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军规,全军上下,但有轻军、慢军、欺军、背军、乱军、误军者,严斩不怠,死后并以逃兵论,罪及三族!”
“是!”
饱食,列队,步上战车。
全身光明铠的袁绍踏上战车,其第三子袁尚随侍在侧,众谋臣亦在大纛之后各自上马。
“父亲,快看!”袁尚忽然惊诧,一指向山上。
此时晨光已明,视线清晰,山上的荀字大纛拖着长穗,在风中招摇,其下站着的身影,纵看不清面目,却能看清却是一身青衣,衣袂飘摇,昂然而立,遥遥相迎,并未着甲。
“那是荀……荀含光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仰视而望,一个贼字,他怎么都难出口。
沉重的兜鍪压在头上,连视野都被限制,袁绍咬了咬牙,少有的,没有理会爱子,只是拔出随身佩剑,指向前方,“讨伐逆贼,匡扶汉室,发兵”
随着袁氏先举旌旗,鼓吹隆隆,前军挺进,这场关系着两方命运之战,就此开启。
第266章 战初捷
若是荀柔知道,袁绍父子正为他成功装逼而牙痒痒,一定会大呼误会。
毕竟,自古以来战场上为流矢所中的倒霉蛋就层出不穷,但凡抗得住,他至少要穿一件前后两片,能护住要害的两当铠。
如大侄子就被他劝,眼下穿了一件单甲,虽然略破坏形象,但是安全嘛。
风度哪有性命重要。
不过,荀柔毕竟不知道不是有意装逼,自然也不会想到对面父子的心理活动,而且对面前军,打着“文”字旗帜,擂着鼓,压了上来。
他向身边的传令官一声招呼,传令官高高举起黄色的小旗,两次。
继而,山坡两边亦有数枚黄旗连举,点缀在已秃的山坡上,零落如星。
旗号已起,登时弓弩上弦声不断,包裹着油浸布头的长箭对准山道,箭头被同袍点燃后射出。
上百支火焰,落在铺陈道口的布幔和干草上,很快燃烧成十余米的火道。
熊熊烈火炽盛,将山道充满,热烈的力量让人望而生畏。
兵卒恐惧,不敢靠近,顿时裹足不前。
原本预计的勇猛冲锋,却在刚开始受到阻碍,多少有些令人沮丧。
不过,文丑毕竟是河北名将,反应还是极快的。
要取水未免太远,他立即下令步卒,以什为队,往东南面平原地取土,又命役夫执铲以助掘土。
士卒兜土在下裙,冲到山口,将土倾倒在火焰上。
一队、两队……起先还看不到效果,但毕竟方法正确,火势逐渐变小。
其间,扑火的小队自然也曾遭到山上的箭石袭击,不过文丑也见招拆招,换出本部盾兵,排出人工甬道,左右保护之。
前后半个时辰,没有后续燃烧物支持的火焰,就被扑灭了,靠近山道口倒毙了二三十具尸体,这前几轮冲向火场的兵勇,被袭倒后,扑倒在火焰附近,已经烧得不成样子。
这是今日第一轮交兵的全部牺牲者。
山道余温尚在,一地混杂的焦黑土黄,零碎火星不能成势,挣扎着腾起一缕缕白烟。
荀柔自山坡上观看,觉得像是地下温泉口,地热突出的奇观。
方才,对方列盾兵举牌后,他已让兵卒停止向下射击,不再浪费箭矢。
这只是开始,他并没指望靠着这等伎俩阻拦住袁军。
最多,只算是打个招呼。
不远前方,文丑一压兜鍪,再次提枪,摧举旗帜,再次下令擂鼓,骑马领着本部骑兵,冲向山道。
显然,这一次他要亲自上场。
颠軨道说宽不宽,说窄不窄,勉强可容五六骑并行,文丑这一冲,队伍便四五为列,挨挨挤挤塞进道中,前端精锐还能保持队形和间距,后方却不免有些凌乱。
一、二、三……荀柔耐下心数,直到五十,其军八百骑一多半都冲进道中,他这才又向传令官下命。
这次举起的是蓝白见杂的小旗。
两边山坳中,很快各有一队披甲兵卒,推着小车,执着长刀,借着俯身下冲之力,埋头自两侧横撞进山道当中,头盔压得极低,他们并不看人,只管低头冲撞砍马。
本有些拥挤的队伍,被撞得人仰马翻,被迫停止,而冲锋的小队则迅速失去踪影,只留下几只装满干草的推车。
顿时,山上箭石投掷如雨,其间几枝火箭夹杂,将推车快速点燃。
骑兵多有甲衣护身,死伤不多,但被这一冲一砍,一拦一断,彼此攀扯,前后挤压,再加上密集的箭石打击,疼痛伴随着生命威胁感,让人心慌意乱。
有人想前冲,有人想后退,有人要稳定马匹,有人在躲避箭矢,有人想救助同僚,有人却被袍泽的马匹践踏。
有人在口申口令,有人在呼喊,也有马声嘶鸣。
后面一半的骑兵,只能看见前方的混乱,欲要向前救援,却只是让山道口更加堵塞。
至于再后方的步卒,则只能无所是从的站着,不知道该做什么。
几人的混乱不算什么,但几十人蔓至上百人的混乱拥挤,任谁都难调理,就是队中有几个百夫长,各自陷在乱阵之中,无法维持秩序。
文丑在听到身后动静时回头,原本也想眼看只余身边几十骑亲兵未牵涉其中,顿时进退两难。
再向前就是送死了。
他只能长叹一声,放弃继续向前,拨马回转,让亲卫举起盾牌护卫,顶着箭石,一路整列收拢队伍。
又因为过于拥堵,以及躲避箭矢,不得不下马步行,然后一步步狼狈退出山谷。
这期间,便免不得有踩踏和死伤,人还算好,伤亡不多,毕竟能灵活躲避,马却死伤得更多。
这都是钱财啊!
文丑一边心中滴血,一边却让人将重伤不能行走的马直接杀掉。
待其退出山道,沿途再次留下二三十人尸,以及五六十倒毙的马尸,还有几具横倒的伤马,低声唏嘘,这些战马是受伤不能移动被要求处决,却因为骑士主人不够狠心,得以苟延残喘。
然而,大概也只到如此。
此时谁又有闲暇照料伤马,最多不过是今晚加餐,士卒得以多分下一块肉食罢了。
总之,文将军第二次尝试,也失败了。
这一次冲击,最远冲入山道一里,大概是总长的七分之一。
连续击退两次攻击,荀柔站在山岭上,却并无一丝喜悦。
彼此杀伤与损失,都微不足道。
且虽然似乎你来我往的过了好几招,但实际上,此时太阳才完全升起。
而试出的另一件事,则完全出乎意料。
“袁军这般,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他回头对身后的荀攸、贾诩道。
至于钟元常,此时正在对面山头,负责东翼的攻防。
“方才袁本初,为何不命人助之?”
文丑被堵在山道中,而前后不继,一大群步兵就跟傻子一样堵在山前,袁绍作为一军主帅,呆若木鸡,就傻看着,哪怕派个人上前,把这些兵卒撤开,不要堵道啊。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袁绍直接再出动两军,左右一支,攀山进攻,然后大家正式开打的准备,可这捏紧的一拳,居然没打出去。
可以说,今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对方两次不成,士气有些衰落,但他这一鼓气,却也没能发出。
“袁本初不能如此。”贾诩见荀柔望来,荀攸却一副低头出神的样子,只得无奈开口,“否则文丑退后,其心不得安,众将之心亦不得安。”
见荀柔还有些困惑,他不得不再道,“太尉只想想吕奉先,再想想魏续就是。”
“……何至如此啊。”
道理当然简单,不过是派系不同,以及同行相忌,可到这种连碰都不能碰的地步,未免也太夸张了。
文丑就没有一个交好同僚吗?
“以太尉在军中威望,自然不必在意这等小事。”
贾诩拱手道。
荀柔眼神一晲。
若是别人说这话,必然在拍马屁,但贾文和这一句,他听着怎么就觉得阴阳怪气。
不过这回他却也果然明白了,不就是他在中下层兵卒中有人气,而袁绍却只是通过控制大将控制军权嘛。
所以,他对待将军校尉一级,就是要比袁绍要随便些,不明白人家那种委曲。
“却也并非无一人可用,”荀攸这时道,“只是袁本初爱子,不欲令其做这等细务。”
荀柔只能长长吐出一口气。
可不是嘛,若是袁尚出面,文丑当然也就不担心兵权,不过袁三公子大概真是体面人,不愿做这种扯着嗓子,前后奔跑,整兵列队的事。
可话又说回来,袁绍之所以能如此,也是人家家大业大,底气充足造得起。
荀柔暗自腹诽,袁军这边却在商量正事。
文丑一战虽退,却并未心服,反而觉得自己已抓住战机。
只是,前一次不提,这一次冲杀不成,被迫折返,却是众目睽睽,他不得不来到袁绍面前陈说一番。
“旁人都传荀含光用兵如神,今日一见却为大缪卑将已知破彼之法。”
文丑在车前行礼道。
“可笑!败军之将,何敢言勇!”同为大将的麹义,站在袁尚之侧,闻此大声嘲笑。
文丑心中虽恨,却知其攀附袁尚以为依仗,自己虽为主公亲信,却也不愿得罪三公子,“其依山立阵,根脚不稳,且阵势单薄,不能承一冲之力,望乞步卒三千,必能破之!此阵一破,则前路无碍!”
他顿了一顿,没听到袁绍答应,心底一横,当即不顾一身胄甲不便,跪在车前,“卑将愿立军令状,不能破之,甘死阵前!”
“何须你一败军之将!”麹义冷笑一声,翻身下马,来在袁绍车前,“卑将只需两千步卒,必当冲山破阵,活捉荀含光,奉于主公与公子车前!”
既有左右两面之选,袁绍照例询问起随队谋臣。
于是乎,亦是理所当然,几个谋士各依本心,或举文丑,或称麹义。
郭图等认为文丑本为前军大将,又同荀氏交过手,正可谓知耻而后勇,而逢纪等则认为麹义勇猛过人,部曲养精蓄锐,正是锐不可当之时。
袁绍立于车上,耐心等众人争执结束,这捻了捻须,缓缓道,“诸君所言,都极有道理,不过何必相争?山有两坡,文将军攻西面,麹将军攻东面,两面同时攻打,亦可使之不得相顾也。”
“主公英明!”郭图当即道。
“是我等浅识。”逢纪虽慢了一拍,却与郭图接得严丝合缝。
众人哪是真的蠢得这都想不明白,依然是旧话,不过各凭心意罢了。
而纵使文丑不愿配合,麹义不甘心,还想打西面荀柔本部,却也只能领命。
其人也并未真的只带两千步卒,总将本部五千人拉了出来,只命骑士弃马,列步阵同行而已。
这次有超过万人行动,激扬起一片沙尘,荀柔立在山上看得分明,知道真正的战斗,终于将要开始。
他向身旁传令官一令,令官当即高高举起一面黄色小旗。
在三里外,山势转折处坡顶待命的高顺部岗哨,望见鲜黄的颜色,不敢耽搁,当即报与自家将军。
披甲盘腿而坐的高顺点了一点头,当即起身,同时还一把捞起身边兜鍪,扣于头上,“起身,列队!”
第267章 奋战夺首
炽日缓缓升起于东方,中条山颠軨道南面,上万步卒移动,腾起黄尘滚滚,如烟如雾,将更远处黄河的粼粼波光遮挡得一点也不见,自黄河激荡而来的风至此也能量耗尽,不存一丝清凉。
因军事行动而被破坏的山坡,寸草不生,光秃秃的露出黄土,却是降低了表面的摩擦力,增加了攀爬的难度。
袁军中,一队步卒伍为列,率先冲入山道,随着喊杀声起,西面举盾,余者执兵跟随,却是先行向西面山坡推进。
荀柔不免有些意外,但也迅速反应,下令以弩兵长弓助射,余下空闲之余,便只能透过对面忽而密集的箭雨,伫立遥望林列的旌旗,那大旗之上却书一个“麹”字。
“是袁将麹义?”
“应当是,”荀攸点头道,“此人出身凉州,在冀州为,后归袁氏,其部骁勇,擅长野战,常为先锋。不过,元常兄应当足以应付。”
荀柔点点头。
他不曾见过这位老兄指挥作战,对其战斗力多少有些没底,不过对方毕竟坐镇洛阳数年,未尝有失,再加上西面安排的又是从河内撤回的两支队伍,此时也只能相信他了。
山道两坡也并不算高,不过二百步至三百步之间,若是平地骑马,几乎是转瞬就到眼前。
不过毕竟还是登山。
荀柔遥遥看着滚滚烟尘,随着喊杀和擂鼓隆隆,向对面山道倒卷而上,直到前军几乎冲到半山腰,对面黑旗却才一挥。
顿时滚石垒垒冲下,随着重力加速行动,越滚越快,势不可挡,所过之处,兵阵瞬消,兵卒惊呼躲避,但凡反应不及,便被卷带,滚落山下。
随巨石阵后,对面这才趁着敌军慌乱之机,开始抛射箭矢,俨然指挥若定,从容有度。
荀柔之心刚才放下一半,向东面发起的攻击却也开始了。
文丑并未像麹义一般,将兵力一股脑压上,从正面攻击,却兵分两路,一边由本部偏将领兵攻向山坳,自己却又领一支绕到西面,要从另一边侧面登坡。
这两处布置,的确算是触及到他布置的弱点。
毕竟是山丘,几乎没有平顶,攀登固然艰难,但防守也难免跟脚难稳,战阵长薄如蛇,却没有蛇一样的灵活,反而相当僵硬。
再加上时间短促,山上修筑工事不容易,他从一开始就完全放弃了保护性的一切措施,全部精力用于增加杀伤攻击方向,所以山岭起伏的凹陷处,也就是所谓的山坳,以及山坡侧面,自然就成了暴露的缺口。
不过当然的,既然是增加了杀伤力,缺口也未必是缺口。
“号令各部弓弩兵,依秩序射击,不得乱阵,不得退后,违令者斩。”荀柔冷静的发出命令,继而望向刚才带领车队冲阵回来的典韦,指向东面山坳,“典叔,此处就托付与你,可否?”
193/241 首页 上一页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