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戏班文武场又响,正是唱的那段脍炙人口的唱段。戏班里的旦角声音坚韧,引得听者也随之而唱,一人唱,继而二人唱,二人唱,继而百人唱,千人唱,万人唱——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声音盖过了锣鼓,盖过了胡琴,盖过了旦角,好若千军万马齐齐喑鸣,长街上下,小巷内外,人人高声而吼,为岳昔钧争取一线生机。
岳昔钧缓缓挺直了腰背,这一切虽则是她早便计划好,此时身临其境,焉能不动容。岳昔钧热泪顺颊而下,身上之痛似乎也悄然而解,止不住的笑意溢在唇角,她在朦胧泪眼中望向人群,千言万语难出口——也不必出口了。
一片伸冤声中,有人破开人群,直直冲至监斩官身前,急急地道:“大人,太学生为驸马喊冤,宫城前已然骚动不止,陛下急谕,叫暂缓行刑。”
监斩官白着脸道:“谨遵陛下谕旨。”
那人一点头,又冲出人群,回去复命。监斩官吩咐道:“解绑,暂押回牢。”
岳昔钧将适才的话听得清楚明白,心知太学生之事,乃是沈家手笔,看来沈淑慎说服了沈正儒。
岳昔钧被搀上囚车,这次没有戴枷——一则是她几口血吐出,身子眼见得虚弱;二则是戴枷恐又激起民愤,监斩官不敢冒险。岳昔钧靠坐在囚车之中,向四周观刑之人微笑,那些人俱都向岳昔钧诉说些甚么,人多口杂,岳昔钧听不真切,却从神情上看来,皆是些关切之语。
岳昔钧制住了自己往皇宫方向看去的念头,在心中默然道:当真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岳昔钧一路又回到了牢房之中,她的病不过是被强压下去,但这个病,哪里是人力能左右的呢?
因而,岳昔钧一躺到牢房的稻草堆之中,精神一松,便又陷入了苦痛梦境之中。
梦中,家破人亡,岳昔钧孤身一人拖着残躯,爬向为她挡住来矢、缓缓倒下的那个背影。
她终于碰到了那人的衣衫,颤抖着手将那人的脸转向自己——
谢文琼的脸木僵僵地撞入岳昔钧的眼底,谢文琼那双杏眼瞪大,不甘亦不闭。
岳昔钧心弦骤然绷断,梦里梦外都“哇”得吐出一口血来。
她已然想不了那许多了,想不了为何自己屡屡思量于谢文琼,为何屡屡介怀于谢文琼如何待自己,为何病躯对谢文琼念念不忘。她亦想不了现在的谢文琼究竟如何,是否当真是安好,是否在宫中受了委屈。她更想不了如今这一遭之后,自己和谢文琼将何去何从。
岳昔钧失血过多,心气渐微,若是有医者在此,便可摸得出脉来——那是命不久矣之脉。
第106章 困偏殿驸马养身病
岳昔钧在牢房中苟延残喘不过半日, 便有人将她抬入了一架马车之中。岳昔钧本该警之惕之,怎奈元气大伤,马车微微摇晃得催人发困, 她不由自主地睡了过去。
待等岳昔钧醒来时, 望见的并非房梁, 而是床顶。这架子床用得是好木头,岳昔钧虽则认不出是甚么木头,却也能闻见其散发的淡淡木香。非但床是好床,被衾也是好绸缎, 光泽含蓄, 顺滑非常。岳昔钧微微一动,便知自己身上的衣裳也被换了, 衣料换得比做驸马时还要好,可以同谢文琼的衣料相聘美。
岳昔钧大抵知晓这是何处了。
她勉强撑起一点身子, 撩开轻薄柔顺的床帐, 看见帐外桌几、花瓶、香炉无不华美,心中猜测更加肯定几分——此处必定是皇室居所。
岳昔钧心道:只是不知此间主人是谁?殿下府中并未有这般布置的房间,难不成是端宁公主接我来?
她正疑惑, 便听得一声门响,有一宫娥打扮的女子端着药碗入内。那宫娥见岳昔钧醒了, 快步走到桌旁,先将药碗放了,便走到床边升帐,扶着岳昔钧半坐起来靠在床头。
那宫娥又倒了一杯水来,一手端着杯子, 一手托着一个盂,稳稳当当地又回至床边, 缓缓跪了下去,将盂暂放地上,双手捧着那水杯举过头顶,送至岳昔钧唇边。
岳昔钧一惊,道:“姑娘不必如此,快快起来。”
那宫娥不言。
岳昔钧只得双手捧了杯子,含了一口水漱了漱口。那宫娥接过杯子,又将盂奉上,请岳昔钧将那口水吐了进去。
宫娥收拾了杯盂,又捧着药碗来。
岳昔钧无奈地托了那宫娥的手臂一把,但那宫娥把头低得更甚,岳昔钧知晓她受命于人,身不由己,便也不再坚持。岳昔钧喝了药,总觉这药材恐怕也是名贵,只是不知是否为错觉了。
而那宫娥收了药碗便走,任岳昔钧如何同她说话也不言语半句。
如此,岳昔钧三日都不曾见过除宫娥以外的人。她也曾想悄悄溜了出去,却一瘸一拐,东倒西歪,好容易到了门外,却见门口廊下另有宫娥守着——她又被请了回去。
不过,岳昔钧站在门口的那一眼,倒叫她知晓了自己身在何处——不远处的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面阔约九开间的建筑,只有帝后用得。故而,岳昔钧此时所居,不是皇帝寝宫偏殿,便是皇后寝宫偏殿——多半是皇后寝宫偏殿。
岳昔钧暗自思忖道:这算甚么?先兵后礼?难不成当真是天下悠悠众口难堵,便要拿我做体恤的好帝后之态么?
然而,她并不得自由,有时枯坐出神,竟想道:也不知殿下现今如何了,她若是被软禁宫中,是否也是同我一般?若是如此,我们可算得是有难同当了。
岳昔钧想罢,无端觉得有些好笑,兀自低低笑了一阵儿,又觉得没趣,硬生生翻个身,侧着躺了。
大略又过了几日——岳昔钧并未数日头,便也不知究竟过了几日——终于有别个人来瞧她了。来人鬓发有些发白,面上也生皱纹,但是步履稳健,岳昔钧一眼便知她功夫不弱。
来人在床边坐了,伸手搭上岳昔钧的脉搏。岳昔钧没有反抗。
那人蹙眉道:“你不该失了警惕。”
此人一开口,岳昔钧便听出是神医。岳昔钧笑道:“以我如今的处境,警惕无用。”
神医道:“你出身行伍,就算你不警惕,你的身子也该自己警惕。而你的身子如今也失了警惕——你实话对我讲,你是否心存死志?”
岳昔钧否认道:“无有。”
神医并不信,收了手道:“你的病,是会让人有死意的。我同你点破,便是要告知你,你要是不想死,就把病治好。”
岳昔钧道:“好。”
神医道:“治病并非吃药便算完,你的心病多少有些讳疾忌医罢。”
岳昔钧轻笑道:“怎会。不过是梦魇之症,殿下也知,我已全盘托出,怎说是讳疾忌医呢?”
神医道:“那天刑台之上,你病发了,是也不是?”
岳昔钧道:“是。”
神医道:“你的心病本因害怕失去至亲之人而起,倘一想起或梦到类似之事,便易病发。你既然知晓,为何故意使自己病发?”
岳昔钧道:“我饮了酒,并非本意。”
神医道:“你诳不了大夫。”
岳昔钧叹了声气,道:“神医,我不想隐瞒,但实话言讲,我也不知当时为何纵着自己病发。”
神医道:“是因为明珠殿下,对否?”
岳昔钧没有否认。
神医一针见血地道:“你也无有全然的把握能从刑架上全身而退,便纵容病发,以此来见明珠殿下最后一面。”
岳昔钧侧首不语。
神医道:“我有一剂猛药,可治你的病,但要先要你半条命,再还你半条命,你肯是不肯?”
岳昔钧惨然笑道:“神医说笑了,我本就剩半条命,神医这岂不是要我死?”
神医道:“我自然不会叫你死。你吃了这几日的天材地宝,命自然是吊住了,只消好生将养,活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岳昔钧沉默一瞬,道:“敢问神医此番从何处来?”
这便是在问神医是因谁而来,是谢文琼、沈淑慎、谢文瑶,还是帝后?
神医并不回避,直言道:“从清宁宫来。”
清宁宫正是皇后的寝殿。
岳昔钧眼中现出一丝疲惫,道:“晓得了,神医有何方子,但讲无妨。”
神医此时却不直说,却是问道:“你姓岳?”
岳昔钧没料到她问这个,微怔道:“是。”
神医道:“我也姓岳。”
岳昔钧笑道:“神医是要和我论本家么?可惜我并不知亲生父母是何人,这岳姓恐怕也非我先人之姓。”
岳神医道:“自然非你先人之姓。”
岳昔钧听得有端倪,正色问道:“神医敢莫是知晓甚么么?”
岳神医淡淡道:“我不晓得你听没听过我的名姓,我双名为未央。”
岳昔钧一愣,道:“曾听五娘提起过您的名讳,您是她的师父。”
岳未央道:“不错。”
岳昔钧试探道:“难道,您同我……”
岳未央断然道:“不。”
岳未央看着岳昔钧道:“你同我并非亲人。此事,还要从廿六年前说起——”
廿六年前,岳城。
岳未央从一条小巷中钻出,她身上带伤,尤其是内伤,叫她呼吸不畅。但她仍不忘护紧怀中幼童,强打精神往军营走去。岳未央打听到,有军队在城中驻扎一宿,而她的徒弟明飞尘多半就在此军中。
岳未央一路险之又险地躲过追杀自己的仇人,恰遇见明飞尘在扎帐。岳未央躲在不远处的树后,向明飞尘丢了一颗石子。明飞尘敏锐觉察,来到树后相会。
岳未央将怀中熟睡的幼童交给明飞尘,勉强提气道:“你先帮我照顾几日,待我养好伤,必定追上你们,到时自然将她接走。万万不可叫旁人发觉,切记。”
明飞尘双臂僵硬地讲那孩童抱了,道:“我不会照顾小孩。”
岳未央瞪着她。
明飞尘又道:“我有几位结义姊妹,人品都好,我可拜托她们一同照料。”
岳未央无法,只得道:“你从不同人深交,肯与人结义,那自然是有义气之人。只是万不可再叫旁人知晓。”
明飞尘肃声道:“师父放心,我以性命担保。”
岳未央颔首,看着明飞尘遮掩住那孩童的身子,展开轻功悄悄入营去了。
明飞尘将那孩子带到帐中,三姐见了,欢欢喜喜抱过来,谁知那孩子恰好醒了。
于是,三姐便问道:“你是哪家小娃娃呀?”
那孩童懵懵懂懂,稚声道:“我叫阿瓒。”
三姐笑道:“你有没有大名呀?”
那孩童摇头。
三娘又问道:“你家住哪里哇?”
那孩童仍旧摇头,道:“我不知道。”
三姐继续问道:“你爹娘哩?”
那孩童垂泪道:“我爹娘死了,姨姨带我走……”
孩童四顾,问道:“姨姨在哪里?”
明飞尘道:“姨姨叫我们照顾你几天,她办完事立时来接你。”
那孩童面上露出些不相信的神色。
明飞尘问道:“姨姨有无给你露过她的功夫?”
那孩童点头。
明飞尘后退两步,使了一招岳未央的独门功夫,道:“我是她徒弟。”
那孩童有些信了,道:“姨姨就是这样打退坏人的,她说这是她自创的武功,等我长大了就教我!”
于是,那孩童便被明飞尘姊妹九人藏了起来,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岳未央都未出现。
明飞尘担心岳未央遭了甚么变故,但一来她身在营中,不能出去,二来就算出营,也不知岳未央在何处,便只得按捺住担心,又如此藏了那孩童小半年。
恰巧,因军队调动,明飞尘一干人又调军,路过岳城。明飞尘寻机给岳未央留了记号,却直到离去时,都未见岳未央的身影。
姊妹几位商议一阵,觉得岳未央多半是不会来带走那孩子了,便决议先给她做男子打扮藏着,哪天藏不住了,也好推说是男孩。虽多半要充军,但在吃女人的世道下,总归好过一些。
议定,几位都觉得该给那孩子起个大名,明飞尘道:“阿瓒说父母双亡,但和我师父相熟,我师父不喜孩子,却待她尤其紧张,我猜这孩子可能同师父有渊源,不如随她的姓罢。”
大姐道:“岳大侠生死不明,若是阿瓒日后问起,岂不是平白叫她添一桩心事?小孩子没有记性,欢欢喜喜长大便好,寻找岳大侠下落之事我们来做,当真寻不到,日后再告知阿瓒不迟。”
74/83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