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成被长公主包养的废柴(GL百合)——105号

时间:2024-04-17 06:57:56  作者:105号
  他可担不起替隆庆帝做主的大帽子,如今的隆庆帝,已不是当年刚登基的年轻天子了。
  否则,他也不会想改革科举,磨刀霍霍向着世家了。
  安定侯冷笑了一声,也跪下说道,
  “陛下,虽然臣不喜欢徐大人的说辞。但是,臣愿意为大越尽忠,为陛下效力!”
  御书房的其他人听了此话,不禁都暗暗为安定侯可惜。这是被逼无奈啊。
  谁想去那贫瘠的地方?一应粮草,军费,还得等着户部拨款。没有地方税收,可和州县的主官还不一样。
  冯公公看着隆庆帝不停的用手指叩着桌案,心中叹息一声。到底是和前朝有些牵扯的人,陛下,焉会留在身边?
  即便如今皇后娘娘不在了,现在只剩了公主殿下一个人,陛下,还是如此的不放心啊。
  发现自己想远了,冯公公赶紧把自己的思绪拉了回来。
  “董卿一片心意,朕知晓了。” 隆庆帝说道,
  “既如此,朕便封你为镇西将军,正二品。把你的兵带去济州关,济州本地守军,也归你节制。至于剩下的几千缺额。。”
  隆庆帝面露难色,从哪抽调好呢?
  “陛下,臣手底下有三千,济州守军有五千。缺额两千,臣可从附近州县征兵。这样,路上也少一些粮草的消耗。” 安定侯说道。
  隆庆帝心下宽慰许多,笑着说道,“就依董卿所言,若是容易招募,多一两千,也不是不可。”
  大越可征的兵,本就不多。和前朝打了几年后,建朝二十多年,到现在,算是才多了一代人。
  养军本就是耗费颇大的事情,光是天门关的十万大军,每年就耗银无数。令他十分头疼,但却不能不养。
  “多谢陛下隆恩。”安定侯大喜,这可是意外的收获,能超员。
  就算更多一些,但只要不上报,谁知道呢?殿下能养得起就行。
 
 
第127章 准备南下
  从御书房出来以后,安定侯依然满脸不悦。有些官员前来安慰,安定侯通通都礼貌的笑笑,不说话。
  “申大人,申状元。真是好提议啊。”安定侯看着申景,阴阳怪气的说道,“不知申大人提议的时候,可想到本侯会被你连累?”
  申景仍旧是那副淡淡的表情,“侯爷莫怪,下官也只是为了大越着想。”
  安定侯甩甩袖子走了。
  不少人看着申景,眼里都带了同情。这申景,出身寒门,又毫无背景。
  看来是想顺着圣意,做个孤臣了。只可惜,这样会得罪世家。谈何容易?
  待安定侯回到营中,宣布了这个消息后。手下的兵士,包括几个副将,都大吃一惊。
  “侯爷,那济州关,离京城千里之遥。马上就到了流放之地。”其中一个副将气愤的说道,“这分明是他们排挤侯爷!”
  安定侯要的就是底下人这样的态度,否则怎么对当今产生不满?
  “众位都是跟着我许多年的兄弟了,我今天也不瞒大家。”安定侯指了指天上说道,
  “还不是因为我夫人,当过那位的伴读。此去济州关,大家恐怕得带上家人了,一时半会儿我们是回不来了。都是我连累了大家。”
  “侯爷此话就折煞我们了,侯爷这些年对我们照顾已经很多了。”另外一个副将说道,
  “若不是有侯爷,我们这几千人,早就散了。哪还有一口饭吃。”
  “唉,本侯如今,心如死灰。真是让人心寒啊。我也得回去收拾东西了,想必不日就要出发了。
  营中就拜托给两位,若是有不愿去的,给一些遣散费即可。毕竟此去山高路远,本侯也不强求。”
  安定侯说完,面带颓丧的走了。
  等两个副将,把这消息传给下面人的时候,都群情激愤。这些自然在安定侯的意料之中。
  此时的公主府的书房里,沈钰正拿着她特制的碳笔,写写画画。
  “殿下,我们能动的银子,大概也就这些了。”沈钰说道,
  “这些先送到母后手里,让她在周围先买地。没有粮食可不行。尤其要尽快在济州多买一些地和铺子。
  济州如今要通商了,往来的客商必然会多了起来。这客商一多,衣食住行,都会慢慢的好起来。
  趁济州现在还是贫瘠的偏远之地,多买一些。一旦安定侯驻军到了,那些客商,也就是一两个月,便都会涌向济州。
  至于我外祖父那边,我已经让母亲去了信。外祖父的产业,也要尽快的挪到济州去。
  民用驿站已经建完了,殿下救的那些人,可先安排进去。只要道路打通了,以后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别的,都方便很多。
  按照如今一个士兵一个月一两半银子的军饷,一万的军队,一年光军饷就得十八万两银子。
  这还不算吃饭穿衣,殿下从蒋家赢来的那些银子,恐怕也就能撑两年。”
  温泉山庄和如意楼,甜品铺子,卤肉铺子,学子青旅。大家都知道是沈钰的产业,这些明面上的东家,必须换人。
  还有京城外的庄子,山头,田地,都是沈钰母亲的陪嫁。沈钰的母亲,如今明面上去世了,嫁妆全留给了沈钰。这些,也都得卖了。
  至于酒坊和书铺子,戏班子,百花楼,还有几家客栈,倒是不用换人。
  产业要在琼州,济州发展。京城也不能扔掉,有钱人还是京城多。
  慕容清看着纸上的数字,这对于她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了。也难怪历朝历代,谋反的都很难成功。
  这养军,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一般人,哪里有这种财力。
  最后都是逼到一定地步,那些百姓拿起武器被逼造反,从而改朝换代。
  “赚钱太难了啊。”慕容清感叹一声,“也不知我还要等多少年。”
  “殿下急什么?”沈钰看她叹气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
  “民用驿站修好了,休息落脚的地方多了,往来南北的客商自然也多。
  济州的镇西将军是你的人,让彭大人,往济州再派几个主事人。这地方偏远,不惹人主意。
  再加上琼州整个都是你的封地,只要和匈奴的通商稳定,我保证不出三年,殿下就会富的流油。”
  “派官倒是容易,春闱过后原本从七品,正八品的官职的居多。皇寺之后,一些升到了正七品,从七品这些。
  从京里到这么偏远的州县,自然是要升一下的。去了琼走和济州,再查也能做个县令。
  那些正七品的,升为正六品到州府里,也是正常。加上旁边的梁州,大部分都可以是本宫的人。
  只是,这偏远的地方,繁荣起来也得一年半载。赚钱谈何容易?” 慕容清拧着眉毛说道。
  沈钰看着那好看的眉毛拧了起来,她走过来,伸手替她抚平了皱着的眉毛,说道,
  “殿下,对于匈奴人来说,最需要的是铁器,粮食,食盐。其次是贵族们喜欢的茶叶,丝绸,瓷器。
  这三州的粮食,我们得留着养军。但是丝绸,瓷器,茶叶。这些生意,我们都可以插手。
  济州的铺子我们占了先机,要去牙行采买一批大大户人家的出来的罪人,得会这些手艺。
  和匈奴通商,实际上是和殿下是三州通商罢了。但我们也得让出一部分来,不然外地客商没有生意做,济州也繁荣不了。”
  经沈钰这么一说,慕容清觉得十分有道理。济州地处偏远,京城里的人知道要通商,但却不会把生意做到那边。
  只有这些专门的商人,才会跑商到那边,但他们也不会置办固定的产业在那边。
  她要在西南和西北的交界处发展,自然是要置办这些固定产业的。
  慕容清点点头,示意她往下说。
  “另外一个便是食盐了,无论是女真还是匈奴人,都得需要。”沈钰说道。
  “只是官盐管控严格,晒盐场需要的地方极大,没办法掩人耳目。”慕容清说道,“没有大量的盐,就没必要冒风险了。若是一旦事发,我们可能前功尽弃。”
  “殿下,海盐我们是不能晒了。”沈钰笑着说道,“但是我们可以打盐井。”
 
 
第128章 船运
  “盐井?”慕容清还是第一次听说。
  “对。”沈钰笑着点点头,“我曾在一本游记孤本上看到,一位学子游历的时候,曾到过琼州,济州一带。
  听当地百姓讲,打井的时候,有一口井水有些咸。以为不能吃,便把井荒废了。
  但那学子认为,许是盐水。但因盐都官家的,这都是匠人的事情,他也就没有深究。”
  “所以你觉得,那也许是盐?”慕容清听了两眼发亮问道。
  大越的人吃盐,还都是用海水晒,煮。还没有盐井的存在。
  但是沈钰作为现代人知道啊,自贡盐帮菜,可是出名的很。这都是因为自贡那边的盐井多,形成了当地特色。
  “对,殿下。此事可为,我打算交给两个舅舅来做。”沈钰说道,“这些力气活,多和男人打交道。母后不是很方便。”
  沈钰这几天见过了他的两个舅舅,也知道他们的心思。商人出身,想搏一搏富贵。
  若是成了,自然就是从龙之功。自古富贵险中求。
  慕容清点头表示同意,“你安排便好,只是这养军,着实也是个麻烦。”
  “殿下,可曾留意过年的时候放的鞭炮?”沈钰笑着问道。
  “自是知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沈钰笑而不答,反问道,“殿下可还记得,有一年做鞭炮的私炮坊炸了?”
  “这个本宫记得,整个作坊都炸平了,工人也都死了。”慕容清说道,“这个在当时还查处了一批人。”
  慕容清脑海里似乎是闪过一些东西,快的她都没有抓住。
  “若是我能制成威力像爆炸那样的东西,殿下便不需要养那么多人的军队了。”沈钰说道。
  从私心上,炸药包这个东西,沈钰并不是很想待到冷兵器时代。杀伤力太大,有违天和。
  但这种东西,早晚会被发现。如今,她也不得不去做这件事。这可是谋反。
  作为一个现代的穿越人,看了那么多小说。对于一硝二硫三木炭这说法,可是熟记于胸。
  但是具体的配比却是古代的十六两秤。一斤硝石,二两硫磺,三两木炭。
  至于怎么做成威力比较大的炸药包,压缩一下,就得那些做鞭炮的匠人们去实验了。
  沈钰自然不会操心这些事,交给慕容清安排。
  慕容清听到她这番话后,兴奋的直接亲了她一口,也不顾什么礼仪不礼仪了。
  沈钰只有这个时候才觉得,慕容清像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女。活泼,喜于行色。
  等到夜深人静,两个人方才上床去休息。
  如今的两个人,自然不像是当初那样各自盖一床被子,是相拥而眠。
  慕容清把头靠在沈钰胳膊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最近发生的事情。
  沈钰则是时不时的回应她一下,等到慕容清的声音慢慢的低了下去,沈钰发现她已经呼吸匀称了起来,沉沉的睡了去。
  次日一早,等两人醒来的时候早就已经天光大亮,阳光已经照进了窗户。
  慕容清睡眼惺忪的问道,“什么时辰了?”
  “太阳晒屁股了。”沈钰亲了亲她的脖子说道,“起来吧。”
  府里的各人早就忙了起来,见到沈钰和慕容清携手走来,海棠和徐朗均是满含深意的看了两人一眼,然后说道,
  “殿下,安定侯已经接了圣旨,整军出发了。”
  慕容清轻笑了一声说道,“这可真是够快的,父皇怕是安定侯反悔吧。”
  沈钰一脸了然的表情,“殿下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京城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我今日便进宫请旨。”慕容清说道,“母后去世了,本宫待在京城容易睹物思人,出去散散心也是应该的。”
  沈钰点点头,“这些殿下看着安排吧,京城的铺子,我也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那边安定侯和手底下的人,如何的不满,愤懑,自不必提。
  这边慕容清去宫里请旨,说要去封地待一段时间。只要进宫就会想到母后,只觉悲伤不能自已。
  隆庆帝倒也没有多加阻拦,就封也是正常的事。只不过因为她是公主,不是皇子,所以留在京中也没人管。
  如今要去自己的封地,自然也是顺理成章。
  隆庆帝说要给她派一些侍卫和仪仗。慕容清委婉的拒绝了,说劳民伤财,只府里的侍卫便可。
  她自然是不可能让隆庆帝派一些人跟在她身边的,否则这些以后都是隆庆帝的耳目。
  若要是在封地,做点什么事,说不定还会惹出来什么乱子。
  三日后,公主府一行人,悄悄出发了。
  沈钰推开船舱的窗子,平静的江面,映入眼帘。江面上的商船,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前朝曾举全国之力,开通了一条大运河。对于当时来说,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但是对于后世来说,却是功在千秋。
  “殿下,运河并不能到琼州和济州。”沈钰回头看着慕容清问道,“你还有别的打算?”
  慕容清正躺在椅子上,悠闲的喝茶,一旁的海棠时不时的给她捏捏腿。
  她闻言放下茶杯,不意外沈钰能猜到她的心思。
  “从江南到京城的航线,这道大运河,徐家占了六成的生意。
  剩下的四成,在徐介夫人的娘家兄弟手里,两成在民间的商队那里。”慕容清说道。“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沈钰听了蹙着眉头,“徐家有钱,有钱就有粮。若是再有了兵,便可通过这运河,直达京城。连报信都来不及啊。”
  慕容清拍掌笑道,“果然还是你通透,徐介这老狐狸,心大的很啊。
  都以为只有老三的蒋家在捞钱,其实徐家这船上的生意,做的更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