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回来?
姜珩叹了口气,想着要不要给梁翊发个信息,问他有没有吃药。
“我关心老同学而已。”姜珩咬咬牙。
他做好心理建设就三下两下吃完碗里的面条,洗了碗,擦了桌子,才慢慢踱去前台,想问前台小姑娘拿梁翊的手机号。
此时大厅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小姑娘一个人躲在柜台后面玩手机。
“咳咳,小白。”姜珩敲了敲桌面。
“啊,老板,你有什么事吗?”小白赶紧把手机扒拉进抽屉。
姜珩假装没看见屏幕上一条接一条爆消息的微信群界面。
“把客人入住时候登记的联系方式调出来我看看呗。”第一次做这种事,姜珩也有点不自然。
“可…那个不是客人隐私吗?”小白扑闪着眼睛,一脸坏笑地看着姜珩。
“小白,你今年的年终奖我姐给你没?”姜珩若无其事的问道。
“136********。”小白飞快报出一串数字,讨好地看着姜珩,然后她看到她的老板愣住了。
“没变啊梁翊。”姜珩有些唏嘘。
自己当初为了狠下心断联,很快地换了手机号,可到了今天却发现梁翊还是用的原来那个号码,是姜珩一直存在心里的那个号码,虽然他一次都没拨过,因为不敢。
“好,我知道了。”
“老板,你怎么记这么快?”小白震惊了。
姜珩摆摆手,没说话。
他经过姜琢的房间,门关着,隐约有点声音,刚才出了厨房,发现父母的房间发现没有人,大概是在姜琢房间吧,姜珩没有去敲门,自顾自回了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姜珩坐在沙发上,打开微信,在添加朋友界面输入梁翊的手机号,点了搜索。
一个叫“梁翊”的名片跳了出来,头像是一张照片,是姜珩很熟悉的那张照片,是曾经他帮梁翊换上的照片。
“他是真的喜欢啊。”姜珩自言自语。
他记得梁翊以前所有账户的头像都是这张照片,只是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还是没换。
-我是姜珩。
他发过去一条验证信息。
梁翊那边几乎秒回,加了他好友,又发了信息过来。
-姜珩?
-是我,我想问问,你药吃了没?
-吃过了,吃的黑片,但是我现在还是睡不着。
-…可能药效还没到,你闭上眼睛躺一会试试,别玩手机了。
梁翊好几分钟都没有回复,姜珩以为他睡着了,放下手机,正准备拿衣服去洗澡,手机又响了。
-姜珩,明天我要回穗城了。
姜珩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复,重逢那一刻很惊喜,相处的那一会儿他心里虽然有点慌乱,但还是很高兴的,可他们都还没来得及好好说话,见到面不过才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就说他要走了?那他为什么还要问我会不会走?
姜珩压抑着自己想要问什么的心情,看着对话框上方“对方正在输入”发呆。
-公司有点急事要处理,我必须赶回去。
梁翊那边还在输入。
姜珩很忐忑。
-事情办完我就回来,你不要走,我有话对你说。
“就不能一次发完吗?这是在挤牙膏么?这大喘气在折磨谁呢?”姜珩腹诽,他气得把手机扔到床上,又扑过去拿。
-好,我不走,你路上注意安全,不要急。
-我先睡了,有些困了,你一定要等我!
姜珩看着这感叹号笑。
-我等你,晚安。
-晚安。
姜珩抱起换洗衣物哼着歌去洗澡。
虽然不知道梁翊想说什么,但好在还有机会能再见到他,那至于聊什么,在姜珩看来都不算是重点了。
久别重逢能讲什么呢,不过是近况啊未来的计划啊,再不济大不了听他讲老婆孩子的事,姜珩心一横,只要能再见到梁翊就好。
第46章 人家走没走关你什么事
姜珩洗完澡出来,坐了很久火车带来的困顿消散了不少,或许也是心情极佳的缘故吧。
他擦着头发,走进书房,从书架上翻出一本拍纸簿。
是高一还没分班的时候用来和梁翊传纸条那本。
虽然放了近十年,但是被保存得很好,原本很薄的封面还被姜珩细心的贴上了透明磨砂的书皮。
小旅馆被卖掉的时候,一家人都没有了固定的住处,姜珩的那一柜子书都送给了别人,他带走的只有这本拍纸簿和分班后梁翊写给他的信,还有那本梁翊第一次留宿的时候看过的《白马啸西风》,之后的几年他一直把这些与梁翊有关的回忆都带在身边,甚至随他定居在深市过了一段时日,直到他去穗城出差遇到了梁翊一家。
那时候的他跟自己说,既然梁翊已经有了爱人,那他就只能允许自己尽量少地去想起梁翊,只是这些承载着回忆的物件,他舍不得扔掉,放在眼前又觉得难过,于是那年过年回鹤渚,他便将这本册子和信还有那本书都带了回来,放在民宿里他的书房中。
之后,和梁翊相关的就只有那支笔陪在他左右了。
如今两人再见,短短几个小时情绪大起大落,最后听到梁翊用肯定的语气说着一定会再回来,他还想和他说点什么,姜珩的一颗心才终于落到了实处,此时的他再也不怕面对这本拍纸簿了,甚至想着睡觉前再看一遍《白马啸西风》。
姜珩翻看着拍纸簿,其实里面的内容他已经很熟了。
最开始两人都用黑色水性笔写,后来不知道听谁说铅笔写的字迹保存的时间会比较久,于是两个人又拿铅笔写,还是用的姜珩画画的那种素描笔。
姜珩坐在书桌前把本子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才心满意足的拿起那本《白马啸西风》回到了卧室,打算裹到被子里,靠着床头重读这本书。
初读这本书时,姜珩不过15岁,印象深刻的便是李文秀那句“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时至今日,离而立之年已相距不远,再读此书,姜珩仍对那句话深以为然。
能够将就的便不能称之为爱情了。
姜珩想起大一时候的语文课,老师给他们上开学第一课,讲到爱情,年过五旬的老教授极其认真地告诉他们,爱情是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的。
当时的他似懂非懂,但一颗心除了学业便都系在梁翊身上。
其实人年少的时候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因为以为家人们会一直在自己身后,回头就能看见,所以不会去刻意维护,而少年人的时间往往又会分给友情、爱情、学业、兴趣爱好等等,唯独亲情,总会缺失一些。
那时候的姜珩也是如此,所以后来家里发生那样大的事情,姜明去学校找他,跟他细诉家里情况的时候,姜珩还是一脸茫然,因为姜明不说,他根本就感觉不到家里有什么变化。
好在现在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姜珩想着,放下书,拿起了手机。
他打开梁翊的朋友圈。
姜珩这个人有些许老派,平时微信上新加了好友,他不会刻意去翻阅人家的朋友圈,因为潜意识里他会觉得这样不大好,有窥探人家过去的嫌疑。
但…这人是梁翊啊,那就不一样了。
姜珩对梁翊这几年的生活轨迹非常好奇,以至于现在互加了好友,他就完全没办法去抗拒来自梁翊朋友圈的吸引。
真是不爱发朋友圈啊,姜珩有点感叹。
他自己是朋友圈话痨型选手,发得过多,不得已只好设置了三天可见。
而梁翊朋友圈拉下来,一年也只有五六条的样子,多是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比如升完职成交的第一单大客户,又或者是喜欢的书啊字帖等诸如此类的内容,有时候会配一张照片,有时候只是简单的文案。
没有自拍,也没有老婆、孩子的痕迹。
姜珩怀着想看到又不想看到的心情继续往前翻着梁翊的朋友圈。
直至翻到第一条朋友圈,都没有出现任何他预想的内容。
“什么嘛,渣男!”姜珩把手机锁了屏,搁到床头柜上。
他把头埋进枕头里,心里却有点点窃喜,虽然他知道他这种想法并不太好。
姜珩没有想过去送梁翊,他不想有离别的感觉,既然梁翊让他等,那他就在原地等着,安心等着。
自从放假就关了手机闹钟的姜珩一觉睡到大天亮,久违的神清气爽,他准备去厨房找点吃的,路过前台,看到值白班的小丁,姜珩装作不经意的问他有客人退房了没。
“没,”小丁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我早上过来和小白交班的时候,有客人正准备出门,但他没有退房,说是过几天还会回来,房间也不用打扫。”
“这样啊。”
“嗯,小白说他行李箱都没拿,我看也是,他只背了一个背包。”
“好,你忙。”姜珩尽力想掩饰自己的欣喜。
“哼,人家走没走关你什么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姜明站在了前台旁边,他斜了一眼姜珩,冷哼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爸,你想多了,我就问问。”姜珩自从昨天看到于兰君的白发,便打定了主意要对父母再好一些,加上和梁翊的心结即将打开,他心里也轻松了不少,于是面对姜明此刻的嘲讽,姜珩也不觉得有被伤到,反而还嬉皮笑脸了起来,就像那件事发生之前的他。
“爸,你和妈今天不用上班吗?太好了!我是不是可以吃到妈妈做的菜了?”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姜明看着一反常态的姜珩,有点摸不准他的心思,但面子上还是硬着脾气,“你妈想给你做顿饭吃,就请工友给我们替了一天班,吃了晚饭才回厂里。”
“那我晚上开姐姐的车送你们呀!”姜珩见好就收,趁着姜明没有说出更难听的话之前赶紧逃跑,“我去厨房看看妈妈要不要帮忙。”
姜明看着儿子迅速“逃离现场”。
“从小就这样,人家看武侠小说,他也看武侠小说,人家看的是江湖,他看的是情长,还不如人家梁翊呢,”姜明想到这,更不开心了,“梁翊也是个会伪装的小子,和我聊武侠小说聊什么江湖侠义聊得倒是天花乱坠,结果还是……”
姜明摇摇头,背起手走出去遛弯。
梁翊一大早收拾了一些随身物品,装进背包便出了门。
和前台说了他暂时不用退房,也不用打扫他房间的卫生。
房费是一早在订房app上就付过的,付了一个月,所以那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循例提醒他记得带好贵重物品。
梁翊出了民宿找了个摊子吃早餐,然后打个车到拆迁办去签完了老房子拆迁需要的文件,又打了车去汽车站,他要去市里坐回穗城的高铁。
他已经不发烧了,感冒也好了很多。
也许是姜珩给的药起了作用,也许是重遇姜珩心情变好的缘故,反正是因为姜珩。
梁翊也不想在这个刚和姜珩重遇的关头回穗城,但助理打不通他电话,又发了许多微信给他。
他组里有一个新来的营销助理之前给大客户发产品报价单的时候不小心抄送给了一个新客户,价格差距大不说,大客户定制的产品名称也被泄露了,但最糟糕的还是这个新人没有主动向梁翊上报自己的错误,而是失了联,导致新客户过来公司理论的时候,组里跟进这两个客户的同事才知道这件事情。
虽然助理已经在第一时间联系了梁翊,但刚好碰上梁翊生着病,手机没电自动关机的时候。
因为联系不到梁翊,这件事情发酵了大半天也没有人来解决,导致那个新客户的情绪更不好安抚了。
梁翊这次回去得这么急就是为了处理这件事。
在高铁上,梁翊便交代助理订了晚上的饭局,请那位新客户吃饭,负责这两家客户的同事一起作陪。
做这行好几年,这种事情梁翊听过不少,也不是完全没得解决。
新客户闹的无非是要求降低产品单价,而大客户那边的定制产品好在还只是一个初步设想,并没有开始批量投产,所以麻烦其他同事稍微更改一下,重新出一个方案,也是可行的。
梁翊在吃饭前和相关同事沟通过,得知这位同事和这两家客户平时的关系处理得还不错,略微让利一些,发错邮件的事情应该不算很大的问题,毕竟大客户量大价格才会低,新客户能达到那个量,价格低一些当然也能做,即使达不到,价格上做适当的让步,想必那位客户也不会太过苛刻,毕竟规模小需求量达不到也不是供应商的问题了。
整件事情对梁翊来说,真正难解决的应该只有那位“其他同事”。
那位“其他同事”叫岑咏恩,穗城本地人,是梁永越朋友家的女儿,也是梁翊之前的相亲对象。
第47章 恍如隔世
今年梁翊侄子过生日那天,一家人在饭店订了位置,顺便给他安排了相亲。
第一次见面,岑咏恩就对梁翊很有好感,虽然两人年纪相仿,但梁翊没有同龄男仔身上那种浮躁和茫然,反而比较内敛,有着不是这个年龄段的沉稳,岑咏恩觉得他很特别,想相处看看,结果梁翊还没等到唱生日歌吹蜡烛,就说公司有事,急匆匆地离开了。
岑咏恩不是看不出梁翊的态度,但她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于是那天吃完饭回家,她便提出想去某个叔叔家的公司上班,而那个叔叔就是梁翊公司的老板。
她觉得跟梁翊成为同事,是和他增加相处时间的有效方法,有了相处才能有了解,她对自己有信心。
可是成为同事了以后,岑咏恩才发现,梁翊的内敛、沉稳只是他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伪装”出来的保护色,在熟悉的同事面前,他也会讲冷笑话,也会一堆人聚在一起聊摩托车、聊音乐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也挺好,反差萌,”岑咏恩想,“我还是很喜欢。”
虽然早前已经见过一次面,但梁翊待她和待其他新同事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由于是被迫相亲而认识的缘故,梁翊对她比对其他人还要更疏远一些。
营销部门大都是年轻人,经常组织团建活动,岑咏恩也很少见着梁翊参加,他似乎总是很忙,一直有工作要处理。
34/61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