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古代架空)——霂子已

时间:2024-04-14 07:14:12  作者:霂子已
  群臣们屏息,面露凝重和惶恐。最主要,谁也没想过,一个女子当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叫来金吾卫,直接杀了……老将军!
  诚然老将军是退回来了,可是好歹也是功臣老将……殊不知,上回元理和崔玄去军队就已经把那老将的军摸了个一干二净,是知道绝不会有士兵因为老将军的死而谋反,武则天才敢杀他。
  杀人,当然是武则天所不愿的,但是——
  她没有回头路。
  朝堂这条路,本身就是铺满了人的骨血。
  “所谓舍一人,救万民,杀之,本宫不会犹豫,罪孽,也背得起!还有谁呢?”
  武则天已经调节好了情绪,她轻笑注视众臣,宛若神明注视众生。
  而后,无人应答。
  等了等,武则天才是又道:“看来,没有人再有意见,那么,本宫和皇上共同商议,思量将土地归还给农民,让他们耕有其田,收获丰饶。唯此,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大唐才能更加富强……可若再让发现,谁一味压榨百姓,收一时富裕,害长久国策,乱大唐的长治久安,令自己短暂繁华,那么——别怪本宫,无情。”
  最后两个字说完,武则天站起来,群臣立即下跪,这次是全部下跪。
  “只有让百姓得到利益,一个国家才能真正强大。中饱私囊能解一人之欲,却会毁掉整个大唐。若国之不存,此乃得不偿失。"
  群臣默然。
  他们如何不知这个道理,只是不服武则天罢了,而武则天当众这么一手,让群臣都吓了一跳,土地到底给不给的先不说,眼下是纷纷附和道——
  “天后陛下英明,此举必将使大唐更加强大……”
  本以为就此退了,不想武则天走到许敬宗前,又停了下来,“许大人,许宰相,许相公。”她一连三句,让许敬宗有些发抖,抬头又慌忙磕头:“天后陛下……请讲!”
  武则天的眼神锐利如鹰,声音深沉如海,“如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你看要如何?”
  话一出,群臣们再度面面相觑,无人敢出半点声音。
  许敬宗也是懵了,“国库……空……空吗……”
  他怎么不知道?但是他的职位确实也不该知道。
  武则天了解他的花花肠子,也是吃准了他不会说,于是接着说下去——
  “继续方才所言,本宫考虑,除了将土地归还给农民,再减少今明年的苛捐杂税,先让百姓有更多的收入,过两年再补税,这样,国库应该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税收。你说呢?”
  许敬宗向武则天行礼道:“陛下,微臣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只有让百姓富裕起来,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话都说到这里了,他是必须表态了,纵然权贵们跟他打好了招呼,然而,他没有路可以走。
  也是表明了态度,许敬宗深吸一口气,接着道:“陛下,微臣还认为,应该立即实施这个农田分发的政策,马上入冬,百姓开春才能真正播种,这样,陛下的计划才能实现。”
  武则天满意的点头,直接宣布:“好,那就按照许爱卿的建议去做。许爱卿,你可要让大唐重新焕发生机!”
  许敬宗额头都冒出汗来,嘴上恭维着:“臣不敢当,臣只能尽全力,鞠躬尽瘁!”
  群臣们闻言,虽心中不满,但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武则天也是目的达到大部分,却就在她准备退朝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通报——
  “徐有功,请求觐见!”
 
 
第133章 朝堂论辨
  朝堂内,原本杀一人而群臣畏之的场面,因徐有功的觐见再起波澜。
  徐有功的突然出现,就如掀起一场看不见的风雨。
  有臣道:“今日的争吵,归根结底不就是因为徐有功吗?”一个声音响起,带着明显的挑衅。
  武则天坐在龙椅上,目光如冰,冷冷地扫过整个朝堂。
  她没有说话,但那股威严的气场已经足够让所有人都低下头去。而刚才出言的那人,早已猫在人群中,跪下再也不敢抬头。
  但是这句话如同巨石落入水中,激起来千层浪,也扇起来一大把火——
  “是啊,大家聚在这里,不就是为了决定徐有功的生死吗?”
  “天后陛下,您打算让徐大人就这么在外面等着吗?”
  随后又有多人出言试探,话语中带着一丝讥讽。
  “事情到底怎样,还是当面说清楚最好……”
  “对啊,对啊……”
  朝堂上,局面又回到从前,可这次就连崔玄都不好办,不好强行压制了。
  徐有功这人!太过刚正不阿!
  说穿,就像之前他办案中遇到的恶人,每一个都对他十分的信任,因为——
  “徐有功这样的忠正直士在朝为官,既不会因对方是好人而隐瞒罪行,也不会因对方是坏人就草率定罪,其实他为了农夫们说话,很是奇怪!天后陛下,把人传进来,当面说清……也是……”
  有人再次大声说,并不担心徐有功来协助武则天处理农事,会多么厉害,反而,奸臣们不会再担心,武则天和崔玄会再肆意妄为,突然杀人!
  只要徐有功来了,就绝不会对天后的“恶行”视而不见!
  他会坚决捍卫正义!
  所以,比起武则天,大臣们更想要徐有功进来。
  朝堂闹哄哄的厉害,崔玄看向揉着脑袋的武则天,武则天心中又何尝不深知“徐无杖的‘威严’”,不过,她头痛是装的,就连痛苦的语气也是装的——
  “宣……宣吧。”
  武则天做出努力打起精神的样子,而臣子们则已经开始不避讳的窃窃私语。
  武则天也在这时侧头对要去传话太监低声道:“徐有功手持的令可以拿走了。”自由出入宫,对“徐正直”来说还是太冒险。
  可不让他来,场面会更失控。
  他既来,说明白皮书已成,正好可以堵这群老东西的嘴。
  但面上,她故意装出不太情愿的样子。
  在一片混乱中,许敬宗的眼神与其他几个亲信交错,朝堂上,他们分散四方,但是眼下都朝着一起汇聚。
  “徐有功的剑术超群,若是在外面暗杀,风险太大,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一直没有给所有人计谋的许敬宗终于有了计划,正在窃窃私语的大臣眼看到许敬宗等人凑在一起,背对武则天,也都悄然声音小了下来。
  许敬宗则直接对这群心腹道——
  “想尽办法,逼徐有功,撞柱至死。”
  周围人微微一愣,旋即都睁大眼,心领神会:“妙啊!徐有功身为臣子,照规矩,是不能带剑上朝的。若是他在朝堂上出了事,那也只能算是意外!”
  “而且,就得用他的正直品格来攻击他,他不是以正直著称吗?那就让他在正直和生命之间做选择,看他的正直能值几钱!”
  “没错!人都死于自己的优点。我们就拿他的优点来逼他,看他如何选择。”
  许敬宗的话语,犹如一场瘟疫,在朝堂上迅速蔓延开来,他自己早已离开,计划已经构思和下达完毕,接下来就是实施了。
  旁侧有中立党,耳朵好的听到的,皱着眉,却不知怎么说。
  刚入朝堂的人,哪个不是满怀一腔热血,一身正气?
  然而,朝堂之上,尽是老臣,鲜有年轻面孔又是为何?
  因为年轻的根本无法在这里立足,徐有功只具备办案之才,完全不够。
  哪怕他的智慧和能力无可挑剔,可他性格过于耿直,这种过分的刚毅容易导致折断,并不适合在朝堂上立足。
  朝堂的混乱切切声,随徐有功的身影从台阶一步步浮现而终止。
  阴沉欲雪的天幕,不知怎得竟然破了口,像被谁撕裂抢出来的阳光洒在徐有功赤红官袍,若鲜血燃烧,沸腾,任由北风呼啸,袍子烈烈而他眼神坚定,手捧白皮书,稳得仿佛崖上千年劲松。
  恍惚,许敬宗竟觉时光倒流,像又看到那个他曾设下千方百计要杀的红发霄胡人……霄冬至!
  金光随徐有功走进朝堂而消散,仿佛只是来送他一程。
  徐有功脚步顿了顿,想回头,没有回。
  众人也恍惚回神,许敬宗亦回原处,余光扫见那红袍,愈发厌恶,随后,低低的视线在众人之间悄然穿梭,眼神紧锁在几个亲信的身上,微对视垂眸下达杀令,才回头站好。
  武则天端坐高台,纵观局面暗涌,看到许敬宗靠近那些心腹,清楚知道他所想,更看到有几个做出杀的手势,如今他们要徐有功死很难,既不能死在宫外,徐有功太强,就想要让他死在朝堂上。
  走到最前方的徐有功,目光与许敬宗相遇。
  一刹那,许敬宗仿佛真看到那个红发霄冬至的眼睛,坚韧而决绝,忠贞正气又沉如磐石。
  “臣徐有功,承蒙天子天后所托,始终铭记使命,全力查明真相。现今日已查明事实,与诸多僧侣和农户深入交流,获取了他们的证实与联署。他们共同证明,那些为夺回田地而甘愿赴死的农夫,实属无奈之举。臣特此申请,恳请陛下开恩,赦免这些农夫,免除其死罪,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徐有功与其他臣子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会直接说事儿,不会一来一回的绕弯。
  赤袍随着他跪下,褶皱在身下堆叠,似血色波纹荡漾,如烈焰灼烧着许敬宗的眼。
  许敬宗的眼皮子猛然跳动了几下,他未等亲信发话,便决然地开口道:“作为朝廷的命官,还是司法参军,你该深知法律的重要。这些农户的行为,实属罪大恶极。如果轻易赦免他们的罪行,那岂不是给天下人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让人们效仿他们的行为吗?天后陛下,请恕臣不能妥协,臣坚决认为,这是不妥当的!”
  许敬宗的“突然”转变,让整个朝堂的气氛和风向都随之变化。
  一时间,原本刚才松口的声音销声匿迹。
  大臣们议论纷纷,矛头直指徐有功。
  “臣听说,徐有功在蒲州被称为徐无杖,似乎他的事迹多发生在蒲州河一带。天后陛下,此事您怎么看?难道徐大人是为了名誉而不顾律法吗?唉,他的用心实在是太险恶了!”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他一直以正直自诩,但这次的所作所为,显然与他的名声不符。我看他不是在保护那些无辜的农夫,而是在为自己的名誉而战。”另一位大臣附和,话里话外,无不透露出对徐有功的强烈不满与质疑。
  “名誉确实是一个双刃剑。有时候,人们会被自己的优点所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徐大人,你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让名誉遮蔽了你的双眼。你还年轻,前途无量,可不要因小失大啊……”又有一位大臣语重心长地劝诫,甚至,看似好心。
  武则天心中知晓,这几位都是许敬宗的亲信,必然是方才就达成共识,想要步步紧逼,将徐有功逼入绝境。
  然而——
  “诸位大人省省心吧,虽说唾沫星子能淹死人,可下官这里早就不新鲜了!”
  徐有功遇到的事可远比眼前糟糕多了。
  武则天欣慰,崔玄也是把拔出来一半儿的剑插回去。
  “大唐的律法赋予了人们言论自由的权利。”徐有功一人横扫群臣,掷地有声道,“但同时,也规定了诬告罪的严重性。诚恳劝诫,诸位大人们,可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下官真的会告罪,天后陛下就在这里。”
  徐有功这些年受惯了冷言冷语,甚至石头,臭鸡蛋也是受过的,对这些早就不在乎了,甚至,都不像是对待武则天他还认真的措辞,对着惊愕的许敬宗还有那些人,继续舌战群臣——
  “还有,莫非诸位大人以为,这些诽谤污蔑的话说出来,就会被信吗?擦擦眼睛吧,若真是如此,臣也就不必穿着这身红袍查案,应当是在座的各位大人啊!”
  徐有功说的,武则天都要低头用袖子遮掩才能不被看到笑出来。
  这个徐有功,还真是……出走一趟,归来让人刮目相待!!
  “大人们又真是为了大唐的律法而发声吗?还是说,是各位大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攻击下官呢?若是下官心志不坚定,真是个沽名钓誉的,恐怕此刻已经撞柱子,死于此。”
  徐有功的话说完,整个大堂的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而紧张。
  大人们互相交换着眼神,脸上都露出了几分惶恐。他们原以为徐有功会轻易屈服,却不曾想他竟如此坚定不移!这还是之前那个一心求死,甘愿死也要告天后的徐正直吗?
  “徐有功,你,你不要欺人太甚!”一位大人在许敬宗的连续眼神杀下,主动出来大声喝道,脸色涨得通红,终于憋出来了——
  “你口口声声说不是为了个人名利,却一再顶撞宰相大人,这难道不是为了个人名节吗?”
  “欺人太甚?为了个人名利?”徐有功先是重复,随后一声冷笑,“说得好啊,下官何苦与各位大人争执不休呢?徐某脱了这身皮,虽不才,但也绝不非沽名钓誉之辈,所谓顶撞上官,是因为他犯了错!
  “身为国之宰相,岂能不为民着想?”徐有功说脱就真脱了衣服,红袍之下竟是破破烂烂的里袍,“徐某是个不畏个人名节的,若畏,早就学那明哲保身之辈,或安享荣华富贵的,锦缎加身!”
  他那一身破破烂烂的衣裳都不用多说,便是在场的人也都愣住,连带许敬宗也是微微皱眉。
  然而群臣太多,一位大人再度站出来,冷冷道:“徐有功,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如此嚣张脏污天后陛下的眼睛!”
  徐有功面不改色,平静地穿上衣答:“大人们若是没有可以攻击徐某或者关于农夫的其他异议,下官这就辞官了,不会再来脏污什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