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女皇只取一瓢(GL百合)——云书致远

时间:2024-03-20 09:44:58  作者:云书致远
  设鸿门宴抓住全部乱臣的那天,他兴奋得很晚才睡着,像他这种三十多岁才中进士,四十多岁都还是个县令,五十出头才当上省丞的,要是以前,这一辈子差不多也就止步于此了。
  可人啊,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得益于陛下登基之前手段果决的处置了大批老臣和朝中大臣,登基后又办了几件大案子,算下来,几乎清洗和调动了华朝整个官场,在这样的机遇下,不到五年时间他就从一个边远省份的省丞升为了下谷省的省首。
  活了这么大的年纪,除了中进士那年以外,陛下登基以来这几年也他最高兴最春风得意的几年,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官职好不容易升上去了,但从去年开始以前省首能享受的那些威风他却再也不能享受了。
  自从陛下先后在地方增设九区都督府、九区监察府、护城兵和去年实施《华国官员管理法》后,他这个原本天高皇帝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地方大吏就成了被关在笼子里的鸟。
  除了休沐日以外,每天上衙和放衙的时间都按季节规定了具体时间,不仅他得按时上衙、放衙,就是衙役也得如此,否则一旦被华中区督察府派驻在这里的言官知道或者发现有迟到早退现象,第一次扣一个月的俸禄,第二次扣半年,第三次扣一年俸禄、官降一级。
  他比较怂,不敢以身试法,每日兢兢业业,他辖下的一个县令不信邪然后就成了下谷省官场的“名人”,被扣了一个月的俸禄,要是年底的考准再差一点,十有八九就得降级了。
  大考和考差是专门针对在都官员的一种考核,而考准就是官员管理法中新出的,专门针对他们这些地方官,由所在区的督察府联合省首在年底对辖下地方官一年工作进行考核评定,然后在年底至第二年年初将考准结果呈报皇帝,由皇帝根据考准结果进行奖罚。
  他为了来面圣,也挺不容易的,亲自放低身段去见了华中区督察府派驻在他们下谷省的一个小小七品督察吏,还见了两次,在他再三表明事情的严重性以后才得以亲自押解这些人来面圣。
  本来以为这样的大功就算不升官那也得给陛下留个好印象再赏赐嘉奖一番吧,结果他汇报完以后就被陛下当堂呵斥擅离职守,本来站的高高兴兴的,立马就连连告罪心惊胆战的跪了下去,结果陛下却再也没开口,然后就成了现在这样。
  他现在是一点也不敢再奢求功劳了,只求陛下不治罪于他,让他回去继续当他的省首,他就知足了!
  石忞是真的有点生气,她作为宗主国之主,藩属国被颠覆,表明态度是必须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不代表她想开战啊,倒不是惧怕符尧之流,而是开战太劳民伤财,于国不利,于百姓更不利,所以她只是采取经济制裁,而没有发兵征伐。
  符尧派了使团来的事,郭凡秋前几天已经向她汇报过,她也下了制造意外留一两个回去报信的命令,没想到方和这厮竟然把人全抓了,还摆了出鸿门宴,又火急火燎的来找她邀功领赏,她真的有点火大。
  符尧虽然派了使团但也是皮了层外衣暗中派的,就怕她不承认缺乏正统性掉面子,她让暗中做了,也没放在明面上,暗中较劲就行,没想到竟让方和全捅到了明面上,再过几个时辰估计全繁都都已经知道朝廷抓了康国来的人,还大张旗鼓的押解到了繁都。
  这不是让已经在华朝定居的康国人人人自危吗?他们这些知道的知道是符尧派来的使臣,不知道的只知道他们是商人,虽然下了禁止与康国经商的命令,但在这之前他们就已经进入华国,只要他们不返回康国,在华朝定居做生意也是允许的啊。
  在百姓看来这一抓岂不就是所有康国商人乃至康国人都有被抓的危险?她要是再把这些人都杀了,那岂不是间接性将在华朝定居康国人往符尧的阵营推?然后再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对抗自己?
  傻子才会这样做,而且她已经夸下海口一年后帮宣常乐复国,又怎么可能自掘坟墓?这样以来杀了他们也就得不偿失了,可让她就此放了他们,她也不甘心啊!
  这会她也不知道是该怪郭凡秋动作太慢,还是怪下面这个方和建功立业的心太强,弄得她在这里进退两难。
  石忞无奈的站起身走了两步才开口道:“起来吧,此事不可为第四人道,将他们移交给刑部后即刻返回下谷,不得在繁都逗留,再擅离职守朕定不轻饶,去吧”。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方和还不是太傻,没有将他们真实身份到处宣之于口,所以知道的人也就只有她和她的一个下属,否则就更难办了!
  听见陛下起身的声音方和汗水落了几滴,刚刚清影在这里,他可是半句假话都没敢说,这会后怕得很,直到听了陛下的话才如蒙大赦般谢恩道:“遵旨,谢陛下隆恩,臣定牢记陛下教诲,臣告退”。
  一起身才发现腿有点发麻,为了不殿前失仪方和硬是硬着头皮,汗也不敢擦,恭恭敬敬的行礼退到门外面才吸了一大口气,擦了擦汗,才在宫侍的带领下出了宫。
  在殿内的石忞听得清清楚楚,也无奈的叹了口气,当初提拔方和的时候,她就是看中他胆小又想建功立业的心和还算可以的品格,第一次召集他的紧张和腼腆都还历历在目,这才几年?为了建功竟敢擅离职守跑到繁都来,真是长了胆了。
  方和是跟派驻在下谷省的督察吏报备了,但他还忘了官员管理法中有一条着重标注的地方省首、省尉、督察史和都督不得擅自离开所在辖区,若离开必须向她报备,征得同意方可。
  方和回去的路上才想起这茬,心里有点愤愤不平,他一点也不想背擅离职守这口大锅,后来又看了一遍官员管理法,才发现了自己没报备到点子上,不过经此一事,他是再也不敢贸然行动了。
  方和一走,石忞就第一时间叫来乙春询问太皇太后的情况,得知太皇太后已醒,精神还不错,太后也已经过去照顾,她才松了口气,却也不敢完全放下,毕竟太医院院长的话还历历在目,她是真的很担心,可现在急需处理的政务也比较多,她不得不留下处理。
  又问了一下步千雪的情况,得知她日上三竿才起,也是被惊了一下,毕竟当官都得早起,应该早已形成习惯才是,而且之前在皇家园林山庄也起的挺早的,也不知道她昨天晚上做了什么,今天才起这么晚。
  怕她在宫中无聊,而且看她样子也十分想念家人,所以她在来文宣殿之前特意交代卢晏给她备好出宫凭证,虽然知道肯定会出宫,但心里还是有一点点希望她能留下,现在真走了,还有点舍不得,幸好晚上还会回来。
  石忞又召见了几波大臣,第一个召见的是华中区都督府都督,此次平叛能在最后时刻实现大反转全靠这些护城兵,昨天她已经安排了礼部今天去外禁军和护城兵中犒赏,这会估计正在外禁军军营中,下午才会到护城兵营中。
  木兰雨是在她自己主动要求下才受了罚,其他有功的禁军石忞可不会赏罚不分,都按功劳适当进行了奖赏,犒赏就相当于一个奖赏会,恩,生活需要仪式感。
  昨天她就想召见华中区都督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召见成,所以今天早上第一个召见的就是他,按功给他加了一个太保的头衔,虽无实权,却也是连升两级,其余有功将士也都进行了论功行赏。
  也下了命令让他们明日一早开拔回代州,哪里才是他们的驻地,需要他们长期守护的地方。
  其余各部留守的大臣石忞也都一一进行了召见,方和押解来的那些人对外宣称违反朝廷禁令按程序责令遣返,不准在华朝长期逗留。还得她花费人力物力把这些人送回去,真的是很不爽!
  另外责督察院对方和及派驻在下谷省的督察吏罚扣三个月的俸禄以示惩罚,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都读不仔细,她还能期望他们干什么?罚这点都是轻的!
  对于石爽能造反的底蕴源头九原省,石忞是不会放过的,派了内阁大臣颜一诺为钦差大臣前往九原省彻查,由所在督察府全力配合,务必将涉及石爽谋反的勋贵、官员和豪强全部捉拿归案押解到繁都。
  石忞一直忙到文昱派人来叫她去永寿宫用午膳,才舍得停下来,真的是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也不知道步千雪什么时候回来?
 
 
第九十三章 
  去牢里看母亲的事, 步千雪本来只是随口一说,并不打算真的去看,倒一心想去找点好吃的, 可一摸口袋里的钱就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之前攒的钱加上这月领的皇后候选贴己钱5两,总过不过十几两。
  家里因为母亲生病已经欠了钱,而且看样子可能还要花钱, 家里用钱的地方也多,她便把大部分钱都留给了娘, 自己只留了2两急用, 哪里敢乱花!
  回宫时间又有点早, 如今这情形, 还去不去皇家园林山庄她不知道, 但只要她还在繁都一天就得当一天的内官, 出宫可是个难事,今天好不容易出来, 她不想就这么浪费。
  而且难得的是朝中认识她的大臣大部分已经去了皇家园林山庄,也不用担心被认出来, 想到石忞爱看各种书, 尤其是最近的游记、杂书, 便去了书店淘书。
  受石忞影响,她也爱上了看这类书,所以还算了解行情, 很快就选好了两本比较满意的, 到柜台付钱的时候,正好看到掌柜在柜台后面不厌其烦的教自己的孩子读书认字,让她想起了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孜孜不倦的教她读书认字。
  因为买书的都是文化人, 一般都会主动结账,掌柜的一点也不担心,所以一心教孩子读书的掌柜根本没注意,直到抬头的间隙才发现傻呆呆看着他们这边的步千雪,也不知道这样多久了,像这样礼貌等着结账的他也遇到过不少,但眼神这样呆的是第一个,连忙给她结了账。
  结完账后,她本就不多的钱又缩水了一半,刚刚发呆的那会,她承认她有点想母亲了,而且话都已说出口,倘若她不去,到时候娘一问就露了马脚,那索性就去看看吧。
  可一想到当初的不欢而散,她又犹豫了,而且这次不像上次到中景的吏部大牢就能看到母亲,得去城郊的西林监狱,比贤良观还远。
  西林监狱位于繁都郊区西方的一个山脚下,是专门关押全国判刑犯官和繁都、永安省境内已经判刑囚犯的监狱,全国各地只要没被判死刑和发配的官员都关在这里,其余各省府也都在省城郊外设有一座集中监狱。
  之所以设这些集中监狱,是因为华高祖觉得这些犯了错的人就这么在牢中关着,朝廷还得养着他们,这不是不劳而获吗?除了环境差点,完全谈不上赎罪!觉得处罚不在要害,还增加负担。
  正好有能臣建议在全国各省省城郊外建设一座集中监狱,周边开垦荒地成田、土,用城墙将监狱和田土围起来,囚犯关于其中,集中管理,集中劳作,保证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有一定的产出。
  西林监狱比贤良观还远,就算租了马车也很费时,一去一来恐怕都已宵禁,她很想去看一下母亲是否变了?有没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忏悔?身体如何?有没有想自己?
  步千雪很纠结,不知不觉走离了闹市,来到了西门,看着西门的城楼愣了神,被迎面奔跑过来的人撞到也浑然不觉。
  出了西门就停了下来,朝着西林监狱的方向看了很久,最后无奈的叹了口气,握了握手中用纸包着的书,转身朝皇宫走去。
  虽然她有了去看母亲的想法,但现实条件不允许,最终她还是没去看她的母亲。
  转眼就到了二月低,石忞已经回来了七八天,石爽叛乱后续事宜已经大部分处理完毕,皇奶奶的伤也一天比一天好,太医院院长说照此情形发展下去,再活个一年半载的问题不大。
  让她悬着的心算是暂时落了地,另找良医的事也就耽搁不得,第一时间写了密信给郭凡秋,让她发动暗言和平准商行力量进行寻访,只要有真本事皆可引荐。
  开始回来的两天还算忙碌,之后的几天却闲了下来,除了批阅密信和重大事项需要她决策的奏疏外,工作量少了不少,让她有点不适应,也有点不安,忧心忡忡,食欲都小了不少。
  文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变着法子让御膳房做些好吃的点心送过去,得知她一天也动不了几块就更担心了,趁着太皇太后午睡来到了文宣殿。
  正在文宣殿和步千雪下棋的石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幸好有宫侍及时通报,连忙让步千雪从后门离开,清影也跟着走了,看着一人一兽走后才带着路关初到殿外迎接。
  清影知道太后就是主人的娘,更知道主人的娘和奶奶都不太喜欢它,所以它为了不让主人为难,有时候会避开,有时候实在没地方去也会硬着头角上,努力缩小存在感。
  从后门离开的步千雪早已对此习以为常,自从第一天出宫见了娘以后,她再也没出过宫,在宫中能活动的地方也只有凤德宫和文宣殿,其中最多的就是凤德宫。
  文宣殿基本上呆不久,因为只要石忞召见大臣她就得离开,就怕万一被认出来,弄得像个贼似的,她也就少去了,要不是石忞差人来叫她过来,她还不想来呢,正好把之前买的两本书看了。
  石忞收到步千雪特意给她买的书的时候有点小惊喜,因为她已经先入为主的觉得步千雪是去看家人的,与家人久别重逢的开心愉悦,哪里还有心思记得到她?
  可事实并非如她所料,对于预想不到的礼物,总是有些惊喜的,难得的是步千雪买的书还是她喜欢的类型,而且还是最新的,一得空闲就会看上一会,到现在都才看了一部分,还是步千雪空闲已经看完了一本,现在已经开始看第二本。
  文昱进了殿内看到摆着的棋局,便以为是石忞与路关初下的,也不多想,索性提议母女两也下一盘棋,本就没尽兴的石忞自然答应。
  转眼棋子已落下十几颗,文昱觉得时机已到,又落下一子才开口道:“你最近有点忧心忡忡,用膳都不上心,可是在担心什么?”。
  “只是天气多变影响食欲而已,母后不必担忧,如今叛乱已定,皇奶奶也一天天好转,儿臣并无担心之事”本来要落子的石忞手停顿了一瞬。
  最近这几天的天气真的是一言难尽,之前明明有了转暖的迹象,这几天却时不时飘一点雨,给人一种又回到冬天的即视感,但若说因此影响食欲,按照文昱对女儿的了解,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有时候安慰的话语不仅不能让长辈宽心,反而让长辈更加忧心,因为与其靠猜测去了解事情的真相,他们更希望能知道真实的真相,哪怕那个真相很残忍,也好过虚假的假象”
  这是母后前两天对她说过的,正好现学现用。
  赵环初醒来的时候精力有限没有多想多观察,也没发现什么,可随着精神和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加上周围人的态度,尤其是女媳和孙女恨不得一天中大半天陪着她的样子,让她敏锐的发现了一点不对经。
  趁着晚上女媳和孙女都不在的时候她特意叫了典总管和太医院院长问话,结果两人支支吾吾就是不敢说,更加肯定了她心中的想法。
  便在两天前的上午趁着孙女不在,支退了所有宫侍和文昱聊了聊心,无论是心机还是城府,文昱都比不上她,开始还硬扛着,后来在她的软攻下,还是说了出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