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美食]——林小酒

时间:2024-04-06 10:09:22  作者:林小酒
  宁澜忍不住提醒道,“他现在不能受颠簸,会很危险的。”
  那小厮瞬间有点六神无主了。
  “有劳这位小哥带路了,”还是那地上的青年发了话同意跟李晓墨回去。
  青年又坐在地上缓了一会儿,被几个人搀扶着去了李大夫家里。
  宁澜把一包菊花茶交给李大夫便准备回家,李大夫家中还有几位病人。这边李大夫也怕李小书裹乱,撵了李小书先去宁澜家玩一会儿。
  李小书着宁澜的郁郁道,“没意思,我也能治病救人的。”
  “没错,我们小书可厉害了,”宁澜温言温语地哄他,“饿不饿,我给你做好吃的。”
  李小书一贯的没心没肺,“太好了,谢谢澜哥哥。”
  宁澜从起来就没闲着,早饭就喝了一碗粥,这会儿饿的不行,他准备烙个饼。
  宁澜自己喜爱面食多过米饭,面粉是去村中的石磨磨出来的,颜色发黄,颗粒稍粗,不如他在镇上吃的那样精细,但麦香味十足。
  宁澜先用温水把面粉搅成絮状,再揉成光滑的面团,盖起来醒半个小时。锅中烧开水,把切好的瓠瓜丝放进去焯一下,用黄芥末、盐和米醋凉拌。
  这里各种调料还是比较全的,现世常用的酱油、醋也都有,但因为粮食产量低,以粮食为主材料制作的调料,量少价格也偏高,普通老百姓很少舍得大用。
  再说这里虽没有辣椒,但人们也是极喜食辣的。这时的辣味来源主要有胡椒、芥末、和姜。胡椒是海外传来的,比较金贵,上层人士用的多。芥末和姜则比较常见,芥末是芥菜的籽,研磨后加醋和水调和,用细纱布过滤出汁液,放凉即可。
  宁澜用的醋是他自己酵的,一斤大米可以制作 20 斤的米醋,比买的合适。大米反复炒成金黄色,加水和糖密封在无油无水的坛子中发酵两周就可以了。
  面团醒好,分出大小相同的剂子,擀成圆片,轻轻地抹一层油,再均匀的撒上盐和葱花,卷起来两头封好,擀成碗口大的圆饼,刷一层蛋液入锅中烙熟。
  这样烙出来的饼是一层一层的,面粉香气和葱花的咸香同时迸发在口中,酸酸辣辣的瓠瓜丝,解腻又开胃。
  “真的太好吃了,澜哥哥,”李小书吃的停不下来,一口气吃了四五张。
  “你慢点儿吃,没人和你抢,”宁澜很羡慕李小书的饭量,他也想多吃点儿快快长高,他现在太弱了,背篓都是用小号的。
  饭后宁澜心安理得的打发李小书去刷碗,他很喜欢做饭,也是真的很讨厌刷碗。
  宁澜坐在院子中,泡上两碗菊花茶,茶水冒着热气,菊花在水中重新绽开。小路上行人三三两两,不见匆忙,悠闲自得。远山被太阳染上一层金色,不断有悦耳的鸟鸣传来。
  “我哥哥要是像你做饭这么好吃就好了,”李小书吃的坐不下去 ,揉着肚子在院中溜达消食,还不忘对宁澜抱怨。
  “你哥哥知道你背后说他又该揍你了。”
  “嘿嘿,澜哥哥最好了,你可千万别给我哥哥说。”
  实在无聊,喝完一碗茶,宁澜干脆教起李小书打太极,“对,像我这样,含胸挺背,屁股收起来,腰放松,肩膀下沉,找远离耳朵的感觉。”
  起初李小书觉着新鲜,像模像样的跟着宁澜练,就是练了几式腿酸的慌,耍赖不练了,“好累,澜哥哥。”
  俩人大眼对小眼,百无聊赖之际,宁澜想起了小时候他和爷爷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
  宁澜用木棍儿在地上画出 6*6 的小方格,找两颗石子儿当将,摆放在首行中间的位置,又撇 24 根儿小木棍当兵,靠着下面 4 行摆满。
  将只有和兵中间空一格儿的时候能把兵吃掉,把兵吃完算将赢,若是兵把将四面都堵了将出不去就是兵赢。
  “可明白了?”宁澜把规则详详细细的给李小书讲了两遍。
  “明白了,来吧,”李小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好,那我先当将,你先熟悉熟悉,一会儿咱俩石头剪刀布,赢了的可以自由选择身份,”宁澜原来从没赢过他爷爷,他爷爷是个老狐狸,三下五除二就能把他打的稀里哗啦的。这点儿手艺对付李小书这个十岁的小孩儿还是绰绰有余的。
  李小书屡败屡战,玩儿的不亦乐乎,李小墨来接他时输的不肯走,还是李小墨允了他次日再过来才肯回去了。
 
 
第8章 
  第二天一大早李小书就来了,怀中还抱了一只纯白色的小奶猫。小奶猫长了一双异色瞳,一只眼睛蓝色,一只眼睛绿色,脖子中用红绳系着一颗锁状的小石头,正歪着头打量宁澜,乖乖巧巧非常可爱。
  宁澜心都要化了,“哪儿来的小猫?”
  “我家大黄生的,”李小墨一脸满足的胡撸着小猫的脑袋。
  “我去你家怎么没见过,”宁澜伸手想把小猫搂在怀中,被小白猫拍了一爪子,“这小石头也怪好看的。”
  “嘿嘿,小白才满月没多久,原来大黄护着不让碰,这小石头是昨天摔马车那人给的。”
  小石头虽小却很精致,颜色也通透,看昨天那人的衣着打扮,随手给出这样一颗小石头也不足为奇。宁澜问道,“那人怎么样了,伤的很重吗?”
  “没什么大妨碍,我爷爷说再留一晚上明天就可以走了。”
  宁澜看着小白实在是心痒痒,问道,“你家中还有小猫不?”
  “有呀,大黄这一窝生了三只,除了小白,还有一只金被银床和一只乌云盖雪,”李小书撅撅嘴,“澜哥哥,你想聘猫呀,那得大黄愿意,改日你上我家看看吧。”
  “择日不如撞日,我们现在就去,”宁澜说风就是雨,他早就想养猫,可是要学习没时间照顾,原本他打算毕业了一定要养一只的。
  “我才刚来,澜哥哥,”李小书急的跺脚,他想玩那个游戏想了一晚上,谁知道澜哥哥看见猫就迷上了,早知道不带着小白来显摆了。
  宁澜哄他,“你帮我说服你家大黄给我一只小猫,改日我陪你玩儿到尽兴怎么样?”
  “我试试吧,大黄平时可野了,谁的话都不听。”
  宁澜到了李小书家中,李大夫、李小墨和昨日那人正在吃早饭,宁澜急着过来没成想赶到了人家饭点儿上,一时有点儿窘迫,  “李大夫,叨扰了。”
  李大夫站起来招呼他,“无妨,快来坐下,可是小书惹祸了?”
  宁澜忙道,“没有没有,是我见着小书怀中的猫很喜欢,拜托他带我过来看看其他的小猫。”
  “这样啊,一会儿让小书带你过去,可吃过早饭了?”
  李小书遗憾地咂摸嘴,“没有,我才过去澜哥哥家他就拉着我回来了,我还想着蹭他做的饭,澜哥哥做饭可好吃了。”
  “就你瞎胡闹,”李大夫轻斥道,把宁澜拉上饭桌一起吃饭。
  “是我冒失了,不怪小书,”宁澜怪不好意思的,拗不过李大夫的热情,就着流油的咸鸭蛋喝了一碗粥。
  宁澜去看猫的时候,大黄正不耐烦的把一只橘白小猫从身边扒拉开,小橘猫被扒拉开几回,还是契而不舍的往大黄身上爬,最后实在爬不到大黄身边,就扑着大黄的尾巴玩。
  还有一只小奶牛听见外边有响动就把头埋在大黄怀中不敢动弹。
  这时大黄看见有人来了,竟把不断扑它尾巴的小橘一爪子踢到了宁澜这边。
  宁澜抱起小橘猫,大黄只瞟了一眼就去舔小奶牛了,小橘在宁澜怀里钻来钻去最后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窝着打呼噜。
  李大夫乐呵呵地道,“这是该着你把这小家伙聘走,你可有意?”
  “有意的,”宁澜自是赶紧答应,“只是我不懂,还得请教李大夫该如何下聘?”
  “挑选黄道吉日,下聘书,送聘礼,就能把小猫纳走了,”一道低沉的嗓音传来,是昨日摔下马车那人,叫张九如的。
  宁澜躬身请教,  “请问张公子,聘礼几何,聘书又该如何写?”
  “家猫须给主人送一包盐,野猫须给猫妈妈送一串儿鱼,聘书的话,若是宁公子不嫌弃,我可以代写。”
  “那就有劳张公子了,”宁澜才知道古人领养小猫有这么多讲究。
  下完聘纳猫回家的时候,得把小猫装在斗或者桶里,外边裹上布袋,再找主人家要一双筷子放入其中。
  回家路上如果遇到坑坑洼洼的地方,须得填平。到家之后,还要带着小猫拜家里的灶神,,之前要来的那双筷子插入土中,就是小猫以后的专用厕所了。
  猫的叫法也很有讲究,他怀中那只小猫身上是橘色肚子白色的叫金被银床,猫妈妈那种纯橘色的叫金丝虎,小奶牛这样身上黑肚白腿白的叫乌云盖雪,纯黑的叫玄猫,纯白的叫尺玉等等。
  另外这里纯色猫最受欢迎,纯橘色金丝虎为猫中上品,其次为白色尺玉,再就是黑色玄猫了。
  “李大夫,烦请您挑选个好日子,”不能马上把小猫带回家宁澜还是微微有些遗憾。
  “巧了吗不是,今天就是个好日子,”李大夫看得出宁澜是真心喜欢小猫的,那些虚礼也不太在乎。
  宁澜心中一喜,道别众人,匆匆回家准备聘礼了。
  宁澜包了一包盐,路过村中河边时,刚好看到有人网了鱼上来,又花十文钱买了几条小鱼,用柳枝穿了起来。虽说大黄是家猫,但礼多人不怪。
  宁澜把聘礼送给大黄,张九如拿出写好的聘书让宁澜按手印。
  聘书又叫纳猫契,纳猫契中间张九如寥寥几笔勾勒出了小橘的样子,围绕小橘写着纳猫的日期,猫的花色样子,和对小橘的要求:如多抓老鼠,不要乱跑之类的,最后落下宁澜和他的名字,宁澜为行契人,他是见证人。
  宁澜开开心心谢过众人把小橘迎回家中,给取了个名字叫小九儿。
  那张九如应是非常爱猫的,小九儿脖子上他也系了一颗圆圆的碧绿小石头,随着小九儿的动作一晃一晃的。
  “小九儿乖乖,爹爹给你洗澡,不要抓我好不好,”午后阳光正好的时候,宁澜用温水给小九擦拭了一番,小九儿粘人,总爱往他床上跑。
  “喵,”刚碰水的时候小九儿还有些焦躁,宁澜耐心抚摸着它的背,等它情绪稳定了才继续。擦拭完怕小九儿受凉,又用棉布捂着在阳光下喂它喝肉汤,等小九儿毛干了,宁澜才抱着它去床上午睡了。
  之后上山宁澜都是带着小九儿去的,小猫贪玩,宁澜也不愿把它拘在家中失了野性。起初给小九儿项圈上系了根长长的绳子防止它在山中跑丢,后来也不用了,小家伙非常有灵性。
  转眼已经入冬了,宁澜又去镇上卖了几回药材,买过冬季御寒的衣被食物,便不打算再进山采药了。
  趁大雪封山前,他要多囤些酸枣和山药做成糕点,为漫长的冬日填些进项。
  酸枣肉可以做成酸枣糕,把酸枣隔水蒸到开口,凉晾剥皮拿木捶捶捣成泥。捣酸枣泥的过程中枣核会脱离出来,宁澜一一拣到干净的木框中,以后空了剥酸枣仁卖。
  酸枣泥捣出来是像面团一样的,比面团还有粘性。再把面果煮熟,也捣成泥。面果晒干之后吃起来像红薯,只是个头小很多,非常噎人,但极甜。糖价贵,面果的甜味儿可以替代一部分糖。
  最后面果泥和酸枣泥加糖混合均匀,揪出大小相同的剂子摊在竹筐中,再用手指按成松饼大小的圆形,晾晒至七成干就可以了。
  晾好的酸枣糕成琥珀色,酸甜软糯,宁澜给取了一个“琥珀糕”的名字,暂时打算卖一文钱一块儿。
  山药宁澜打算做成山药枣泥糕。
  村里人家中收来的红枣去核煮熟,仔细剥了皮儿锤打成泥,再入锅中炒,炒制时加少许糯米粉增添粘稠度,最后加糖加猪油炒至枣泥成团儿了出锅。
  山药也需削去皮煮熟按压成泥,两层山药泥剂子夹一层枣泥剂子放入刷了熟油的梅花模具中,脱出来五瓣梅花儿样,非常好看。
  山药枣泥糕宁澜给取了一个“白玉糕”的名字,打算卖三文一块儿。两样糕点宁澜调试了几次味道,觉着差不多了,记下最终的材料用量。
  第一场雪后,宁澜才去镇里摆摊儿,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他心中也是有考量的。
  一来这两样儿点心做法简单,内行人一尝就知道怎么做,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时节再去找原材料就不好找了,宁澜只要年前这段时间安安稳稳的把这生意做下去就行。
  二来这两样点心都需要大量的糖,成本不低,没人竞争宁澜方便控制价格。
  头一次去镇上宁澜只带了 50 块儿酸枣糕,30 块儿山药枣泥糕,两样糕点都提前切了些小块儿用来给路过的行人品尝。
  这里对商人比较友好,有很多商业税减免的政策,像宁澜这样本地的流动小摊贩,朝廷颁布过“小交易,不收税”的法令,所以宁澜摆摊儿每天只需交 2 文钱的的“占道经营费”,占道经营费原来也不收的,只是摆摊儿的人多了不好控制官府才开始收。
  宁澜左右各挨着一个卖白豆蔻熟水的小娘子和卖香包的老婆婆,卖熟水的小娘子脸上蒙纱,羞羞怯怯。
  其实白豆蔻开胃健脾、专解暑湿,适合夏日里饮。但是宁澜不断的看到有年轻的小娘子和书生样儿的少年买着喝,突然想到李清照的一首词,“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煮熟水,莫分茶。”便然懂了,这些都是古代的文艺青年。
  点心摆外面时间长了会干,也不卫生,宁澜只摆出样品和试吃品,其他的还放在筐里,用湿布盖着。
  宁澜给卖熟水的小娘子和卖香包的婆婆各送了两块儿点心,便吆喝起来,“好吃的点心,免费品尝,满意了您再买。”
  稍刻便有人来问,宁澜让来人自取试吃品品尝后,才介绍道:“这琥珀糕酸甜开胃,可美容养颜,一文一块儿;白玉糕软糯,可补益脾胃养气血,三文一块儿。”
  那人惊道,“小哥还懂医理?”
  宁澜谦虚,“略懂一二。”
  那人也爽快,“成,那琥珀糕十块儿,白玉糕五块儿,家里人吃了若合口味,我再来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