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告辞,出来后又去了武英侯府,本想着方子兴也不一定在,只把中元节的节礼送到了,也算尽了心。结果他在门口看春溪递帖和礼物之时,却见武英侯府门口洋洋洒洒来了个车队,
他看过去却见是红色翟车车驾,上面彩绘朱顶,便知道这是公主车驾,连忙牵马避开,却见车驾旁一位侍卫近窗口听命后看向了他,过来拱手行礼问道:“和顺公主问贵客哪里来的?来意如何?”
许莼对着车驾遥遥拱手作揖,春溪答话道:“我家少爷为靖国公世子,中元节近,亲送节礼给方大人的。”
侍卫慌忙行礼,又奔回去答话,却见那翟车帘子微动,里头丽影微动,一个声音传来:“请靖国公世子进府少坐,侯爷正有信捎来,妾正好转告世子。”
许莼连忙拱手应了,只见有人过来引了他进府在花厅奉茶。
过了一会儿数位宫女引着和顺公主出来,她腹部隆起,显然身怀六甲,行走缓慢雍容,相貌约莫三十左右年纪,脸色白腻,容颜娟好,眼波澄澄,风姿楚楚,自有一种妩媚动人。
两边行礼谦让罢,和顺公主看着许莼笑道:“却是前几日,拙夫来了信,从粤北送了一位先生过来,说是精于市舶司业务,是从粤北过来,要荐为世子门下幕客的,但子兴这几日实在忙,还没找到工夫引荐,恰好世子过来,正好引荐。”
许莼十分意外,连忙起身再三称谢,和顺公主却笑道:“不必客气,前些日子多得世子送了许多礼物,感怀在心,却不曾相报。子兴也多得世子照顾,本该为通家之好,不当如此生疏的。可惜世子如今尚未娶妻,我又有孕在身,待来日闲了,再邀靖国公夫人上门赏花。”
许莼连连称谢,和顺公主便命人叫了那师爷名唤姜梅的过来行礼相见,许莼看是四十多岁一位文士,生得眉目清朗,举止儒雅,心生好感,两边又是一番行礼对答后,和顺公主这才笑着又命人取了礼物来,作为答谢许莼前些日子的馈赠。
许莼一番应酬下来,只觉得浑身大汗,好容易和顺公主抿嘴笑着命姜梅陪客,自己先下去,他这才放松了下来。姜梅看许莼面色很是不自在,笑道:“世子这是不习惯和贵人女眷应酬?若是如此,还当早日娶个贤妻来打理内务才好。”
许莼讪笑两句,没和姜梅说他从和顺公主身上感受到了和武英侯一般的感觉,论是如何和气蔼然,仍能感觉到极强的威慑感,想想她自幼远嫁,恐怕也不是表面上那般温文舒雅。
带了姜梅才出来,却又迎头碰上了方子兴,方子兴看到他道:“门房说你来了,倒是恰好,我哥送来的人。我嫂子既也引荐了,那我就不必再啰嗦一番了,姜先生极擅经济的,也在粤州市舶司多年,十分精于其中门道,文书笔墨也十分使得,更老于世道。你带去津港市舶司,正合用。”
姜梅连连作揖笑着,许莼只好又谢了一回,方子兴却打发姜梅道:“你且先下去,我与许世子说几句。”
姜梅躬身退下,表情谦卑,方子兴却带着许莼边走去花园边道:“这是皇上和我哥要的人,说了给你用的。家里仔细挑了来的。你不必客气,这人原是我家家奴,如今身契也一并给你,你只管使唤他,若是不合用,也与我说便好。”
许莼这才知道武英侯好端端为何会忽然给自己送人,一时满心感激,方子兴又道:“你忽然来不是为了节礼吧?放心吧李大人没事,都有数的。”
许莼道:“我想知道那玄微道人如何了,还有昨日那个随喜楼的老道人看着也蹊跷,不知道李大人和你说过没,想过来提醒一下。”
方子兴点头:“那老道人,据玄微道人和楼里的姑娘们说,是玄微道人的师门里师叔叫虚尘子的。平日闲云野鹤,楚微与他来往不算多,但也受过他恩惠。那日是凑巧来访碰上了随喜会,当夜便又已走了,并没留着,确实有些蹊跷,如今正让人在城里查访其人。”
“楚微这边目前还留在内衙门里审着,但确实也问不出个什么来。看着不像有所隐瞒,她离开王府之时孑然一身,什么都没带走,摄政王究竟有什么东西在她手里,她一时也想不出。李梅崖私下她微再盘算一二,过几日就放回去了,但你可千万别去找她了,水太深,皇上严命绝不许你沾上,你好好地陪皇上一段时间,中秋后就好去市舶司了。”
方子兴唏嘘道:“连你昨日那随笔抹的画,都被皇上收走了。昨日你要有个什么事,我看定海能直接发配边疆了,真是神佛保佑。”
许莼耳根微微一热,方子兴却仍数落着:“一时也寻不着许多可靠人,幸好春溪也回来了,皇上说了让我有空带春溪训练一二。给春溪一个官职,编入禁卫队,你自己安排下时间,看就这几日让春溪找定海,定海会带他去营地的。”
许莼这又惊喜交加:“真的要给春溪一个武职?他要知道了,不知道得多高兴呢!”
方子兴满不在乎道:“正是缺人的时候,皇上早看好了春溪,今后你身边这四个,恐怕慢慢都要用起来。但这施恩不可太快,先提拔一个,也让你身边其他小厮有个奋勇向上的指望。这般以后你用人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了。皇上说了恩威并施,你加了恩,就不可过于宽纵,但皇上也知道你面嫩,又是自幼陪伴的情分,料你舍不得严格管教的,因此才教我好好教训他侍卫的规矩,绝不能一贯由着你,再出现昨夜那种情形轻踏险地。”
“什么君子不立危墙,不行陌路,不入深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皇上从来没这么啰嗦,早晨专门叫我去训了一回,让我必得把你身边人都管起来。问题是,昨夜你明明只是和李大人去花船而已!我都替你叫屈啊!那叫什么险地?要怪也应该怪李梅崖老奸巨猾利用你罢了。”他转头看到许莼,奇道:“很热吗?你脸怎么这么红?”
许莼耳根热得厉害,却是想起了昨夜九哥那身体力行地教训,轻轻咳嗽了声:“多谢子兴大哥费心了。”
第97章 喂汤
许莼离开了武英侯府, 回了国公府,先和爹娘吃了饭,回竹枝坊后才找了安静的地方, 将春溪要入禁卫的事说了, 又将他的身价纸还给他:“今后就算是官身了, 有了武职在身,你爹娘也面上光彩, 我会写信回去给外祖父那边,请他们放了你爹娘,等你来日有了功勋, 也可给他们请诰封的。”
春溪又惊又喜, 夏潮先大叫:“恭喜春溪哥!”秋湖也笑着道:“春溪哥哥以后可是官身了, 到时候咱们出去面上也有光彩。”冬湖虽没说话, 眼里却都露出了艳羡的表情。
要知道这些天他们跟在公爷身边,是实实在在见过了方子兴、定海他们的威风在的,皇帝近卫, 品级高俸禄高,光宗耀祖,出外所有人都让着, 最关键的是,还不用考!武职当官就只有几个途径, 一是考武举,二是勋贵大臣荫选, 三是军功进身, 哪一条都不是他们家奴能考虑的, 如今春溪却水涨船高, 等进了营地提拔, 出来就是九品校尉。
这是实实在在给他们铺就了一条光明大道,一时剩下几个人都起了些期望。
许莼想起方子兴说的恩威并施的话,便勉励他们道:“你们好好加油,将来我都一一为你们谋前程,虽然不一定能和春溪一般进近卫,但总能谋别的进身,咱们马上就去津港了,也很能有一番作为。”
一时四人面上都焕发了光彩,许莼心中微有感动,似乎第一次隐隐明白了,这四个陪伴他长大的伙伴,他当兄弟,当朋友,他以前浑浑噩噩,整天吃喝玩乐,从未想过他们也想奔着前途,那时候只想着等自己当了国公,就给几个小厮做管家,放了身契,给他们做大管事,有多多的店铺,做大生意,就是最好的前程了。
原来,还可以有其他更高更远的路,而一旦有了机会,他们的雄心勃勃也是如此的明确,完全展露出和从前不一般的锋芒来。
他似乎摸到了一点九哥御人之术的边边。
很快他便出来交代了定海,定海也很高兴,指点了一番春溪:“营训很辛苦,至少三十日,你且先收拾行李,吃的不用带,吃什么都有安排的,但跌打药酒得带一些,刚进去不习惯疼得厉害,但后边就好了,我看你也练过,问题不大。”
事情安排好了,许莼兴兴头头又骑了马回了宫里,去了岁羽殿,苏槐看到他悄声道:“皇上在看卷宗呢,小公爷不在,皇上吃得都少了。”
许莼立刻道:“那还请苏公公准备点好消化的点心,我和皇上一起吃。”
苏槐笑眯眯:“有沙参玉竹鹧鸪汤,止咳安神补虚的,又有银杏南瓜饼、茯苓糕。”立刻便让六顺端了出来,原来汤是煨在铜锅热水里的,立刻便得。
许莼连忙带着六顺走了进去,果然看到谢翊正在御案前看着折子,漆黑长眉紧蹙着,高鼻薄唇在灯下看着分外俊美,谢翊思考十分专注,连他走进去都惊动他。
他悄悄靠了过去,谢翊这才抬眼看了他一眼,笑了:“怎么回来了?我以为你要在国公府留宿?总外宿你爹娘真的不管你?”
许莼笑嘻嘻靠着他:“我娘才不管我呢,九哥在看什么?”。
谢翊伸手扶他:“看方子兴送进来的今天审的案情折子。你要看吗?朕知道你今天又跑去武英侯府打听了吧?”他看龙椅扶手挡着他腰了,转头吩咐六顺:“搬张高杌子过来。”
六顺已搬了张杌子过来给,许莼靠着坐了:“九哥看出什么来了?我和九哥学学。”
谢翊道:“你看看罢,我想到的和你想到的未必一般,我看你在这上头有些福气在的。”
许莼却吩咐六顺端了汤过来:“好呀,九哥您先喝汤,我看看。”
谢翊看六顺送过来,便知道是苏槐撺掇的,但也知道许莼一片心,接了汤盅过来,慢慢喝汤。
许莼看他喝汤,心中欣慰,便拿了那问案的笔录来一一看了,然后先看到封面便是“大理寺贺知秋奉旨讯问李梅崖、楚微、随喜楼等诸人奏本。”
他轻轻啊了声:“是贺大哥问的案啊。”
谢翊笑了声:“不然呢?能指望方子兴那直肠子?自然是派贺知秋密审了,他心细如发,问了许多连朕都未想到之处。”
许莼想到今日方子兴,忍不住笑了声,打开奏本一一看了下去,却发现贺知秋问话顺序极厉害,竟是先问了随喜楼的老鸨、姑娘、管事的,才问楚微、李梅崖,以此一一印证。在随喜楼诸人的讯问中,这一点十分明显,同样的问题,反复讯问,甚至出其不意,以求证真相。
被贺知秋问过后,那夜他和李梅崖进随喜楼的所有一举一动,甚至连身后跟着的从人,全都清清楚楚呈现着,仿佛历历在目。而贺知秋又显然刻意避开和模糊了他的身份,讯问中完全避免引起老鸨、管事们对他真实身份的注意,反而将重点全在了“那贵公子所带的恶仆”身上。
他忍不住又偷偷笑,谢翊抬眼看他笑,问他:“偷偷笑什么?”
许莼道:“贺大哥讯问的时候避开了我,只问那少年贵公子带着的恶仆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是不是您交代的?”
谢翊道:“这还用朕交代?他要连这个都用朕吩咐,他也不配在这大理寺了。”
许莼心中暗自钦佩,又细细看了一回,从头到尾看完时,谢翊也喝完了汤,看他沉思,却接了另外一盅汤过来,舀了汤喂给他。
许莼专心致志思考着,张口喝了好几口,才回神过来:“九哥您喝呀。”
谢翊道:“朕早就喝完了。”
许莼嘻嘻一笑,谢翊问:“可有想到什么了?”
许莼摇了头:“我看贺知秋专门问了摄政王交代李梅崖大人保住楚夫人的时间,之后又反复询问楚夫人这段时间在王府陪摄政王的行踪,是不是怀疑这一段时间有问题?”
谢翊点头:“对,此案突破点朕觉得只能是在这里,贺知秋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据李梅崖说,摄政王当时时时起归隐之念,却又一直未下定决心,主要是考虑到王世子谢翎的未来。而这个时间,是元徽十四年二月。他记得当时,他代朕前去了皇陵祭祀后归来没多久,便和他交代了这句话。”
许莼想到了贺知秋问楚微的问话来:“所以贺大哥问楚微是否陪同摄政王前去皇陵祭祀?而且楚夫人也陪去了!是祭祀皇陵的时候出了什么事吗?”
谢翊道:“皇陵大祀为冬至和正旦,因朕年幼,历来都是由驻扎在德陵的宗室亲爷代为祭陵,京中另遣鸿胪寺监、礼部大臣前去致祭,以表思念之情。”
“那一年,朕却记得,因着边疆不宁,边军叛乱,诸藩亦蠢蠢欲动,又有天灾屡屡,有彗星犯帝星,甚至还出现了两次日蚀,于是朕下了罪己诏。摄政王当时受的压力也很大,许多朝臣私下传说是他想要谋取帝位,因此才天下不宁,他便亲自代朕去了皇陵祭祀。”
“但是他这人一贯骄奢惯了,虽然去皇陵,还是带了许多姬妾前往,一路浩浩荡荡,十分招摇,朕记得回来后他还被弹劾了许多,后来到了秋日他堕马而死,还有人认为是因为他带着姬妾去祭皇陵,因此才触怒了祖宗。”
许莼看着谢翊面上神情漠然,却忽然心中一动:“是九哥放的流言?还有那些日蚀,弹劾……”
谢翊转头看他,目光带了些奇特:“你怎么会想到这上头的?”不是在说摄政王吗?
许莼道:“摄政王摄政这许多年,想来朝堂早就被他排除异己了,为何天象出现,还能有人不怕死的弹劾他。看李大人说法,他当时压力不小,甚至起了退隐的念头。还有,这么多年了,九哥怎的还记得这么清楚,当时您才十四岁吧?我觉得以九哥的智慧,当时定然不会什么都没做。”
谢翊微微一笑:“不过是慢慢小心谨慎地施恩于文臣,挑拨文臣与武将的关系,再在钦天监留些线头。一旦彗星、日蚀出现,从前必定要罢相,免掉摄政王最得力的相爷,再给内阁其他副相希望,让他们以为朕属意于他们,但摄政王不同意——权力,会让他们为之疯狂。”
“他们放出流言,指使门生同乡弹劾摄政王逾制,挖出所有摄政王以及他手下的黑料,彼此攻讦。加上彗星和日蚀,摄政王不敢轻举妄动,他那时候犹豫,自然也是担心一旦取而代之,受到的压力会更大,更何况那时候边军还叛乱未平。”
许莼看谢翊说得风轻云淡,却知道只有十四岁的他在摄政王和太后密不透风的压制下,做到这一点有多难,握住谢翊的手:“九哥真是天生的帝王。”
78/187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