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钻进来的于霁尘,坐在旁边咻咻打折扇:“你那么抱着,不仅降不下热,还容易伤身体,出现体虚症状。”
“这样子啊,”水图南嘴里应着话,丝毫没有要放下冰砖的意思,“我们两个比,好像是你看起来身体更虚。”
瞧瞧,这还没怎么着呢,于大东家已顶了一脑门汗。车厢里放有冰砖,明显比外面凉爽些许,于霁尘脑门上擦不完的汗珠子,倒是不晓得是热的还是虚的。
于霁尘擦着额头上的汗,轻声感慨:“真叫你给说对了,我就是虚,冬怕冷,夏畏热,你们江宁的天气,还挺让人难适应的。”
就这样大方地,承认自己身体虚了?
马车已行进起来,在规律的颠簸摇晃中,水图南本着找茬的初衷,问:“你以前生活在哪种环境里?”
——故意找茬啊,她就是要在于霁尘眼里,成为一个不可理喻的人。上午在回廊下的对话,也是她在故意找茬,但被于霁尘一句流氓话给化解掉,接下来,她还得继续寻找机会,坚持不懈地塑造让人厌恶的形象。
水图南问得随意,于霁尘回答的更是不走心:“之前生活的地方挺简单的,每年只刮一次风,一次刮四个季,一年下一场雪,一场连下六个月。”
幽北的四季,只有夏和冬,不见春与秋,大风从年头刮到年尾,肌肉虬结的活战俘吊在城头,几天就被风成干儿。
单听了于霁尘讲出来的话,水图南没忍住,被逗笑:“那块不下雨么?”
“下啊,雪化了不就是雨,冰掉下来是雹子。”于霁尘双眉往上轻轻一扬,那些冰雹子煞厉害,能把屋顶砸出洞,能砸死战马,有时候也能砸死人。
于霁尘越是说得漫不经心,水图南越是觉得好笑,笑得她几乎要抱不住冰砖:“你能不能好好说话,别总逗我笑?”
“可以,好好说话,”于霁尘瞟着她,清澈眼眸里满是正经,“今日听议事整日,你肯定收获不少,来吧,趁着路上有时间,把每家商铺的情况,逐个给我说说。”
水图南:“……”
也没人告诉她,于霁尘这王八蛋会这样抽查啊。
“时间不够,讲不完的。”她磨磨唧唧试图推托。
被于霁尘拆台:“说几个是几个,吃完饭就少说几个。”
“吃完饭还要说?”水图南嘴巴张得像吞了个整鸡蛋,她娘亲带教她时,都没有要求这么严厉的!
“当日事当日毕,实在不行,也可以理解为早死早超生,”于霁尘就顶着那张阿姑阿婆们非常喜欢的俊秀脸,说出了比水图南怀里冰砖还冰凉的话,“人笨不可怕,又笨又懒才没得救。”
水图南瞬间炸毛,但软侬的江宁话愣是吵得像撒娇:“你讲谁又笨又懒啊,你才是懒,懒得顶天立地,谁也比不过你!”
这回换于霁尘忍不住,别过脸抿嘴憋笑,直把眼睛笑成两条缝,肩膀轻轻颤抖,打不成折扇。
“你是不是在笑?”水图南连连扒拉她胳膊,警告,“我又没讲错你的,不准笑!”
说急眼,直接上手了呢,于霁尘更加忍不住,龇起大牙乐出声,边挣脱着水图南的扒拉:“没讲错没讲错,我确实是懒得——”倒也不知是哪里戳中于老板笑处,龇牙乐变成前俯后仰的哈哈大笑,“我懒得顶天立地!”
“骂你呢,你还笑,”水图南坐回去,继续抱着冰砖,“我就说的,你老瓜子和别人不一样。”
于霁尘倒是嘴硬不肯认输:“是啊,我老瓜子要是和你一样,那就真的要完蛋唠。”
水图南又被噎到,搜肠刮肚反击于霁尘,两人就这么一路口角往酒家去,不仅把检查“听议成果”的事忘个干净,也把上午时的小冲突抛到了九霄云外。
作者有话说:
老瓜子:脑瓜子
13、第十三章
自十四岁进入水氏织造开始,至今五年,水图南接触过各种年龄段的男子,其中有真本事的说来并没有几个。
她刚当上话事人时,正赶上分铺往总铺推荐优秀人才,一共推荐来五个年轻人,五人的推荐书写得是天花乱坠,可谓人品好,能力好,脑子好,成绩好,样样都好。
可试用三个月后,水图南发现那五个人里,有四个其实是没有真才实学的。
那四个人能在分铺里积累起名声的原因,水图南派人暗中调查后,并未公之于众。
“所以最后,那四个人,你是怎么处理的?”酒过三巡,江逾白歪在酒桌前,托着腮问,顺带瞄了眼被人叫出去后,很快就回来的于霁尘。
水图南喝得恰到好处,面颊微红,瞄着于霁尘坐回原位,嘴里答着江逾白:“当然是退回分铺去,最基本的汇报书都要找人代写,还冒领代写人功劳的蠢货,阿留他干么斯。”
“你这处理也太轻了,”江逾白摆手,冲着斜对面重新开始吃东西的人努嘴,道:“要是大通出现这种人,老于一般就让撵走了。”
“啊?”水图南惊讶,“说撵走就撵走么,要是遇上关系户怎么办,”说着苦恼地揉脑袋:“也是烦人唠,人情世故,毫不顾及也不行。”
江逾白嗤嗤笑出声,顺手把秧秧夹不起来的排骨,夹到秧秧碗里,颇有几分嘚瑟:“我们老于才不怕得罪谁,她‘铁算盘’混名不是白得的——无论是谁,想打大通的算盘,得过老于这关。不夸张讲哦,老于光是狠心肠的本事,便足够你学二十年的啦。”
想想也是,于霁尘,人前笑脸迎人,十分好说话,转过头就对水图南刻薄刁钻,面目可憎,这王八做什么狠心肠的事都不稀奇。
四人吃喝而已,桌上并未如何的杯盘狼藉,酒也未多用,却在这个瞬间,水图南恍惚觉得脑袋有些犯晕,同江逾白反驳:“你在看不起谁呢,我可没有于霁尘以为的那样笨。”
“是么?”江逾白好整以暇,“那你怎么被你们织坊的人,在背后捅了刀子?”
他说的是水图南被撤权时,水氏织坊里有几位铺坊掌柜站出来,联名列举好多条小东家不堪大任的证据,配合水德音缴了水图南的话事人职权。
水图南深深吐纳,两手叠放腿,抿嘴一笑,露出些许牵强的心酸:“不是掌柜们背后捅刀子,他们本就不是我背后的盟友,不说了,家丑不可外扬,说多了,不是怕你笑话,是怕你盯上水氏织造。”
“话要是这样讲,那你可就太聪明了,”江逾白醉眼迷蒙的,口无遮拦,“水氏织造是江州纺织龙头,放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别说是我,天下但凡干这行的,哪个不想把你家拉下高坛?”
水图南笑得纯真,浑似没听出来那些话里半真半假的野心:“你是搞养蚕缫丝的,要替代我家,可得好好努力,水氏的生意,从蚕到成衣呢。”
水氏织造,拥有他人不可企及的生意链条,当初入得织造局的眼睛,也是因为这个优势。
江逾白捏着爽口的瓜果吃,正欲说点什么,被沉默良久的于霁尘抢先一步:“白日里的听议效果,还没检查,吃好了抓紧时间干正事。”
“啊?”水图南猝不及防,不是,酒都喝两壶了,这家伙怎么还惦记着这个。
江逾白目光在两人之间打个来回,倒是有些拿不准老于是什么目的了,试探问:“你们聊,我先送秧秧回去?”
喝甜汤的秧秧放下调羹,准备跟着江逾白走。
走之前,江逾白站在门口,不放心地问:“老于,你真的没问题的?”
于霁尘没说话,低着头摆了摆手。
反而是水图南不解江逾白为何会问这般问题,若是说江逾白在担心于霁尘是否醉酒,那也不大可能,因为于霁尘压根没喝几杯,至少比那天同水德音喝酒要喝的少。
不多时,雅间里只剩下于霁尘和水图南,前者像尊石刻一样,面无表情坐在窗边圈椅里,手边一杯茶,偏头望窗外。
此情此景,令水图南生出种念书时,被夫子抽背文章的绝望感,“死到临头”还在想着耍赖:“我没带做有记录的那些纸张,怕是说不全。”
“没关系,”于夫子侧脸上明晃晃写着仨字——休想逃,“我都记得,会给你提醒。”
于是乎,水图南坐在酒桌前,抓耳挠腮地开始对今日大通议事的看法表达。
眼见着逃不掉,水图南只能认栽。
而比起自己磕磕绊绊的陈述,于霁尘对每位掌柜汇报的内容,竟然了如指掌,对水图南的点拨指正,有的地方甚至可谓醍醐灌顶,让水图南感觉豁然开朗。
其实也没有让水图南把十几位掌柜的汇报全点评,于霁尘抽了她几个提问,踩着时间送她回家。
从结束抽问到走出雅间,这人始终面无表情,让人心里颇为忐忑。
马车里,水图南靠在车窗前吹夜风,低低道:“我觉得,自己答得还可以。”
“然也,只是容易遗漏些细节,以及,不够敏感。”于霁尘靠在另一边车窗前,半侧身看着窗外,不犯贱找抽时,给人感觉和平时完全不同。
水图南收回视线,说不清为何会感觉于霁尘和之前有些不同,也说不清哪块不同,虚心请教:“比如呢?”
梅雨季来临,刚退下洪水的江宁,转头又一头扎进梅雨的笼罩中,微微夜风里裹着粘腻的潮湿,令人浑身难受。
于霁尘吹着讨厌的霉湿风,淡淡道:“比如,你竟至现在没有发现,史泰第和任义村的五万加单,背后是你父亲在推波助澜。”
实事求是来讲,水图南做生意的本事,比许多商贾厉害,执掌水氏织造三年,她不是什么没有主见和判断的深闺娇娥,却唯独在于霁尘面前时,被衬得像个蠢才白痴:“我凭么子相信你的话?”
“你追查于粱,是在白费功夫。”于霁尘终于转过头来,在街上花灯的照映下,目光灼灼地盯住对面人。
马车不疾不徐在街道上前行,道两旁的花灯灯光,一排排从车窗外掠过,从两人的身上掠过,昏暗车厢里,水图南看清楚了于霁尘的眼睛。
这双眼睛总是清澈透亮,此刻却压抑着难以言说的复杂,像是光明被击败,黑暗给侵占了纯真,连带着把于霁尘这个人,也快要拉进无底洞般的黑暗里。
除却这句话带来的不安,水图南同时本能地感到害怕,她暗暗攥紧袖口,身体无意识地往车门方向倾:“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她找人按照正常手段挖于霁尘老底,目前为止愣是查不出任何猫腻。
调查结果说,“于霁尘,幽北奉鹿人,年二十一,未婚,父亡,母再嫁,无兄弟姊妹,继承其父所留财产而立大通,二十八年末南下江宁”。
次年,即天狩二十九年,水图南接管水氏织造,在生意场上打了几场“漂亮仗”,名声鹊起;也是这年,南下的于霁尘吞并孙氏茶行,一战成名。
于霁尘大半个身子隐在黑暗中,话语淡然:“无论我是什么人,你只需要相信,我不会害你,这就够了。”
“你当真觉得我是个蠢的呐,你讲什么,我就会信什么?”水图南两手心汗,甚至想跳下马车,远离于霁尘。
她不会问于霁尘,是怎么会晓得于粱的,是否认识于粱,因为于霁尘嘴里无论讲出什么话来,她都是不相信的。
默了默,于霁尘不冷不热道:“我以为,你在那天跟着令尊,到状元巷敲响我的家门时,就已经彻底看透了令尊的真实面目,没想到,我高估你了。”
这话带着讽刺,意思并不难理解,水图南晓得于霁尘在发什么疯,也猜到这人生气是因为晓得了她在查于粱,在查十二年前的事。
却还是忍不住地质问:“所以至亲之情在你看来,就这样不堪一击?还是讲,你在故意挑拨我和我爹爹的关系。”
“于霁尘,”她唤了一声,问,“你又是为何,忽然同我讲这些?”
于霁尘仍旧看着她,晦暗不明的眼睛里,似乎含着无力回天般的悲悯:“如果不想把泰湖沿岸的产业拱手让出,明日早上去状元巷找我。”
话音刚落,马车稳稳停下,车夫在外禀声:“东家,水园到了。”
做为水园大小姐,水图南在家族产业里,是没有任何占有的,至于她名下的泰湖沿岸产业,和水氏织造的两成半话事权,皆是年幼时与她定下同老契的于粱,留给她的遗产。
于霁尘最后的那几句话,并非单纯是为挑拨水图南和水德音关系,回到家里的水图南,这才晓得,自己手里的泰湖沿岸产业,被父亲惦记上了。
“泰湖沿岸的产业,老爹爹先替你打理着,之前交给你,是想锻炼你的能力,啊,现在你既然跟着于霁尘了,就专心学东西,待学成回来,老爹爹把东家的话事权,还交给你。”
水德音高坐厅堂上,烟袋叼在嘴角,像江宁百姓随口评价梅雨季节一样,随口通知着水图南,“你现在,赶紧把那边的印章给我吧,我好拿着去办正事,不然调不动那些掌柜老爷。”
让于霁尘给说对了。
“那十几家产业是我的,”水图南站在堂下,不服地望向水德音,“你收走东家大权我没意见,可你凭什么要拿去我的产业?”
水德音向来听不得违反之言,愣了下,一巴掌重重拍在桌上,震得茶杯当啷响,怒目呵斥:“放肆,你再讲一遍,泰湖沿岸产业,是谁的?”
多年来,水德音不断向大女儿灌输,“那些是我重用你,让你替家里暂时打理,做的好了再给你”的思想,时间久了,他自己都信以为真,又怎会容忍别人质疑。
他把烟锅重重往桌边磕,愤恨得像是在敲水图南的脑袋,咬牙切齿道:“阿从小到大的吃穿用度,皆来自水家,干么斯啊,产业让你打理几年,就变成你的啦?于霁尘就是这样子教你的?”
要不要提起于粱?水图南心里纠结着,泰湖沿岸的产业,以及在水氏织造的两成半话事权——不,准确来讲应该是三成半话事权,有当年商行验过真伪的契书为证,白纸黑字写着属于于粱。
16/92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