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朝的道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省道,是连接省与省之间的官道,规格最宽,修建最费时费力,可同时并排四辆马车行走,历经华高祖、太宗两代接力棒似的修建,方才完成全国省道的铺设。
另外一种是县道,是连接县城与县城之间的官道,规格比省道缩减一半,只可并排行走两辆马车,与省道同时开始修建,一直到高宗登基才全部完成铺设。
整个华朝的交通网是以繁都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从繁都到各大行宫的道路也修的是省道,要是县道的话,皇帝的仪仗队都能把县道两边的花草树木踩倒一片。
至于村和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历朝历代都是不管的,全靠百姓们自己筹钱自己修建,到现在,除了地理原因无法修道路的村外,其他村修的路大部分都可以过一辆马车了,正常外出问题不大。
她担心的是省道和县道年久失修,还有一些急需修桥的地方,所以从天福二年开始她就陆陆续续拨钱给各省,让各省在各自辖区内维护翻修一下省道和县道,至于急需修桥的地方,由地方先上报,然后再由工部派人核实,确实有必要修桥且现有技术能修的话就由工部主持修建。
除了陆路交通以外,华朝的水上交通也很发达,北江、南江和它们的之流几乎覆盖了整个华朝,除了湍急不利于航行的上游,下游经过历朝历代的开发,尤其是渠朝修建了联通北江和南江的大运河之后,水路就覆盖了整个华朝东部。
极大的促进了东北和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也方便了东北、东南粮食、物资运往繁都,繁都粮仓现在已经是满满当当,各地储备粮仓也都十有六满,西南的水利、全国的官道和修建新桥,这些就是她这几年与民休养生息的成绩。
早在木长青谈到钱的时候,元直木就猜到陛下十有八九会询问自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慌不忙的出列行礼道:“启禀陛下,近来由于《串告令》的实施,我部事务繁多人手不足,会尽快拨付工部剩余款项,快则半月,迟则月余”。
“甚好,新农具推广情况怎么样了?”石忞很关心新农具的推广,生怕户部不尽力,今年农耕时节之前不能完成全国推广。
谷运筹、齐铭、文渊等在场官员早在陛下去皇田试用新农具的当天就听说了陛下改良农具的事情,无不惊讶,但惊讶过后也就释然了,他们从来没完全懂过陛下,就连当过她老师的谷运筹、齐铭等也不敢说完全了解陛下。
但陛下审时度势,又爱学习的特点倒是公认的,武宗时得势该怎样,先帝穆宗时失势该怎样,她都做的很好就是证明,比起同龄孩子的好玩,她却更喜欢学习看书,有时候问的问题连他们当老师的答不上来。
改革行文制度,改革赋税制度,创造了标点符号、活字印刷,废除严刑和避讳等,哪一样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聪明沉着如谷运筹,有时候都会忍不住感叹陛下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咋就这么有点子。
而且陛下是少年登基,临危受命,能把眼看就要山河破碎的华朝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成了现在的样子,非大意力、大能者不可谓,被打击多了,也就习惯了,所以别说陛下改良了一下农具,就是以后做出更惊世骇俗的,他们也都不会奇怪,只是会忍不住惊讶而已。
元直木大致汇报了一下新农具推广情况,并保证农耕时节之前,全国除了偏远的地区之外,其他地方都能完成推广使用,石忞闻言这才放了心,两个月不到,能推广到大部分地区,已经很不错了。
“朕决定今年继续劝课农桑,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凡今年内开垦的荒地皆归开荒者所有,所开垦的荒地免交三年赋税,服兵役不能开荒者回乡第一年按今年执行,此事由内阁和户部拿出方案,户部具体实施”土地兼并虽然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但是没田没土的人也任然有不少。
华朝的山川湖泊虽然名义上都是皇帝的,但实际上却是附近百姓的,只要百姓勤劳,入山砍柴,下河扑鱼,砍到的扑到的都是他们的,拿去卖还是留着自己用,全凭他们做主,但烧山和往水源投毒都是重罪,矿产资源和开垦荒地也有明确规定。
一旦发现矿产必须第一时间报官府,隐瞒、私藏被发现者轻则流放重则杀头,以前铸钱权在地方,还有人冒死发财,现在铸钱权收归朝廷,私铸钱也是死罪,加上告发有奖励,必死之局打击了不少此类违法犯罪,近一年发现的矿产是之前几年的总和还多。
开垦荒地的话更严格,无论是勋贵、士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准私自开垦荒地,一经发现没收全部财产,□□十年以上,举报有奖励,所以就算百姓勤劳有开荒的心,没有朝廷的允许,也不敢开荒,代价太大。
华朝自立国以来,凡有志君主都会拿一年来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开的多少是多少,而且也免三年赋税,今年有了推广的新农具,正是开荒好时机啊,她自然不会错过。
农耕经济时代,只有让天下的百姓都有事做有田耕,把他们绑在田里,她这个皇帝才坐的稳,纵观历朝历代□□和起义得以扩大,无不是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大部分农民失地,被人一蛊惑就揭竿而起,真的很好哄。
所以这几年她不遗余力的抑制土地兼并,办大案子办官员,修改赋税制度,包括最近实施的《串告令》和即将颁布的开垦荒地政策都是具体措施。
听政一直进行了一个时辰才结束,她刚出正殿路关初就来报说宣常乐求见,人已经在静心宫外等了大半个时辰,手里还拿着圣旨。
“宣她到文书殿”她说完就去了文书殿,在去的路上想起了昨天下午和步千雪她们一起游园的惬意,最后还去凌波湖中心的正心殿一起用了下午茶,好不热闹。
每次闲暇的时候,她都会有想当昏君的冲动,全凭自己的喜好来,只有多想想远在繁都的皇奶奶、母后和自己的寿命之忧,才能压制下去。
就像人都会犯懒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突然就想玩不想干活了,或者想拖到明天乃至后天再处理,她的自制力也不是强到极致的那种,以前爱看书爱学习是因为她对这里一无所知,好好活下去的愿望支撑着她不断去学习去了解,再加上老师和伴读的作用,天天如此也就习惯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她不是以前的太孙也不是太子,而是整个华朝权力最大的人,已经没几个人能管她了,邢博恩他们也都被她下放到了各地,老师也不再是以前的老师,都以臣子身份瑾守本分。
没人管,自制力又不强的话,当了皇帝真的是十有八九都会性情大变,要不是她的灵魂已经四十多岁,估计也得变,她突然就有点明白有些人为什么当了皇帝就不一样了,她只能多想想皇奶奶、母后和寿命之忧来勉励克制自己,隔段时间放松一下自己。
宣常乐在宫侍的带来下没一会就到了文书殿外,等宫侍去通报获得准许后,稍微整理了一下衣帽才抬步往里走,过了两重门才见到正在奋笔疾书的陛下,连忙上前行礼道:“恭请陛下圣安”。
石忞这才停笔把毛笔放好,“起来吧,听说你等了大半个时辰,可是有什么急事?”,抬头就看到穿着明道学院学生服饰的宣常乐态度并无不妥,只是心里颇为抱怨,便起身绕过桌子,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并示意宣常乐坐到边上。
“谢陛下”宣常乐按照陛下的意思坐到了边上,“陛下奉臣为康国国王,臣感激涕零,然国破家仇未报,臣只是徒有虚名而已,臣请陛下借臣一支劲旅以报国仇家恨”说完又跪了下去,声音都有了几丝哽咽,让人不忍。
第七十三章
这么小就要背负这么多的宣常乐真的很可怜, 如果她只是一个勋贵或者士族商人,她肯定会帮她,给她一些钱财和支持, 可她不是, 她是皇帝,她必须理性的考虑利弊,就目前而言, 贸然出兵,弊大于利, 也和她的治国理念不符。
文书殿内只有石忞和宣常乐, 一个稳如泰山的坐着, 一个埋头规则, 除了宣常乐越来越低的哽咽声, 整个殿内安静得可怕。
宣常乐虽然没有接受完成为王的言传身教, 但也接学过一些,加上到华朝这两年多孜孜不倦的学习和这两年多的经历见闻, 让她深刻的明白了‘无利不起早’这句话的意思,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她只看得到陛下的凤靴和自己撑着地板的手, 手撑在地上仿佛被压了千斤, 压得她喘不过气, 安静的空气更是尴尬的让她心中一沉,她对陛下并不了解,但她了解自己, 只要能复国能报仇, 她不惜一切,“只要能报仇复国,臣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
“起来吧”石忞知道她复仇心切, 但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话,也是这时她才觉得宣常乐是个孩子。
“谢陛下”宣常乐知道自己现在一无所有,也知道现在是有求于人,而能帮她的只有坐在她前面的天福皇帝,只要能说服天福皇帝,她不介意把自己放到尘埃。
在石忞的示意下,宣常乐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朕不要你的一切,只要康国每年的两成收入和在文昌驻府的权力,收入以十年为限,驻府为永久,派驻人员不超过五百人,派驻人员不干涉康国内政,但康国有责任保护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这是条件,前提是你得等一年”。
“陛下的条件,臣都答应,甚至可以将年限改为二十年三十年,再加其他条件也可以,但臣不想等一年,一年太久了,久到让臣害怕!”原本连国土都打算舍弃的宣常乐没想到陛下的条件这么简单,这让她很高兴,可后面的一句话瞬间将她打入地狱。
一年啊,不是一天也不是十天,更不是一百天,而是整整的一年,一年的时间已经足够符尧掌控整个康国,巩固王位,到时候要付出的代价只怕更大!她等不起!
“你怕什么?怕她在王位上坐稳?怕到时候付出的代价更大?朕都不怕,你怕什么!你太小了,就算朕帮你复国,你也难以统御康国,到时候又冒出一个罗尧杨尧什么的,你又该如何?”她实在是不想对一个孩子太凶,可一心只想报仇的的孩子,不对她凶不行啊!
宣常乐被第一次语气略带凶狠的陛下吓到了,也有点被猜中心思的惊讶,好一会才消化过来,虽然就坐在陛下旁边不远处,但她从头到尾都不敢直视陛下,只敢时不时斜眼看一下陛下淡蓝色的常服,正襟危坐,放在膝盖上的手已经有了汗意。
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石忞可不想就此放过她,语气恢复平常的说道:“朕也有朕的难处,你若是不愿,那就就此作罢吧”,有难处是不假,但更重要的是她有她的打算。
“臣愿意,还请陛下切莫失言”听到陛下说就此作罢,宣常乐慌了,连忙一口答应下来,毕竟有希望总比没希望的好。
康国的邻国是庆国和安国,与它们的关系也只是同为华朝藩属国,偶尔有交流,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华朝都不出手的情况下,它们是不会贸然出手的,能让它们出手的条件肯定比陛下的还要苛刻。
更重要的是符尧不会放过她,一旦她离开行宫,恐怕性命都难以保证,更遑论为家人报仇和复国?!一年而已,她还小,她等得起。
“君无戏言”石忞说的掷地有声,让宣常乐不得不信服。
又说了几句,主要安排她接下来一年做什么,她还是想回明道学院继续读书,难得她还想着学习,明道学院的安保也还可以,她再派两个人暗中保护,应该没问题,石忞便答应了。
下午宣常乐就以康王的身份,声势浩大的住进了山峦区六国宫中的康宫,并对外宣称从此在康宫为死去的家人祈福一年,这是石忞和她商量好的金蝉脱壳之法,所以为了更好的掩盖事实,她还特意下了旨意,加强康宫戒备,任何人不得打扰。
实际上,当天晚上宣常乐就秘密回了繁都,康宫有石忞安排的宫侍和一名替身,就算亲眼见过宣常乐的,一个背影而已,也分辨不出真假,何况她还下了旨意不准打扰。
只要宣常乐在明道学院不出事,这边就不会有问题,至于她的身份问题,知道的除了行宫内的宫侍就是官员,有她下的旨意,他们也都不是傻子,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去揭穿。
在步千雪的期盼中,第二次伴驾日终于到了,更重要的是正好今天是休沐日,她是六个人中唯二抽到休沐日的人,另外一个是卜鑫铭,第二次伴驾日还在她后面。
万盛园刺杀案,经过三堂会审,昨天已经判了,归兴年虽然不是主谋,也未参与其中,但刺客毕竟是她的下人也是她带进行宫的,所以被剥夺了皇后候选身份,一生不得出齐东省。
刺客就是主谋,归府的当家家主则是促成这件事的帮凶,虽然他并不知道刺客的真实意图,但收受刺客的财务等是不争的事实,刺客被判了斩立决,已于昨日下午在渡河菜市口被斩首。
青州富商归府作为此案的帮凶被取消了参加皇商竞选的资格,家主□□十年,抄家,已经下了诏书给青州省首,另外还派了人沿途拦截来渡河参选皇商的归府家主一行。
无论是谷运筹还是文渊等人都觉得这处罚轻了,毕竟是弑君的大罪,他们几次进言都被陛下挡了回来,理由是归府不是主谋也不知此事,只是一个见钱眼开的商人,没必要赶尽杀绝,陛下都这么说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作为主谋的刺客确实是应该诛九族的,可他根本就没有九族,他的三族早在天福元年就被杀完了,他是唯一一个出门在外逃脱一死的,现在却自投罗网,命中注定吧。
刺客乃是乱臣贼子司空慊心腹大臣的后人,当年司空慊通敌叛国意图颠覆华朝,最后却不敌谷运筹被打的大败,不仅杀了石栭,也自杀了,跟随他的大臣和心腹却全部被抓了起来,尤其是他的心腹当场被斩立决,家族中人也因此获罪身死。
当初国家叛乱刚定,急需恢复生产和稳定,最缺的就是人,而且石忞也没有大规模牵连斩杀的打算,便只挑了一些罪行很重的乱臣贼子判了诛三族,其余家属大部分都是被罚为奴或者流放渔西。
而刺客就刚好是被诛三族之一的后人,逃脱一命不知珍惜,反而觉得家人是被争夺皇位牵连而冤死,因此怨恨石忞,恨不得吃她的肉喝她的血,以至于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再冷静自持都掩盖不了严重的恨意。
石忞对审问犯人是没什么兴趣的,也不好奇对方为什么要杀自己,对于要杀自己的人她是不会心软的,没想到审问犯人刑部尚书倒是有一套,把这些都审出来了,奏疏写的清清楚楚。
她不后悔当初的觉得,被刺杀她也不怪别人,如果当初不是她胜,司空慊对归附于她的大臣恐怕更残忍更血腥,她只少部分诛三族,已是格外开恩!
除了审案的和石忞外,其他人并不知道刺客的身世,步千雪自然也不知道,但这个结果却是让她高兴的,她喜欢陛下的仁慈。
历朝历代刺杀都不是小罪,动辄牵连几十人上百人,菜市场掉头的没有几百也得有几十,陛下这次却只杀了一人,就连唐禄担心活不了的归兴年也只是被剥夺了身份和圈禁在启动。
50/192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