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
尚青感到一阵无趣。
他会记得杨戬的那个妹妹,是因为当年玉泉山上一贯冷静自持的师徒两人被一个女娃娃折腾得手忙脚乱的事着实娱乐了他好些时日,让他至今都还印象深刻。不过后来杨戬出于种种考虑,将他妹妹送去了女娲宫,他也就再没有关注过有关那个女娃的事了。
毕竟女娲宫门下弟子不稀罕,稀罕的是能让玉鼎真人都破防的生物。
而如今杨戬既然放心让他妹妹一个人在华山生活,那想来杨婵也就不是当年那个能让玉泉山师徒俩焦头烂额的女娃娃了。
尚青“愁眉苦脸”地点了点珍娘的眉心,看着珍娘捂着额头冲他咧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这女娃一看就是跟着她养父长大的,一点都不机灵。
所以逗不了小的就来逗大的吧。
尚青将珍娘举到杨戬面前,“珍娘,该叫这个人什么呀?”
“小师祖!”被尚青在后面教导了好一会儿的珍娘用她还算清楚的口齿朗声道。
杨戬扶额。得了,阐教五代大弟子也定下了。
而东华看着这一幕,略微垂眸,掩去了眼底眉梢浮现的动容与笑意,随后侧身望向尚青。
-通天,你当真要为我妖族做到这等地步吗?
-如何?而今,你可愿信我徒孙?
-我信。
东华轻叹一声。谁会不信玄门之中的师徒情谊?谁又不知阐教中人最为护短?尚青此举,算是解除了他最后的顾虑,让他可以放心将妖族托付于杨戬。
“清源,我如今身无长物,便以此琴贺你得此佳徒、徒孙。”
东华双手轻拂,一架玉石所制的古琴便出现在了他的掌间。
玉影流光,弦若天月。
世事也是玄妙。昔年他的伴生法宝河图、洛书辗转落入投生人间的伏羲手中,成为伏羲的证道法宝。而伏羲悟道之时亲手斫制的伏羲琴却也最终被人送到了紫府东华宫,成为了几乎象征着东华帝君身份的神器。
只可惜,他对伏羲琴并没有太大兴趣,以致宝琴蒙尘,常年不见天日。
如今将它赠与杨戬,倒也称得上是名琴赠佳人。
如此贵重的礼物,杨戬本该拒绝。然而他看着东华帝君的神情,明白了这份礼物背后所隐藏着的,比后天灵宝更为珍贵的托付。
于是双手接过伏羲琴,就像那一日自女娲娘娘手中接过山河社稷图一般,郑重拜谢。
而此时,咸阳城中,年少的君主已经即位。东华帝君也没有想到,能够实现他所求的九州一统的凡人,竟于此时就已经出现在了这片大地上。
公元前247年,花果山三百三十余岁的美猴王拜入了菩提祖师门下,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号——孙悟空。同年,秦庄襄王去世,十三岁的未来始皇帝承继了祖辈的基业,正式踏出了他传奇人生的第一步。
公元前238年,艺成出师的孙悟空开始了他斩混世魔王、闹龙宫、慑服群魔、闹地府,最后引来天庭关注的肆意生涯。而也是在那一年,秦王政于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平嫪毐之叛乱。并于次年罢吕不韦相位,逐其于巴蜀,使权倾一时的吕不韦最终自饮酖酒而死。
第16章
“一笔勾了生死簿上的猴属有名者,如此胆大妄为,这猴子日后怕不是要后悔。”
尚青的目光扫过东华手中由紫府灵官递上的三界讯报,看了不过几行,便怒其不争了起来。他向池中洒了一把鱼食,假装在专心逗弄锦鲤,却仍是忍不住多说了一句。
“也不知道这猴子这些年在方寸山到底都学了些什么……”
即使是养在东华宫中受灵气滋养的锦鲤也同样会和它们凡间的同胞一样,被鱼食所吸引,成群地聚拢过来。
东华看着尚青用暗含灵气的鱼食引得锦鲤们在水中游出各种不同的花形,知晓他的心思,将这一纸讯报折起,轻笑了笑。
“倒也不能全怪他。”
若说那猴子大闹地府确实不该,但这睡梦间前来锁魂的勾死人也着实来得蹊跷。修得仙身的石猴,生死簿上如何还有他的名姓?还有那三百四十二的寿数……即便人间灵气枯竭,便单只冲他由五彩仙石孕育而生,也不该三百余岁而终。
“哼。”
尚青有些厌恶地冷哼了一声。
后土虽堪比圣人,但到底独木难支,又有巫族挂碍。天庭和灵山都想在地府插上一手,更兼昊天玉帝还有个天道认可的三界之主的名头,地府一切建制都要受到天庭辖制。也难怪如生死簿这般的法宝,都能叫人做了手脚。
可世间生灵之生死,若是天数也就罢了。六道轮回因后土而生,阴曹地府借势而起,原本无形无相的阴阳寿限化作了有形人书,成了镇压地府气运的生死簿,却也让尚未跳出三界中的生灵之生死成了旁人可操纵的命数。
纵蝼蚁之生死本就难逃他人掌控,但也好过如今一笔便可肆意勾画涂抹。
至于那掌管着如此至宝的阴间天子十代冥王……名头叫得响亮,一个个的倒是除了告状什么也不会。
前时因人间长平之战,幽都鬼泣。十代冥王分明均在殿上,却仍是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处置。直到东岳大帝发现异常,以雷霆手段镇压,方才平息了这波险些掀翻地府的动乱。
然而这场事故却也给了西方二圣送弟子入冥府的机会,地藏王菩萨借机入主翠云宫,而十代冥王竟也半点不以为耻。此番孙悟空大闹地府,十王拦之不得,竟主动拜谒翠云宫,向地藏求助。
也不知昊天收到十王奉地藏上表之时,心中是何想法?
怕不是觉得派头猪去地府,也比这十代冥王来的有用。
而十王竟就这般默认了自己头上多了这么一位顶头上司,是当真懦弱无能,还是别有计较?
亦或者,这阴间天子十代冥王,昔年在天庭时看多了敖广的做派,就当真以为龙族广据四海,统领天下水族,靠的是东海龙王那半分脸面都不要的一遇事就认怂,一出问题就找玉帝告状?
尚青引动灵气,池中水流随着灵气掀起波涛,那近百条金红相间的锦鲤便也随之一跃而起。待跃至半空,锦鲤纷纷甩尾,飞溅的水花便与那一尾尾漂亮的金色鳞片一道,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炫目的光影。
——龙族如此做派,虽在外人看来毫无骨气,可仍有天赋的控水之力作保,在共工陨落的而今,四海五湖均是他们的主场。可这十代冥王又有什么依仗?
“昔年天庭人才凋敝,这十代冥王已是昊天矮个子里拔高个选出来的。”不然,本可以以神道点化众神,培养自己班底的昊天又怎会打上玄门三教的主意?
“至于他们能力如何……说到底,昊天当初需要的只是有人替天庭占下这十王的位子。以天庭而今之威势,他日,又何愁没有能人来顶替他们,坐镇地府?”
如今十王的品性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天庭臣属的身份。只要有这个身份在,那便谁也不能越过天庭重新任命地府的阎君。
所以用此时地府的颜面尽失来笼络下一颗重要的棋子,也不是什么难以作出的抉择。更甚者,如今的十王犯下的错误越多,表现得越是难堪,才越方便昊天在合适的人选出现时,换下地府原本的统治者。
“你觉得是昊天?”
“或许是,或许不是。”这并不重要。
生死簿能被人做了手脚,那么这背后就定然有昊天的默许。
“也是,无论是与不是……‘着太白金星招安’……此令一出,便已使棋子落入了他的彀中。”
一只曾经心心念念想要出海寻仙又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的猴子,面对天使来请,又哪里会不一头撞入这罗网之中?
这一局棋本就是天庭和灵山联手开局的,先手由谁落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共同选择了这一颗棋子,那便要看天元之中,落子究竟是黑是白。
灵气散去,聚拢而来的锦鲤摇了摇尾巴,似乎还想要找到刚才一直吸引着它们的、那显得格外美味的东西。
倏尔,一道白影自水底掠过。
锦鲤俱是一僵,鱼群眨眼间便散了个没影。
于是那白影便又悠悠地游了回来,在水中盘旋几圈,见岸上两人竟没有一个人理会他,愤而用尾巴拍了拍水面,旋即化作一个小童落在游廊上。
而直到此刻,又被自家殿下甩开的褒珎、褒瑨两龙才急匆匆地赶了过来,看着一脸愤懑的小殿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从他们离开褒地到而今已经有五百余年。他们本以为龙王嘱托之事,最难之处不过在于如何不引人怀疑地投入紫府门下。然而待到了紫府,见到死而复生的三太子,他们才意识到对他们来说,如何教养好前尘尽忘,连传承记忆都失却了的未来龙君才是天大的难事。
紫府的两位主人对幼崽都颇为纵容,那位身份神秘的尚青真人就不用说了。便是东华帝君,看了三太子如今的模样,也就只是说了一句“死而复生总归是要付出代价的。他的记忆没有消失,待到日后,总还会有想起来的一天”。然后,便不曾对三太子多加管束。紫府上下,更是任由三太子嬉戏玩乐。
而闻知消息的龙王则抽出时间来了一趟东华宫。在见到三太子“灵动活泼”的模样后,龙王直接热泪盈眶。当他们隐晦地向龙王表达教导三太子的难处时,更是直言没有想到自己过去还是给三太子造成了太大的负担,让他小小年纪就不得不改了自己的性子。正好现下他前尘尽忘,不记得自己身上背负着的全族的期望,兼之年纪尚小,便且让他再快活些许时日也不妨碍什么的。随后便长吁短叹地离开了紫府,临走前还特意再三叮嘱他们不要给小殿下太大的压力。
于是,本该定位为老师加近臣的褒珎、褒瑨两龙便彻底沦为了陪玩。再加上紫府之中,还有一只唯恐天下不乱的九尾狐。原本在传闻中小小年纪便沉稳可靠的三太子,此时表现的,甚至可以与昔年那位被阐教宠上天去的灵珠子相媲美。
“敖丙见过帝君、真人。”
化为人形后,敖丙那点被忽视的小不开心倒也很快散去,规规矩矩地见礼,然后才凑到了东华和尚青两人身边。
“帝君,听闻我东海的天河定底神珍铁竟被一只猴子夺走了,此事可当真?”
“确有此事。”
“那猴子现在何处?”
“怎么?你又有什么主意了?”
尚青看敖丙直往东华面前凑,点了点这条小龙的眉心。
敖丙捂着额头顺势倒退了几步,眼珠转了转,冲尚青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真人,你且告诉我那只猴子现在在哪儿嘛……”
尚青抬手指了指天庭的位置,对敖丙这般姿态不置可否。
不就是撒娇吗?当年他门下那些小妖们早就把这一招给玩烂了。
“天庭?”敖丙抱臂长叹,小小的少年一副沉痛的模样,倒是甚为可爱。“我父王又去告状了?”
“又?”
原本正在翻阅着其他讯报的东华抬头看了敖丙一眼,敖丙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言,看天看地,就是不敢看在场的四人。
“殿下……”
褒珎和褒瑨却是脸色一变。
虽说龙族威势大不如前,但敢随意招惹东海龙王的也没有多少。龙王前一次去天庭告状,正是为三太子枉死一事。而他们随在三太子身边那么久,竟半点都没有发现三太子知晓了过去那些他们瞒着他的秘密。
敖丙虽转生一次,性子较当初活泼了不少,但本性倒是未变。褒珎和褒瑨两龙自他醒来便一直陪在他身边。敖丙品性纯良,哪怕平时表现得像是顽劣不堪、不服管教,但对两龙的感情还是颇为深厚的。
他见两龙这般忐忑担忧的模样,终是不好意思躲闪,只低声承认道:“我前时进了书阁……当年的事,我都知道了。”
哪怕敖丙记忆尽失,因着一直身在紫府,不怕他人窥伺其死而复生的秘密,身边的人也就没有向他隐瞒他自己的身份。
敖丙知道自己是东海龙三太子,东海龙王敖广的儿子。因之前发生了意外,被东华帝君所救,醒来后又失去了过往的记忆。他的父王出于某些考虑,将他寄养在东华帝君处,还找了褒珎和褒瑨两位同族来陪伴他。
第17章
身份名姓俱全,只无人告诉他那个“意外”究竟为何,敖丙也难免会生出好奇之心。
东华帝君偏居一隅,却欲观天下,紫府书阁中放着灵官们事无巨细收集来的三界讯报。被东华宫的主人允许在紫府上下任意活动的敖丙想要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其实再简单不过了。
甚至不需要细找,他自五百多年前醒来,只需翻阅一下书阁中五百年前前后的讯报,便能知晓那个意外究竟是什么。
玉虚明珠为履千七杀劫下界,东海之畔,屠龙抽筋。
好痛啊……明明记忆全失,可读到那一段简短的文字时,敖丙还是感受到了切骨之痛。然而看着讯报中被他父王逼得在陈塘关前自刎的哪吒,无论如何都没有道理不怨恨凶手的他却只觉得不该是这样。
不该是这样的……你不该死的……
断臂剖腹,刳肠剔骨,散尽魂魄……你痛吗?是不是也跟我那时一样的痛?
还是说,要比我那时痛的多?
毕竟……我死后,还有父王为我兴师复仇,可你却是被你的父亲生生逼迫至此的。
脑海中只余下这几百年无忧无虑时光的小龙理不清自己心头复杂的思绪,但是却不受控制地搜寻着讯报中有关哪吒的所有信息。
看到他母亲为他于翠屏山造行宫,复生有望时不由得欣喜;见他父亲竟狠心碎他金身时,是与哪吒一样的愤怒;得成莲花化身,想那人粉面朱唇,活灵活现的模样,嘴角不自觉浮现出笑意……还有当哪吒被那玲珑塔罩住时感同身受的委屈,看他封神一路的心惊胆战;最后见他于天庭任职,得封三坛海会大神时的心安。
敖丙那日在书阁中一待就是一整个下午,直至金乌西沉才恍恍惚惚地从纷繁如海的讯报中抽身。识海被复杂的情绪冲刷,却半点没有忆起过往的征兆。
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心底那般异样复杂的想法,只能装作无事发生。但有时偶尔一龙在水中畅游时,还是会忽然升起迫切想要找回过往记忆的念头。
11/103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