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前提是不太累。
但当英雄怎么可能不累?
这么一想,他又不想上进了。
还是当个纨绔好。
作者有话说:
相比旧版本增加了666个字。
第61章 风入松 11
萧洄回了趟扶摇宫, 去行思堂办理了所谓的“半工半读”手续。
几个夫子都跑来送他。
“萧洄,入扶摇宫不到半年就当官了,孺子可教也。”
“到了那好好干,夫子们在这儿等着你!”
萧洄:=。=
如果八品官也算官。
岑夫子道, “陛下惜材, 允你继续攻读学业,可不要辜负大家的厚望。”
大兴朝, 入朝为官有三种方法。
一是科考入仕, 二是将士们凭功勋入仕, 三便是这种,得了皇帝青睐, 又于社稷有功者。
其中第三种得来最容易,又最没有含金量。
官职最高不会超过七品。
像萧洄这种当了官还可以继续学业的,明显不会止步于七品。往后只要他努力,于科考及第, 前途也不会比前三甲差。
何况他家里还有个首辅爹和尚书哥。
几个老头牙酸得不行, 怎么世上这么多好事就全让他萧洄一个人占了呢。
柳夫子也道,“是啊, 小子莫要因为当了官就迷失了本心, 该学还是要学,以你之资质, 通过科举入仕才更有前途。”
古人阶级观念最是严重,士农工商, 当官的又以清贫最受遵从。
但萧洄是个后世人, 他不这么觉得。
这钱虽然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为天地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崇高的理想谁都有,但前提是自己能够生存。
前世的生长环境,自己生存下来都很难了,更别说有闲心帮助他人。
他从不歧视英雄,也曾幻想当过英雄。
但他更惜命,他只是更爱自己。
……
将所有东西搬回马车,萧洄正式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学的日子告别。与之相对的,是更加起早贪黑的社畜日子。
这天,晏南机派人往萧府里送了一大堆书,负责护送的衙役毕恭毕敬道:“萧公子,这是大兴律法,大人说让您先看着,最好能背下来。还说,您什么时候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就可以来大理寺报道了。”
萧洄头疼地看着这一堆刑律,“我要是一年半载都没准备好是不是就不用去了。”
晏南机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特意吩咐了这名衙役。
“大人说了,若萧公子执意如此,那他将不会给您的凭书盖章,到时候,您就得永远留在大理寺做评事。”
大理寺评事,很小的一个官,辞职甚至都不用呈报上听,跟自己的顶头上司说一声便是。
但萧洄不同,他这个官儿,是泰兴帝亲自赐的,就算要辞,也要得到他的同意。
萧洄本想在大理寺干一年,给凭书盖好章就以想要好好学习为由向皇帝辞了这差事。
但如果晏南机不给他盖章,他就不能通过历练,不能通过历练的话扶摇宫就会将他驱逐。
那他确确实实要永远给某人打工了。
……何至于此。
亏他还认为此人心肠不错。
只是晏南机凭什么这样对他?就因为那天求他帮忙?
那撤回那些话行不行?
……
……
清园。
这是龙平十五年,晏南机状元及第时泰兴帝亲赐的状元宅邸。不论是风水还是建造时的用功程度,都是按照皇子住宅的标准来的。
陈沅沅带了一车的东西过来,下车后吩咐下人们将东西放进去。
偌大的宅子没几个下人,就一个管家和十来个洒扫仆役。管家负责府内一切吃穿用度,仆役们每天只负责洒扫。
这些仆役多是聋哑残疾人,他们都是晏南机办案时遇见的,走投无路被他捡到,带回来当个洒扫的。
整个院子安安静静的。
陈沅沅不忍心让这些缺胳膊少腿的人干重活,直接让自己带来的人跟管家放进库房了。
晏南机在书房,听见通报后赶来时,见陈沅沅已经熟练地站在院中央叉腰指挥她带来的下人们洒扫。
“母亲。”
晏南机走过去,对于她弄出的这么大动静已经习以为常。见他来,陈沅沅终于找到地方撒火。
“我说你小子,心地善良我知道,但这么长时间下来也不是个办法啊。”
清园占地面积不输长公主府,节俭如她们尚且需要上百个奴仆。这里仆人老的老,残的残,能做得了什么?
名满天下的大理寺卿住的宅子到处都是灰,传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
“孩儿会定期找人来清理。”
晏南机本身不对这些奴仆抱有多大期待,反□□里只住着他一位主人,只需要他们将进门的院子,和他自己住的院子洒扫完就行了。
其他的,自会雇人来做。
“这跟花钱养他们有什么区别。”她无语道。
自从傅晚寅死的那年起,这小子不知怎地就变了性子。在江湖上闯得好好的,非要回来当个什么官。当官就算了,还把自己弄成这样。明明才二十二岁,就忙得不沾家,婚事也不让提,说他两句他也微笑任骂,让人觉得真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自己不管事,也不为朋友们考虑考虑,哪天他们要是到府上来看到这般景象,不得认为你堂堂永安王世子破产了。”
晏南机:“我府上不会有人来。”
陈沅沅愣了一下:“娇娇也没来过?”
晏南机沉默半晌,知子莫若母,陈沅沅瞬间明白了,头一次觉得这个儿子不太行,看向他的眼神中多了一股嫌弃。
晏南机道,“别叫他娇娇。”
陈沅沅:“为何?”
晏南机,“他不喜欢。”
陈沅沅:“……”
行,不叫就不叫。
她瞥一眼自己儿子,试探道,“就他了,是吗?”
晏南机没听懂,问:“什么?”
“别装傻,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晏南机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盯着院子里忙作的仆人们,道:“我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惨?”
陈沅沅知道他在想什么,差点翻白眼:“你别指望他会同情你,骂你还来不及呢。”
晏南机之前求皇帝给萧洄在大理寺弄个职位,庆功宴之前晏无引就知道这事了,然后她也知道了。
“你这么做,确定他会开心吗?”
她找人去金陵调查过,此子虽才华横溢,也讨人喜欢,但却并不是个想当官的人。萧家在朝中的地位有多敏感,即使是她也有所耳闻。
不管是真的不想还是假的不想,反正他不能入仕。
“您觉得,他真的会不开心吗?”晏南机反问。
陈沅沅沉默。
是啊,当今世上,只要是读书人,谁会不想当个为民为国的好官。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权力与名誉对他们而言无异于终生信仰。
毕竟他也曾经辉煌过。
见过高处风景的人,又怎会甘心消失于尘埃。
但万一呢,万一此子就是个异类,什么都不想,只想安心做个被父兄庇佑的纨绔呢?
发生在萧洄身上的奇事太多,如果是他的话,有这种想法并不意外。
这个问题,她回答不上来,便反问:“那你觉得呢。”
你觉得他会开心吗?
或许吧。
但有一点能笃定的是,他让他做官,让他有能力做为民的英雄,他肯定不会不开心。
如果不开心,萧洄便不会为难民的生计出谋划策;如果不开心,他不会为碧娘和汪绮罗鸣不平;如果不开心,也不会初入京都便为一民女讨回公道;如果不开心,他便不会回京都;如果不开心,当年在古井旁也不会对他说那样的话。
少年少,何不为。若不为,枉年少。
萧洄有能力,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只是可能在成长路上迷失了,也有可能迫于什么压力,不得不将那样的自己藏起来。
在金陵的六年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才让对方变得如今这样淡漠。
可少年曾是那样恣意。
少时,他跟萧洄的接触不多,但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年乞巧节。少年陪他坐于古井前,看尽满天繁星。
那天以后,他的心底便住进了一颗星星,疲惫时,怅然时,便拿出来看看。
一看就是六年,直到再次重逢,然后他发现那颗星星变暗了。
它在茫茫星空中迷失了。
它孤独地前行着。
没有人拉他,那他拉他。
没有人与他同道,那他便与他同行。
他要帮他一次,一如六年前他帮自己一样。
……
……
萧洄最终没敢十天半个月不去,三天一过,他就老老实实收拾东西,派人去大理寺回话了。
不论是前世还是现在,他记忆力向来很好,几乎可以称得上过目不忘。
原先他还以为这是人类正常的表现,直到有一次他没设防地表现出来,看到军方高层震惊的眼神才察觉到不对劲。
哦,原来聪明的是只有他自己。
去大理寺的头一天晚上,萧洄领着香荷给自己收拾东西。
“把我大哥送我的那支紫狼毫毛笔给我带上,还有我爹给的砚台,放库房是不是快生灰了?正好拿出来用用。”他指间勾着那块平安扣,靠在椅子上,道,“纸就不用带了,那边肯定有。坐垫给我带两个,大理寺这般穷,我坐一下午肯定腰疼。”
“毛毯也带上吧,中午睡觉用得着,哦还有木刀木锉…就那一个工具包,都给带上吧,摸鱼的时候正好可以玩。”
香圆香荷按照他的吩咐将东西一样样拿出来放进包袱,灵彦蹲在门口看着包袱一点点变大,脸色越来越古怪。终于,当萧洄让人将那把箫也装上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问,“公子,您不是怪晏大人害您吗,为何您看起来比去上学还开心?”
萧洄顿住,皱起眉,“你哪只眼睛看到的?”
还用问吗?
去扶摇宫前一晚的萧洄,那跟要上断头台一样,整夜苦着一张脸,书袋里就装了一样东西,还是吃的。
哪像现在,都快把家搬过去了。
有时候真的搞不懂他家公子脑子里在想什么,这就是聪明人么?
灵彦无奈道,“公子啊,您去那里只是工作,没必要带这么多东西的。”
少年没立刻出声。
他摩挲着平安扣,片刻后,突然笑了下。
很轻。
“你说得对。”
萧洄道,“当个社畜而已,没必要那么认真。”
反正他早晚有辞职的一天。
他眼神深邃,神情淡淡的。
在这一刻,灵彦又感觉到了,他家少爷身上那种气质。
沉重得有些不像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他像是透过岁月长河,不小心窥见了陌生的一角。
作者有话说:
上卷,完。
“少年少,何不为。若不为,枉年少。”摘录于互联网。
这章是24号的更新,提前发~(是的,我手滑点成发表了:))
下卷
第62章 晋江文学城
翌日, 萧洄空着手去大理寺报道。
正是因为他什么都没拿,带路的衙役还愣了下,问:“萧公子,您的凭书呢?”
今早萧洄起床就走, 连饭都是在车上解决的, 怎么可能还记得这件事。
他打着商量:“明天再给你可以不?”
衙役想了想,也行。
“那请您明天务必记得。”
没带凭书, 扶摇宫历练的事儿就先暂且搁置。衙役带着他去办理入职手续, 然后领了一套绿色的官服。
从盖完手印的那一刻起, 萧洄就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官儿了。
虽然官职不高,但远比这些打杂的衙役强。
“小的见过萧大人。”那衙役向他行礼, 恭敬道:“大人,今日是上值第一天,您不用着急去评事院报道,晏大人命我带您熟悉一下咱们衙门。”
“请跟我来。”
大理寺门口设有一对石狮子, 两排长枪架中间有两面鼓。左边那面是登闻鼓, 右边那面是战鼓。
进门后,是大堂, 平时审讯冤案错案的地方。左右两边是捕快舍屋。后.庭是官员们平时上值办公的地方, 后.庭东西两边本来是休息的屋舍,后来自从晏南机上任, 中午也放假,这里就逐渐空着了。
后.庭的最里头是牢狱, 没关着几名犯人, 常年都空着。
以前萧洄只去过大堂和西厢房, 都是被人带着进进出出, 这次倒是头一次见到全貌。
他在牢房前停下, 问:“这里头真的没几个犯人?”
衙役道:“真的,里边比外边的街道还干净。”
萧洄点头,开始思考自己摸鱼违抗上司命令然后被丢进这里长住的可能性。
大理寺评事一共有四位,但是没招满,算上萧洄如今只有两名,其中一个还是副评事。他们办公都在一个小院里。
毕竟只是个八品芝麻官办公的地方,这个小院还比较偏僻,在后.庭的后方,快挨着偏门和围墙,平时少有人来。
而且看起来环境似乎也不太好。
萧洄负着手站在院门口,对那名衙役道:“你把官服给我,先回去吧。”
衙役拱手道:“是。”
59/122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