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一个夹缝求生皇帝自白(古代架空)——之谨

时间:2024-03-04 09:41:36  作者:之谨
  这个皇帝的位置,我好像抛不出去了。
  它困住的是我这一生,扭转了我身边所有人的想法。
  他们都说,我会是个好皇帝。
  那有没有人想过,我是真的不想做这个皇帝。
  只是因为我不愿意做违心之事,我就要被困在这里吗?
  这天底下的人,都只会欺负老实人吗。
  我坐在圈椅上,望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本出神。一想到即便曾煦已经答应我的要求,即便谋划顺遂,我后半生要和这些奏本整日纠缠。我便只觉得生无可恋。
  我心中一片茫然,直到有行急匆匆跑了进来,颤声朝我道,
  “陛、陛下……谢、谢……谢储谢大人求见!”
 
 
第68章 68
  ==
  一七五
  听见那一瞬,我只觉得脑中忽然一空,等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说的什么。
  谢储回来了。
  是啊。谢修死了。他怎么可能不回来。
  但我再想,却只觉得焦躁。
  为何偏偏是这个时候?
  在诸事尚未落定,是转换的时机,在我以为终于可以有所改变的时候。
  谢修头七都还未过,谢储怎么就回来了?
  他——怎么知道的?
  我的心渐渐沉了下来。
  宋小哥说得再对不过。姓谢的,怎么能信姓谢的。
  曾煦这个倒霉蛋,果然又看走眼了。
  我一直没有说话,有行也慢慢平静下来,而后很快由平静转向惊诧,惶惶看向我:“陛下……”
  我想了想,朝他问道:“谢大人……是怎样打扮?”
  有行顿了顿,沉声道:“谢大人未着官服,只穿了……白衣。”
  我这时转头看他:“白衣?”
  有行垂头不语。
  我于是了然:什么白衣,含混不清。
  是丧服才对。
  穿着丧服在宫门口晃荡,果然是谢储干得出来的事。
  我忽然有些感慨:“朕早有疑惑,有行,你为何一直对谢大人另眼相待?”甚至到现在还在替他说话。
  真是好大的人格魅力啊。
  有行沉默一会儿道:“……谢大人于我有开蒙之恩。若非听他教诲,不会有有行今日。”
  我听得笑了:“于你有恩,是让你小小年纪便净身进宫?”
  有行垂头道:“我在宫中处处受制,也是得他点拨才有自己的线人。”
  这个理由,我倒是能理解了。
  我点点头,起身朝他道:“你愿意告诉朕,朕便也愿意信你。不过,一介从三品转运盐使着丧服在宫门前游荡,实在有辱斯文。该如何做,应当不用朕来教你吧。”
  不管从前如何,如今他是站在我这边的,那我也不该再去纠缠过往。
  没有什么是不会变的。
  就好像从前我还当个孩子时,力图回避一切麻烦,以为自己会一直做个闲散人,听谢储安排好一切,安安稳稳过完无用的一生。未曾想到,如今我会选择站在他对面,靠着从前的相熟,只想让他吃瘪。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此一时,彼一时。
  之后几日,我便一直能听见谢储在宫门口求见的消息。我从未召见过他,却也未见他有什么反应,被赶了便走,来日依旧穿着一身白衣在宫门口晃荡。
  如此没过多久,有人上书指责我苛待大将军亲眷,无故将谢储拒之门外,令其日日苦守宫门之外,见者无不伤心,实在非明君所为。
  我仔细把这封指责我的奏本看了一遍,而后朝有行问了这人的名字:“此人你可有印象?”
  有行心领神会,思索了一会儿答道:“没什么印象,应当不曾受谢氏荫庇。”
  我便又看了看这人署的官职,是供职在御史台的御使,按理是彭应笑的人。
  我忽然觉得有些好笑:“谢氏势大时,各个都畏之如虎不敢多言,如今眼见衰落了,朕不过稍稍冷处,便也有人愿意‘主持公道’,不让朕苛待大将军亲眷了。怎么,朕连奏本都摸不着的时候不见他出来替朕说话,如今倒有心怜惜罪魁祸首来了?”
  有行站在一旁递给我茶杯,轻声问我:“陛下为何不愿见谢大人?”
  我接过茶杯放在案上,反问他:“朕为何要见他?”
  谢修过世,谢岭重病。本来形势已然清晰,我正能趁机掌权,可谢修却在临死前把谢储叫了回来。
  意图昭彰。
  我见谢储做什么?
  谢修死了,这就是事实。
  他改变不了,我也不能。
  隔日一早我在早朝上宣布提前解除陆宁禁闭,并擢其为兵部尚书,代掌京畿大营兵权。
  让有行带到陆宁面前宣读的圣旨额外添了一句,要他务必于殡礼当日前去大将军府,吊唁谢修。
  我是有试探之意。
  虽然曾煦眼光不好,但他说的未必没有道理。我特意提及谢修,是想试探陆宁是否真与谢修有什么协作的谋划,告知他我已然知晓其中的猫腻,但并不会因此责难他,只是想知道,如今他是如何打算。
  毕竟谢修已经死了,即便他们从前有什么协议,现在也没有人知道了。但毫无疑问,现在的我需要他的支持,无论是作为实力斐然又博有名望的武将,亦或者能够牵制谢储的一方势力。
  我是给了他一个信号。一个愿意同他冰释前嫌,共谋大计的信号。
  我告诉陆宁休整后可以进宫来见我,这是给我他决定的时间。我预想这中间约莫需要几天,但我还未等到他来,却先等到了谢岭。
  也算在我意料之中。
  既然谢修能把谢储叫回来,那他当初与谢岭的不和难说不是演戏。谢储进不来宫门,但谢岭可以,毕竟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将一朝左相拒之门外。
  我在此时将陆宁放了出来,无论是否在他们的计划之中,这时来探究一下进度,顺便替谢储做说客,再合理不过。
  于是我对谢岭见我时会“卖惨”有所预料,但果真见到他头发灰白、满面枯槁的地站在我面前行礼,我还是被吓了一跳。
  不过才几日,他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我初见谢岭,他站在皇帝老爹身旁,一身朱衣,微笑望我,恍若神人。我愣了一下才记起要应声,连忙开口:“谢相免礼,快快请坐。”
  有行上前搀扶,谢岭却不肯动,反而顺势倚在地上,好一会儿渐渐平静了呼吸。
  一时间四周静得可怕,只能听见谢岭短促的呼吸声。我不敢看他的脸,硬着头皮明知故问:“谢相身体不适,合该好好养病。可是有什么要事告诉朕?”
  又等了一会儿,我才听见谢岭喘着气道:“臣无用,并无要事……奏禀陛下。今日进宫,只是为臣……那惹事生非的小儿,向陛下,求个原谅。”
  我找不出他话中的深意,只得稍稍偏过头:“谢相言重了。谢大人是朕的舅舅,朕知道他正是伤心,怎么会怪罪于他?”
  谢岭似是艰难喘了口气:“是臣……教子无方。事到如今,臣已无所奢求。只求陛下,还念旧情,成全小儿一片,拳拳,报国之心!”
  我忽然语塞,不知是因为这理由冠冕堂皇得甚至可笑,还是因为谢岭一辈子机关算尽,到老,却煞有介事地说出了胡话。
  我上前扶起谢岭:“谢相多虑了。朕还年轻,朝中事务多要倚仗各位大人。谢大人本就是朝中肱骨,愿意回京助朕一臂之力,朕感激尚且来不及,又岂会阻拦?”
  谢岭扶着我艰难笑了一声:“臣自知苟活不久……不能,扶持陛下。只愿谢储能多陪陛下几日,替陛下分忧。”
  我麻木地听他说着,不懂他说这些酸牙又毫无意义的话是为了什么。等他定定盯着我,我也只能点头:“谢相放心,朕都明白。”
  我想我不应该有愧疚的感觉,但我又确实觉得愧疚。
  我不知道这种愧疚从何而来,我愧疚得毫无道理,于是我又开始觉得生气。
  说到底,这还是个利用人心的计谋。
  要是谢储如今只使得出这样的招式,我想我也不该太把他当一回事。
  一七六
  陆宁来见我的时间比我预料中还要晚。
  但到底他还是来了,站在我面前垂头行礼。我朝他望了一会儿,莫名不敢让他抬头。最终我叫他免礼说话,眼睛只盯在他胸口的官补:“陆大人叫朕好等。”
  而后我听见陆宁回道:“臣有愧,无颜面见陛下。”
  我于是点头:“陆大人如今肯来见朕,想必已经想清楚了。”
  陆宁未答,只是掀起衣摆跪在地上:“为国御敌,是臣的本分,臣万死不辞。”
  如此云云,到最后,说的全都是些废话。
  陆宁显然并不想给我什么承诺,满口家国天下,不过是不想掺合进派系争斗之中。
  但我如果是他,经历过这么多事,大概也会同他一样躲避这些是非。这样一看,他当初同谢修有协议,或许也只是为了保全自己而已。
  我不该自以为是,觉得他把谢修看得有多重。
  这世上,有几个谢储这样的精神病。
  殡礼那日我去大将军府拜祭,谢岭病得难以起身,所以是谢储主持。我进门时他在众人前迎接,我这才看见他回京之后是怎样一副形容:身着重孝,面色不佳,眼下挂着黑眼圈,虽然说话时语声清明,但整个人仍是一副萎顿的模样。
  谢岭回去的第二天谢储便没再出现在宫门口,兴许果真是被谢岭教训过,又或许是为了谢修的殡礼做准备,无暇再去恶心我。他今天见我,礼数周全,说话严谨,谁能想到那之前他朝我发了有半个来月的疯。
  谢修的灵位上谥了“文忠”,此外还封了安国公。但谢修无后,殡礼当日,我当众宣布爵位由谢储继承,世袭罔替。
  而后我便率先离开,并未去看谢储是什么反应。
  我得承认,转身离开的那个瞬间,我是有些操纵他人命运的快感。
  超品虚衔,又是外姓,前途如何,全看皇帝喜好。
  我好歹是扳回了一局。
  当天晚上我就失眠了。
  兴奋得。
  我辗转反侧,干脆起床看奏本,顺便让有行备车,转天早朝之后我要去皇寺见曾煦。
  我虚高的兴奋在到皇寺所在的山下,我看见谢府马车时戛然而止。
  而当谢储一身青衣自山上走下,站到我面前行礼时,我便只剩下惊恐。
  我抱有一丝希冀,小心问他:“谢大人怎会来此?”
  谢储淡淡看向我,答道:“来见一位故人。”
  我死死盯着他看,听见他平静又道:“他名字叫曾煦。”
  说着,忽然朝我笑了一下。
  “如今,是叫明煦大师。”
  --------------------
  端午快乐
 
 
第69章 69
  ==
  一七七
  我印象里的谢储一直是不苟言笑的模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并不多笑,时常是面无表情,偶尔笑起来也只是轻轻抬了嘴角,气音一般“呵”出一声,就也算是笑了。
  他鲜少有的几次似乎真情实意地因为高兴而笑,总是在我最倒霉的时候。
  一如现在,他站在我面前,在我最得意的时候,笑着朝我擂下一记重锤。
  是笑我自以为是,最终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种错,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了。
  怔忪间我看见谢储笑容忽然凝住,而后似是关切一般问我:“臣观陛下面色不佳,可是昨夜未休息好?”
  我回过神,悄悄往旁边站了站,躲开他的视线:“劳谢大人关心,朕很好。朕还有事要拜访主持,便不留你了。”说完我便不再看他,迈步往山上走去,“有行,替朕送谢大人。”
  我在山间的路上向上爬了一会儿,隐约听见山下马车奔驰远去的声音。又不一会儿,有行带着人也爬了上来。
  有行站到我身边时我顿时 泄了气,只觉得浑身无力,靠在一块石头上慢慢坐下。有行站把水递给我,我却如鲠在喉,一口水都喝不下。
  我问他:“他和你说了什么?”
  有行垂头答道:“谢大人说,陛下面色不好,教我,好好照顾您。说完便上车,回,回去了。”
  我盯着一旁绿意渐生的树枝看了一会儿,又朝他道:“谢储所言,你觉得有几分可信?”
  有行难得凝眉思索:“说不准。”
  说不准,便是几分都有可能。
  如果谢储说的有十分可信,毫无疑问,我又落入了他的圈套之中。我与曾煦的相识最久能溯及到陆云暮的死,若自那时就开始计划,这背后牵涉的人和势力都是难以估量的巨大谋划,而他们所图的,也显然会远超我的想象。
  尤其曾煦作为一个穿越者,谢储能同他谋得合作,不知道是许诺了怎样大的利益。但比起利益,最大的可能便是谢储手里有足以吸引他的东西,让他宁愿舍弃一起长大情同手足的师弟,甚至以他们的死为代价,也要得到。
  他们这样大的手笔,如今来看,只是为了引我入彀?
  曾煦说过,我十分重要。
  他是个道士,兴许真的知道更多我不知道的东西。
  那我在他们的谋划中,又是如何的存在?
  只想一想便让人不寒而栗。
  我深吸了口气,而后慢慢呼了出来,起身朝有行道:“不管有几分可信,你那传递消息的渠道也不当用了。”
  我定定看他:“如何处理,也不必朕多说吧。”
  还有一种可能。
  那便是谢储说的毫无可信,他不过是得知了些捕风捉影的消息,知道曾煦在此,特意来使一出离间计。若是成功那便成了,若不成功,也算是对我的一个威慑。
  毕竟齐文初之死,早已公开定性是武当逆贼与鞑子勾结所为。如今我同这改头换面的逆贼头目私下来往,要是被公之于众,一顶为登位勾结反贼对兄长痛下杀手的帽子便能牢牢扣在我头上,即便知情人都知道实际到底如何,舆论一起,民意沸反。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