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草原生存记[穿越]——芃县令

时间:2024-11-22 08:16:00  作者:芃县令
  “知道了。”
  贺兰定嘴上说着知道了, 保证会好好修养。可是段宁前脚刚走, 他就翻身起床了——在床上躺了一个月,骨头都躺僵硬了。
  不得不说,这具身体的素质还是绝佳的。在如此落后的医疗环境下,那么严重的伤口感染,不仅没有嘎掉, 经过一个月静养就恢复了七七八八。
  贺兰定扯开衣领, 瞥了眼缝合扭曲如蜈蚣的伤口, 心中微微一叹:这下可好, 更丑了,更说不上媳妇喽。
  走出卧室,门外守着两个护卫——贺兰定养病的这段日子,段宁将贺兰大宅上上下下梳理了一通。
  当日贺兰定病急,床头竟然只有一个半大的小子领着两个小娃娃伺候,这让段宁极度不满,“这是主子公子该过的日子?!就是地主老爷也有四五个洗脚婢呢!”
  于是乎,段宁不仅给贺兰大宅的行走坐卧立了许多规矩,还送来八个婢女、八个小童供贺兰定使唤。
  看着圆头圆脑的十六个未成年人,贺兰定眼不见为净,全都打发去了工坊。但是段宁定下的一些规矩却保留下来,比如十二时辰轮值制度。
  以前贺兰定只在书房外设了守卫,内宅中则是贺兰三兄妹自己过日子,穿衣洗漱什么的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虽然自在了些,但到底缺了几分安全保障。
  东清河一行让贺兰定深刻意识到:世道真的乱了,饥饿能够令老实巴交的老农挥舞着锄头去夺人性命,只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
  “郎主。”两个护卫向贺兰定行礼。
  贺兰定记得他们,都是族里的孩子。自己刚来那会儿他们还是拖着鼻涕的半大小子,如今已经长成孔武有力的男子了。
  贺兰定询问,“有虎头的消息没有?”当日,阿史那虎头去接应贺兰定,结果两方却没有遇上。如今贺兰定已经回来一月有余,阿史那虎头却失了踪迹。
  如今外头盗匪猖獗,让贺兰定不得不担忧阿史那虎头的安危。
  “没有收到虎头叔的消息。”护卫摇头。
  一直到九月末,怀朔落下了第一场大雪,贺兰定彻底解封,给众人表演了个“侧马沉蹬”,结束了养病生涯。而阿史那虎头依旧没有消息——他本人没有传回消息,外头也无人见过他这一队人马。
  贺兰定只得压下心中忧虑,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将精力投入到部落事物处理中。
  “联盟那边可以完成订单,预计十月底完成所有出货。”阿鹤汇报工作,“但是,今年订单量减半,收入减少的同时,羊羔价格、粟米等粮食价格都涨了近三成。”
  收入减少,物价飞涨,族中人口激增——侯景一路收拢了有一万人。种种因素交加,贺兰部落在今冬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两个点。”贺兰定说,阿鹤记。
  “第一,放开精盐售卖,尽可能换购粮食。”这是吃。
  “第二,雪停后组织建雪屋,为今年的冬天做准备。”这是住。
  阿鹤提议,“要不要建几座大型雪屋,给牲口们住?”
  贺兰定认为可行,但是具体怎么实施,能不能建,要听工匠组的。
  “至于取暖。”想到这儿,贺兰定叹了一口气,“去年捡回的那些毛毡,分发下去。”那些无主的毛毡屋顶背后都是一桩桩人间惨剧。
  阿鹤一边记,一边问,“要提前砍柴烧碳吗?”
  贺兰定摇头,他如今已经有了更好的生活取暖材料。
  贺兰百货又上新了,这一回售卖的是一种黑炭糕,不是吃食,而是一种生活取暖的材料。
  “比牛粪耐烧,比炭便宜,还没有气味。”店小二热心介绍着新品,“烧完后的渣子,咱们这儿还回收,十块渣子换一块新碳糕。”
  普通老百姓人家自是不会花这个冤枉钱去买这种新型燃料——是家里没有牛粪?还是两只手都断了无法砍柴?
  可是,再穷的地方都会有富人,怀朔也不例外。贺兰百货上新的第一日,黑炭糕被抢购一空——黑炭糕不仅价格便宜,还可以用牛粪饼子和碎煤渣过来兑换。
  所谓黑炭糕其实就是后世的蜂窝煤。
  阿史那熊塔顺利在大鲜卑山北麓找到了露天煤矿,而且因着煤矿的存在,那一片区域土地贫瘠,并无部落在那一片放牧。
  也就是说,那一块地方是无主之地,贺兰部落过去挖煤,想怎么挖就怎么挖。唯一的成本就是运输成本了。
  蜂窝煤的制作也很简单。贺兰定小时候在福利院的时候就经常帮着保育员们做。
  碎煤石研磨成粉末,和泥土按照八比二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和成泥状。简单点就直接捏成圆饼状晒干,复杂一些就用模具压成孔洞蜂窝状,这样更有利于充分燃烧。
  怀朔百姓很快发现了黑炭糕的好处:1、不臭。2、耐烧。3、劲大。而且烧完后的渣子攒一攒还能去换新的炭糕。就算不去兑换,留在家里压碎了铺地也是极好的防潮隔温材料。
  除此之外,烧过的煤球剩下的渣子用来肥田种植再好不过了。
  首先,煤渣中含有许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仅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调节酸碱度。
  另外,经过高温燃烧的杀菌杀虫,煤渣非常干净。将其铺盖在田地的表面,一方面可以隔绝土壤病菌和农作物接触,防止虫害病害。另一方面还能起到保温防冻、减少水分蒸发的功效,非常适合怀朔这边的种植条件。
  贺兰定一手卖煤饼,一手回收牛粪和煤渣。看起来是亏本买卖,实际上是赚了。煤渣和牛粪都可以用来改善土壤、肥田旺地,加上前期的水利改善,重现怀朔“塞北小江南”的盛景不是梦。
  随着黑炭糕的火热销售,冬天的脚步近了。怀朔城外冰雪城墙重现,一座座圆润的蘑菇屋星星点点地点缀在银白的大地上,一眼望上去可爱极了——用不着推广,如今牧民们都知道雪屋的好处。
  这日,贺兰定正在书房中算账,王铁匠来访,随身携带着一个长木匣子。
  “幸不辱命!”王铁匠将木匣子放在桌案上,由贺兰定打开。
  “炼成了?”贺兰定大喜。打开木盖,是一柄银亮的环首刀。银亮如镜的刀身映照出贺兰定的身影,刀锋锐利,寒光森然。
  贺兰定大叹,“好刀!”
  从东北运回的煤矿,一部分被送到了王家铁匠铺,一部分送去了玻璃工坊,剩下的碎渣子才被制成了煤饼。
  煤和炭表面看都是黑石头的样子。然而,煤的燃烧温度是炭的两倍有余,在鼓风机的加持下,煤燃烧的温度可以达到1700度,甚至更高。
  铁矿石经过高温煅烧能够去除更多杂质,令其强度更高、韧性更好。贺兰定手中这把削铁如泥的宝刀就是王铁匠用煤矿做燃料锻造而成的。
  “应该还能更好。”王铁匠惋惜道,“煤石燃烧的温度很高,但是窑炉受不了。”在锻造这把宝刀的过程中,窑炉烧裂了三个。
  “已经很好了。”贺兰定小心翼翼拿起宝刀,凌空一挥,刀风凛然。贺兰定甚至能想象出这样薄而锋利的刀刃划拨敌人脖颈的一瞬热血喷洒的场景。
  看着贺兰定欢喜满意的模样,王铁匠也笑了。一直以来,王铁匠都想要报答贺兰定的提携之恩。如今终于能够如愿以偿了。
  “我打算将王家铁匠铺一份为三。”王铁匠说起自己的打算,“现如今的铁匠铺由大郎接手,专门打造生产用具。”比如榨油机、火锅、刨刀之类的。
  “给二郎另外置办一个铺子,平时给大家伙修修打打武器。”
  “三郎与我专门给您来打铁。”王三郎是王铁匠的小儿子,也是最机灵能够的一个。王铁匠知道贺兰定手里的煤石有多重要,是绝对不能泄露机密,因此主动将家业做了切割。
  贺兰定感动不已。
  外人都觉得贺兰定是个冤大头,今天帮你,后天救他,不知白白浪费了多少钱财。但是这些人只看到了贺兰定的付出,却没看到贺兰定得到了什么。比如眼前的王铁匠,他就是个知恩图报的。不然,贺兰定从哪儿去找个武器锻造的人才呢?
  “不过,我与三郎就两个人,人力有限。”王铁匠道出自己的忧虑。他自是知道贺兰定必然不会拥有一把宝刀就满足的,最终还是要将其装备到部落武装上的,那起码需要五六千件新兵器。
  王铁匠建议,“听闻高昌国北山有一个部落,其族人擅长打铁制造兵器。贺兰首领不若将其收入麾下。”
  “行。”贺兰定记下此事。令人到仓库取了四匹绢布送给王铁匠。
  王铁匠推拒,贺兰定不许,只道,“给二郎置办新铺子需得不少钱财。”
  送走王铁匠,贺兰定又欣赏了一会儿银亮的宝刀,才回到桌案前开始梳理部落生产计划。
  产业方面:
  一、传统产业
  所谓传统产业,就是贺兰部落起家且已经发展成熟的产业,分别是:豆制品、羊毛制品、肥皂和乳液制品。这几桩生意因着去岁寒潮受挫,虽然收益大跌,但是一切还运转正常,无需投入太多精力。
  二、新建产业
  新建产业主要包括:糖盐生意、黑炭糕生意、玻璃生意
  1、细盐和晶糖生意正红火,利润丰厚,一跃成为贺兰部落的主要收益来源。目前有三个主要客源,分别是:刘记商行、雍州童长史、东清河崔家。
  然而,眼下甜菜产量不足,细盐的原材料需要从旁初采购。两样的出产量都收受原材料影响。而且,大批量的商品涌进市场,还会造成商品跌价不值钱。因此,贺兰定不打算提升产量,只细水长流地经营。
  2、黑炭糕,也就是蜂窝煤生意,并无太多收益。其主要作用是兑换其他家族和牧民手中的牛粪,做肥田之用,为农业生产打基础、做铺垫。
  3、玻璃生意。在去年,贺兰定早就提前建好了烧制玻璃的窑炉,在煤矿石到位后,窑炉就投入生产。
  目前已经成功用沙子和石灰石混合煅烧出了透明玻璃水,但是其净度还有待提升,吹制玻璃的技术也不成熟。想要产出售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军备产业
  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强大贺兰部落武装力量而建立的产业。分为进攻性装备和后勤保障装备。
  进攻性装备:冶铁、□□及其他武器改良。
  1、冶铁。目前已经可以小规模锻造新武器,想要大规模生产还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人员不足。王铁匠已经给出建议,高昌国附近的北山有一个擅长打铁的部落,可以派人过去寻访、接洽。
  二是原材料不足。煤矿有了,但是铁矿石还没有着落。单纯通过王铁匠的路子采购来的铁矿无法满足贺兰定的需求。
  眼下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通过路子广、背景厚的刘记商行采购铁矿。但存在难度,刘掌柜已经拒绝过贺兰定一回。除非能够拿出令人心动的交换物。
  二是从郑枢、郦道元那边探听铁矿石的位置,自己开采。但是,郦道元一心向朝廷,郑枢为郦道元马首是瞻,想从他们口中得到铁矿的位置,很难。
  综上,铁矿石的来源还需要多多琢磨。一旦人员到位,原料充足,贺兰部落装备全体换新,战斗力将会再提升一个档次。
  2、□□。目前存在威力不足、投放不便的缺点。需要继续改进。
  3、其他武器改良。部落招揽的工匠们因着胡汉之仇不愿为贺兰家改良武器,因此武器改良一事迟迟没有进展。贺兰定必须要从其他地方挖掘机械人才。
  综上,贺兰部落在武器装备上还需多多下功夫。
  后勤保障装备则主要是酒精、药品和医疗人才。
  1、酒精。蒸馏设备已经到位,目前产量可供贺兰部落自给自足。
  2、药品。极度短缺。就连最基础的金疮药都无法保障人手一瓶。
  3、医疗人才。极度短缺。既无能够看病问诊的良医,也无擅长伤口包扎护理的急救人员。
  写到这儿,贺兰定忍不住画下一个重重的感叹号——提升怀朔医疗水平迫在眉睫!
  说来说去还是人才短缺。贺兰定扒着指头列数自己需要的人才:打铁的、武器改造的、治病的、救护的.....
  提起医疗人员,贺兰定不禁想起自己高烧昏迷那会儿舅舅送来的“神药”,也不知道是什么成分.....
  正想着,书房的门帘掀起,一个纤细的身影出现在门外,脆生生道,“阿兄,你该休息一会儿啦。”正是“人形闹钟”阿昭。
  自打贺兰定生病倒下,阿昭就化身为“定时闹钟”。贺兰定没按时吃饭、工作坐久了,“小闹钟”就要来响一下,提醒贺兰定身体要紧。
  “阿兄,咱们一起出去走一走吧,别把眼睛给看坏了。”阿昭强拉贺兰定出门。
  怀朔清冷的空气窜进鼻腔,贺兰定觉得自己的脑子都清明了不少。
  “阿兄.....”阿昭突然低唤一声。
  “嗯?”贺兰定低头去看,正对上阿昭一双复杂的眼睛。
  “出了什么事了?!”贺兰定着急询问。
  “阿兄.....”阿昭犹豫着,缓缓开口,“我想去洛阳。”
  闻言,贺兰定心里一松,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儿呢。
  贺兰定揉揉小姑娘脑袋,笑道,“等明年开春了,阿兄带你们去洛阳玩儿!”
  “不是的.....阿兄....”阿昭神色凝重,忽得瞥开眼不去看贺兰定,“我是说,我想去洛阳考女官。”
  【作者有话说】
  阿昭:我要考编!
 
 
第一百四十七章 
  女官制度是孝文帝汉化改革中的一部分。孝文帝根据《周礼》, 参照秦汉时期的女官设立情况,正式确立了与后妃分离的女官制度,形成独立女官体系。
  在熙正元年之前, 大魏女官主要负责后宫事务管理, 她们拥有一定的官职品秩, 可以领取俸禄。
  而随着新帝登基, 太后临朝称制, 代为行使皇帝的权利。身为女性统治者的她,无疑需要更多的女性官员来为自己服务。
  比如,胡太后的妹妹如今被封为女侍中, 官二品, 常伴太后左右。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