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悲中喜(古代架空)——粥十九

时间:2024-04-04 08:11:24  作者:粥十九
  歌声断断续续,夹杂着粗重的呼吸声,何生掏出仙人丸吃下,恍惚间看见的是柳英的脸,他魂牵梦绕的贪恋的味道啊,怎么就死了呢?不禁玩儿的东西,可惜了那一副销魂骨!
  何生愤愤地拎着酒壶喝酒,酒洒了玉体一身,如小溪般蜿蜒曲折地流下,何生飘飘欲仙如入幻境,愣怔间,低头去吮吸那溪水流。
 
 
第30章 他们迟早要成亲
  推门而出,何生脚步虚晃无力,头发昏似地难受,他低头系着衣衫,往前走去。
  何生的长随正在大堂和行首喝酒,抬头看见何生低着头往二楼栏杆前走去,以为他喝醉了分不清路,忙起身喊道:“师父,你别往前走啊!”
  何生听见声音,恍惚着抬头,灯火阑珊,目光重影,却看见一男子抱着月琴唱曲,煞是好看。
  这不是柳英吗?
  寻这那身影,何生径直往前走去,碰到栏杆拦住腰部,他摸着像一楼栏杆,前面是百花楼大堂,何生盯着前面的虚影,没有犹豫,抬脚翻过栏杆,一踩空,整个人往下坠去。
  没喊叫,没惊恐,整个人还如梦里乘风。
  那长随吓得大喊一声:“师父!别!”
  “砰”地一声,何生倒在地上,瞬间血流成河,眼睛还睁着,衣衫不整,头发凌乱。
  姝妹儿拢着衣衫出来一看,看见一楼地上的人影,吓得大叫一声跌倒在地。
  长随哆嗦着腿去查看,其他人被吓得一动不动。
  角落里,月儿默默地看着那长随探了何生的鼻息,又瘫坐在地大哭起来。
  四周顿时一片慌乱,客人开始夺门而出,行首们吓得往后院跑去,月儿跟着人流悄悄出了百花楼。
  禁军大营。
  自魏元景和巡防营的士兵谈过话,禁军各处开始整顿,风气一变,早练也逐渐认真起来。
  魏元景便让邓珏来禁军大营训练,和士兵们一起切磋对练,已进步迅速。
  此时,魏元景正看着邓珏与李乡南对练,两人赤手空拳,打得难舍难分。
  吴通从外面匆匆跑了过来,靠近魏元景喘了几口气,才压低声音道:“何生死了!”
  魏元景扭头道:“怎么回事?”
  吴通继续道:“听说是他吃多了仙人丸,出了幻觉,自己从百花楼二楼跳了下来。”
  魏元景听了没说话,他猜到程也安要给柳英报仇,但没想到这么快。
  只是不知,程也安现在如何了。
  自东华街大火,魏元景再也没见过程也安。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期间下了一场小雪,天气欲冷,京都行人纷纷穿上了笨重却暖和的厚衣,因寒冷,交谈声也变少了似的,京都变得温吞又模糊,像小火温着一碗热粥时,缓慢飘起的雾气,雾气逐渐模糊了人的双眼,又温暖着人的身体。
  今晚魏元景费了大手笔,请沧海楼往巡防营送了十几桌佳肴美酒。
  沧海楼的一道菜比寻常人家半年的伙食费还要贵,巡防营的士兵都是平常百姓,不是那些有钱的达官贵族,几乎没人能到沧海楼吃一顿。
  见面前摆了一桌桌见都没见过的美食美酒,香气扑鼻,秀色可餐,他们一个个欢呼着鼓掌大叫起来。
  魏元景扬声道:“近日各位恪尽职守,早出晚归,实在辛苦!今日我魏元景请客,谢大家愿意做出改变,愿意一起保护京都!希望日后我们各位可以一起共进退,一起努力,让我们禁军变得更好更强,不再被人看轻!”
  “我魏元景先干一碗!”魏元景仰头饮下一碗烧酒。
  魏元景的话掷地有声,他们听了也觉得振奋,这一段也觉得充实。以前混日子过一天是一天,整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可现在虽然累,但知道自己是有所收获的。
  更强壮的体魄,京都百姓真实的感谢,以及内心的充盈。
  “干!我们也干了!”一群人纷纷喝下热酒。
  李乡南擦了擦嘴边的残酒,挥手一喊道:“日后我们巡防营也要干出个名声来!”
  接着又引来一阵欢呼。
  篝火阑珊,上面热着酒罐,酒香挡不住地散了出来,风一吹,夹杂着热烈的交谈声和碰碗声,传到了禁军上空,把冬日寒冷都驱散了。
  邓珏不是巡防营的,却胜似巡防营的,只一个月,已经在禁军混熟了。此时邓珏端着碗烧酒在四处游谈。
  “南哥,干一碗!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王宗大哥,你耍剑真厉害,我干一碗,下次咱们切磋切磋!”
  走了一圈,邓珏忽然注意到魏元景不在饭桌前,扭头发现魏元景坐在篝火前,手里捧着一碗烧酒,慢吞吞地喝了几口后盯着篝火上的酒罐发呆。
  邓珏走了过去,在魏元景身边坐下。
  “元景哥,你怎么不去吃饭啊?”
  魏元景只道:“我没有什么胃口。”
  邓珏“哦”了一声,起身从酒罐里舀出一碗烧酒,滚烫入胃,身体的寒意都被驱散了。
  魏元景听着邓珏满足地长吁一声,思索着道:“邓珏,许久没见程也安了,他还好吗?”
  邓珏从酒碗里抬起头道:“安姐儿啊,他一贯如此,他有寒疾,怕冷得很,所以每年冬天都不出门,也谢绝见客。我去他都不怎么见我。哦对了,我子书哥除外。”
  “林子书?为什么?”魏元景听过这个名字,上回冯叔伯给的纸条里提到过这个人,他让吴通去调查过,也发现林子书与程也安关系甚好,但从邓珏嘴里说出来,魏元景忽然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谁知道呢”,邓珏忽然笑得眼睛一眯,侧着脑袋对魏元景道,“但我能看出来林子书喜欢我安姐儿,我安姐儿对子书哥也特别好,青梅竹马,一块长大的,我觉得啊,他们迟早要成亲。”
  魏元景顿了顿,神情几不可察地低落下来,他仰头把一碗烧酒喝尽:“那挺好的。”
  说完起身走了。
  邓珏愣愣地看着魏元景的背影,怎么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儿。
  次日,东宫。
  殿内生着火炉,魏元恩正在看书,一太监从端来一盘糕点,“殿下,吃点点心吧。”
  魏元恩抬眸与太监福临对视了一眼,垂眸看见糕点最下面露出的一个纸条边。
  魏元恩便扫了眼四周的太监宫女,伸了个懒腰道:“不吃了!福临,本宫累了,本宫要午休!”
  “那奴婢告退!”
  福临走了几步,对那些太监宫女道:“都退下,殿下要午休,任何人不得打扰!”
  太监宫女纷纷退出大殿,福临顺势把门关上了。
  等人走完了,魏元恩忙把糕点下的纸条抽了出来。——永荣宫见。是魏元景的字迹。
  魏元恩抬脚走到火炉边,把纸条扔了进去,看着纸条瞬间化为灰烬,然后走到一博古架前,把博古架上一锦盒向右转动了一圈,又打开锦盒,把里面的夜明珠拿了出来。
  此时,博古架一分为二,中间露出一个只可过一人的暗道。
  魏元恩拿着夜明珠照路,往暗道深处走去。
  只一会儿就出了暗道,到了一条被乱草蔓藤遮住的小巷。往前转个弯,就是永荣宫。
  那曾是瑛妃娘娘的寝宫,现在是荒废的冷宫。盛极一时的荣宠,却是最悲惨的结局,陛下厌弃痛恨,无人敢提这个地方和曾住在这里的人,大家只觉得晦气,不敢靠近这片地方。
  转了个弯,是永荣宫的偏门,破败的蜘蛛网和枯草,落满灰尘的门栓,但此时开了一条缝。
  已经有人进去了。
  魏元恩推门而进,寻着往日记忆找当年的路。
  到了一个院落,魏元恩看见魏元景站在一朱红圆柱前,摸着上面两行高低不同的刻痕出神。
  魏元恩立刻就想起来了,那是他们两个每年比身高刻的,每次比完,魏元恩都要从台阶上跳到魏元景的背上,让他背着自己在院子里转圈,喊着自己以后一定要比魏元景高。这时,坐在院子里看书的瑛妃娘娘就会抬起头,扬声说让他们两个注意安全。
  魏元恩自小没了生母,是乳母养大的,一直以来,瑛妃娘娘和魏元景都对他多有照顾,一个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一个把他当做自己的同胞弟弟一样疼爱。
  魏元恩也把他们当做最亲的人。
  “皇兄。”魏元恩走到魏元景身后,发现自己还与魏元景差了几寸身高,他还需要再长高,努力长高,才能高过魏元景,至少要与他并肩。
  魏元景转过身来,“来时可遇到其他人?”
  “并无,我从暗道过来的,没有人发现。”
  这暗道也是两人儿时发现的。当时东宫并无主人,两人跑到这里玩耍,偶然转动盒子,拿出了里面的夜明珠,便发现了东宫的秘密。
  皇宫有暗道,但只有陛下知道暗道的地图,这是天子的保全退路,只能一代代相传。
  至此,这成为了两人独有的秘密。
  “好”,魏元景定定看着魏元恩道,“元恩,你不是一直问我,等万事安定是什么意思,我到底想干什么。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
  “十年前的事我一直无法忘怀,只有让司礼监与东厂亲口承认他们的罪行,为琅琊王氏平反,昭告天下,我才能彻底放下,只有朝堂清明,奸佞被除,才算万事安定,那时,我才会离开京都。”
  魏元恩蹙了眉道:“皇兄!你要与宦官为敌,你可知道,如今宦官势力遍布,朝野内外皆是他们的人,你这是以身犯险!皇兄!我知你心事,可你不能如此冲动冒险,你再等等,等我亲政,我定为王氏平反!”
  魏元景苦笑着:“你信他们?”
  魏元恩怒了:“皇兄!当时我虽才几岁孩童,但我看得清好坏,辨得明是非!如今我熟读史书经纂,更知道天子疑心,忠臣满门抄斩的故事不少!王首辅是个忠臣,这点我从未怀疑!”
  魏元景笑了笑,叹道:“这点你比那个人强多了,日后你也定能做个明君。可惜你现在还太天真,你以为你可以顺顺利利亲政?你身边都是赵祥忠的眼线,扶持你当太子也是他的主意,你无母族,好把控,日后陛下归天或退位,你就成了他们玩弄天下的傀儡,那时,生死皆不由你做主,还谈什么平反?又怎么做一个明君?”
  魏元恩愣了愣,之前他从未想过,只觉得赵祥忠对自己很是关心,派了许多人来照顾自己,但自己并不喜宦官,只觉得赵祥忠那是巴结,没安什么好心思。且邓国公任太子太师,自己从他那里学了许多君子德行,越发觉得宦官一身媚上欺下的贱骨头,大都借着皇帝的权势作威作福,史上多是生事的劣迹,罄竹难书,少有褒词,又因着十年前的案子是由宦官处置的,所以自己一直对他们不亲近。
  如今,被魏元景一提醒,往深处想,宦官不除,他日后也别想好过。
  魏元景继续道:“元恩,如今局势的确不好,但暗处毒蛇比虎强,你是太子,是东宫,这个局必须由你来破。”
  魏元恩握了握拳头,抬眸定声道:“那我如何破局?”
  魏元景道:“首先需要把你身边的眼线除了,培养你在朝中的势力。我向你引荐一个人,吏部主事的卓文青,你尽可能把你留到你身边,他会成为你的一步好棋。”
  魏元恩犹豫道:“可我到底该如何做?”
  魏元景把手放到了魏元恩肩膀上,语气放宽慰了些:“太子殿下,这需要你自己去决定。无论你如何走,臣必追随。”
  魏元恩抬眸看向魏元景,对视间,目光逐渐坚定。
 
 
第31章 程也安会见他吗?
  从宫里回来,路过程府,魏元景让吴通停下马车。
  魏元景掀开帘子,静静地看着程府关着的大门,真的是门可罗雀,过于安静了。
  他的寒疾不知如何了?现在在干什么呢?魏元景思及当时家臣宴,深秋水凉,程也安跳下池塘救了自己,如今想来,只觉得后悔自责。
  程也安有太多他不了解的方面,一点点走近熟悉,发现程也安的有趣与聪慧,坚韧与果敢,也越发地心疼惦记程也安。
  他与自己一样,都是有伤疤的人。是同病相怜吗?魏元景会不自觉地思念程也安,担忧他,禁军人多热闹,却总觉得这个冬天格外冷清。
  魏元景心情复杂,一时发怔。
  倒苦了在外等候的吴通,吴通手里还拽着缰绳,以为魏元景只是停一下,没想到一停就是一个时辰。
  对这个大门有什么好看的?有事说事啊!难不成还怕程也安在他的地盘欺负人吗?
  吴通对马车里面的魏元景喊道:“殿下,要不我去敲门?”
  魏元景犹豫着道:“不必。”
  邓珏说了,每年冬天程府谢绝见客,现在一看,似乎是真的,连邓珏都常被拒之门外,自己若去,程也安会见他吗?再者,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呢?他一个与程也安毫不相干的外男,如何去他闺室探望?
  不合情理,更让他底气不足。
  此时,一马蹄声传来又消失,马车在程府门前停下。
  魏元景凝眸去看,见一男子从马车上走下,一身白衣裘皮,温雅如风的模样,他亲自去敲了敲门,程府小厮开门一看,没有通报主人,直接将他迎了进来。
  看这人年纪身姿,以及这样的待遇,魏元景猜到这人就是翰林院六品典薄林子书。
  ——青梅竹马,他们早晚会成亲。
  邓珏的话在魏元景心里滚了一遍又一遍,天寒风吹,魏元景却莫名起了燥热,只觉得心烦意乱,难以静心。
  放下帘子,魏元景重重拍了下马车内壁,喝道:“回府!”
  吴通正无聊地盯着墙边从一人家探出来的红梅,被魏元景这一拍一喝吓了一跳,无奈地回头望了一眼马车,不知道自家主子发的哪门子脾气?似乎最近情绪都不太好,是谁惹他了?我可没有,我最近挺安生的。
  吴通一边思索着,一边扯着缰绳,喊了一声,驾着马车往成王府驶去。
  上书房是邓国公为太子授课的地方,十年前,邓国公还是魏元景的老师,王氏一族灭门,邓国公谏言,后被罢官。
  见王氏惨案,被牵连者无数,上谏者家破人亡,为了家族性命,邓国公最终选择明哲保身,退离风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