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华胥拾遗(GL百合)——书自清

时间:2024-02-29 10:28:56  作者:书自清
  另一人回答了韩嘉彦的问题:“近来宫中传出消息,那受惊的御马本要被斩杀的,长公主求太皇太后和官家饶过了御马。多好的长公主呀,心善又绝色,也不知未来便宜了哪个王孙公子。”
  韩嘉彦心尖一颤,似有所触。片刻后她默然一揖,转身快步离去,唇角已挂上了笑容。
  她继续往万氏书画铺子行去,走至门口才反应过来,那通缉令上并未提及银面胡人的性别为女……她顿住脚步,忖了片刻,自己开口说话暴露性别一事,只有两位长公主知道。开封府不提性别,自是将胡人默认为男,也就是说长公主这是包庇了她。
  温国长公主确实非常良善啊……韩嘉彦心中唏嘘。
  她走进书画铺子,就见他师兄大白日的靠在铺内的躺椅上,正闭目打盹。他已不是道人打扮,穿了一身青布直裰,戴了一字巾,身旁燃着碳火,手边还摆了点心盘子,吃了一大半,懒散闲适,以至于让韩嘉彦心中冒火。
  她上前一步,探出脚来扫向躺椅的腿儿,浮云子却猛地睁眼,身子向前一坠,躺椅向前压来,就要压到韩嘉彦的脚背上。韩嘉彦敏捷地一缩脚,浮云子业已起身,从背后躺椅边沿抄起拂尘,就往她头上扫来。
  韩嘉彦猛地侧身让过去,劲风在眼前荡过,吹动了她的幞头。她将挂在身前的幞头长角甩至身后,并起两指笑着点了点浮云子,道了句:“万掌柜好闲心,大白天烤火吃零嘴,甚正事也不干”。
  浮云子将拂尘挂于臂弯,叱道:
  “你这没良心的,还知道来看我啊!”
  此前韩嘉彦在府内一个月,只借着买纸墨的借口与浮云子见了三面,其余时间,都靠万氏书画铺子雇佣的两个小工——阿丹与阿青传信。
  大约是七年前,为了调查残画的下落,浮云子前往江南,第一趟大约待了三个月,没有消息。于是后来北上,干脆在汴京开了这家万氏书画铺子。
  他褪了道袍,用了曾经的俗家名字——万方,盘下了这间铺子,逐渐混进了汴京的书画买卖行当,如此方便打听消息。阿丹与阿青就是那时候收在手底下,帮他做事的。
  他们是亲兄弟俩,姓翟(音同宅),因着早早没了父母亲人,也没有名字。他们早些年是汴京街头的破落户,混号飞毛腿和长臂猴,一个善跑,一个善攀,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万氏书画铺子刚开张时,他们去铺子里偷盗,被浮云子降服。
  他们心知遇上了贵人,死心塌地追随浮云子。浮云子正缺人手,于是收下了他们,给哥哥起名丹,弟弟起名青,跟着浮云子学些装裱书画的本事,也读书识字。
  他们自知并非是能考功名的才子,能跟着万掌柜学一门本领糊口,已然是此生之大幸。
  此后浮云子几次三番打着收字画的名义下江南调查残画下落,阿丹和阿青也轮番跟着他下江南跑腿,逐渐成了可以信赖的帮手。
  “阿丹、阿青呢?”韩嘉彦拉过一把交椅,坐在了碳盆旁烤火,问道。
  “出去进货采买了,年节快到了。”浮云子道。
  “是啊,这日子过得真快。”
  “韩府也该张罗起来了罢。”
  “他们自张罗他们的,与我无关。”韩嘉彦漠然道。
  “怎么着,他们又欺负你了?”
  “没有,我回来后,除了长兄,那家里我谁都没见面。再说了,她们也没那个本事欺负我。若不是想查清楚我娘亲的事,我早和他们断绝往来了。”她想起九岁刚入府时的一些不愉快的往事,心下沉郁。
  “你小心点,你的长兄,他可不是个简单的人,他城府极深,是个能左右你的人。你现在啊,是他的重点关照对象,他估摸着正在你身上打算盘呢。”浮云子用铁钳捣了捣碳火,让火烧得更旺些。
  “师兄,我问你,杏园茶肆的事儿你怎么处理的,那茶肆东家没被我牵连吧?”
  “没有,你当你师兄我是谁啊,这点小事还处理不好?”浮云子捻须笑道。
  “那你本事还真大。”韩嘉彦哂笑。
  “那可不,我教那老板与开封府应答,说他铺子里进了歹人,是个江洋大盗,有高超的易容术,摸进他店里就是为了偷皇室秘宝的。贫道我追这个江洋大盗追了好几个月了,今次她藏进铺子里,老板亦是无辜至极。开封府问了几次话,就没再找他麻烦了。”
  “好啊,原来是你!”韩嘉彦气得直咬牙,“因为你我成通缉犯了!你可真是我的好师兄!”
  “我这是为你造势啊,师妹,上回咱们谈到的侠女彦六娘,你考虑得如何了?”
  “不干!”韩嘉彦眼中冒火。
  “你别急嘛。我猜你今次来,定是为了那位章七娘,对吗?你答应我做一回侠女彦六娘,我就帮你解决章七娘的麻烦。”
  “不用了,我自己解决。”韩嘉彦不上当,“你明日借我地方用一下就行。”
  “怎么着,你要斩情了?”
  韩嘉彦不答。
  浮云子却话锋一转道:“也不必做的如此绝情,我有一法,你想不想听?”
  “甚么?说好了,彦六娘的事不是交换条件。”
  “行行行,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告诉她你的女子身份,不过,你也要也要用一件事拴住她才行。她不是没了十四岁之前的记忆吗?你帮她查一查十四岁那年到底发生了甚么事,帮她唤起回忆。查不查得清楚另说,重点是,你要拴住她。这样一来,她可以断了对你的情丝,也不会将你是女子的事随意乱说,你们还能保持相对良好的关系嘛。”
  韩嘉彦眸光闪动,陷入思索。章素儿确然非常想恢复十四岁之前的记忆,为此她尝试了很多法子,都没有结果。还在龙虎山时,她曾告诉韩嘉彦,她完全没有那日淋雨发烧前的任何回忆。没有回忆,人就像是无根浮萍,不知自己从何而来,这让她感到非常没有安定之感。
  也许……可行?韩嘉彦沉吟下来。
 
 
第十一章 (投雷加更二)
  腊月廿四,这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宫人们昨日刚做完整个宫苑的扫尘,今日正为殿宇张灯布彩。
  延福宫昆玉殿,为温国长公主寝殿。清晨,赵樱泓梳洗着装完毕,便依着往日里的规程,先前往宝慈宫,给太皇太后、太后、太妃请安。
  她是不喜坐步辇的,自行于宫道之中,身后随着她的贴身侍婢与内侍,内侍们抬着一架空步辇。她先是绕去了一旁的群玉殿,宫人嬷嬷们已经服侍着赵桃滢准备出门了。小家伙打着哈欠,还没睡醒的模样。瞧见阿姊远远行来,立刻笑起来,迈开步子跑着迎了上去。
  “阿姊!”她抱住赵樱泓裙摆,赵樱泓发髻上的步摇随着她的入怀,清脆摇晃了一下。
  “桃滢昨夜可早睡,可顽皮了?”她矮下身子,牵起幺妹的手。
  “睡了!早早便睡了!”小家伙十分骄傲地说道。
  桃滢年纪还小,走路不快,也走不远。因是,二人这才上了同一架步辇。
  两位长公主的随驾队伍穿过延福宫锦绣雅致的亭台苑道,一直向西,来到了宝慈宫外。主殿宝慈殿为太皇太后寝殿,慈宁殿为向太后所居,朱太妃陪入宝慈宫偏殿。
  姊妹俩抵达宝慈宫的时间,恰好为常朝散朝后不久。太皇太后仪仗刚从垂拱殿返回,算算时间,正是更衣已必的闲暇时刻。
  姊妹俩先入太皇太后寝殿,叩首问安。寻常日子里,向太后与朱太妃都各自在各自的寝殿内,今日却都聚在了太皇太后这里。赵樱泓、赵桃滢前来问安后,太皇太后高氏便将赵樱泓留了下来:
  “嬷嬷带桃滢先回去罢,樱泓你留下,祖母有些事要与你谈。”
  赵桃滢被宫人带走,走时还依依不舍地看着姐姐。朱太妃看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如此亲厚,神情虽依旧端谨,眸中的缱绻温情却掩盖不住。只可惜她甚少能长时间与女儿们相会。
  赵樱泓在末位端谨坐下,就听太皇太后道:“一会子官家也来,我让他也听听你的婚事。”
  赵樱泓心中叹息,该来的总归是来了。
  约莫半个月前,母亲朱太妃曾找她私谈了一回,说是太皇太后与向太后已为她择定了一份驸马的备选名录。但官家坚持要让赵樱泓自己也有选择权,太皇太后也答应了。因此可能过段时日,就会将这份名录展现给她知晓。
  母亲还说,这一回挑选的驸马,都是勋门子弟且已然应举,或即将应举的青年才俊,太皇太后知道她爱读书,故而专门要为她挑选满腹诗书的才子做驸马。
  赵樱泓谈不上愿与不愿,她根本没得选。如果可以,她更希望一辈子老死于宫中,也不要出降宫外,去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男子。
  “樱泓,这几日身子可有不适之处?”太皇太后询问道,语气和蔼慈祥。
  “孙女一切安好,多谢祖母关怀。”
  一月前赵樱泓与赵桃滢车驾遇险,此事亦是惊吓到了太皇太后与太后、太妃,回宫后,太医给两位长公主检查一番,确认了身子无碍。可此后数日,桃滢连连做噩梦,赵樱泓夜里也睡不安稳,确然有惊吓成疾的倾向。
  太医又开了安神的汤药,服下后,总算是转好了。
  “开封府这几日上报,悬赏仍未有消息。也不知那银面歹人藏到了何处去,兴许是早早就逃出了开封。”太皇太后思索道。
  向太后开口道:“太皇太后,近来传言甚嚣尘上,说那银面歹人是个江洋大盗,要窃取宫驾中的秘宝。”
  太皇太后笑了:“谣言毕竟是谣言,市井百姓不知原委,胡编乱造消遣罢了。你我都知晓,我们宫驾中有甚么秘宝值得窃取?是你我的珠钗罗裙,还是香炉舆铃?”
  向太后掩唇而笑,四下里侍候的宫人们也忍俊不禁。
  “莫不是,那歹人正是针对樱泓?”朱太妃缓缓开口道,“否则怎会无端惊了樱泓的车舆?”这些日子,朱太妃因着这件事忧思不已,可没有太皇太后与向太后的玩笑心情。
  “谁人敢针对樱泓?又为何要针对?”太皇太后蹙眉反问。
  朱太妃垂下眉眼,无法作答,因为她也想不通。赵樱泓不过是先帝留下的长公主而已,不论她是活着还是没了,都不影响朝局。
  除非……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本就是设计出来的一个局,真正针对的可不是赵樱泓,而是赵樱泓背后的官家、朱太妃,有人想借此挑起事端,借着温国长公主出降的事,将水搅浑以谋私利。
  此时,殿外响起了内侍通传:“官家到!”
  赵樱泓立刻起身,面向殿门,不多时就见一位头戴无脚乌纱硬幞头,身穿紫锦燕居圆领袍,腰系金玉带的俊雅少年稳步而入。他身高与赵樱泓一般高,尚未长成,面如冠玉,眼似朗星。神态恭谦,不似一般少年飞扬,沉稳内敛。
  赵樱泓立即向少年揖礼:“官家金安。”
  “长姊莫要多礼。”少年皇帝虚扶了一下姐姐,眸光亲厚。然后他才向上首的太皇太后、太后与太妃一一见礼。
  待官家落座,太皇太后命内侍捧出几份名录,呈给向太后、朱太妃、官家和赵樱泓。
  几人同时打开名录卷轴,细细端详。太皇太后亦不言语,等了一盏茶的时间,见他们差不多都过了一遍,才道:
  “这是老身这边近一月来整理挑选出的名单,结合了苏学士的举荐,各个勋门内适龄待婚的青年才俊,基本都在这份名录之中了。官家、樱泓都瞧一瞧,哪位是比较中意的人选?”
  赵樱泓扫了一眼名单,只知道约莫有十来个候选人,就没再细看。因为她谁也不认识,谁也不熟悉,根本无从挑选。
  倒是赵煦看得极其认真,并且仔细回忆每一位候选人的家庭背景,以期择优。不多时他眸光落在了韩嘉彦的名字上。
  韩嘉彦,韩府竟然还有个六郎……这位才俊似是没有听说过呀,在汴京声名不显。一看后面补有一句苏学士举荐,今次要参与登科大比,他了然了,看来应是苏学士看好的秀才。
  一提及韩门,他就想起先皇曾为韩琦做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国朝鞠躬尽瘁。欧阳修曾评价韩琦:“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韩门现如今的当家人韩忠彦,他也时常于朝会得见,亦有乃父之风。在朝中稳如泰山,不动声色,每临大事有静气。官家十分喜欢这样的家风,稳重恭谨之人,修身持正、从一而终,对于长姊才能爱护有佳。
  思及此,不由得对韩嘉彦起了几分好感。
  再观其余人,官家都不大满意。要么是门楣有些低了,要么是年纪有些大了,还有就是虽早有才学名声传出,但亦常出入烟花柳巷,品行私德有亏。
  “长姊可有相中之人?”官家先不表态,而是询问了赵樱泓。
  “樱泓全凭官家、太皇太后、太后、太妃做主。”赵樱泓垂眸道。
  官家沉吟了片刻,这才小心道:“我观韩府六郎似是不错。”
  太皇太后道:“确然,这也正是老身看中之人。先帝在时,曾与老身提过,他顾念韩琦功德,欲与为婚姻,当是六郎嘉彦与樱泓最为适配。因此,也早早算过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颇为相合。今次恰逢韩六郎应举,若是能高中,自是添了彩头。”
  这话,不论是官家还是赵樱泓都是头一回听闻,原来先帝在时就想要给赵樱泓与韩嘉彦牵线了。
  官家心中顿时起念,他素来崇顺先帝,既然长姊与韩六郎的姻缘是先帝的遗愿,他身为人子,当替父完成。
  不过赵煦还是想要为长姊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益,于是道:
  “既然韩六郎要应举,若是能入殿试,也许能让长姊屏见于他。太皇太后以为如何?”
  太皇太后沉吟,朱太妃刚要开口,向太后就笑道:“官家,内廷不应出前朝。”
  后宫与前朝举行殿试的集英殿隔着相当远的距离,这许多年来,除了摄政太后,没有女子出过前朝。哪怕是摄政太后,也只在垂拱、紫宸二殿内朝垂帘,从不曾踏足过集英殿。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这……”赵煦瞥眼去看长姊,就见赵樱泓抿唇轻微地摇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