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侍从落座后,谢樽目光扫过不远处的垂眸饮酒的陆景渊,然后若无其事地收回了目光。
那日他说让陆景渊不必再管此事,话才刚一落下,不出意外陆景渊生了很大的气,当即便砸了杯子甩手离开了。虽说对方还是会顺着地道跑来看看他,偶尔还会做上几道小菜,但两人再也没有好好说过一句话。
是他的错,但那也是无奈之举,他绝不允许因为这种事让陆景渊冒险,以至动摇他们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奠基。
他要护下所有人,一如当年,只是这一次代价不再会是他的生命。
不过今日尘埃落定之后还是去好好哄哄吧,纵使无奈,他确实也太不顾及陆景渊的心情了。
谢樽出神才没一会儿,便有数位侍从在宫门口列位,随着他们的动作,宫中的乐声很快变曲调,众人也跟着安静下来。
众人的目光向宫门投去,等待着今日宴席的主角亮相。
“十六部使节,十一公主完颜明洸,上将军呼延烈,到——”
随着他们的声音落下,完颜明洸跨过了高高的门槛,迈入了宫殿之中。
她依旧身着一身北境猎装,看上去英姿飒爽,明艳大方,而她那双宛若月下深潭的眼睛,又为她添上了一丝从容淡静,
完颜明洸的确有一副好皮囊,仅凭这一点,她便有风流的资本。
但她就算再美,谢樽也只是瞥了两眼便收回了目光,他插起一块瓜果放入口中,将注意力尽数放在了桌案之上。
“你觉得完颜明洸如何?”
身侧始终静默无言的赵泽风突然开口问道,令谢樽有些意外。
他原以为赵泽风就算不刻意与他避开,也绝不会主动上来搭话来着,不过这个问题问得,可以说是颇有深意。
谢樽低笑一声,转头看入了他的眼中:“看来你也参与了此事,或者……本就由你一力促成?”
只是赵家与十六部世仇,赵泽风居然……罢了。
“你果然猜到了。”赵泽风低声道。
“那位殿下行事太过乖张,心思也并不难猜。”谢樽举起琉璃杯,向他微微致意,“其实我很意外,你竟未让那些事上达天听。”
陆擎洲针对他的行动一直都过于温和,而他和陆景渊身上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值得侧目的变化,一切都按部就班地推进着,好像从无变故。
赵泽风这次没再避开谢樽的目光,他执壶将酒添满,向谢樽回敬道:“只要你离开就好。”
“崇光,你会后悔的。”谢樽将酒一饮而尽,舌根的辛辣似乎又将那些埋藏的情绪挑起,晕开了丝丝涟漪。
总有一天你会后悔与我相识,后悔授我武功,后悔将我带入你的世界,更后悔……对我手下留情。
“我拭目以待。”
完颜明洸落座后不过半柱香的时间,陆擎洲携着皇后程云锦迈入了宫殿。
登基八余年,陆擎洲眉目间早已不见当年的英武与坚毅,长安高耸的城墙阻隔了边关的山川风月,将人心死死嵌入牢笼。
这座金玉砌成的城池繁荣昌盛,名震天下,它是东方最耀眼的明珠,是天下人趋之若鹜的金乡,权力与财富在此流淌不息,诗文与歌舞在此日夜不休。但……光影向来相伴而生,长安的光亮太强,让阴影也随之壮大。
看着陆擎洲不再熟悉的面目,谢樽忽然想起那些旧友的忠告。
若是他年陆景渊登临帝位,十年或是二十年之后,这天下会又变成什么样呢?他们是否会重蹈覆辙。
他有些期待,却也万分惶恐,他深知陆景渊的不同,对方是他的行走于世近三十年见到的最优解,是卦象所指的变数,但如陆景渊和谢淳所言,这天下始终本质如一,无人可以笃定他们能做到何种地步。
或许这一切只有千秋可证,而他此生生若蜉蝣,只可尽人事以待天命,走出一条自认为正确的道路。
谢樽收回目光,阖眼躬身行礼。
高台之上的陆擎洲扫视众人,微微抬手让众人重新落座,随后将目光落在了完颜明洸和呼延烈身上,开始慰问起了两位远道而来的使节。
走过场的寒暄千年来都是那么几句,众人皆心下厌烦,脸上却还是挂着恰合时宜的笑。
“朕听说你这半月以来在长安玩得可是乐不思蜀啊。”
“自然,长安繁华如斯,实在令人流连忘返,不愧为名震天下的大都会呢。”
看她笑得温和得体,陆景潇在旁边看着心里直翻白眼。
这女人还真是变脸比翻书还快,竟全然没有平日对他颐指气使的模样,合着看人下菜是吧?他这太子当得真让人心酸,这都快四五年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退位让贤。
“若是喜欢,自可多留些时日,只是正事切莫忘了。”陆擎洲笑着道了一句,随后目光一转,看向了坐在完颜明洸对面的一众青年才俊身上,
“你的王兄前日又有来信,问及你的婚事,还请朕务必为你好好把关。”
“朕瞧你这些日子也看了不少,如何?可有心仪之人?”
此言一出,所有人眼神立刻亮起,耳朵也不动声色地竖了起来,全然不见方才兴致缺缺的模样。
他们倒想看看,究竟是谁那么倒霉,被这位不拘一格的公主给瞧上了。
当完颜明洸笑着说出武威侯三字时,谢樽感觉到所有视线立刻如剑一般向自己刺来。
他微微阖眼轻叹一声,心中被一种预感成真,尘埃落定的窒息感塞满。
完颜明洸的这个选择并不令人惊讶,众人皆是吃惊又了然,随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看起了戏。
毕竟这武威侯的表情看上去着实不太乐意。
“哦?郎才女貌,甚好。”陆擎洲并不意外,他将目光压在谢樽身上,开口道,“武威侯,朕便将十一公主予你为妻,为你二人证婚,你可愿意?”
谢樽父母双亡又自立门户,陆擎洲要为他赐婚再简单不过,没有任何人能为他挡上一挡。
“陛下恕罪,公主殿下选中微臣,臣万分惶恐,倍感荣幸。”谢樽起身,对着陆擎洲行了一礼,
“只是臣已有心仪之人,只能辜负公主好意了。”
此言一出,大殿立刻炸开了锅,众人窃窃私语,目光在谢樽和完颜明洸之间来回扫动,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武威侯居然已然心有所属了?
陆景渊向他望去,双眼通红,指甲死死嵌入掌心,几乎已然见血。
“若我是你,便绝不会出手。”坐在他身旁的陆景潇忽然淡淡道,“你会害死他的。”
“怎么?很惊讶我知道吗?”陆景潇面上带笑,“别的事情我是迟钝了些,这些吟风弄月之事我可颇为在行。”
而且你们还就在我眼皮子底下搞事,我能不知道吗?陆景潇至今还能想起自己接到下属来报陆景渊和谢樽暗中幽会时的震惊。
“安静些吧,不牵扯出别的事,他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他的父皇……其实一直以来都颇念旧情。
陆景渊敛眸,神色难看。
高台之下,完颜明洸不等陆擎洲说话便急忙出声道:
“无妨。”她好像生怕被拒绝一样,连珠似得说道,“不论是哪家闺秀,明洸都不介意于她共事一夫。”
“还是说,这是武威侯搪塞明洸的借口?”
“公主殿下多虑,只是此心已许他人,再难许您,还请公主殿下另择佳婿。”
“你既未成亲就说明我还有机会,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呀,你先不要急着拒绝嘛。”完颜明洸瘪了瘪嘴,死缠烂打道。
“本公主只喜欢你一个,非你不可!”
“公主殿下恕罪,臣今生今世唯他一人,若公主殿下执意如此,臣只能以死明志。”
虽然谢樽表情平淡,态度坚决,但深知此事背后深意的几人都知道,此事几乎已经再无转圜的可能。
谢樽也知道,但此事却也并非没有争取的余地。既然陆擎洲等人的最终目的是将他遣离,那么其他便只是无足轻重,可以舍弃的事。
也就是说……他必须去北境,但却未必要娶完颜明洸。
即使只是貌合神离的联姻,谢樽也绝对不会答应,为了陆景渊,也为了他自己。
他在赌,赌陆擎洲如今仍然对他有所忌惮,仍不会与他撕破脸皮,他努力了那么久,既是为了完成心中的伟业,也是为了在面对强权时,能有发声的权力。
他要逼迫他们选择其他方式,比如……
“好了,安静。”陆擎洲沉声打断了仍要纠缠的完颜明洸,又扫视了一圈低声交谈的众臣才道,“武威侯年少时即在朕身边,位同亲子,他既然不愿,朕也无意逼迫。”
“但十一公主远道而来,朕也不能弃置一旁,况且,公主所言的日久生情也有几分道理。”
就在众人绞尽脑汁揣摩圣意时,他忽然开口点到:“呼延烈,先前你与朕说,十六部欲与我朝修好,谊泽万国。”
呼延烈立刻会意,起身跪地高呼道:“是,陛下,十六部之心日月可鉴,还望陛下不吝恩泽。”
“嗯。”陆擎洲颔首,“朕也正有此意。”
“两国修好,自然要互通有无,先前朕一直思考该选谁替朕出使北境,如今看来已有合适的人选了。”
听到这里,谢樽冷眼看着这出早已策划好的闹剧,心中的巨石却缓缓落下,他已知晓,虽是惨胜,但这场赌局他已然赢下。
“既然十一公主属意谢樽,那朕便省去了挑选的麻烦。”
“依照日前议量,朕便让谢樽携工造名匠百人,经史子集、农法医论千册,绫罗绸缎万匹出使北境,修两国之好,正巧这段时日,也好让你们小辈培养培养感情。”
“三位,意下如何?”
陆擎洲嘴上说着“三位”,充满压迫感的目光却只落在谢樽一人身上,就好像在说:
朕不逼你,但你也不要不识好歹,大家各退一步,皆大欢喜。
“臣遵旨。”到这里已然足够。
见状,陆擎洲满意地点头,招手便要让人上前:“既如此,来人,拟……”
“父皇且慢!”一道稚嫩地声音骤然响彻,打断陆擎洲的话。
形似病柳的陆景昭在众人讶异的目光下撑着轮椅缓缓站起,冷冽的目光直直刺向下首的完颜明洸二人:
“十六部一未称臣,二非属国,入京至今行止随心,倨傲无状,如今却开口便是书简名匠,珠玉绫罗,除此之外竟还要我朝重臣亲临随行,胃口未免太大了些吧?”
“二位出使我朝日久,不知可曾听过一句话?”陆景昭身形单薄如纸,目光却坚如利剑,压得满殿落针可闻,
“肆傲者纳侮,贪利者害己,而贪者易诱,雀乘其后。”
第148章
陆景昭话毕, 震得满殿寂静,被骤然打断的陆擎洲面露惊讶,过了半晌才想起来将手放下。
谢樽从未想过出声的居然会是陆景昭, 他看向那道孱弱的身影,恍惚间看见了众多熟悉的身影。
她眉目间尽是程云锦和陆擎洲年轻时的影子, 从容明/慧又坚毅正直,但看到她站在金色殿宇中的模样,谢樽却好像看到了年幼时的陆景渊, 不过……她比陆景渊更加意气风发, 更加锋芒毕露。
“公主殿下, 此乃政事,前日便……”呼延烈被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定了半晌,到现在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但他还没说完便又被打断了。
“怎么?你是想说本宫管不得?”陆景昭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眼中满是冷色。
虽然呼延烈确实是这个意思,但当他目光扫过陆擎洲时, 却发现对方眼中没有半分不快与责备, 他心下一惊,电光火石之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陆擎洲这个老狐狸……是他轻敌, 居然那么简单地便被算计进去了。
虽说他和完颜明洸此次出使,本就是奉完颜昼之命来想办法将谢樽带走的, 但陆擎洲却并不知晓此事。
所以当陆擎洲请他入宫, 许下诸多好处想借北境之手除去谢樽时,他只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他不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完成王上的任务,还可以额外为北境谋取巨额利益。
但这些交易只有寥寥三四人知晓, 绝对见不得光,所以在明面上, 北境与虞朝的交易往来并不对等,这给了陆擎洲足够的操作余地,让他能够在此刻好好算计他一笔。
还真是好算盘。
呼延烈在心中冷笑一声,脸上惯常挂着的圆滑笑容也消失殆尽。
他丝毫不相信一个年幼的公主,在没有父皇授意的情况下,会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提出异议。
对陆景昭的轻视让他完全忽视了异常,他丝毫没有想过陆擎洲急于铲除谢樽,又有把柄在他手中,完全不可能为了这么点“蝇头小利”在众目睽睽之下与他博弈。
“那公主殿下想要如何?”
“父皇。”陆景昭看向陆擎洲,见对方眸中带笑微微颔首,紧绷的心弦不由放松了些许。
她是父皇亲封的崇圣昭明公主,拥有这世间无上权柄,无需有丝毫怯懦,她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
“我朝礼仪之邦,向来讲究礼尚往来,北境要我朝机巧典籍,金玉绫罗,自然也得奉上对等之物。”陆景昭语速很慢,她只站了这一会,额头便已经渗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
“本宫要你十六部牛羊一万,战马三千,你意下如何?”
随着她话音落下,呼延烈看着她的眼神骤然变得古怪起来:“公主殿下难道不觉得亏本?”
这点东西虽也不算太少,但比起虞朝所付却有些不够看了。
“将军说笑。”陆景昭淡淡道,“两国相异,若强求对等,未免欺人太甚。”
“况且……”陆景昭神色愈加冰冷,甚至向高台之上的陆擎洲投去了颇不认同的眼神,“武威侯与诸位工匠奔赴北境,不过是代天巡狩,泽惠苍生,并非货与你等,又岂能价量?”
120/153 首页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