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到科举文当皇帝(穿越重生)——思风林

时间:2024-03-05 08:57:01  作者:思风林
  方长鸣愣了愣说道:“那陛下也早些休息。”
 
 
第95章 
  好好的睡了一晚上, 方长鸣整个人都精神了。
  他稍微反思了下,自己昨天那么伤春悲秋的估计是因为累的。
  果然人一累就容易想得多。
  “方大人睡得不错?”宋石给方长鸣带来了换洗的衣服。
  “小宋公公,昨日陛下什么时候休息的。”自己昨天喝得有点多迷迷糊糊地就去睡了, 也不知道白老师有没有早点休息。
  “这……折子太多了,陛下忙到了子时才歇息。”宋石倒也没说谎的意思,他垂着头笑道,“唐大人也是, 有些个陈芝麻烂谷子的折子都要拿出来,陛下实在辛苦。”
  这就是在点方长鸣了。
  不过方长鸣并不讨厌,白老师身边的人对白老师忠心, 他还挺高兴的。
  “小宋公公说的是,本官会多多注意的。”方长鸣笑着说道。
  唐丞相这伙人最让他厌烦的就是用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要是真刀真枪的谋反, 他还要称他们一句有点血性。
  当然谋反总是要流血的,方长鸣虽然厌恶他们,但还是希望他们继续保持这种做派。
  “哎, 多谢方大人了。”宋石立即说道,皇上对他们极好,私下从来不会为难他们, 向来是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宋石还想着一直伺候陛下呢, 陛下不过是参加殿试, 便要点灯熬油地看那些个没用的折子,宋石看着总是难受。
  “这本就是应该的。”方长鸣洗漱好,宋石直接带他去了龙溪宫侧殿, 早膳已经摆好了。
  今日不是大朝会,白明理不用早起, 小朝会的时间是辰时,而如今白明理还没有亲政, 所以不需要参加议政,但方长鸣要参与,本来今日白明理可以稍微晚起一点。
  现在想要跟方长鸣一起吃早饭,还是得早起。
  方长鸣看着白老师打着哈欠出来,有点疑惑,白老师就不能躲进空间多睡一会吗?
  空间不就是个现成的偷懒空间啊。
  白明理一眼就看出方长鸣在想什么。
  他不是没这么想过,但是这样太容易作息失调了。
  现在他身体还年轻,最好就是保持一定的作息。
  他让方长鸣在他的空间里睡觉,主要是方长鸣太忙了,经常熬夜没有办法,能休息就得赶紧休息。
  “今天让御膳房做了包子,你尝尝合不合你的胃口。”白明理说道顺便无奈地瞅了他一眼。
  “好。”方长鸣点头,白老师这一眼估计就是在回他为什么不偷懒了。
  白老师真是注重养生啊。
  白明理不注重不行啊,虽然书中内容不能全信。
  但是方长鸣正常情况下应该能长寿,毕竟岭南王当皇帝的时候,方长鸣更忙碌,甚至是文武一肩挑,就这样还能活到九十多岁。
  白明理希望自己也能活得长长久久,这样他们哪怕不能在一起也能当一辈子的知己。
  这样……方长鸣的孤独就会少一点了。
  吃饱喝足,方长鸣就得赶紧去参加小朝会了。
  这些日最重要的事便是推广良种和安排这批学子。
  那件事都不可能绕过他。
  “那陛下,臣下告退了。”方长鸣潇洒地行了个礼。
  “去吧去吧,你别常住在衙门里,衙门又不是个住宿的地方。”这已经是白明理第二次说这件事了,方长鸣平时完完全全就是工作狂。
  “好好,臣多注意。”方长鸣回头快速对着白老师比了个OK的手势,又快速转回身走了。
  宋河一脸懵逼,方大人刚才什么意思。
  白明理笑着摇头,眼神中的宠溺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只是,他是皇帝,没人会盯着他的眼睛看。
  所以他的心思也无人知晓。
  “对了,东太后回宫之事,宫中安排的怎么样了?”白明理看向一旁伺候的竹兰。
  竹兰快步上前,垂眸道:“回禀陛下,宫中的各项账目奴婢已经备好了,慈安宫也重新打扫装点过。”
  “嗯,不错。宫中的事还要你跟宋河多多费心。东太后多年在外若是生活上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你们也要多多照看。”
  他既然不想要娶妻,后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总要有人管着。
  东太后身份上非常合适。
  更重要的是吴家知进退,迎接东太后回宫的事安排在了春闱之后,东太后和吴家姑娘就安安静静地在行宫待着,没有给他们添任何麻烦。
  按理说,吴家女子多是被休弃回家,走投无路才跟着东太后去了行宫,心中怎么可能没有怨气。
  便是白明理觉得换成自己,自己应当也没法泰然处之。
  恩怨不是那么好一笔勾销的。
  但是吴家竟然能够压得住所有的人都蛰伏下来,没有立刻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不说品行如何,此等眼光和耐力就够让人敬佩了。
  将宫中的事交给东太后,目前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奴婢知道,东太后宽和慈爱,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重望。”竹兰低声说道。
  白明理回过头直接看向竹兰,竹兰的头低得更低。
  宋河眼皮一跳。
  这话说的就有些过了,更像是替东太后邀功了,竹兰和宋河他们几乎是将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刻在骨子里的。
  “奴婢入宫的时候,染了风寒,是东太后身边的刘嬷嬷让医助给奴婢一些药,奴婢才能活到今日。”竹兰不卑不亢地解释道。
  她心中也捏了把冷汗,她知道这个时候不该冒失,但是心底有个声音告诉自己,陛下已经不同了,陛下如今的脾气十分好,只要自己实话实说陛下应当不会责怪自己。
  “风寒?”白明理回忆了下原身的记忆,这才想起这些宫人生了病是不能乱吃药的,一来是药材管理的问题,调查俞家能这般顺利跟药房管得十分严格也有关系,二来吃了药身上难免会有气味,不便在贵人身边伺候。
  这正常人生了病,拖着还有可能加重病情,更别说这个时代得个风寒是真的要人命的。
  白明理一时间没有说话。
  他发现自己连自己身边的人的苦处都没发现。
  或许他发现了,但是没往深处想。
  宋河悄悄拉了竹兰一下,两人跪在了地上。
  “陛下,竹兰多嘴多舌,她只是心中感念东太后的恩德,这才扰了陛下,陛下息怒。”宋河快速说道。
  这回,白明理下意识避开了两人的跪拜。
  白明理一瞬间感受到了方长鸣的感觉。
  这世道,想要保持本心,实在是太难了。
  怪不得了。
  怪不得昨天方长鸣心情会那么低落。
  他现在完全懂得了。
  自己来到这里也不过是一年,方长鸣可是在这里待了许多年了。
  竹兰连自己的呼吸都听不到了,难道她猜错了?
  还是陛下厌恶她揣测圣意。
  她方向要请罪就听到皇帝说:“起来吧。”
  “起来吧,朕记住了。”白明理看了看跪在他脚边的宋河和竹兰。
  只不过这医药的事,也是大事,骤然改变就怕真的出什么事。
  既然东太后有这份善心,等她归来的时候正好可以让她来改善此事。
  借此再多培养几个医女,多上几年人手多了,设馆教学也能安排上。
  一瞬间白明理心中就有了章程。
  竹兰和宋河都有些懵,陛下这是没生气?
  “起来吧。”白明理又说了一遍。
  两人这才慢慢起身。
  “多谢陛下宽宏。”
  白明理心想,自己倒是希望东太后早点回来了。
  如今宫中能用的人手实在太少了。
  ————————
  今日的小朝会足足开到午时。
  大体定下来此次选官的章法。
  这次的进士大多数都会成为地方的县令,方长鸣把这些人丢出去,就是当磨刀石的。
  这是众人都能看出来的。
  唐丞相在出议政厅时叫住了方长鸣。
  “方大人,不是人人都是你的,有这般牧民之能,若是让这些人不管不顾地撞过去,只怕会撞个头破血流。”
  与大族争利,可不是件容易之事,小心到时候养出一帮新的蛀虫。
  方长鸣脚步一顿,他转回头看向唐丞相笑道:“瞧您这话说的,怎么能一杆子打翻一船的人呢?您怎能知晓这些人中有没有像是唐公子那般厉害之人。”
  唐丞相:“你!”
  方长鸣并没有跟他纠缠快步离开。
  从实权部门干起,还不是直接丢到像是岭南奇丰县那样偏远贫苦之地,对于任何进士来说都是好机会,如今又没有内阁,更没有什么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真正的能升起来的都是从地方实权部门干起。
  不然唐致为什么要一直等着,等到去奇丰县?
  若是这进士中真有人恨上了他,方长鸣也不会放在心上,只会感觉可惜,白白让这种脑子不清醒的人占了基层官吏的位置!
  居其位谋其政,若是连良种推广这样的事都不能平稳落地,他们也不必当这个官了。
  方长鸣这般明显不再给唐丞相面子,几乎是全面昭告了他要对他们下手。
  高成林走在吴太傅身旁,有些疑惑地问道:“师父,我瞧着方大人昨日分明不高兴,我还当是他有些不忍心。”
  “不忍心什么?当县令?还是因为良种的功劳名声,这些人必须要站在方大人这边连选择的路都没有?”吴华清冷笑一声。
  方长鸣若是连这都不忍心,安国公府和俞家就不会覆灭了。
  “是弟子想多了。”高成林有些猜不透方大人的态度,如今分明是要跟唐家一党正式对立了,若是方大人往后退了那怕一点点,对他们来说都有可能坏事,他是关心则乱。
  “你不必担忧这些,有这份心思还是跟礼部好好操持东太后回宫之事吧。还有梁州那边,季连惠可是直接把梁州知府关了起来,大朝会上还有的吵呢。”
  吴华清说着这些,面上反而没有任何担忧之色。
  不争一争,这大齐的天怎么能清呢。
 
 
第96章 
  梁州府府衙。
  季连惠静静坐在次位上。
  姜承虽然是坐在主位上, 但是如同泥胎木偶般。
  真正问话的是季连惠。
  而堂下站着的可不只是府衙的衙役,还有不少来看热闹的梁州平民。
  季连惠压下众多非议,坚持要当众审讯梁州知府韩寺察。
  而且以陛下的旨意夺了他作为梁州知府受审可以不跪的特权。
  高大魁梧不似个读书人的韩寺察如今跪在地上。
  头上还带着官帽, 这幅场面看着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围观的人更是里三层外三层,便是衙役维持着秩序也有些嘈杂。
  季连惠看向姜承。
  主位上的姜承一拍惊堂木:“肃静!”
  别的不说,姜承一身的官威不怒自威,这一惊堂木下去, 堂下才安静了下来。
  季连惠这才清了清嗓子开口。
  “韩大人,本官以往倒是不知梁州如此富裕。”虽说民间有俗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是梁州知府未免太贪了些。
  他们要来巡查这是在大朝会上定的。
  消息早早就散了出去。
  季连惠他们来回一趟, 足够梁州知府韩寺察将很多证据处理干净了。
  所以他在大朝会一结束就派了镇北王府的探子,早早过来调查。
  与此同时他还跟方长鸣的属下联系上了。
  梁州清泉镇不少乡贤愿意卖方大人的面子。
  一来是良种的事, 梁州一马平川良田众多,良种多了对他们这些乡贤来说自然是好事,二来则是方长鸣当年抓住了一窝人贩子, 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恩情。
  镇北王府的探子可都是上过战场的斥候,加上这些当地人的帮忙,在季连惠和姜承赶到梁州的时候, 梁州知府这些年在梁州的所作所为季连惠已经很了解了。
  韩寺察跪在阶下, 额头上满是冷汗:“世子, 还请您明察,臣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梁州乃是大齐粮仓, 事务繁杂,臣有些失察的地方也是有的。但臣对大齐百姓乃是实心实意。”
  “实心实意地盘剥?”季连惠下意识地回怼道, “还是你是说你本来就没有能力,无法管理梁州?”
  方大人说得对, 能干干,不能干滚,这些个人磨磨唧唧地真是烦人。
  好歹季连惠也是个武官,以往没觉得什么,现在看着痛哭流涕的韩寺察他只觉得厌烦。
  姜承耷拉地三角眼中闪过一丝羞意。
  京城中怕是已经传开了,还以为他是个爱官如命,胆小怕事之人。
  只可惜为了家族,他只能忍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方长鸣能力超群不代表他的子孙也能如此!
  季连惠可不知道姜承在想什么。
  他对这韩寺察问道:“八年前清泉镇三合村全村因贩卖人口被抓,第一次报案你为何要将案子压下来?若不是那些乡贤到府衙击鼓,韩大人不会就想要轻轻放过吧?”
  “臣,臣没有!臣当日只是觉得此事蹊跷,耸人听闻,臣这才想要多多调查,才好惩治那些个人贩子,世子可不能信口污蔑臣啊。”韩寺察哪能认下他一边说一边砰砰磕头。
  季连惠可没有方长鸣的耐性。
  也不乐意跟他完这一套。
  “我已经找出了你当日的师爷和长子的教席,他们指认当年你是不想考评为下等,才会将此案压下,若不是清泉镇各地里长和乡贤坚持报案,你便要将此事轻轻放过!”
  这只是梁州知府办的糟心事中不算丧心病狂的一件。
  至于贪污,买卖小吏的名额,爹娘亲眷收受钱财,吞良民的田地等等等。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