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急速降落(近代现代)——二环北路

时间:2024-01-17 10:53:42  作者:二环北路
  宋喻明洗完澡,站在镜子前,搓了搓吹得半干的头发,拿起手机,想给程向黎发消息,叫他过来把话说清楚。
  突然,门口响起了断断续续的敲门声。他打开门,见程向黎双手垂在身侧,直挺挺地站在外面。
  “喻明,我明早要回一趟广州。”
  程向黎的声音很僵硬,像一个快走完发条的玩具。
  “怎么了?”宋喻明察觉到了不对劲。
  “我妈刚才打电话说、说我外公要不行了。”程向黎垂下头,眼神恍惚地闪烁着,“可能是今晚,也可能是明天……总之,我得尽快回去一趟。”
  宋喻明的气顿时消了,抓住他的胳膊:“先进来吧。”
  “不用,我站着就行。”程向黎抬手撑住门框。
  他担心自己一旦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程向黎回想起两年前的春节,那时他刚升宽体机机长,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忙得不可开交。
  正月里去拜访外公,发现他的牙掉得差不多了,偷偷摸摸地在喝稀粥。
  程向黎想带他去装假牙,外公却笑着说:不着急,等过几个月天暖和了再说。
  程向黎也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把这件事放心上。
  可惜外公没能等到那年春天,却先进了医院的抢救室。
  等程向黎从机场出来,接到电话匆匆赶去医院时,医生告诉他外公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丧失了吞咽和行动能力,建议送去养老院,早做准备。
  看到病床上,短短几个月就模样大变的老人,程向黎恨不得当场抽自己两巴掌。
  在那之后,程向黎每次去看望外公,都要做一次心理准备。
  陪着他的记忆一点点混乱,生命一点点衰竭。程向黎以为两年来自己的心理建设已经做到牢不可破,可今天妈妈的电话,第一个字出口,不舍和遗憾便如同决堤之水,从心底喷涌出来。
  宋喻明并不清楚老人的情况,但现在似乎不是问的时候。
  “需要我做什么吗?”他握住了程向黎的手。
  “医生说如果开气管,还能再撑三四天……”程向黎小声地询问他,“你觉得有必要吗?”
  “什么病?”
  “老年痴呆,住院两年了,撑到八十六岁,也算自然死亡吧。”
  “……”宋喻明沉默了一阵,纤长的睫毛随着眼睛轻眨了几下。
  在生死的问题上,程向黎真的很会给自己出难题。
  “作为医生,我们一定会给出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命的建议。但你陪伴了他这么久,心里应该早有决断了吧?”宋喻明轻轻捏着他的手心,“如果你想用这几天时间再陪一陪他,那就开;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准备,顺其自然也好。”
  程向黎愣了下:“我还以为你会叫我开的。”
  “临终关怀和抢救不一样,这方面我也算不上行家。”宋喻明抽出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抛开医生的立场,如果死亡已经不可避免,我更希望你能做自己认为合适的选择。”
  程向黎木讷地怔了几秒,突然一把搂住宋喻明的腰,把他整个抱进怀里,趴在他身上,如释重负地出了口气:“谢谢你,喻明。”
  谢谢你,给了我相信自己的勇气。
  宋喻明差点被他捂得喘不过气,把头扭到一边,环住他的后背:“明天怎么去?”
  “最早的飞机,我买好票了。”
  “要我送你去机场吗?”
  “不用了,我自己打车去。”
  “好,”宋喻明应了声,若有所思地问他,“程向黎,你老家在广东哪个区?”
  “天河,”程向黎几乎是脱口而出,“怎么了?”
  “没什么。”宋喻明慢慢松开了他,“有需要的话,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作者有话说:
  玉米就是香梨在崩溃边缘的镇定剂。
 
 
第65章 “我来接你回去”
  第二天起床时,程向黎已经走了。
  宋喻明没有打扰他,晚上八点多,程向黎主动打电话过来了。
  宋喻明不知道说什么,等了几秒,听到嘈杂的背景音,还是先开口了:“怎么样?”
  “还是走了,下午四点十八分。我和妈妈赶在太阳落山前把他送到了殡仪馆。”程向黎的声音听起来异常平静,“我和公司请好假了,三天后再回来。”
  “你没事吧?”宋喻明很担心程向黎的状态。
  程向黎轻轻嗯了声:“我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能赶上最后一面,已经很满足了。”
  宋喻明越听他这么说,心里越不踏实,提醒他:“等忙完后好好休息一天。”
  “知道了,谢谢。”程向黎说完挂断了电话,走回灵堂。
  程秋兰穿着一身素色的套装,静静地站在屋子的正中间。
  屋里灯亮到发白,在明亮的灯光下,程秋兰挽起的头发里似乎又添了不少银丝。
  程向黎恍惚地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这样送别她,声音不觉有些哽咽:“妈,你早点回去吧,我守在这里就行。”
  一晃程秋兰也是六十岁的人了,前几年去西北考察摔伤了腰,动了手术还是没完全养好。
  守灵是个体力活,程向黎不希望妈妈因为这件事再伤身体。如果老祖宗真的怪罪下来,就让自己承担好了。
  程秋兰往回走了几步,坐到墙边的凳子上:“我陪爸到后半夜。”
  “那我去车里给你拿件衣服。”
  程秋兰轻轻点头,看到儿子沉重的脸色,动了动嘴,欲言又止。
  因为赶上春节,程向黎和母亲商量,打算一切从简,就请亲朋好友过来吊唁一下,不大办酒席了。
  不过程家在广州当地也算颇有名望的家族,虽然爷爷去世得早,但前年又出了程秋兰这样一位工程院唯二的女院士,第二天前来吊唁的人里,一半都是她的同事和教过的学生,也包括程向黎的前男友池浩南。
  池浩南从研一开始就跟着程秋兰干活,是她的得意门生。在得知儿子的性取向后,程秋兰还大方地把池浩南介绍给他。虽然最后两人分手了,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师生关系。
  师傅的亲人去世,他也留下来陪了很久。
  程向黎起初都没发现,一直在接待来访者,一波接着一波,没有半点休息的时间。
  直到吊唁结束,他才注意到还没走的池浩南。
  一天下来,程秋兰的精神明显不如昨天。程向黎说什么也不敢让她累着,让池浩南送她回家,独自守了一晚。
  到第三天,终于要准备火化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程向黎和外公做了最后的告别仪式。
  外公的一生很简单,不像程向黎的爷爷奶奶,是省级的干部,有那么多荣誉头衔。
  隔着玻璃,他看到外公穿着寿衣被推进炉子,然后就是咔嚓一声,这场盛大的送别,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次是真的再见了。
  程向黎重重地吸了几口气,眼泪顺势滑落。右耳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听不清楚声音,连同一侧的太阳穴隐隐作痛。
  程向黎形容不了此刻的心情,在这最终离别的时刻,汹涌的情绪却被疲惫的身躯狠狠压制,完全感觉不到任何波动,直到程秋兰喊了几声才反应过。
  中午十二点,骨灰顺利落土。时隔二十年,先后经历丧子和丧妻之痛,这座墓碑终于合上了。
  程向黎蹲在墓碑前,给两位老人一起烧了纸钱。
  “向黎,你别太难受了。你外公这辈子吃了这么多苦,能在人生最后几年忘掉这些,安安静静地离开,也算是一种祝福。”
  程秋兰站在他身边,身着一席素净的白色衣衫,在漫山肃穆的青柏中,如同一朵明媚的山茶花。
  从小,程向黎和妈妈的关系就不太好,直到最近几年工作有了起色,两人的来往才逐渐多起来。
  可是母子俩各有各的事业,一年里见面的次数,一双手就能数清楚。
  看着妈妈一年一年地老去,程向黎真的恨透了小时候不懂事的自己。
  他抬头看向程秋兰的脸,眼前一片模糊:“妈,现在我就剩你一个亲人了。”
  “别说这种话,”程秋兰俯身捏了捏他的肩,“等你以后成家了,不就又有能陪伴你的人了?”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你外公生前最疼你了,他一定会祝福你早日成家立业的。”
  程向黎迟疑地嗯了声,默默地低下头。
  这几天,程向黎负责操办丧礼的大小事宜,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听到妈妈提起成家,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鲜活的身影。
  也就是在这一刻,程向黎才从失去亲人的恍惚中挣脱出来,有了一种真实的感觉,几天来累积的情感慢慢聚拢,小声哭了出来。
  “妈,要不你先回去,我想一个人再待一会。”
  “行,到家了给我发个消息。”程秋兰没再说什么,沿着种满松柏的台阶走了下去。
  程向黎目送她离开,终于坚持不住,双手撑在墓碑前,放声哭了出来。
  他说不清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哭。有悲伤,也有后悔和迷茫,站在三十岁的节点上,人生本就有太多悲欢离合。
  而今天,他终于有了哭的理由。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外公在世界的另一边,可以保佑妈妈长命百岁,祝福自己早日成家立业,安身立命。
  半晌,视野里突然出现了一束新鲜的白雏菊,被人轻放在大理石台上,花瓣上还掉落了几滴水珠。
  程向黎的目光顺着那人一身黑色的衣服往上,看到了一双熟悉的眉眼。
  宋喻明站在午后明朗的阳光里,头发和衣裾随风摆动,手里捧着另一束白色花束,向他伸出了手:“别太难过了,先站起来吧。”
  程向黎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人,慌乱地抹了把脸,抬手握住了他的手。
  两只大手在半空中相握,宋喻明用力把他从地上拉起来。因为蹲了太久,程向黎的腿使不上劲,差点撞到他身上。
  “你怎么来了?”程向黎弯腰捏了捏小腿的肌肉,稳住了身体的重心。
  “我有点担心,就和医院请了假,想过来陪陪你。本来还想给你打电话,没想到竟然找到了。”
  说完,宋喻明把另一束花也放了下去,认真地看着墓碑上的字。
  上面有很多天干地支的写法,宋喻明看不懂,不过还是将右手付于心口处,深深地鞠了一躬。
  程向黎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着宋喻明为外公静立默哀,真的好像自己的亲人一般。
  “你还要再待一会儿吗?”默哀结束,宋喻明轻声问他。
  程向黎看了眼时间,大哭了一场,情绪发泄了出来,强烈的疲惫感也随之涌来。
  他摇了摇头:“差不多该走了。”
  “我租了辆车,送你回家吧。”
  程向黎点了点头,走在前面给他带路。
  走到停车场,看到宋喻明租的白色小轿车,程向黎不禁问道:“你从哪儿过来的?”
  “从机场出来,坐3号线到了一条什么路,然后就开车过来了。”
  宋喻明一共就来过两次广州,还都是因为医院的事务出差,对这座城市的布局完全没有概念,硬生生靠导航找过来的。
  程向黎听到他的描述,心里猛然一震:“下次有机会,我带你在广州好好逛逛。”
  “先不说这个了,你家住哪儿?”宋喻明坐进车里,拿出手机。
  “天和羊城,”程向黎报出一个地名,看到宋喻明不知所措的眼神,拿过他的手机,直接输入了名字,“这四个字。”
  宋喻明接过手机,看了眼路线,把手机架到支架上:“好像还有点远。”
  “在我妈妈家和机场中间,地铁半小时就能到,我当时特地买在那里的。”
  听起来这栋房子好像是他自己的,不过现在宋喻明也没心思问。他发动了汽车,看着导航上拥挤的红色路段:“你睡会吧。”
  程向黎应了一声,把椅背往后放了点。温和的阳光透过车窗照在他单薄的衣服上,身体很快就暖和了。
  如果不是宋喻明突然出现,程向黎不知道还会在山上待多久。
  车里的香火味,胸口还未摘下的白花和衣服上别着的黑纱,无不诉说着今天的他来自哪里。
  但宋喻明的出现,却在悲伤之余,给了程向黎另一个信号。
  一个允许他放松,允许他疲倦,告诉他即使自己有很多缺点,依然有人在意他、爱他的信号。
  车驶出陵园、开向市区,窗外的街道逐渐变成他熟悉的场景。
  程向黎闭上了眼。
  他本以为今天不会再哭了,但还是没能抵过看到宋喻明时心里的震撼。
  直到最后,小声的啜泣变为平稳的呼吸声。
  程向黎睡着了。
  车停在红灯前。宋喻明拿出耳机戴在一边,不想让一丁点声音打扰他休息。
  作者有话说:
  香梨抬起头的那一刻,伤心小狗看到了自己的卡密。
 
 
第66章 交代自己
  回到家里,程向黎洗澡换了身衣服。宋喻明去楼下的粥店里打包了两份午饭,吃了一顿简单的便饭。
  程向黎熬了三个晚上,此刻彻底撑不住了,回到屋里倒头就睡。
  临睡前,他告诉宋喻明,这是他自己的房子,妈妈一般不会来打扰。宋喻明如果觉得累,可以随便躺下休息。
  不过宋喻明没有睡觉的心思,临时从医院里出来,他还有很多事没完成,打开电脑坐在客厅里加班。
  没过几小时,宋喻明又觉得饿了,拿出手机搜了下附近的店,点了份外卖。
  刚拆开包装吃了几口,卧室的门突然被拉开了,程向黎带着睡意惺忪的眼神,从房里走了出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