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着起身之后,小寒按照陈忠的嘱咐,把信交给了齐云野。
来儿在信中给那孩子起了名,叫来保。最简单的寓意,即便自己以后不在,也会保佑这孩子。
齐云野看后呆坐了一阵,便召了家里仅有的几人到堂屋,说让他们改了称呼,日后齐全是二爷,来保是三爷。
待众人都改了口之后,陈忠便带着人各自去忙,齐全才拉着齐云野到了西次间属于他的房间。
齐全颇为郑重地拿出一个护身符,双手捧到齐云野面前,说:“哥,前天我让小满陪我去了趟潭柘寺,这是我替你求的。”
齐云野接过,而后摸了摸齐全的头:“这次又添了多少香?”
“十五盏。”齐全倚在齐云野身边,“哥,我还是想去找一找那些孩子。”
当年齐全被拍花子的带在身边,一共拐走过十五个孩子。
自从齐全被捡回家之后,他就总想找到那十五个孩子,让他们都能回到原本父母的身边。
齐云野知道齐全本性善良,以前不过是生计所迫,所以也一直想替他了了这哥心愿。
“我让人替你找着呢。”
齐云野把那护身符挂在了脖子上,之后又塞进自己的领口中,才道,“谢谢小齐全给兄长求的护身符,等明年去五台山时,我也给你求一个。”
“明年哥还要出京?”
二十二年康熙驾临五台,太子随驾,自己……应该也会去吧。
“我乱说的。”齐云野笑了笑,“不过若是有机会,我一定不会忘的。”
“哥想着我就好啦!”齐全拍了拍齐云野的胸口,“哥把护身符戴好,一辈子平平安安。”
“好。有你这份心,我肯定平平安安的。”
齐全看向齐云野,眨了眨眼,说:“哥,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早看出来了。说吧。”
“之前主子爷不是给弄了个旗籍吗?把来保挪过去吧。”
齐全怕齐云野直接拒绝,不加停顿地说道,“就算哥现在分了家,但你的出身还是可查的。
关外那一家有多少孩子很明确,而且京里还有一个图参领,很多人都知道我是你捡回家的,我如果真的去顶了那个旗籍,早晚会被人查出来。
而且就像之前说的,我这个汉人身份,没准以后还能帮你做些事情呢。
来保是你弟弟,把他挪去那边,他还是你弟弟,也能摆脱关外那一家的纠缠。
那一家子是什么样的人哥你最清楚,既然留下了来保,就别让他再吃你吃过的苦了,好不好?”
“那本该是你的。”
齐全摇头:“我真的不计较,只要哥好好的,咱们兄弟三人一直在一起就好了。”
(ps:可能有些读者不喜欢这一情节,但作者想说,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有自己寓意的,大家看到后面就知道了,保证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第28章 宛记烤肉
二十二年二月,康熙启程往五台山去,命皇太子胤礽伴驾。
这一次,胤礽犹豫再三,最终只带了德住和额楚两人随行。他实在是怕去年在关外的事情重演,所以即便不舍,也还是留瑚图里在京中休养。
不必随行出京,自然也不必当值,齐云野能在家歇足一个月,这倒确实是件好事——最起码对齐全来说是好事。
这一个月内,齐云野带着齐全把京中各处游遍,把这两年应承下却还没兑现的事情一一兑现,这让齐全高兴不已。
这一日,兄弟二人从广济寺敬香回家,才知道晨起他们出门不久后宛家就上门送了请帖。
小宛二月二十六成亲,请瑚图里带着齐全去家中吃席。齐云野看后把请帖递给齐全,问:“你想去吗?”
“想!”齐全兴奋回答。
“那咱就去。”
齐云野带着齐全去了小宛的婚礼,礼自然是不会少的。到婚礼后五日,小宛带着新妇亲自登门。
小宛今年虚岁才十七,而他那媳妇比他还小两岁。
齐云野看着明显还没长开的两人,心中颇有些感慨,不过转念间一想,瑚图里比他们还小,好像没什么资格发出感叹。
而且这年代的人都早熟,女孩子十四岁嫁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小宛带着新妇进了屋,直接跪地磕了头。齐云野连忙拦住他们,道:“好好的行这么大礼,我可受不起。”
“瑚爷受得起。”小宛还是叩了首。
小寒小满左拉右拽好歹是让他站起来落了座,齐云野道:“你要再跪我,咱可就得断了联系了。我当真不是为了受你这一拜才送礼礼的。”
小宛却道:“瑚爷可以不是为了这个,但我得懂事。您给了我这么大礼,我总不能平白受了还毫无表示。”
“一份租约而已,又不是白送你一个铺面,算不得什么大礼。”
“就因为是租约,才是大礼。”小宛说,“我们虽是小本生意人,但也是不愿受人施舍摆弄的。
我们也见过贵客,但那些贵客都是斜着眼睛夹人,把我们看低了一等,即便是多给钱,也总带着赏钱的意思,说实在的,我心里是真觉得别扭。
瑚爷您没直接送,而是给了租约,反倒让我觉得我是受尊重的。
或许这对您不是什么大事,但这对我们一家来说,真的比直接给我们银钱或铺子更开心。”
齐云野笑笑:“这话说重了。我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有什么资格给别人打赏?
你撂摊儿做生意是为了挣钱,我买个铺面租出去,也是为了挣钱。租谁都是租,给你,我踏实。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我喜欢你家的烤肉,又在你那儿把齐全拣了回来,说句跟你有缘总也是可以的。
既然有缘,那咱就把这缘继续下去。你好好做你的烤肉,我踏实收我的租金,我们都开心,也都能挣到钱,是不是?”
“瑚爷说的是。”小宛自袖中取出已签好的租约,送到齐云野手边,“这三份文书我都已签好了。”
齐云野接过,放到桌上,道:“一会儿我就让人送去衙门留底。只是你也看了,这租约上落的是齐全的名字,与我无关。”
小宛点头:“瑚爷放心,我明白,我们本分做生意,不会张扬。”
“那就好。”
小宛又道:“那日席间听齐全说,您家中又添了个弟弟?”
“关外送来的,是我庶弟。”
小宛拉了拉身边的女孩儿,说:“我新妇女红不错,若是瑚爷不嫌弃,便让她做些小孩子用得到的肚兜衣服送来,孩子的贴身衣物还是自己做的更放心。”
那女孩子起身福了福身子,又递上一方帕子,说:“这是妾身在家中时做的,瑚爷见笑了。”
齐云野接过之后略看了看,道:“当真是好手艺。你既有心,我也不推辞,只是别累了自己,平常天光好的时候做些便好,等天黑了就千万别再动,对眼睛不好。”
“是。”女孩又福了身子,才浅浅挨着椅子坐了。
齐全恰好这时抱着来保进屋,齐云野把来保接到自己腿上放好,小宛见了之后说道:“这孩子长得一脸富贵相,日后定是有福的。”
“跟在我哥身边,自然都是有福的。”齐全说。
“齐全,别乱说话。”齐云野制止道。
“噢。”齐全应声,乖乖坐到椅子上。
小宛一向喜欢齐全,他笑着说道:“以前又黑又瘦的小齐全现在也是白嫩水灵了,所以你说的没错,跟在你哥身边的,都是有福的。”
齐云野无奈:“你可别顺着他的话说,他现在愈发淘气了。人家都是读书之后修身养性,他倒好,读了书反倒更没忌讳,什么话都乱说。”
“孩子本就该如此。家里有瑚爷您顶着,可若是这俩孩子都像您似的,这家里怕不是一天都安安静静地没个声响?”
齐全嘿嘿一笑:“小宛说得对!”
齐云野还没说话,怀里的来保就咿咿呀呀地学舌道:“说得对!”
“哟,你这会儿倒是话说得利落了?”齐云野笑着戳了戳来保肉嘟嘟的身子。
“看来这话是当真没错,连来保都同意呢。”小宛起身往来保怀里塞了个香囊,“我知道瑚爷平日里吃穿用度都是好的,我们也确实没什么拿出手的东西,这个是我去潭柘寺请来的佛珠,就当是给来保的礼物,您千万收下。”
齐云野顿了顿,道:“既是给孩子的,我也就不客气了。你也别跟我客气,有什么想说的直说就是了。”
小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才道:“确有一事。我和我爹都是只识得几个字,并没有正经读过书,日后有了铺面,总该有个名字招牌。”
齐云野:“让齐全起吧,他才是你房东。”
小宛点头:“好啊!那就让齐全给起个好听的名字。”
齐全眨了眨眼,说:“其实我觉得不如就叫宛记烤肉,或者……烤肉宛如何?你看你姓宛,这宛和碗同音,吃烤肉不得用碗嘛,烤肉宛,是一碗烤肉,也是你家的姓,而且也好记!”
齐云野哄逗保全的手停顿了一瞬,旋即敛了神色,道:“确实。‘烤肉宛’这名字好,简单明了,朗朗上口,不用学别的铺面那样弄些文绉绉的名字,反倒会让人觉得太清高,不容易揽客。”
“好!好!”小宛高兴不已,“我回去就同我爹说!”
齐云野把来保交给齐全,而后起身往里屋书桌旁走,提笔写了一个‘烤’字,递给小宛,说:“用这个字吧。”
齐全见后笑了起来:“哥都开始自己造字了。”
齐云野:“若真是按书上所写的字,怕是没读过书的都看不懂,燺肉太难认,而炙肉又没有烤肉这样好读。‘考’字常用,加了‘火’后简单明了,读半边也不错音,这样也算是给小宛这个店铺加了些特色。”
“这可太好了!”小宛高兴不已。
待送走了小宛,齐云野回到屋内,一边逗着来保,一边心中暗想,原来烤肉宛的历史竟然这么悠久。
他从没想过自己的一时兴起,竟然帮助的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烤肉宛的创始人。
跌入历史之中已五年有余,这种不真实感仍旧如影随形。
从初见胤礽,到送张起麟去四阿哥身边,再到遇见同仁堂……历史按照他既定的轨迹前行着。
只是跟身边人牵绊越深,被裹挟的感觉越重。
前些时日,当看到来儿留下的信,说给孩子起名来保时,齐云野第一次有了一种感觉,仿佛他不是在旁观历史,而是在参与历史。
来保,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后抬旗入正白旗满洲,是嘉庆孝淑皇后的从堂叔祖。
齐云野以前从没想过自己顶替的这位瑚图里究竟是谁,他知道嘉庆的第一任皇后是喜塔腊氏,也从没想过会跟自己有关系。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自己抬了旗,太子又给他办了正白旗包衣的旗籍,直到知道自己的庶弟叫来保,而齐全又提出把来保挪到正白旗包衣籍下时,齐云野才意识到,一切都是不可违背的。
那是历史,是不受任何人左右的史实。自己的加入并不会改变什么,只能顺从。
顺从地把张起麟送到四阿哥身边,顺从地让自己的庶弟叫了来保,又顺从地保留了齐全的汉民身份,让来保入了正白旗包衣。
三月初,圣驾回京。齐云野入值当日自然是留值宫中的。
胤礽拉了齐云野一同歇息,待郑奉落了帷帐退到外间后,胤礽才从枕下取出一个手串,轻轻套在了齐云野的手腕上:“汗阿玛让我敬香时,我在心中求了三件事。一求国泰民安,二求汗阿玛健康长寿,三求你顺遂平安。”
齐云野低声道:“我何德何能。”
“你值得。”胤礽摸着那手串,说,“这手串德住和额楚也有,但只有你这个是我亲自在佛前诵念过的。我知道齐全送你的那个护身符在你胸前挂着,我不跟他抢,但是手串你不许摘。”
好,我不摘。”齐云野轻轻拍着胤礽,低声哄道,“不过洗澡的时候还是要摘的,不然会被泡坏了。”
“嗯,我准了。”胤礽闭着眼,往齐云野身旁挪了挪,“还是最喜欢你身上的味道。”
“药味吗?”齐云野玩笑道。
“不是,你近来身上已没了药味。我知道你爱用天然香料,春日里是杏花、槐花,夏日就是清凉的薄荷味,秋日是桂花,冬日是梅花。”胤礽吸了吸,轻轻说,“嗯,今儿用的是杏花。”
“是掺了杏花的安神香。”齐云野解了香囊放到胤礽枕边,“快睡吧。”
“嗯……”胤礽侧身埋在齐云野胸口,未几,沉沉睡去。
第29章 蜜糖砒霜
六月,康熙奉太皇太后出古北口避暑,命皇太子胤礽、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随驾。
这是第一次皇上带着三位年岁较长的阿哥一同出行。
自十八年地震之后,东宫建造暂停,原作为阿哥所的东宫东所并未正式落成,大阿哥和三阿哥虽已进学,但仍住在后宫之中。
如今三藩平定,台湾也已即将收复,东宫建造工程重启已提上日程,不久便会完工。
这次避暑之行,内务府奉命将胤礽与胤褆和胤祉安排在同一处行宫中,也是康熙为了让兄弟三人提前适应“集体生活”而特别交代的,当然皇子的“集体生活”肯定不是睡大通铺。
皇子行宫的规模不小,自宫门口入,绕过前花园后错落着五处单独院落,太子居所为中间最为开阔的院落,三进正规院子,后面有独立花园,东西两侧还各带三进跨院供下人们使用。
21/89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