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快着步子回了屋去。
过了两日,萧护就回了庄子。
去年底为了开新得那处山林外的荒地,庄子上又招揽了几个佃户。
如今庄子上田地多,人手也多,倒是不必再要庄主老爷亲自下地操劳了。
不过时下春耕,是庄子上忙碌的时候,萧护虽能得空出来,可心头也还挂记着地里。
他得回去盯着些才放心。
另外田恳提议说有了山林,可以栽种些果子树长果来卖。
如此比山林光只产柴火,木材要挣得更多。
萧护觉着不错,着手于去寻买合适的果子树去栽种。
萧元宝一个人在宅子里有些乏味,便去了一趟明家。
“我的哥儿,难得你还想得起我这号人物来。”
明观鑫见着萧元宝来,心头欢喜得紧,嘴上却说着凶悍的话。
萧元宝自知理亏,他确实有些日子没有过来耍了。
“前阵子不是忙着不得空嘛,这一闲下来还不是头个想着你。瞧我今日还特地带了你欢喜吃的鸡鸭杂碎来。”
明观鑫道:“你哪里是忙碌不得空,是教祁郎君缠着脱不得身。也就祁郎君时下不在县上,你才舍得出门。”
萧元宝被说得有些脸红。
明观鑫见他这般,好笑道:“不过也怪不得你,若有这么个郎君,换做是我,我也不想出门闲耍去。”
萧元宝道:“你别笑话我了。”
他前去挽着明观鑫的胳膊央他别在取笑他,一触着人,眸子微睁:“怎瘦了好些,这些日子我没来与你送吃食,未必你都没好好吃?”
明观鑫听萧元宝这般说,不忧反喜道:“当真觉着我瘦了?”
萧元宝仔细打量了明观鑫,点点头:“脸颊子没甚变化,不过身形确实纤细了好些。”
明观鑫乐得不行:“你这般说,倒也不枉我这些时月的功夫。”
萧元宝疑惑道:“好端端的怎折腾起这些来?”
明观鑫低了声音附在萧元宝耳边道:“家里与我寻看了一户人家,正在走动着,若是顺遂,可定下。”
“如今事情未落定,你千万别张扬。也便是你我才长舌一嘴,换做旁人,我定当不会吐露一个字。”
萧元宝眸子一亮:“这是好事情啊!我晓得轻重,必不会再教旁的人知晓。”
他心中起好奇:“你且与我说说,是哪户人家的郎君,我可认得?”
“我也不晓得你认得还是不认得,不过与你说,他也是我们岭县的人便是了。”
明观鑫小着声儿道:“他今日正好来了家里头,这晌正在与我爹厅里说话,你想不想去瞧一眼?”
萧元宝也低着声:“会不会太失礼了?”
“不妨事,正厅有个偏屋,从后园开得门。躲在屏风后头暗暗瞧上一眼,不会教厅上的人发觉。”
萧元宝也想晓得是甚么样的人物能教鑫哥儿也注重起身段儿来,好食都忍着不吃,愣是瘦了好些。
于是明观鑫打发了伺候的人下去,两人进了后园,偷偷的溜进了正厅的偏屋里。
萧元宝还是头次干这种事,心头突突直跳,颇有一种在乡里时偷摘人桃梨吃的感受。
“亏得是你爹,生意做得那般好,这城里的衣料布匹商行,谁比得过你们家去。”
“受不得明伯父夸,我爹总还与我言,生意场上佩服的人不多,明伯父便是其中一个。他敬伯父生意经营得好,又擅结交,时常鼓励子侄如经营生意能伯父这般本事才好。”
萧元宝听着清朗的陌生男声,不大辨得出是甚么人。
直至明观鑫将他往边上拉了一点,越过屏风前的门缝,他整好瞧见对坐在前的前年男子。
那男子白面,桃花眼,生得一副极好的姿容。
萧元宝微惊,回过头去看明观鑫,只见着他一双眼睛泛着少有的光亮。
这般眼神,也就只在吃上和胃口的好吃食时显现过。
“如何?可是十分俊俏?”
出了偏室,回到园子里头,明观鑫便急不可耐得询问。
萧元宝诚恳得点了点脑袋:“实在俊俏。”
“他不是香云庄的穆郎君么?”
“是他,你可是之前上他们家买过料子?”
萧元宝摇了摇头:“这穆郎君在香云庄揽客,好些哥儿姑娘的都去瞧他,我只远见过一眼。”
彼时哥哥还为着这小郎君与他阴阳怪气呢,害得他好一番哄。
他意外道:“之前挽月纱入市的时候,我还见着明伯父与穆员外在市场上拌嘴呢,只以为两家不睦呢。”
“嗐,商户之间多有攀比,相互挤兑,这些都是再寻常不过的。”
明观鑫道:“穆家苦寻挽月纱的门路不得,便想与咱家结了亲,共享挽月纱的利益。”
“那你还肯!”
明观鑫耸耸肩:“作何不肯。我爹说若我与穆家小郎君婚事能成,到时候就把这生意交于我做,也算是与他们家共享了。如此这般,也还更稳固。”
“今日你也瞧见了,那穆小郎君相貌奇佳,我半点不吃亏。”
萧元宝笑起来:“到底是生意人家的哥儿,就是会盘算。旁得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欢喜这小郎君,中意他,这才是首要的。”
明观鑫望了望天,道:“宝哥儿,你没生在商户家,不晓得商贾人家最看重的一个字便是利。我生在商贾人家,享了富贵,但也不能白享,得继续稳固着一族的利。”
“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婚事是不得自行做主的。若家里安排的人是和心意的,那简直是烧香拜佛也难求来的好事情。也好在我爹喜欢我,我娘也不是软弱之人,能在偌大的明家护住我,家里即便为利而寻得的人家也不会太差。”
萧元宝抿了抿唇,想着各式人家真当是也有各式的烦恼。
他见明观鑫有些惆怅,拍了拍他的手背,道:“所幸是这样的好事情落在了我们鑫哥儿身上。”
明观鑫苦笑道:“就只怕是穆郎君即便碍于父母的意思与我结了亲,但也并不多满意我。”
“我们鑫哥儿这般好,不可灰心。感情总有许多波折,哪有一来就完好的。”
萧元宝道:“便是我也阿南哥哥打小就有婚约,又还青梅竹马,不也一样有曲折么。”
明观鑫笑道:“有你这些话,我心中也信心多了。”
第84章
“越是往北边儿走, 雨水好似越少了些。”
祁北南和赵光宗赶了七日的路,出了磷州界,归到了去京城的官道上。
在磷州府界上, 接连几日都在断断续续的落雨, 赶路怪是不便。
他们坐在马车里尚且还好,倒是苦了车夫,驱着马匹,得受外头的春雨所扰。
不过好在是物品准备齐全, 有蓑衣草帽,不至教身子打湿了去。
在通往京都的官道上,倒是晴朗。
马车上拘了好几日的祁北南和赵光宗, 一并下了车, 在官道上随着马车步行松展一番身子。
“怎就是不能动了, 可是车轱辘卡了石子?”
“郎君, 查检过了, 车轱辘完好。”
赵光宗与祁北南正闲说着, 就见着前头停了两辆马车堵塞在官道边, 几人正围着车子不知作何。
祁北南远瞧了一眼, 那车子上也插了官府的镖旗,看着像是金陵府那边的官旗。
“指不准也是赶考的读书人, 我们上前去瞧瞧。”
赵光宗点头,两人快步过去。
“出了甚么事, 可需搭把手?”
祁北南唤车夫将车子停在后头靠边处,省得两行人的马车并排堵在一处将官道都占了去, 再来车马通行不了。
“郎君, 我们的车子不知如何动弹不得了,可是阻了郎君的道。”
祁北南道了一声:“不曾阻。”
话音刚落, 车子另一头绕出来个月白交领的年轻男子,头束玉簪,腰配美玉。
男子生得清瘦,身形盘顺,但却有一股懒洋洋的感觉。
他扬起下巴瞧了过来,眉间生得一颗浅红的痣。
祁北南看见男子的身姿便觉有些眼熟,待瞧其面容时,不由一怔。
“二位可也是进京赶考的举子?”
男子偏头瞧见后头马车上的官旗,他轻吸了下鼻子,食指揉了揉鼻梁,似乎有点想打喷嚏。
一双眼睛也有点迷迷糊糊的,好似是没睡醒就被生喊起来了一般。
“正是。”
男子见状,抬手做了个见礼。
“在下姜汤源,打金陵过来进京赴考。”
祁北南嘴角浮起了一丝笑,亦与之做礼。
“在下祁北南,自磷州前来。”
赵光宗也做了介绍。
三人都是年纪相差不太多的年轻人物,在此遇上,倒是不如那些年纪拉得很长的举子生分。
再来又都是同考,在此荒郊野岭间,便生出些好意来。
祁北南唤秦缰与姜汤源查检了一番车子,方才得知是内轴断裂了,幸好发现得早,否则车棚还得坠散。
这截官道近处不见驿站,只有二十里地外有一处村落,要想修缮好车子不易。
祁北南便道:“姜郎君若不嫌,可与我们结伴同乘,余下一个伙计处理车子的事。”
“待着到了前头城中,另行买车子便是。如此也不会耽搁赶路的时间。”
姜汤源思索了片刻,道:“如此便叨扰二位了。”
这厢说妥,姜汤源前去另一辆车子前,他轻声道:“阿团,我们与两位郎君结伴。”
话毕,车子上下来了个面容白皙的小哥儿。
他怀抱着一只胖滚滚的圆眼狸猫,猫儿在他怀里十分的温顺,似乎见着从马车里头出来了,还伸了个懒腰,肥嘟嘟的猫掌张开成了一朵四瓣小花。
小哥儿与祁北南和赵光宗行了个礼:“麻烦二位郎君了。”
祁北南见着姜汤团,微有些意外他竟然也在。
说来,也是有大几十年不曾见过他了。
姜汤源这个唯一的弟弟,性子沉静,不喜多言,但心地良善。
当初他在金陵读书时,姜汤团每每与兄长准备吃用都会多预备一些,更甚有时候准备两份。
大抵上就像是小宝待赵光宗那般,他与姜汤源交好,姜汤团也把他当做兄长一般。
奈何却也不是长寿之人。
姜汤团到了年纪,姜家将他下嫁给了一位看中的门生。
那门生婚前百般乖顺,待着迎娶了姜汤团后,依靠姜家的门路将官坐稳,渐渐便变了模样。
离了岳家的眼皮子,到地方上任官时,先是纳青梅竹马,后又醉酒与姜汤团动手。
婚后的第三年,姜汤团难产离世。
彼时姜汤源气怒至极,生是追到了门生任地上,将男子痛打了一顿,险些废了他的手脚。
因殴打官员,还受言官参了一本,遭了贬斥。
赵光宗不知祁北南所想,与姜汤团回了个礼后,见着身侧的人看着姜汤团不为所动,像是丢了神似的,他自后头轻轻扯了一下祁北南的衣裳。
祁北南回过神来,与姜汤团做了礼。
“你怎么回事,莫不是赶路赶傻了。”
赵光宗与祁北南回车子上整理东西。
“当心我回去告诉宝哥儿去。”
一会儿一辆车子教姜汤源同坐,另一辆车子则与他放些行李。
如此周展开,才不会打挤。
祁北南失笑:“我没旁的歪心眼儿,你想多了去。”
须臾,姜汤源携着行装过来。
一些行李放在了赵光宗车子上,他与祁北南同乘了一辆马车。
车子晃晃悠悠,姜汤源一直揉着鼻子,想打喷嚏又打不出,鼻腔却痒。
一只手递了个水囊过来:“往北走天气干,喝些温水能有所缓解。”
姜汤源接下水囊,吃了一口。
祁北南道:“鼻腔不适,可适当按压迎香穴、鼻通穴。”
“祁兄广知,还通晓医理?”
姜汤源盖上水囊,道:“大夫亦是与我这般说的。”
祁北南哪里通晓甚么医理,不过是占着与人是老相识的便宜。
他道:“我不过也是恰巧晓得这点。”
起了话头,两人接着又说谈了几句。
因着是半道结伴的人,姜汤源心中还设着防备心,两人虽同乘于一辆马车之中,他也只与祁北南说些书本课业,沿途风土的事情。
不与之提家中情形,吃用等,只怕惹些不必要的麻烦出来。
他这人看似迷迷瞪瞪,实则心眼儿不少。
可与祁北南闲散说了几句,发觉竟与他出奇的谈得来。
与书本的见解相同,所思也一致。
一路上与祁北南结伴甚是欢愉。
待着抵达了厢阳城,姜汤源置买了新的车马,也不曾与祁北南和赵光宗分道扬镳,反而是与之约定一同去向京城。
再度结伴,姜汤源显然要更亲近了些。
驿站住宿时,姜汤源取了一只盐水鸭,几只咸鸭卵出来与祁北南还有赵光宗尝吃。
祁北南也拿出萧元宝与他做的油酱菜来,原本准备的肉饼、卤味,在磷州界内就吃了个干净。
如今三月天里,并不热,这些菜肉能存好几日,但是出来也十日光景了,再放也都变了味道,早些吃罢反倒是不糟蹋。
然则油酱菜浸在菜籽清油之中,不易腐坏。
只要爱惜着,启开菜坛子取用时,筷子洁净,取用后迅速封好口,保存月余是不成问题的。
便因能存得久,祁北南才舍不得吃。
他心头挂记着人,总还想着等到了京城的时候启开来。
98/140 首页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