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暮沉默接过信封,盯着信封上的墨字看了一会儿,自嘲般笑了一声:“文裕,我这算不算是庸人自扰?”
我听出他消沉的意思,正打算出声安慰,他却自顾说了下去:“你要我从京城逃出去,师兄也要我别跟着他……你们都让我走,是不是因为无论在哪儿,我都是个拖累人的累赘?”
“你为何会这样想?”我看着他说道,“这是滩浑水,人陷进去了,自己尚且自顾不暇,本来与你无关,你掺合进去做什么?”
陆云暮愣愣看着我。
我叹了口气,莫名觉得疲倦。
我从他手里拿过那封写给我的信:“你师兄是对你好。他不想牵累你,便把信写给我——就算真被人发现我与他勾结,你也是被人骗的那个,殃及不到你。”
我撕开信封封口,抖开信纸看向他道:“但陆云暮,我跟你从京城出来,不是为了重找出路,更不想再往那个浑水中趟。你师兄说他现在所在之处就在信中,若只有我知道,那我来告诉你们他在哪儿。
“之后,你要还想去找他,那就去吧。”
说完我看向信纸,就见纵格的信纸打横写着简体的硬笔行楷,开篇顶书“晋王殿下”,用的居然也是我快忘掉的现代书信格式。
我将内容一掠而过,直到最后看见我想看的内容。
上面写着:“……如果你我果真有幸从同一个地方而来,不知道你是否知晓苏维埃共和国?”
*:很明显了,这个讲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
--------------------
穿越小说认亲环节都比较尬,果然写出来真的挺尬的……但是作者历史政治都学得不好,这个故事绝对不涉及任何当代政治内容,顶多会有些中学历史水平的近代思想内容,请放心阅读(。
第44章 44
==
一一九
大约是我看信时表情太过奇怪,陆云暮看着我等了一会儿,忽然说让我与他一道,先把他师兄的信交予他师叔祖。
我心情复杂地合上信,同他到之前去过的僻静小院,再拜见了住持方丈。
住持方丈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接过信便在我两人面前拆开,翻出信纸看了起来——我留心看了一眼,隐隐透墨的信纸能看得出是按照规矩的竖写格式,与给我的那封全然不同。
我就莫名地想起一些上辈子看过的网络笑话:比如说,两副面孔什么的。
也就在此时,我蓦然发觉那些早已印象稀薄的,有关上一辈子的琐碎记忆正如潮水般朝我涌来,而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原来那些我以为已经可以淡然释怀的东西,我从未释然过。
再想起当初,也不过是我刚来时,孤身一个四下无依,结合实际理智思考后结论明确:“回去”大概率是同“来到”一样莫名其妙又无法捉摸的妄想。情愿不情愿于现状也不能有什么实际影响,于是决定与其沉溺在痛苦之中不如活在当下,就当这是个全沉浸的古代体验游戏。
于是这样自欺欺人地过日子,就也眨眼似的,过去了有十年了。
可果然谎言早晚有被拆穿的时候,自己骗自己,冲击来时就更加措手不及。不过是那个我从未见过,名叫曾煦的老乡一封前言不搭后语的信,信上写着些精神不大正常的话,可我看完之后,竟然比起觉得好笑,更觉得亲切。
原来我何止……怀念那个是我的我。
那个回不去的世界一直埋在我记忆深处,直到看见这封信,读了这么一句话,便如萌芽破土,转瞬便充满我整个脑海。
我为什么会在这?
我出神时住持方丈读完了信,回身朝佛龛上的佛祖躬身拜了一拜,而后朝陆云暮道:“你师兄当初离开武当,可与你说些什么吗?”
陆云暮犹豫了一下才答道:“师兄说,天下之事,匹夫有责。”
他说完,住持方丈等了一会儿,看向他又道:“仅此而已?”
陆云暮抬头看他,顿了一顿:“他说……他不后悔。”
我站在一旁,闻言只觉心中忽然重重一跳,用手扣住胸口紧紧按住才慢慢觉得平静下来。住持方丈点了点头,合掌长念了一声佛号:“是老衲贪图安逸,不见苍生了。”
陆云暮闻言却皱眉道:“师叔祖,师兄是在信里说了什么?”
住持方丈摇头:“无甚要紧。只是……他既不后悔,旁人便也无可置喙。云暮,你也莫要误解于他。”
陆云暮不解看他,而后轻轻“呵”了一声:“师叔祖,我何曾误解过师兄……不过是师兄,他如今不信我了。还是您说得对,我不该带文裕见他。我之前同您说过,今日一面便是同师兄见的最后一面,他既不来,那便如此吧。”
说罢,朝住持方丈深深一揖:“稍后我便会与文裕离开少林。云暮不孝,给师门添了麻烦,无以为报,只求不再牵累……还请师叔祖,同诸位师叔师伯、师兄师弟,保重。”
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他就转身出了门,我只好匆匆也向住持方丈行礼,出门追他。所幸他没走远,我便跑了几步赶上来问他:“陆云暮,你真不想见你师兄了?”
陆云暮面无表情,只大步朝前走:“不想了。”
他看似走得轻松,步伐却极快,我只得快步跟上,心里一急,朝他道:“可我想见他。”
陆云暮停下脚步,皱眉看我:“你要见他?他到底在信里写了什么,怎么你们看过之后,全都站到他那边去了?”
我猝不及防停得一个踉跄,被他伸手扶住,我站住吸了口气,抬头认真看向他:“云暮,你师兄到底是怎样的人?”
陆云暮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事到如今,我哪里知道他是怎样的人。”
我被他这句话噎了个正着,但也很快明白他这是被他师兄糊弄得生气了,就也不想想再分辨个青红皂白,干脆全打死算了。
我该乐见这个场面。
一切到此为止,任谁也不掺合,往后就只有我与他,千山万水,天涯海角。这一场凡人俗世的梦,还能做上个几十年。
可曾煦就合该如此吗?
众叛亲离,孤身一个。
来时已是孤独,可为什么都已经走到这样的地步,他还能在纸上写下那三个字,向我询问我是否是个与他同路的人。
他还在坚持什么?
我想不通。
只是这些不能说给陆云暮,我只能斟酌用词:“住持大师说得对,云暮,你不该误解他。他所谋之事并非你我能及,此道艰难……他也身不由己。”
陆云暮抬头看向远处,目光带着些微迷茫:“天下之事,匹夫有责。可天下这样大,人这样多,我该怎么做,又该对谁负责?”
他低声道:“二师兄死了……竟然这样轻易就死了。他是我师父收的记名弟子,家中是商户,我与他并不相熟。师兄起事时倚重于他,我从来觉得他颇擅算计,可他却是为了师兄死了。连这样的人都肯为师兄的大计豁出性命,那怎能不是一条众望所归的路?”
我听完心里一惊,没想到他是这样想的。
再一想,却也觉得并不奇怪:换一个时空,有多少人果真为之舍生忘义,那在此地引人向往,又有什么值得奇怪。
说起来,这应当叫他乡遇故知吧。可惜我做不来像他一般志向远大,当面表态,也算仁至义尽。如果他非要我和他一起起事,大不了和陆云暮一起杀出条血路,还能找谢修领一份功劳……
如果陆云暮倒戈,不肯放我离开,那……
也就没什么活的意思了。
我摇了摇头,不让自己去想那些未发生的事,抬头朝陆云暮笑道:“你愿为我去当个凡夫俗子,可我不能让你做背信弃义的事。我和你一起去见他,当面说清楚了,之后……之后你……再和我,一起走……行吗?”
陆云暮定定看着我,过了好一会儿才笑了一声,点头道:“好。”
我从袖子里拿出信纸:“如果我猜的没错……他应该是在北边……现在应该叫……罗刹国?”
陆云暮疑惑:“罗刹国?”
我也觉得不太对劲,于是仔细把信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藏头藏尾横竖斜的的文字游戏路数也都试了试,却还是没有找到新的思路。我把视线定在“苏维埃”那三个字上,默念了几遍,忽然注意到后面的“共和国”三个字。
等等,这个名字好像不是……
我顿时恍然大悟,抬头看向陆云暮:“我知道他在哪里了!”
一二零
拜别少林众人,我同陆云暮在嵩山脚下的脚店暂住。他给王恒川去了信,没过几天就等来了接我们的马车。
马车径直往洛阳走去,进了城也不停歇,直往运河边走,到了码头才停下。刚一下车,我便看见岸边靠着艘灰扑扑的商船,王恒川正从船上走下来,笑着朝我招手:“两位兄弟让在下好等,可算是来了!”
陆云暮听他这句兄弟下意识皱眉,却最终按捺下来,朝他问道:“怎么是艘货船?”
王恒川摇了摇扇子:“哎,这不要去江西么,在下正好有批货要从九江取了往泉州送,赶巧么不是,顺路。两位放心,我王家的船,即便是货船也岂是他人能比?若不信,随在下去看看便是了!”
上船一看,船舱内果然同外表截然不同的精细装饰,只分给我两人的一间便毫不拘谨,甚至还分出来内外两间,外间甚至还放了张四角方桌。
王恒川笑着在方桌前坐下道:“条件简陋,便让两位先住在一间了。诶呀,两位兄弟为何还是站着呀,快请坐!”
我有点尴尬,朝旁边挪了挪圆椅才坐下,暗想到底是什么时候让他看出来的。没等想明白,王恒川替我倒了杯茶,殷勤朝我笑道:“说起来——齐公子,是如何知道道长是在,瑞金的?”
我就又想起那几个字,却也觉得他这话说得莫名其妙,就只笑道:“王公子明知故问了,自然是道长写的信里告诉我的。”
王恒川就又笑着摇了把扇子:“哦?在下还以为那不过是搪塞之词,原来真在信中。若不是公子,在下怕是再也找不到道长人喽。”
说着朝我举起了茶杯:“人说十年修得同船渡,如此来看,在下与公子也算是交情匪浅,合该喝上一杯!来,在下以茶代酒,敬公子一杯!”
我愣了一下,就见他朝我满脸堆笑,只得僵笑着也朝他举杯。一旁坐着的陆云暮被他忽视了个彻底,我慌张地看他,他却朝我摇了摇头,起身朝窗户走去,而后便靠在窗边朝外看,全然没把王恒川看在眼里。
我心下略定,便假装捧场听着王恒川絮叨。又过了一会儿,估计他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便找了个借口离开来。他出了门,陆云暮才冷笑了一声:“他还不死心,想把你绑到他们的船上。”
我也点头:“大约在他们心里,是个人便不可能不逐利,不可能不追权——更何况我这种享受过好处的,又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了。”
陆云暮没回话,到我面前坐下,定定望着我道:“文裕,你从来与他们不同。师兄教过我的那些话,只有你不曾笑话我,哪怕我一再犯错,你也肯一直原谅我……我,我保证,再不会肆意行事,伤你的心了。”
我静静听他说完,觉得该说些什么,又觉得好像没什么意义,最后只笑着看他,答了一声“好”。
想来情人之间,倘若事事都要讲个清晰分明,大抵是过不长久。
就是如此。
没必要说得那么清楚。
船开起来我才知道宋小哥家的画舫实在是舒适过头,也才知道货船就是货船,再怎么装潢也不能住得舒服。
上船第一天我就吐得昏天黑地,但尚且还能在圆椅上坐着喝水漱口,第二天还能在榻上靠着,第三天就只能躺着了。
我捂着被子缩在床上,就觉得胃里的酸水跟着船一块翻江倒海,喉咙时不时被灼上一下,就除了想吐,还想咳嗽。我正难受得脑袋发晕,陆云暮的声音响在我身后:“文裕,起来喝药吧?”
我动也不想动,只伸手摆了摆表示拒绝。这晕船药据王恒川说百试百灵,我喝了两天却一点用都没有,我就估摸着我这辈子大约是个器质性的晕船,喝药治不好,归根结底,是好日子过得太多,人太娇贵了。
我在心里正吐槽,忽然被人拉起了手,几根手指在我手上轻轻按摩,还有一只手拂在我额头轻点。我勉强抬眼,看见陆云暮半蹲在我身前,表情严肃地点按我头上穴位。我心头一动,忽然有了力气,被他拉住的手一用力便把他拽倒在床上,而后我顺势翻了个身,一头扎在他怀里。
陆云暮起先不敢动,等了一会儿才换了姿势,靠在床边把我拥在怀里,继续方才的工作。他动作极轻,我就也觉不出什么差别,只感觉气顺了不少,不想吐了,这才有余力和他说话:“我现在是宁愿是骑一个月的马,也不想坐半个月的船了。”
陆云暮等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只可惜最少也要再坐二十天船才到。”
我也叹了口气,想了想跟他说道:“云暮,我现在想明白了,往后还是要学武。身体再好一点,我定不会晕船晕得这般丢人……”
陆云暮在我头上笑道:“好啊,等之后安顿好了,我来教你习武,到时候可不能偷懒。”
我埋在他怀中点头,按在头侧的手指依旧轻柔。我渐渐觉得睡意上涌,不知何时便睡了过去。
这样昏沉了不知道几天,忽然一天我清晨便清醒过来,竟然丝毫不觉得头晕,开始以为是有了什么奇迹,下一刻却听见窗外呼喝的号子声。我起身整理了了衣裳头发,用手巾擦了擦脸,推门出来却发现船靠了岸,到船头一看,不少船工背着货物在船与岸之间往返。我这才想起王恒川一开始说过,要到九江装货,难怪我不晕船,船停了怎么会晕呢。
“齐公子醒了?”
32/58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