  皇帝堪堪稳住身形,撩开帘子就将榻上的宣阳公主拽起来,然后一个巴掌甩下去,宣阳公主娇嫩的脸上立刻肿起了一个巴掌印。他痛骂道:“你想留着这个孽种,然后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你堂堂一个待字闺中的公主,未嫁便与男人苟合,最后还珠胎暗结!你自己倒是快活,你把皇家的脸面放在什么地方!你想没想过你的两个妹妹,她们还嫁不嫁人!”
  皇后在生下三皇子之后,又怀孕生下了三公主。目前三公主刚会爬,嫁人的事倒是还不着急。但二公主不一样,她就比宣阳公主小一岁,也到了嫁人的年纪,偏偏她母亲淑妃的娘家刚刚遭到贬谪,二公主的身份变得极为尴尬,亲事不好找,皇帝本就头疼。这时候若是宣阳公主失德的事再传出去,她身为嫡公主自不会有人说什么,但二公主与她交好,若有人觉得二公主会受到宣阳公主影响,也不知廉耻,不守贞洁什么的,岂非会耽误了终身大事。
  皇帝道:“太子,替朕拟旨……大概意思是,宣阳公主和安定侯世子两情相悦,实乃天造地设,当结百年之好,即日赐婚。朕与安定侯府结秦晋之好,昭告天下,与民同乐。”
  宁怀栩道:“儿臣领旨。”
  皇帝看着宣阳公主,道:“你若是想嫁给他,就给我把这孩子打了。他若是喜欢你,不愁将来没有孩子,但留下他是万万不行。筹备婚事需要时间,你的肚子等不了,就算是仓促准备,月份也对不上,你就是编个理由也会有人怀疑。皇家威仪不可辱没,你的妹妹,还有你的三个弟弟,也不能因为你而耽误了嫁人娶妻。
  “宣阳,这是你自己选的路,就自己去走吧。以后若是在安定侯府受了什么委屈,也不必回来哭,听见了吗?”
  宣阳公主道:“我知道了。”
 
 
第87章 【魏其琛卷】离北
  待到养好了身体之后,宣阳公主如愿和安定侯世子成了亲。婚宴完全是按照嫡公主出嫁的规制来办的,但帝后知道内幕,任谁都能看出婚宴当天他们两个是在强颜欢笑,于是关于这桩婚事另有内情的消息就不胫而走。安定侯世子喜欢男人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所以大多数人都是猜测,是宣阳公主逼婚所致。
  不过这都不算什么了,只要没人知道宣阳公主和安定侯世子在婚前就有过肌肤之亲,甚至还有过一个孩子就好。
  入秋之后,皇帝收到了一封特殊的奏报,准确来说,这是一封求救信,来信者是离北王。
  中原与蛮族之间就隔着一个离北草原,而比起凶悍的蛮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离北人民喜好自由,崇尚和平,向来与世无争。当初蛮族大举进攻的时候,本是打算一举拿下离北和中原,可惜离北虽然崇尚和平,但也不是能随意拿捏的软柿子,蛮族被打得落花流水,只能放弃离北这块肥肉进攻中原。
  然而几百年后的今天,情况反过来了。中原一带在太祖皇帝的带领下将蛮族驱赶了出去,而离北却因为屡遭天灾,百姓吃不饱饭,兵力越来越弱。蛮族人狗改不了吃屎,总想侵略这里侵略那里,刚刚领教过大齐铁骑厉害的蛮族不敢再动中原,便将注意力放在了离北草原上。
  一场仗打了没多久,离北就落了下风。为了能保全离北的安宁,离北王亲笔向皇帝写了一封求救信,期盼大齐能出兵帮助离北战胜蛮族。为此,离北王愿意答应大齐提出的任何条件,哪怕是献上生命。
  离北王在信中的言辞十分诚恳,但大齐和离北虽然无仇,却是有怨的。
  当初蛮族入侵的时候,离北之王选择了中立,不帮中原人,也不帮蛮族人。后来,中原一位有头脸的义士为了起兵,历经千难万险从长陵去到离北草原。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向离北王请教骑兵的训练之法,想要组建出玄铁军来对抗蛮族。然而当时的离北王庭因为不想得罪满足,不愿意帮忙也就算了,还对他好一番奚落挖苦,就差没指着鼻子说“你们中原人死就死了,跟我们离北有什么关系?”
  离北一族要当缩头乌龟,固步自封也就罢了,别人想出头,居然还叫把头缩回去!这实在是可恶至极!愤怒之下,那位义士便自行回去练兵,没有离北提供的训练之法,一切全靠自己摸索,还要提防被蛮族发现引来杀身之祸。为了这事,他不敢回家,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儿子出生他没见到,妻子病重离世时他也不在身边。玄铁、玄蛟、玄骑三大军种练成之际,那位英雄也在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中溘然长逝。
  而那位英雄的父亲,便是太祖皇帝。
  皇帝在看到这封信之后是不打算帮忙的。当初中原遭难之时,离北王选择袖手旁观,如今情况到了个个儿,倒想着来求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魏其琛将离北王的信从头到尾看了两遍,道:“陛下,您是怎么想的?”
  皇帝道:“他想得美!”
  “可是陛下眉头紧锁,明明还是担心凶悍的蛮族会伤到离北的平民百姓。”魏其琛道,“陛下是个胸怀博大的人,我看这离北王信上的语气也十分诚恳,为何不信一信呢?”
  皇帝道:“可是朕为什么要出兵帮助离北王呢?要知道,中原的战事也才平定不到二十年,才休养回来,又要打仗!他离北人的命是命,我朝将士的命就不是命吗?”
  “可若是离北沦陷,蛮族就会彻底侵占离北,届时,便可直逼大齐边境。如果那样,岂非是后患无穷?”魏其琛冷静地说道,“依臣之见,还是出兵帮助离北更好。毕竟,贪生怕死的离北王可比凶悍的蛮族首领好拿捏得多。”
  “可是离北拒绝出兵仿佛历历在目,今日离北王肯放下姿态来求朕,不过是因为离北遭了难,而朕的大齐刚好能帮到他们而已。这信上所说的什么‘仰慕已久’‘感恩戴德’,也不过是客套话而已。”皇帝道,“打仗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成的事,而且和蛮族打仗,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打完的,要是那些人再临阵倒戈,索性从了蛮族的话,那岂不是让将士们自投罗网!”
  魏其琛:“那陛下的意思……”
  “离北王……对,就是离北王。”皇帝道,“朕听说离北王极受爱戴,他也是爱民如子。那既然如此,就让他为了像儿女一样的离北子民牺牲一下,让他入京为质。只要他肯答应,镇国大将军即刻便会带着玄铁军北上援助。”
  魏其琛道:“自来都是皇子为质,陛下直接让离北王当人质,这倒是稀奇。”
  “第一,离北王他没有儿子,”皇帝道,“第二,皇子为质一点用都没有,古往今来没有哪两个国家开展还要顾及一个毛头小子的。只有离北王亲自为质才能彰显诚意,离北的人也能真正有所忌惮。别到时候镇国将军带着玄铁军去了,还要被那些人指手画脚,朕光想想就烦。”
  “是。”
  “对了,则化,你亲自去离北一趟吧。”皇帝道,“你替朕跑个腿,把朕的话告诉离北王,让他掂量着办。”
  魏其琛再颔首:“遵旨。”
  ……
  “这就是离北啊。”镇国将军骑在马上,抬头看着头顶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天边有一只雄鹰飞过,阵阵清风拂面,仿佛连灵魂都被洗涤了,“真是个好地方。”
  他们如今刚刚到达大齐和离北的交界之处,还没有靠近离北王庭所在之地,自然是一派天高云阔之景。而真正的离北,早已经被天灾和战乱毁掉了几乎全部的安宁。
  最近这两年魏其琛一直都在辗转各地推行新的法令,很少回永安,回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被皇帝派来出使离北。此次和镇国将军的离北之行,也是这两年来第一次和他见面。反正还没见到离北王,时间还长,倒不如先闲聊叙旧:“韩将军,我们也是许久未见了。韩琦最近怎么样?”
  “那小子长进了不少。”镇国将军道,“从前他就像个炮仗,一点就着,可自从当了玄蛟军统领之后,性子倒是沉稳了不少,虽然偶尔还会犯傻,但身为他老子,我觉得已经足够了,起码他是真的在变好。”
  魏其琛道:“韩小公子之前也不坏,不能说变好。只是年纪渐长,他逐渐懂得了责任和担当,这是必然的。”
  镇国将军道:“是……魏大人小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