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宸章哦了声。
郑意看出她这会儿不想看典籍,便上前给她奉茶,一边感叹:“青黎姑娘年纪轻轻,既有著书立作之心志,又敢于付出行动,实叫我等自愧不如。”
秦宸章闻言直勾唇,说:“可不是么,从小就这样,胆大包天,想做什么就一定会去做。”
她说罢喝了口茶,问:“她把人约哪了?”
郑意说:“约在城东一处茶肆,包了雅间。”
“约了几个人?”
“听说有七个呢,都是京郊各处有名的医婆,青黎姑娘给的酬劳丰厚,所以她们都很乐意赴约。”
秦宸章点点头。
过了会儿,又问:“她什么时候回来?”
郑意想了想,说:“那些医婆都是京郊乡下来的,来回路程不近,应该不会聚到太晚。”
秦宸章哦一声,又对着册子看了几页,然后抬头:“等她回来,让她来找我。”
郑意应下。
等青黎一回来,秦宸章却只看到她脸色有些白。
“生病了?”
青黎摇头,说:“没,就是下午在外面吹了会儿风。”
声音微涩。
秦宸章直皱眉,从椅子上起来,伸手就去探她的额头:“你还是大夫呢,不靠谱。”
青黎反射性想躲,又没躲开。
秦宸章的掌心温热,轻易覆上额头。
青黎便不动了,眼睫纤长,微微垂着。
“没……”秦宸章反复摸了摸,半晌,觉得自己手心的温度比额头上的肌肤还热,“好像没发热。”
青黎嗯了声。
秦宸章的手却还在她额头上,垂眸看她黑黑的眼睫,白白的脸,浅粉的唇。
她本来也没什么邪念,谁知道一下子就需要隐忍了。
微一停顿,青黎晃了晃头:“真的没事。”
秦宸章这才把手放下,随后又吩咐侍从去熬汤药。
青黎拗不过,便说:“桂枝汤吧。”
桂枝汤主治风寒感冒,是基础汤药,侍从一听便知。
两人在书房坐下,旁有窑青釉鱼耳炉焚香,薄云轻飘,缠绕着书案上秦宸章惯用的苏合浸烟墨。
秦宸章叫她来也没什么事,就想让她陪自己看那些无趣的典籍册子,可一见她安安静静地坐在旁边,又忍不住搭话,问她今天可有收获。
青黎点头。
她是托范迎雪的母亲请来的人,乡间的医婆在这个时代的杏林界中排在游医之下,几乎算是大夫中的最底层,她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大多数连字也不识,甚至因为以女子之身在外行医,就连名声都不好。
但要说对女子病症的见识,青黎认为她们比宫里那些御医要强得多了,至少在她听过的所有医书里,有关女性疾病的解说实在是稀有。
越是有名的医婆越是年长,这些妇人在乡间行走多年,自是精明泼辣,多少也有藏金锁私的想法。
青黎没跟她们耍心眼,按照出题的模式买她们的答案,每有分歧,便彼此沟通交流,若不一致,则先作罢,若有一方可说服别人,并说出具体案例细节,青黎就直接拿银子买下。
她对那些答案倒也并非全信,但毕竟有多年学医的底子,又做过好几世的女子,见识足够,科学养人的常识也多,所以那些药方、诊治方法一出口,她不说全部能判断出真假,但多少能分辨出个七七八八。
“我已经跟她们说定一月后再约,她们若是有曾经遇到过的疑难杂症,也可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讨。”青黎说,“这些女医们有自己的人脉,想来下次赴约的人会更多些。”
秦宸章听得很认真,她对医术一窍不通,要说感兴趣也是对青黎这种巧妙的方法感兴趣。
“你这有点文人墨客举办诗酒集会,彼此探讨诗文辞赋的意思。”她总结道。
青黎点点头,说:“其实杏林界也有自己的交流集会,但对女医比较排斥,对妇科也一向点到为止,倒不如我自己牵头举办。”
秦宸章冷哼:“这些老家伙。”
青黎没接话,过了会儿,突然道:“殿下,你能把我的身契给我吗?”
秦宸章一愣,有点猝不及防。
“什么?身契?你要那东西干嘛?你要去哪?”她声量不由得渐高。
相比而言,青黎的声音很平静,“我想买个院子,自己——”
秦宸章瞪着她:“你想离开公主府?自己住到外面去?!”
青黎被打断话,微默。
“不行!”秦宸章已经完全黑脸,两个字斩钉截铁。
她可以接受青黎做自己的事,甚至给予欣赏,但绝不会允许她脱离自己。
空气沉默了一瞬。
青黎再次开口,继续刚才的话:“我想买个院子,自己做个药坊,这样以后大家可以约在药坊里,比较方便。”
医术交流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青黎既然选择做了,自然要考虑好各方面,尽量将其做的长久、实用。因此,一个固定的、不会被外界打扰的场所很有必要。
青黎解释完,微歪头,眼睛“看”着秦宸章,说:“没打算住外面。”
“……哦。”
秦宸章抿唇,将绷起来的肩膀松开,又咳了一声,说:“那我给你买院子。”
青黎说:“我有钱……”
“你哪有钱?”
秦宸章才不觉得她那点俸禄够用呢,京里地皮多贵啊。
青黎说:“殿下之前给了我不少珊瑚珠宝,卖了挺多钱。”
秦宸章乍一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反应过来后一下站起来:“你敢卖我送给你的东西!”
青黎随着她的动作抬起头,仰视,好半晌才眨了下眼睛,声音难得有点不确定,“不可以,是吗?”
秦宸章说:“当然不可以!”
“那都是我特别认真给你挑的!你怎么能拿出去卖掉!你!你过分!”秦宸章都有点急眼了。
青黎小声啊了下,然后说:“你给了好多,我都用不到……”
“那也不行!”秦宸章凶道。
青黎不说话了。
秦宸章抿唇,说:“就是不行。”
青黎哦了声。
秦宸章恨恨的坐回去。
第120章 古代宫廷20
喝了一碗桂枝汤, 还是没挡住,半夜开始咳起来。
青黎这具身体的体质不算好也不算坏,往日里到处走动, 锻炼是足够了,作息饮食都很规律, 倒是不常生病,一生病却有些绵延。
咳了两日, 秦宸章过去看她。
还没走近她住的院子, 先遇见了陈行远,自上次校场与太子发生冲突, 至今已经过去快四个月,公主府给他休了假, 放他在家里休养。
此时看,他应是恢复的很好, 身穿一袭玄色长衫,腰缠鹿皮蹀躞带, 头发束冠整齐, 低着头, 手里晃着一片玉兰叶,也不知道想什么那么出神, 走至很近了都没察觉到前方有人。
“陈护卫!”侍女出声提醒。
陈行远抬头, 吓了一跳, 忙把手里的叶子扔掉, 揖拜:“参见殿下。”
秦宸章抬手,问:“身体大好了?”
陈行远笑起来:“已经大好, 不日就可回府,多谢殿下关心。”
“那就好, ”秦宸章点头,又问:“你怎么会在此地?”
“属下,”陈行远似乎犹豫,顿了下,才道:“属下听闻青黎姑娘身体有恙,此前得她援手,还未亲自致谢,所以此番特意前去探望。”
“她救你一命,是该去谢。”
陈行远俯首:“殿下说的是。”
秦宸章原本没当一回事,直到她走进青黎的院子,看见院中那棵玉兰树。
此时正值秋深,玉兰树上的叶子已经凋落大半,露出斑驳的枝丫,有一个枝条长得极不老实,径直顺着房间窗户的方向长,近乎碰到合着的纸菱窗。
甚至房间内的桌子上,之前来人送的东西还没来得及收起来,有一兜番梨葡萄,两包点心,一个暗红色的长盒,上面有海棠花的标记——秦宸章不认识,但从其花纹看,不难判断出是女子饰品之物。
旁边竟还有一个已经拆开的,是方歙砚。
秦宸章眼皮狂跳,伸手去拿砚台,歙砚出自歙州,歙州盛产石料,又以砚墨为著,其中上品,在京里也称得上一砚难求。
至于手上这块,表面打磨的极为温润,颜色细腻沉黑,不失为上品。
哐——
秦宸章却毫不怜惜地将砚台丢回桌上,声音里带着无名火,挑剔道:“这么丑的山形,怕是砚商卖不出去,才能被武夫捡了漏。”
应小禾原本正给她奉茶,闻言大气也不敢喘。
“殿下见多识广,自然是看不上这个。”青黎像是没听出来她的怒气,径直将倒扣在桌面上的砚台拿起来,指腹摸着砚台上方雕刻出的峰首,道:“造型是普通了些,但好在不影响使用。”
秦宸章看她手指抚摸砚台的样子更恼,转头便对侍从道:“去拿一台澄泥砚,要台州今年送来的贡品。”
侍从说:“是。”
秦宸章说:“现在去拿,快点。”
侍从应下,匆匆出去。
“我给你换台澄泥砚,澄泥砚质地最细腻,发墨而不损毫,你肯定喜欢。”
秦宸章说完,也不管青黎的反应,又去看那海棠纹礼盒,打开后,里面果然是一只女子样式的玉雀钗,精致的翠色雀尾点缀着温润的珍珠。
当世时,男子送女子钗饰,其含义再明显不过。
若说秦宸章刚刚只是不悦,那她看见玉钗时,脸色几乎可以说是难看了,她把那玉钗捏在手里,手指用力,几乎要把细玉折断的力度。
青黎把砚台重新放回去,发出一声轻微的磕碰。
秦宸章这才抬眼瞥她,虽说是病中,但她整个人几乎看不出来有恙,平静的神情让面容看起来温和,眼眸有异色,却因为情绪内敛并不显突兀,反而觉得神秘。
纤长的脖颈,如削的肩头,身体上起伏着女子该有的丰盈,和窄而软的腰肢。
她和自己同岁,就像自己一样,已经长大了。
“这玉钗水头不错,应该值不少银子。”秦宸章把玉钗在手指间一转,慢条斯理道。
青黎声音随意:“或许吧。”
“嗯,”秦宸章说,“那我买了。”
青黎抬头。
“怎么?你卖我送的东西就行,卖别人的就不行?”秦宸章问。
她这副阴阳怪气的做派,青黎想忽视也忽视不了,想了想,开口道:“其实这些东西我原本是不打算收的,若做普通探望之物,太过贵重,可后来陈护卫再三解释,说是聊表之前治伤一事的心意,是谢礼,我推脱不过,这才收下。”
她说完后,还将目光投向一旁静待的应小禾。
应小禾得到示意,忙磕磕巴巴地附和解释,说:“是、是这样的,殿下,陈护卫丢下东、东西就跑,就连这砚台,也是他自己打开要给姑娘的。”
秦宸章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松了些,了然道:“这样啊,那他倒是用心……”
她说着,手往盒子里送回玉钗的动作却依旧一滑,钗子滚落,应着暗中使出的力度摔到桌子上,瞬间就断成两半。
“啊,”秦宸章没什么起伏的惊呼,然后无辜道:“手滑了。”
“玉器就是不顶用。”她摇头轻叹,指尖拨了拨断裂的玉钗,眼睛却看着青黎的脸,安慰道:“没事儿,青黎,我补你个紫金的,紫金难得,你若是拿去卖,卖个三进院子的钱都使得。”
青黎眉心微皱,没说话。
很快,玉钗换成了一支紫金飞鸾簪,歙砚被极品澄泥砚代替,从外头铺子里买的点心哪里有皇家特供的好吃,就连番梨葡萄都没躲过点评,昭义公主大手一挥,说以后自己院里的水果什么样的,青黎这里便什么样。
晚上的时候,秦宸章还特意把她叫过去。
99/121 首页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