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大宛第一女宰辅(GL百合)——卢秋柏

时间:2024-03-09 10:15:56  作者:卢秋柏
  皇帝既然选择笼络她,那她自然也应该摆出自己的态度,无论真心与否,这样的时候获得一个皇帝的信任,并非是一件坏事,或许她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开始着手查一查当年的真相了。
  至于阳州的内情,陆秋白也正好与皇帝说来,以为州内的灾民祈求圣心宽宥,同时也为当初助益良多的李韶求个恩典。
  这些不过都是细枝末节,而皇帝本就没有打算追究阳州之罪,且早有打算另派人手前去安抚人心、重整制度,陆秋白既然恳求,他也乐得顺水推舟,假作恩赐。
  任命的圣旨当日便下达,为此惊异者不在少数。
  其中最为此意外者莫过于皇后。
  萧妧人虽离殿,但如今宫内之人多为她所用,如臂使指,哪里又需要真的在皇帝榻边亲自探听消息?
  “这个卢柏有何特别之处,得陛下如此青眼有加、信赖倚重?”她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他觉得,仅凭一个国子监祭酒的名头,就能够与我抗衡不成?”
  殿内陈设朴素,清雅简约,并非皇后居住的椒房殿,而是宸妃郑婵的时宁宫。
  郑婵素来是个淡雅的性子,凡事只往简单处想:“或许陛下只是病急乱投医,看到一点希望,一个可用之人,就想拼命抓住。”
  她衣衫简约,身上只缀着一点简单的首饰以示身份,怀里抱着一个奶娃娃,咿咿呀呀地去抓她颈上的璎珞。
  不过郑婵的话仿佛对萧妧有着意外的安抚效果,转而道:“你说得没错,左右如今大势已定,太子年幼,即便有臣子辅佐,还能一夜之间就学会独掌大权不成?”
  “从前把我当作棋子,现在觉得我对他李家江山有威胁,就想弃之不顾,天下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怀里的娃娃不太安定,郑婵不得不时时分心看顾,一时有些黯然道:“都怪我没能生个男孩,否则现在你面临的局面也不会如此进退两难。”
  萧妧连忙道:“你何必这样想,就是女孩才好呢,否则将来,你我岂不是多一个骨肉相连的敌人?那时你又该怎么办?我又该如何选?”
  “你舍却半条性命才诞下的孩儿,若是继承了那人的衣钵,岂不是要多讨厌有多讨厌?还是女孩好,将来你授她诗书,我教她谋略,她一定不会过得比任何人差。”
  郑婵这才展颜,满是溺爱地看着怀里一无所觉的婴孩,期待她成长起来的那一天。
  萧妧也坐在她身旁逗弄小儿,稚嫩的婴孩无所忧虑地欢笑着,忽然她眼波一转,轻笑道:“不过眼下正是各方蠢蠢欲动的时候,更需加倍小心。太医院那些庸才,迟迟治不好陛下的沉疴,陛下身边还是再放上个信得过的人才好。”
  郑婵低声应着,这些事情阿妧处理起来一向得心应手,无需她替她担心。
  作者有话要说:
  敌人与同盟都只是暂时的。
  PS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晋江卢秋柏。
  新开了一个预收《锦城秋半》,文案如下:
  优雅知性非遗传承人vs活泼开朗阳光摄影师
  初秋时节,方树一人一背包,怀着期待的心情踏上蜀地。
  手中的摄影机随时准备着捕捉这里的古都遗韵,镜头却猝不及防撞上一个如从画里走出来的婉约身影,暗自按下快门。
  那个身着中式长裙一派婉约的女子转过身,语气冰冷:“删掉。”
  蜀地风光秀美,蜀语温侬如绢,只可惜在这里第一天碰到的人太过冷冰冰。
  方树果断删掉相片,主动将相机递过去给人确认,人却只是冷冷地瞥她一眼就走了。
  是她冒犯在先,方树耸耸肩,并不放在心上,短暂流连过后就去往她的下一个目的地。
  听闻这里有一个百岁老人,一手惊绝的绣艺天下无双,只可惜后继无人,手艺濒临失传。
  方树想好脚本,一方面课题吻合,正好可以当作她的毕设,一方面觉得可惜,想用摄影机保留下这个手艺,以待后来人。
  没承想冤家路窄,再次遇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这一次,她选择主动邀请对方进入自己的镜头,留下蜀地浓墨重彩的一笔秋意。
 
 
第72章 天地立心(十六)
  入秋的寒凉过去,如今气候乍暖,陆秋白再次换下厚重的夹衣,着回轻薄的纱袍。
  国子监祭酒一职主管教育,李自晖曾任过此职,之前更是由一位仕林声名远播的夫子担任,只是前一任年迈病逝,至今未有继任者。
  故而陆秋白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整肃太学风气,重开入学考,遴选贡生。
  但官场之上,品阶虽然重要,但更多的门道却是在看不见的地方,何况陆秋白这样的越级升迁,不满之人不在少数。
  只是她们不敢对皇帝表达不敬,也不敢在面上对陆秋白如何,但态度冷淡消极,却不是谁能控制得了的。
  加之李自晖叛乱事发,心中向着李自晖的,觉得陆秋白卖师求荣,自是对她不屑一顾,而心中本就鄙夷李自晖的,更是对她嗤之以鼻,依然将她视作李自晖旧党,即便她们的交集其实十分有限,但无奈在仕林之人眼中,师徒关系堪比双亲。
  因而陆秋白的处境可谓是孤立无援,除了来自皇权的支持,人心大多不在她这一边。
  这便是皇帝的更深用意。
  陆秋白厘清其中厉害,不得不佩服皇帝这步棋下得实在是妙。
  将她这样一枚棋子放在这种微妙的位置上,既不担心她有什么异心,因为她暂且没这个资本,也不担心她借此机会结党营私,因为无党可结,更能集中众人的火力,确保她之后更加全心全意为皇家所用,绝不会轻易背叛君权,因为她的一切皆是君赐。
  若她是完完全全靠自己的功绩和声望走到这个位置,那么皇帝只会对她敬重有余,倚靠不足,但偏偏她虽有功绩,但也实实在在地吃了皇帝格外信重的好处,说来总缺些堪当大任的底气。
  倘若再给她三年,她敢说她可以靠自己走到这样的高度,但皇帝突然给她来一手揠苗助长,让她不得不提前面对德不配位的危机。
  如若处理得妥当,那她就算是平稳度过了这个危机,能在这个位子上继续坐下去,但今后也不得不倚靠君恩,倘若她无法处理好个中的关系,稳坐其位,那皇帝也并不亏损什么,左右再任命一个人就是了。
  不过于她个人而言,她当然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坐稳这个位子,一旦跌下去,那就再难有机会爬上来,到时候她想做的事情便再难办到。
  说好听一点,她现在是少年成名,年纪轻轻就走上了人家大半辈子也走不到的高度上,说难听点她就是皇帝伸向外面的一个爪子,皇帝想要她做什么,她其实没有办法拒绝。
  因为一旦君恩失去,想将她从这里贬下去,其她人只会拍手叫好,谁叫她本来就不是正常的升迁走上来的呢?
  但这都只是互相揣测,毕竟人心隔肚皮,每个人心中究竟怎样想,谁也不能真正摸的一清二楚。
  就像没人知道她的身份是伪装,旁人看的都不过是一层皮囊,衣冠楚楚之下,究竟包裹着一颗怎样的心脏,谁又能知晓呢?
  其实最大的压力不过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名声罢了,于她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谁让现在她的软肋生就比旁人少几分?
  陆秋白不为旁人的目光所动,上任第一天,监丞带她熟悉监中事务,现今除她之外,监中另有司业一名,博士数十,助教、学正、学录若干,在册学生三千余数,其中大半都是挂名,实际并不在京中进学。
  乃因地远山高,加之不少监生家境贫寒之故,无法在京就学,只待科考之年方才以监生之身份入试。
  另有不少她国学子,皆是本朝开放邦交之故,求的是向邻朝属国一展□□气象。
  这一日课教不多,几位博士都在,监丞正好与她一一介绍,其中礼乐骑射书数皆有专人单独负责,而光是四书五经却是分得更细,足见本朝重经之风。
  几位博士对她这个新上任的祭酒只是反应平平,虽看不出什么热情,也没有特别的敌意。
  而迟迟未见的司业却是不同。
  监丞徐信是这样介绍司业的:“纪司业与前任祭酒引为知交,前任祭酒猝然离世,他是最伤心的那个,脾性也有所大变,往日他都是最为和气的,自那之后就变得说话有些刻薄,一会若是在祭酒面前出言不逊,还请您看在他为国子监操劳多年的份上,不要与他计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陆秋白又怎好深究其罪?
  故而当纪博果真姗姗来迟,并且丝毫不把她放在眼里,径直将她这个新面孔忽视掉的时候,陆秋白也早有准备。
  纪博年近花甲,在国子监操劳半生,多年以来也不曾放下任教,确实也算得上是尽职尽责,加之年纪在这,称一声德高望重也不为过。
  不过这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就凭对方待她一个晚辈就将所有的“礼法”都抛却脑后,甚至想着倚老卖老,给她一个下马威,就很难让她觉得此人真如众人口中那般“德高”。
  所谓新官上任,她这第一日自然是要将手底下的属官都见一见的,这厢正是监生们放课的时辰,众人皆聚在一处,等待人齐了,一起开个小会。
  可纪博不仅是最后一个到,进来之后更是道:“诸位都闲坐在此做甚?莫不是监中的课业太少,不足以让各位操心教学了?”
  陆秋白坐在上首,并未对他这话有什么特别大的反应,反而是一旁的助教悄悄提醒他:“司业,新任的祭酒今天来上任了。”
  不料纪博浑然不放在心上:“祭酒?什么祭酒?我心中的祭酒唯有崔老一人!”
  陆秋白方才悠然出声道:“看来司业心中有所不满,不知是对我,还是对陛下?若是对我,那倒好说,若是有别的心思,我劝司业暂且收一收。”
  厅中众人骤然噤声,谁也没有想到她竟公然将陛下搬出来。
  监丞徐信连忙打圆场道:“祭酒莫怪,司业年老,耳钝目衰,没有见到祭酒在这里,只是伤心之语,没有冒犯您的意思。”
  陆秋白尚未说什么,纪博却立刻驳道:“你说我耳钝目衰?哈哈!我是老了,不是死了!有我在一日,谁能顶替崔老的位置?”
  “何况我还没死呢,你们一个个的,都将崔老的遗泽抛诸脑后了!”
  陆秋白来了兴趣:“哦?什么遗泽?”
  纪博不屑道:“黄口小儿,我大俞是后继无人了吗?竟派一个弱冠竖子来做这堂堂祭酒!大厦将倾,大厦将倾啊!”
  陆秋白眯起眼:“看来司业不止是对我有所不满,连陛下也并不放在眼里了。”
  见她神色凝重,似乎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众人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那紧张的,后背不禁冒出细密的冷汗。
  纪博却对此浑然不惧:“老夫执教二十年,朝中大小官员,不说半数,至少三成都曾是老夫的学生,就连陛下也听过我的课,你是何人,敢对我大放厥词?”
  陆秋白平静道:“我是陛下钦命的新任祭酒。”
  纪博反驳道:“那是陛下病急乱投医,待他清醒过来,又岂会受你这小人蛊惑?”
  徐信想要阻拦他接下来的话语,却已经来不及。
  “我虽素来与那李自晖意见不合,但尊师重道四个字却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你背叛师门,出卖自己的老师换取荣华,是为不义!害得他老来失所,是为不仁!此等不仁不义之辈,凭什么执掌一国之教?”
  不同于纪博的气急败坏、为老不尊,陆秋白的情绪始终平静,闻言慢条斯理道:“看样子司业是觉得,身为臣子,叛君也是自有道理,即便尊长做得有所不对,学生也不该有所阻拦,当师与君只能选择一边的时候,司业觉得,是该选择师,而非君,对否?”
  纪博没料到她竟毫不中套,丝毫不顾着辩驳自己的清白,洗去被泼的脏水,反而还有精力寻他话里的漏洞,反将他一君,顿时慌忙辩解道:“这可是你说的,我从未这般说!”
  陆秋白冷然一笑:“当然,我不过是将司业的话换个听得懂方式复述一遍而已,司业说不是,那便不是,是非曲直,自有人禀与陛下,公断皆在人心,司业觉得呢?”
  纪博这方偃旗息鼓,他这般冒险一番,不过是想让她知难而退,自己回去向陛下请辞,如今却不论如何说,也没能撼动她心境分毫,反而是自己落得个狼狈,当即感到有些无趣,一挥衣袖,负手而去道:“哼,老夫不与小儿论长短,告辞!”
  这仅仅是个小插曲,司业虽说地位仅次于祭酒,但日常事务却无需非经他过手不可,因而并不影响陆秋白真正接手监中事务,无非是声望的挽救上另外再花功夫便是。
  何况有纪博这一个先例在,连他这个老顽固都不能耐她何,其她人多多少少也不敢在明面上给她使绊子,置她的指令于不顾。
  “我听闻自崔老病逝之后,监中为念其尊,曾休学三月,为其服孝,如今既然已经重开新学,也应当有个章程才是。”
  监丞徐信连忙应道:“确有此事,不知祭酒想如何安排?”
  陆秋白凝眉道:“休学许久,不知监生们的课业是否有所怠慢或是精进,各科就先安排几场考试,看看众人的学业情况如何。”
  “至于具体的安排,就辛苦各位了。”
  几位博士皆是应下,表示会好好准备试题,至于具体的排次之类的,则由监丞统一协调。
  在陆秋白为新职忙碌的时候,姜林也应召进宫。
  萧妧对她的到来很是欢迎:“先前你说不愿囿于宫中,只做皇家之医,我原以为你是不愿来的。”
  面前的医女虽衣着朴素,但别有一番淡然出尘的气质,她将手里的药箱放下,宫礼一如既往标准得无可挑剔。
  “娘娘既有要事,姜林曾答应过的,自然不会食言。”
  作者有话要说:
  猜猜还有几章见面?
 
 
第73章 天地立心(十七)
  椒房殿中陈设典雅,香炉内燃着淡淡的檀香,闻起来分外叫人安心,地面纤尘不染,宫人行止井然有序,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凸显得这座宫殿的主人格外有掌控力。
  萧妧在给她的信中便提到是宫中一位贵人身患重病,请她回来看看,且言辞恳切说这位贵人身系社稷,她如何还能猜不出来所指何人?
  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道义,她都有必要走这一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