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荒岛就荒岛,反正无限重生(GL百合)——紫苏槐米

时间:2024-08-18 11:14:19  作者:紫苏槐米
  断断续续开放了一个月的天蓝色小花早已枯萎,快速生长的亚麻蒴果取代了花朵的位置。
  顶着毒辣的日头,夏蔓和谢自然开始收获亚麻。
  亚麻不仅可以获取亚麻纤维,用来做衣服,亚麻蒴果里的亚麻籽也可以用来榨油。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留亚麻纤维,夏蔓和谢自然都是将亚麻连根拔起。
  收割完的亚麻都被运到了水泥地上晾晒,使其完全干燥,方便出麻、去籽。
  在晾晒的过程中,亚麻会逐渐变色,有的会变成米白色,有的则会变成褐色。
  夏蔓在裁缝书上看过和亚麻纤维相关的内容,米白色的亚麻纤维品质更好,而褐色的亚麻纤维品质较次。
  每一株亚麻晒出来的颜色都有些许不同,晒好的亚麻蒴果只要轻轻一锤就会从秸秆上脱落,谢自然先将这些蒴果收集起来,再放到石臼里拍打,使亚麻籽脱落。
  蒴果脱落后,便可以进行沤麻。沤麻是将亚麻泡在水中,使其发酵,再将秸秆撕成纤维。
  夏蔓将亚麻秸秆用藤丝绳捆成一扎一扎,然后投到溪流里,用石头压住藤丝绳,防止亚麻秸秆被水流冲走。
  夏蔓时常捏着狗尾巴草,坐在溪流的下游。万一哪一扎亚麻秸秆被水冲走了,她也能拽回来。
  亚麻秸秆大概要泡七八天,坐在溪流边时,夏蔓时常看着对面的树林发呆。
  关于溪流对面,她只知道那棵樱桃树,其他一无所知。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感觉溪流对面好像比这边的气候更湿润一些,冬天的时候好像也更温暖一些。
  记得冬日大雪时,她和谢自然出来破冰提水,这边是厚厚的积雪,溪流对岸虽有积雪,却越来越浅,渐渐的,甚至露出了土面。
  这样的反常气候,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可一想到自己还差点当了NPC,夏蔓又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能。
  等亚麻泡得差不多时,谢自然就会踩着脚踏车来溪流边收亚麻。
  浸泡好的亚麻要先晒干,用石锤将里面的脆木质敲碎,使其脱落后,再剥皮、手撕亚麻纤维。
  在这个原始的小木屋里也没有机器用来处理亚麻纤维,夏蔓只能用手将泡好的亚麻秸秆一点点撕开。
  撕亚麻费时间,收亚麻籽也费时间,大多数时间,夏蔓和谢自然都是坐在厂房里,一声不吭,各干各的。
  撕亚麻这件事太耗精神,也费眼睛。
  夏蔓每日除了必要的摘菜、浇水、做饭,几乎都坐在厂房里撕亚麻。
  撕好的亚麻尚处于半脱胶的状态,必须二次沤麻,以分解纤维中的果胶,达到完成脱胶的效果。
  夏蔓每天都会观察亚麻纤维的发酵情况,沤了十几天后,亚麻纤维终于完成脱胶。沤好的亚麻纤维在阳光下会发出银白色的亮光,摸起来光滑松软,很容易辨认。
  亚麻线的制作过程和羊毛差不多,都是将两根亚麻纤维的头尾撕开,然后手工捻成一条线,绕在转轴上面。
  夏蔓都是挑着闲暇时间捻线,和捻线相比,榨亚麻籽油才是更要紧的事。
  榨亚麻籽油和榨菜籽油的过程差不多。第一次榨油时,谢自然是旁观者。第二次榨油时,轮到了夏蔓出两个眼睛,只负责烧火、打下手。
  榨油的那一天,夏蔓脚步虚浮,还没有开始榨油,她便已经感受到手臂和两股隐隐作痛。
  这一次她学聪明了,一早起来便煮了一大锅菌菇青菜粥,万一她和谢自然累瘫了,还能瘫在椅子上靠喝两口粥续命。
  小小的一块田能收获到的亚麻籽有限,榨出的油更少,只刚刚装满一个陶罐。
  亚麻籽油不适合高温烹饪,通常用来凉拌或者与其他油混合使用。而且亚麻籽油的味道很腥,有点像鱼腥草的味道,夏蔓吃不惯鱼腥草,更不习惯鱼腥草的味道。
  谢自然的表情看起来很正常,只要不是酸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味道她都能接受。
  最后,夏蔓还是决定将亚麻籽油和菜籽油混合起来使用,不过剩下的菜籽油不多,混合的比例里菜籽油又是占大头,最后还是剩下不少亚麻籽油。
  夏蔓一看见那罐亚麻籽油就头疼,只能等八月大豆成熟时,再将其和大豆油混合在一起。
  将留作种的亚麻籽收好后,夏蔓继续在桌子边捻亚麻线。
  之前的蚕丝布量少,她只做了两件短袖给谢自然换着穿,其他的都收在柜子里。
  谢自然总爱偷偷摸摸地四处乱跑,衣服不是这抽丝,就是那破了个洞。以前没有丝线时她还谨慎些,现在有了线、有了布,衣服破了缝、缝了补,简直不忍直视。
  最初夏蔓还没发现,直到有一日谢自然蹑手蹑脚地到仓库间拿线取针,她才发现谢自然已经偷偷摸摸地缝补过好几次衣服。
  蚕丝布做的衣服容易抽丝,每周里,只有穿上夏蔓做的那两件衣服时,谢自然才会老老实实又有些憋屈地待在院子里。
  夏蔓一边捻线、绕线,一边叹气,
  还是早点纺布,给谢自然多做几套衣服,再这么下去,她怕是要养出一个衣着破烂的野人。
  ——分割线——
  设定亚麻田为六分之一亩地,产亚麻秸秆大约110斤,亚麻籽大约20斤。
  其中亚麻秸秆的出麻率大概在10%,亚麻籽的出油率大概在30%,最终获得亚麻线10斤,保留1斤亚麻籽,获得亚麻籽油6斤。
 
第123章 榫卯虹桥
  七月的闷热天气从月初一直延续到月尾,燥热的气流忽地尽收,化成一场瓢泼大雨。
  夏蔓坐在厂房里踩动着踏板,手中的梭子穿梭于麻线之间。
  谢自然坐在不远处,正在用锯子锯着脚下的木板。
  从夏蔓在溪流边守麻之后,她每次上山时都会从山上扛一截木材下来,运到厂房里锯成木板。
  每逢这种时候,夏蔓便知道谢自然又要做木工,只是不知道她这次要做什么工具。
  厂房里堆积的木板越来越多,甚至堵成了一面墙,夏蔓还未见到谢自然动工。谢自然整日都在比划着木板之间的长短,不是在锯木板,就是在开口。
  夏蔓将手中织完的麻布剪断,将余线收到篮子里,然后用草木灰水将麻布浸洗一遍,使其颜色看起来更均匀,再将洗好的麻布放到竹竿上晾晒。
  正当夏蔓晒麻布时,余光却扫到谢自然正在搬厂房里的木板。
  晒完布后,夏蔓赶紧去帮忙,将厂房里的木板搬到脚踏车后面。
  “谢自然,这些木板都要运到哪去啊?”
  “溪流边。”
  “溪流边?是要建一座躲雨的亭子吗?”
  夏蔓的一句话问得谢自然一愣,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一看到谢自然这副模样,夏蔓便知道这些木板肯定不是用来做亭子。
  “不是做亭子,那这些木板是用来做什么?”
  夏蔓一边问,一边思索着溪流附近还能建什么,她的眼睛忽然亮起。
  难道是——
  “搭桥。”
  “可搭桥不是很麻烦吗?”
  谢自然点了点头:“所以我需要你帮我。”
  “好啊!”
  木板一次性运不完,只能分批运到溪流边。
  夏蔓站在溪流边,看着谢自然拿出自己画好的图纸,开始尝试搭木板。她翘着脑袋,看了一眼图纸。
  有点像乡下小路上搭建的木板桥。她以前听说过有一种木板桥是用榫卯工艺搭建起来的,不需要铁钉就能建桥,因为桥面带有一定弧度,如同彩虹一般,被人称为虹桥。这种桥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鲁班桥。
  谢自然搭木板时,夏蔓就在一旁打下手。搭桥一旦开始,就没法停下。
  雨后的溪流又上涨了,溪水比平日更深,夏蔓只能将裤子拽到大腿上,小心地挪步。
  这溪流深度虽未及腰,只要小心,可以涉水而过。但谢自然总担心夏蔓在过溪时发生意外,磕到碰伤。且夏日天气炎热,尚能涉水,冬日气候寒冷,水面结冰,总要想个其他方法过桥。
  去年冬日,谢自然早就发现了对面的异常气候。冬雪从溪流对岸向深林的方向蔓延不过百米便尽数消失,明明是大雪纷飞的季节,对面的深林却仍是郁郁葱葱。
  当初她从对岸来到这边时,就是沿着深林的边缘地带行走。那里湿气很重,里面的藤蔓纠缠着大树向上生长,和山林地带的物种景象截然不同。
  很显然,深林的冬季比这边暖和很多。
  夏蔓冬日极畏寒,谢自然有时候也会考虑要不要在对面搭个房子,等气候寒冷时,便搬到对面去住,只要做好防御措施,安全问题应该不大。
  谢自然做的木板有点多,多的木板都被她搬回了车上。
  虹桥一搭好,夏蔓便冲了上去,在桥上蹦跶了好几下。
  “谢自然,很坚固诶,它居然都不晃。”
  虹桥从溪流两边开始,悬空于溪上,既可通人,亦不会影响水中生物。
  谢自然看夏蔓这副兴奋的模样,只是微微一笑。
  “谢自然,你可真棒。”夏蔓在桥上蹦跶着,反手给谢自然来了一个大拇指。
  直到跳累了,夏蔓才气喘吁吁地从桥上下来。
  此时夕阳已落,万物渐渐陷于黑暗,夏蔓地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谢自然,晚上吃什么?”
  蹦跶累了的夏蔓跳上车,坐在车上的木墩子里。
  “烙饼?”
  “好像有点干。”
  “煮面?”
  “还行,可是我不想动诶。”
  “我做,你休息。”
  “好诶。”
  夏蔓趴在车栏杆上,晚风拂在人脸上,催得人昏昏欲睡。
  如果没有那些烦人的蚊虫的话。
  晚饭吃的很简单,西红柿鸡蛋煮面,还有两个之前腌制的咸鸭蛋。
  她们开罐的时间很巧,咸鸭蛋咸淡适宜,剥开的瞬间,蛋黄里的油全流了出来。
  夏蔓配着咸鸭蛋直接吃完一大碗面,连汤都喝得一干二净。
  月光下的夜色如同流水一般,在微风中荡漾出阵阵涟漪,沾到人的皮肤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凉意。院中的野草发出沙沙的响声,潜伏在四野里的夏虫此起彼伏地鸣叫着。虽是盛夏,月季树上仍零星地冒出几朵不太标致的花朵,在夜色里散发着幽香。
  夏蔓将碗放下,摸了摸自己鼓起的肚子:“好像吃多了。”
  谢自然扒着碗里的面:“等我把碗洗完了,我陪你去散步。”
  “好。”
  夏蔓拿出驱蚊手提钵,将点燃的艾草结丢进钵里,在院子里等待着谢自然收好碗筷。
  将手洗干净后,谢自然走到夏蔓身边,顺手将她手上的驱蚊钵接过来。
  “我们走吧。”
  夏蔓站在谢自然身边,两人围着院子,从屋右边绕到屋左边,再从后院回到屋旁。
  她忽然蹲下身,惊喜地道:“谢自然,你看,它的叶子展开了!”
  谢自然跟着蹲下身,两扇窗户的中间,一月前种下的那棵种子不知何时已破土而出,展开火焰状的嫩叶。
  忙了这么多天,这颗种子一直是夏蔓在浇水,谢自然还是第一次注意到它已经发芽。
  这棵小苗除了形状特殊,看不出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是夏蔓依旧很高兴。
  “我能感觉得到,它将来一定会成为一棵神奇的大树。”夏蔓一脸认真地道。
  谢自然左看右看,甚至闭上眼耐心感受,还是没感受出来这棵小苗有什么奇特之处,不过她很擅长附和夏蔓。
  “你说的对。”
  微风下,那两片火焰状的叶子摇曳着,在清亮的月光下似是折射着一层淡淡的青光。
  ——分割线——
  目前搜到的数据,麻布每平方米的重量大概在200克。
  设定纺织机织布宽度为80厘米,同样200克重量的麻线可以纺布1.25米。
  此前收获的亚麻线有10斤,即5000克,最长可以纺出31米麻布。不过实际上并不会纺这么多麻布,会留一部分亚麻线做日常使用,比如缝补谢自然破破烂烂的衣服。
 
第124章 八月的繁忙季
  一进入八月,花生、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作物相继成熟,夏蔓和谢自然每天都在拔植株、收获豆荚。
  黄豆和花生既可以食用,也能榨油,不过这个月份太忙了,夏蔓和谢自然根本没有时间榨油,只能将收获的各类作物储存在陶罐里。
  闲暇的时候,谢自然会到山上摘青枣和八月瓜当甜点吃,夏蔓则是在院子里做霉豆子。
  生抽、蚝油这些调味品早就用完了,她只能考虑自制酱油,而自制酱油又需要霉豆子,夏蔓只能从做霉豆子开始。
  泡了四五个小时的黄豆被倒在锅中的竹篦子里,大火焖煮一个小时。煮好的黄豆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晒干表面水分后再加入炒熟的麦子面粉,搅和均匀,盖上黄蒿,放到厂房里自然发酵。
  霉豆子很容易霉过,必须时常去看豆子的发霉情况,等豆子表面出现绿毛时便可以用来做酱油。
  酱油的发酵时间很长,所以夏蔓一次性做了十几斤霉豆子,等霉豆子放入陶缸里后,再加入盐和水,盐与水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五。
  霉豆子进缸后还需要时常搅拌,使盐快速融化、浸润到霉豆子中。正午天气热,如果不开缸搅拌,霉豆子很容易因为发酵过度而变酸,所以夏蔓时常挑这个点搅拌豆子。
  夏蔓还留了一部分霉豆子,准备用来做豆瓣酱。
  做豆瓣酱的霉豆子要先用白酒腌两天,再将新鲜的红辣椒剁碎,与干辣椒碎一起搅拌成辣椒酱,等霉豆子腌好后再用勺子压碎,与辣椒酱搅拌在一起,加上盐、花椒和米酒,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菜籽油,等菜籽油充分浸润后,再倒入一些菜籽油将霉豆覆盖,最后盖上盖子。
  豆瓣酱要腌制一个月才能食用,晒过三天后,每隔一周要翻动一下。放的越久的豆瓣酱越香,夏蔓一次性做了一坛,放在厂房的角落里。
  厂房原本是四面透风,夏天到了后夏蔓总觉得晒,谢自然便用土砖将靠后院的那面墙封了起来,只留了一个门供人通行。另外三面墙的转角处也封了一部分,夏蔓索性直接将酱油缸和豆瓣酱坛子放在厂房里。
  谢自然看着夏蔓搅拌酱油缸,忽然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不做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