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穿越重生)——不问客

时间:2024-10-22 08:32:49  作者:不问客
  “……罢了,先行处理刘问崖的事罢。”刘问崖在知晓太子成为废太子之后,彻底冷静下来,没有过多反抗。
  他深知刘家完了,建元帝放过他们家不代表下一任皇帝会放过他们。与其负隅顽抗,不若直接交代了事,还能少受些苦。
  负责审问的几人奋笔疾书,势必不落下刘问崖的任何一句话,保不准里面就有废太子谋逆的线索!
  江无眠拿到证据后,就找来谷易行和陈章商议,“科举作弊一案是否能就此终结,不再牵连无辜之人,就看这最后一份证据的分量。”
  刘问崖不是主谋,但他也是其中一员。
  地方是他提供的,人是他找来的,受害者等人的名单则是从礼部寻摸来的,另外还有其他人的牵线搭桥。
  上上下下牵扯了百余人进去,可以说是个大漩涡。
  江无眠捏着证据不敢呈给建元帝,从建元帝的近况来讲,他怕这份证据呈交到建元帝手中,下一秒就得准备换个皇帝。
  对方的身体状况实在算不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江无眠还是决定再查探查探情况,将事件模糊之处挖出来,建元帝身体承受能力高一些了再提。
  又过半月,调查王府的锦衣卫都回来了,江无眠等人才收拾好卷宗,整理完证据,吩咐了人证等待传唤。
  建元帝想见时就来找人,不想见就当没这茬,但底下人要准备好。
  次日早朝,做好万全准备的三人上书,科举舞弊案证据确凿,上下参与人员已查探清楚,可结案处理。
  金銮殿上,建元帝翻开卷宗,竟是当场看了起来。
  脉络清晰,过程详细,附上的证据切实不掺任何虚假成分,连派去问话的人何等相貌,哪家人士都一清二楚,力求让建元帝挑不出任何含糊的地方。
  伍陵和余次辅看着建元帝面色如常,合上卷宗,宣布了参与其中的人员该流放亦或是择日执行的死刑。
  从上到下,无一幸免,即便是缺人,也没改建元帝要杀一批的决心。
  江无眠掂量着,建元帝恐怕要择日宣布立新太子之事。
  毕竟这么一杀一流放,朝中哪儿腾出的职位不少,实职虚职皆有,完全可移交给下一任太子安插人手!
  白楚寒对此持同样看法,“陛下清理了一波人手,宫内侍卫死了不少,自武安营苑中抽调百人,填充到队正处。”
  参与其中的人家受到不同程度的革职流放,骤然空出来的这些职位,建元帝没有提拔的意思,不是暂代,就是不安插人手。
  结合锦衣卫的动向,不难猜出,部分职位要留给新任太子拉拢人心。
  ——毕竟除了废太子以外,其余皇子都没接受过相关教育,朝中大臣的基础也很薄弱。
  最为简单的就是施恩于下,一旦有了恩情和利益,新任太子自然而然和朝臣有了往来联络。
  朝堂上下,君臣之间默契地闭口不提剩余人手如何安置的事情,只让手底下的人拿出万分的精力好生办事,就算是面上光也得把表面功夫做好!
  能否和新储君自然而然联络起来,就看这回的功夫。
  江无眠和这个王爷相处时间不多,而且那是多年之前的事情,现在那位王爷的性情人品是否发生变化,也未可知。
  不日,建元帝便在早朝上宣布要召回大周唯一一位王爷回京过节,享受天伦之乐。
  这一看随便找来的借口,君臣再度默契地忽视祖宗家法,光明正大下旨给海边蹲的王爷——回京,你爹找你。
  接到圣旨的王爷:“……啊?”
  自打京中先后传来太子岳家参与科举舞弊、太子谋逆、废太子三件事之后,王爷本人就把自己当作小透明,发誓不沾京城一砖一瓦,这地方邪门,还是少去。
  做个不犯底线的王爷多好,天高皇帝远,吃喝自由,无拘无束,入股做生意后更是想花钱就花钱,想吃鱼绝对不上虾。
  现在明黄圣旨一下,说他爹找他回家。
  啊?找他回家干啥?继承大统?他吗?
 
 
第240章 发愁
  王爷本人一脸郁卒,召见手下最为得用的幕僚,言明此事并寻求建议。
  陆离本人一早投在王爷门下,后随其来了封地,在此地时大力支持王爷联合本地商队发展海洋渔业,多年来卓有成效——
  王府总算有钱,能展开其他产业,比如说去买船,发展海外商贸。
  幕僚上下对王爷的身份定位格外清晰,拼命赚钱从建元帝这儿获取庇护即可。
  毕竟太子本人不出大错,这辈子王爷和大位无缘。与其惦念着大统,不若好生利用起身份,做出一番事业,也修缮一下王府。
  建元帝对儿子还算不错,去封地时给了安家费,但建完王府哪儿还有余钱?
  尽管有底下人的孝敬,可三节两寿时走礼全是一笔大支出,底下还有一堆幕僚,后院还有妻儿,算下来,拆了王爷还不够养家糊口。
  有鉴于此地距京师不远,王爷本人不敢大肆动作,只好想方设法做些正经买卖。
  随着岭南海贸发展起来,这块领地也逐渐有学有样,发展起来。底下人还去过岭南,学了当地的种植养殖法,现在封地上都能产出海带了!
  要王爷本人说,他送寿礼节礼是没问题的,可真要去见他爹——当朝皇帝,还是刚废了太子的皇帝,心里怎么想怎么有点惊恐。
  万一自己也会落到废太子这般境地呢?他是真能当太子还是去当靶子?
  怎么想都是后者可能性大!
  所以王爷本人很是忧虑,心急如焚地找来幕僚商议。
  陆离谨慎道:“王爷在此之前并未研习过太子相关事务,也不曾插手朝堂大事,此行回京,应是先行学习?”
  当太子是不可能这么快就当的,他随王爷在这儿干了多年,对王爷本人的能力一清二楚。
  王爷本人算是胸无大志,每日有三餐就能满足,不爱美色不爱骑射更不爱学习,相比之下,世子更能培养出来。
  王爷仍是愁眉苦脸,他深知自己本事,根本不入父皇的眼。
  若是有个万一,他是做不到大哥那般狠绝的,最终下场极有可能是和大哥做伴。
  何况宫中还有一群弟弟,他离宫多年,根本不清楚宫内形势,也不知道父皇到底有没有看重的皇子。
  真有这样的存在,那自己岂不是个放在明面的靶子,就连自己打下的家业也会被对方视为囊中之物!
  ——废话,自己都保不全性命了,何况是名下财产。
  王爷本人还在琢磨,他不在朝堂上还能以王爷的身份和部分官员来往,做了太子,怕是再没有这般便利。
  别的不说,光看废太子的多年经营,和他往来较为亲密的实权人就那么些,大部分还是沾亲带故的不得不站太子的。
  真正如六部尚书这些的高位者很少,非常少。
  真当了太子,自己名下的财产怕是都要被参一本与民争利,然后被一群鲨鱼吞噬殆尽。
  真正的民在哪儿?根本没有!
  王爷叹口气,无论如何,圣旨一下,他最终还是要回京的,不然就是抗旨不尊。
  这罪名,要是备受建元帝宠爱的皇子,自然是不在乎的,关键他不是啊!
  “准备准备,早些入京觐见吧。”王爷叹口气,挥手让陆离下去做准备。
  封地距京不远,然王府上下要安排好,还需一段时间。故而当人真正抵达京城时,正好和押解刘英的队伍撞上。
  刘问崖参与科举作弊,又被证实和废太子谋逆相关,连带他的亲族也受影响。刘英被押送至京,交由三方会审。
  江无眠正捏着新型律法的折子,要上奏建元帝,结果谷易行和陈章二人又请他过去,审问刘英是否和科举与谋逆相关。
  谁都知道这是走个过程,对建元帝有个交代。待到事情收尾,衙门上下都快封印了!
  看了看折子,又看了看正在宫内和上演君臣父子戏码的建元帝与王爷,他摇摇头,算了,过年后再提。
  现在时机不是很好,正是要衡量是否立新太子之时,建元帝不一定能抽身处理此事。
  最迟开春之后就要上奏此事,然后逐步推行。
  就此看,岭南布政使一职空出来倒是好事,年后可以用此地试点。
  江无眠如今不担心北部问题,有谢砚行和冯家父子镇压,事情逐步走向正轨,麻烦的是各处空出的职位。
  洋洋洒洒的白雪落下,京中在某种奇怪静谧的氛围中封印封玺。谁都在观望考量,年后王爷是否会成为太子,是否能扛起江山重任。
  江无眠琢磨了下,若是王爷没有明面上的失责失职,或是大的作风问题,应是无事。
  白楚寒正在拨弄锅内底料,闻言笑了一声,“能不能安生过年都是两说。”
  建元帝没有第一时间立为太子,反而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名义召人入京,便是最好的说明——
  太子人选不合意,其他皇子皆有机会,在正式立为太子之前,若是有人脱颖而出,他不介意换个人当太子。
  尤其是过年事多,有什么风吹草动都容易牵扯到别人身上,栽赃陷害都是小手段。
  江无眠作为左副都御史,每日看过的弹劾奏章都猛然窜高一截,明面上看是弹劾官员的,再往底下挖掘便知背后能牵连的必定是走的亲近的某个皇子。
  排除异己的小手段,天天不落。甚至于江无眠本人也没逃过去,他被指责参与经营,与民争利。
  在抬出另外一位拿钱不干活的人之后,便无人再行关注江无眠的事情。
  这哪儿是江无眠与民争利,分明就是建元帝啊!指控江无眠不就是指着皇帝骂吗?
  遂,江无眠的事就此作罢。
  不过他们收手不代表江无眠罢手,年后他就要提出改革商业,限制经营范围,明确相关律义,现在正是收集证据时。
  各处商队潜藏的问题,海外贸易相关问题,他国前往大周应当遵循的律义等等。
  但凡规定涵盖的范围扩大一些,刘英在岭南判决的案情都不必如此艰难。
  白楚寒又往锅内下了一盘鱼肉,王爷进京时带的深海鱼,冰块保鲜,带来的太多,被建元帝从上到下赏赐了一遍。
  现在吃的还是江无眠的,白楚寒那儿还有半车,着实令人头疼。
  江无眠暂先放下朝臣挖坑的想法,端着蘸料坐在火炕上,看白楚寒动作,嘴上道:“不如做成鱼丸?深海鱼刺少,打成鱼丸,混合虾丸一起,不论是做什么都能放进去增鲜。”
  尤其是火锅丸子大锅烩,不论是什么丸子都能放进去煮成一国,热量不多,不耽误主食,还能吃到丰富口味,对老饕而言的确是一大美事。
  “冬日保鲜不成问题,多的确实可以做成鱼丸。”毕竟是王爷带来的,建元帝赐的,不好转送。
  一车鱼的去处就此定下,江无眠又想到这位王爷为了一口吃的命人下岭南学习海带养殖技术,不由摇头。
  未来的太子预备役虽是没有什么大的爱好,不嗜好美色不爱攀比,就爱美食。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未来大周除却军事实力强大和疆土辽阔之外,该不会最为出名的就是美食了吧?
  京中各大酒楼的生意岂不是要红火不断了?
  转念一想,这算不算是变相的带货?
  就算王爷当不成太子,转行去当带货老饕也不是不行,他的身份注定能接触到更多的食材,也有能力推行某些动植物的养殖种植。
  有好处自然有弊端,吃的东西具备地域性和季节性,万一有什么不开窍的基层官员铁了心要在北方冰天雪地种植热带水果,那当地百姓还有活路可走?
  不是江无眠把人想的太过没有常识,而是这事儿总有些蠢货干得出来。
  他还能举出实例来,远的不提,就近处的刘问崖一事。
  刘问崖找学子作弊,中间有中介——又称掮客、经纪人——拉线,这地位太低要如何接触到刘问崖这等身份?
  弄虚作假,搞个祥瑞,比如说一夜之间八月开桃花,异况是吧,快快上报!
  事情传到刘问崖耳中,他自然是要一探究竟,接着就歪七扭八搭上了线。
  真相是,当地的桃树全是现挖送来的,在八月时候移植,开的花是绢花——绢还是自岭南买的,便宜量大。
  为杜绝这般弄虚作假的事再度发生,江无眠势必要做好万全准备。
  就算王爷登临不了太子之位,这等事情最好还是杜绝,毕竟建元帝老了,老了就有执念、有恐惧、有百般渴求。
  这般祥瑞展示出来,建元帝再展示一下他的态度,那大周上下全是冒出来的祥瑞了!
  解释各种江湖骗子横行,若是再来个化学、魔术手段和口才都不错的,被建元帝奉为国师,乐子就大了。
  光是想一想到时要辟谣斗法的画面,江无眠都觉得窒息。
  故而,在事有端倪之前就掐灭这点萌芽,势必杜绝任何“祥瑞”的出现!
  厨娘端来煮好的玉米,江无眠掰开下到锅里。今儿吃的海鲜锅,除了部分食材不能一块下锅之外,大部分能一块吃。
  蘸上调出的芝麻酱,鲜香醇厚,再喝一盅烫好的黄酒,别有一番滋味。
  师兄弟两人吃的津津有味,宫内带来海鲜的王爷本人啃着宫内御膳,不时应付建元帝的问话,吃得战战兢兢,恨不得立刻消失在桌上。
  除却建元帝时不时挖坑以外,还有来自其他并不亲近的兄弟的刁难、一些面上恭敬暗中阴阳怪气、随机熊孩子发问。
  对此,王爷回答格外耿直,直到噎人,以至于往常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家宴上竟是难得冷场。
  建元帝:“……”
  人品不错,就是脑子不太行。这样的太子真能扛起大周做事?
  这回换了建元帝发愁。
 
 
第241章 律义
  京中年关过得红红火火,好似没有发生一点意外,所谓的科举舞弊更是无稽之谈,有种诡异的平静。
  江无眠奏折写了一道又一道,斟酌用词。
  不出意外,建元帝年后将会昭告太子人选。下一代君主性情人选如何都是未知数,还不如选磨合得较好的现任君主。
  律义的规定能简单推动,然真切的执行却是不行,庞大的疆域和关系错综复杂的官场都是阻碍。
  律义规定再详细,执行者都是人,是人都有七情六欲,是人都会沾亲带故,执行起来便有差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