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草原生存记[穿越]——芃县令

时间:2024-11-22 08:16:00  作者:芃县令
  前年草原寒灾,阿史那虎头前去接应去往东清河郡筹粮的贺兰定。结果,走到半道上被强制征兵走了——正巧碰上了朝廷攻打南梁,讨伐在浮山堰筑堤坝的康绚。
  朝廷大军号称有十万众,其实有五六万人那就不得了了,于是便一路征兵。阿史那虎头一行人,人壮马肥,直接被征调走了。
  结果到了寿阳后,根本没打得起来。
  南梁在浮山堰筑堤坝,企图阻拦住淮水,让淮水无法流淌进下游,从而用下游的水倒灌淹死在上游寿阳——魔鬼一般的思路。
  可是北魏的将士也不是傻的,明知道你要淹死我,我还不跑?——全跑寿阳城外的八公山上去避难了。
  阿史那虎头一行人被裹挟着抵达寿阳时已经是九月了。南梁内部出了内乱,都没要北魏士兵出击。
  淮水暴涨,冲破了浮山堰,寿阳倒是什么事儿,反正空城一座。但是淮河下游的城镇村庄就完蛋了,洪水肆虐,家园被毁。
  阿史那虎头随大军一起躲在山上,登高望远,看到的却不是什么美景——入目所及皆是洪泽,据说有近十万人被卷走冲进了大海。
  那是阿史那虎头平生第一回 见到那样多的水,却无法升起任何兴奋的念头——在北地,水是活命水。在南方,水是杀人刀。
  本来,魏军大胜,这场仗就算是结束了。阿史那虎头这般被半路裹挟过来充人头的也就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结果,阿史那虎头半夜却被人摸上了门,还是老熟人——郑枢。
  “郑郎君,你们是哪儿混乱往哪儿钻啊?!”阿史那虎头的震惊了,这都是什么缘分啊?!要是郑二郎是个小女娘,就凭自己和他的缘分,那不得娶回家当媳妇啊。
  郑枢摸摸鼻子,尴尬解释,“那不是想过来看看么。”
  对于郑枢这般的地理迷而言,浮山堰的吸引力太大了——十丈高的堤坝,水域面积七千公里,这等前无古人、史无前例的人造之功不得给它记载下来。
  没错,郑枢便是与郦道元一边游历山水,一边整理《水经注》,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天下第一堰。
  “那郦大人呢?”阿史那虎头瞅瞅衣着破旧狼狈的郑枢,怎么看他都是一个人啊。
  “郦兄被抓了。”
  郑枢和郦道元比阿史那虎头一行人更早抵达浮山堰,拥有丰富地理、水纹知识的郦道元一眼看出了浮山堰的不妥——逆天之行,必不得善终。
  心生不忍的郦道元与南梁那边负责修建浮山堰的康绚还是旧相识——都酷爱研究山川地理,一个圈子的人。
  于是郦道元就向康绚提了个建议:凿水东灌,定时引水,控制大坝的水量,防止大坝崩塌。
  听到这儿,阿史那虎头整个人都惊呆了:这特么什么人啊?有脑子吗?
  郦大人你一个大魏人跑南梁地盘上指挥人家筑堤坝水淹自己国家,真的大丈夫?还有南梁的那个官员,人家让你干啥你就干啥?那还是你的敌人!
  一瞬间,一个念头在阿史那虎头脑子中升起:大魏要完,南梁要完。
  郑枢解释,“郦兄只是不忍平民百姓受到牵连。”这才想出了凿水引流的办法,想要稳住浮山堰。
  结果.....想法很好,但是别人也不是瞎子傻子啊!浮山堰耗资巨大,光是一个冬天就冻死了三四万挑夫。结果迟迟看不到成效,上头能同意?
  没多久,康绚便被告外通大魏,免了官职。再后来,浮山堰崩溃,康绚被问罪处斩——死了那么多人,得要有个人来负责吧。
  “所以,郦大人一起被抓了?”阿史那虎头都无语了——所以,郦大人是有什么奇怪属性吗?
  郦道元被抓,郑枢想要北上求援。结果一打听,魏军中就有从怀朔来的。便找上了门——竟然还是老熟人!
  熟人好办事,郑枢直接道,“听闻贺兰首领在找铁矿?”光有煤没有铁,那有何用?
  这下,阿史那虎头只能上了啊!
 
 
第一百五十三章 
  “然后你就找到铁矿了?”
  熙正三年六月, 草原好风光,贺兰部落主营帐,贺兰定终于见到了自己多时未见的好兄弟——失踪两年的传奇人物:阿史那虎头。
  经过五个月的长途跋涉, 可单鹰一行人终于将阿史那虎头接应回了怀朔。
  此时的阿史那虎头就像个说书先生, 说起自己两年的传奇经历, 眉飞色舞, 口水直喷。
  “郎主, 你知道咱们运回的那些铁是从哪儿来的不?”阿史那虎头眉毛飞到发梢。
  “哪儿来的?”贺兰定笑盈盈看着活力满满的阿史那虎头,非常给面子的捧场。
  “谁都猜不着!”
  便是阿史那虎头自己也想不到竟然能为部落搞回这么多的生铁。
  当初,郑枢找上阿史那虎头营救被南梁抓走的郦道元, 给出的筹码就“铁”。
  郑枢道, “当下就有一处地方有生铁十万斤。”
  原来, 浮山堰在年初那会儿已经合龙过一回,结果刚刚筑成就天降大雨,淮河水暴涨将耗费二十万民工建成的浮山堰给冲垮了。
  南梁那边有人向南梁皇帝谏言,说是江、淮多蛟龙, 想筑成浮山堰必须先把蛟龙给镇住了。而蛟龙最怕生铁,于是南朝皇帝搜刮天下铁器, 融化铸成铁柱立于河中, 以此为筋骨,方可填土筑堰。
  讲到这儿,阿史那虎头嘟囔道,“谏言那人该不会是咱们大魏派去的间谍吧?”这种伤民生、毁国运的主意真的是有脑子的人想出来的?
  十万斤的生铁沉入淮河,可是浮山堰还是坍塌崩裂了。洪水一泻千里, 宛若出笼猛虎般势不可挡。
  一夜之间, 沃野平原化作汪洋大海, 淮河下有十余万生灵被洪水卷走, 葬身东海。
  这场浩大堪比长城的旷世工程就这么湮灭了。
  “全没了,全没了。”说到这儿,阿史那虎头也没了高兴劲儿。
  家园没了,人也没了,唯一剩下的就是被打桩深埋的那十几万斤镇蛟龙的生铁了。
  可是,即便知道生铁的位置,想捞到手也没那么容易的。
  一来,生铁沉在河底,打捞不易。二来,浮山堰那边是南梁的地盘,要怎么在梁军眼皮子底下打捞?三来,生铁打捞上来怎么运回怀朔?
  “那你怎么打捞的?又怎么运回的?”贺兰定也疑惑,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很不容易的。
  “哎啊.....”阿史那虎头拍拍腿,让自家郎主别着急,听他从头到尾细细讲,“还没到那一步呢。”
  “要先救郦大人呢!”
  阿史那虎头是个信守承诺的,可是郦道元是被南梁抓走了,想营救他真的不容易。
  阿史那虎头想来想去就想到了两个办法:一是拿钱卖命,买通南梁官员,把郦道元给偷换出来。二是直接硬抗,劫法场。
  “劫法场肯定不容易的,我不想兄弟们送命。但是!我也没钱!”既要又要的“贪心”虎头陷入了困境。
  救人也就不到,捞铁也捞不了,可把阿史那虎头着急得掉头发。
  “然后呢?你怎么办的?”贺兰定问。
  阿史那虎头望向瘦削了许多的贺兰定,比了个“砰”爆炸的动作——阿史那虎头直接用霹雳弹炸了大牢。
  黑火。药的研制还不算成功,威力不达贺兰定的理想目标。但是也能用了,用来攻城炸矿什么的还是挺合适的。对于每个出远门的带队队长,贺兰定都给了他们两枚“霹雳弹”,做防身保命之用。
  “然后他们以为洪水有来了。”浮山堰崩塌之时也是这般得一声巨响,天塌地陷,海啸山崩。
  阿史那虎头动手的时候又值半夜,南梁的官员们梦中惊起,兀自慌忙逃跑,阿史那虎头趁机救出了牢中的郦道元,以及郦道元的好基友康绚。
  然而,康绚却不愿意跟着郦道元投奔大魏。浮山堰大败,康绚觉得上愧朝廷,下愧百姓,一心求死。
  因此,阿史那虎头只带回了郦道元。如今,郦道元和郑枢都被安置在了贺兰大宅。
  救出了人,完成了诺言,接下来就到了重头戏:打捞沉铁。
  阿史那虎头仰头干了一碗水,实在是讲得有些口干舌燥了。
  “对其他人呢,我都说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花钱找了当地的水匪帮忙打捞生铁,从内河运往东海,沿海岸线一路北上到瀛洲的。”实际上,阿史那虎头是主动找了当时的寿阳驻军萧宝夤。
  萧宝夤与贺兰部落一直有稳定的生意往来,但是都是正当生意。
  “他要三千良马,我擅自做主同意了。”阿史那虎头忐忑不安地看向贺兰定——私贩军马可是要杀头的。
  可是,当时那种情况,真的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铁,实在是太诱人了。
  而萧宝夤作为南梁曾经的建业王,又主掌寿阳当地魏军,在淮河领域人脉很广。阿史那虎头说是买通水匪干活,其实也没说错——淮河上的半数水匪都是萧宝夤的人手。
  阿史那虎头找上萧宝夤的时候,淮河水匪,也就是萧宝夤的人手已经在挖沉河的生铁了。或者说,更早的时候,萧宝夤就已经盯上了浮山堰的十几万斤的生铁。
  于是,萧宝夤提出以军马换生铁,而且还包运输——萧家的货船将生铁连同阿史那虎头一行人直接送到瀛洲港口。
  “你做得不错,很果断。”对草原上的贺兰定而言,良马易得,想把一千斤生铁从内陆运到怀朔那可比登天还难。至于私贩军马触犯国法,贺兰定哪里还在乎。
  阿史那虎头的选择虽然冒进,但在当时的情形来看却是歪打正着的最优选了。因为萧宝夤从来效忠的都不是大魏,他只是想利用大魏达到反攻南梁萧衍为自己报仇。
  阿史那虎头、萧宝夤两个心怀鬼胎都想挖国家墙角的人在洪水泛滥的淮河岸达成了共识。
  闻言,阿史那虎头松了一口气,挠头道,“我当时没想太多,就想着不管怎么样都要把铁给搞到手。”
  说完,阿史那虎头又有些担心,“就是萧宝夤不是个善茬,咱们和他牵扯太深会不会不太好?”
  贺兰定耸耸肩,不在意道,“咱们就是善茬好人啦?”自己都在草原藏了四万多人马了,能是个善茬?自己都开炉炼铁了,能是个好人?
  “也是哦!”阿史那虎头憨笑挠头。
  说完自己的事情,阿史那虎头问起族里的事情。
  “都还行。”阿史那虎头在外的两年,族里似乎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可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变。
  贺兰定解释,“主要是人口暴增,我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粮食筹集上了。如今你回来了,我也能稍微松口气了。”阿史那虎头是贺兰定左膀右臂,有他在,贺兰定能安心许多。
  “郎主你尽管交代!”阿史那虎头拍着胸口跃跃欲试,他如今是越来越喜欢这种大展拳脚有所作为的感觉了。
  贺兰定思索一下族中如今的几件大事:一是由阿史那熊塔带队一万人迁徙去东北地区,开矿种植,建立贺兰后勤补给基地。二是由王铁匠带领铁勒人,用煤石锻造兵器。三则是扩建怀朔。
  “筑造城墙的材料其实早就研制出来了,只是一直没投入建设。”贺兰定解释其中原因:一是自从有了冰雪城墙,大家伙儿觉得只要冬天的时候加固一道城墙来防备蠕蠕南下就可以,不需要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来建新城墙。
  二则是人手不足。
  “不过现在人手充足了。”一路收拢来的流民好粮好食得养着,只让做些轻松的手工活,如今已经都立住了,能开始干重活了。贺兰定将大部分的人手都投入到了田地开荒上。等到开荒播种结束,这些就可以抽调过去建城墙了。
  “种田?!”阿史那虎头舌头打结,有些不明白贺兰定为什么对种田这样执着。
  “种田的风险低啊。”
  贺兰定做过仔细的调查,“怀朔的薄田,十亩地可以供养一家五口。山南的地稍肥,六亩地可以供养一家五口。在往南边,水土肥沃之地,据说,一亩半的田地就能养五口人。”
  “咱们草原放牧,要多少牛羊才能养活一家五口呢?”
  这题阿史那虎头会,眼睛一翻就给出了答案,“牛羊加起来要有六七十头才行吧,还得另外补充粟米、菽豆啥的。”草原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奶制品。
  贺兰定再问,“那养活一头牛需要多大的牧场?”
  这题阿史那虎头可答不了了,往年他们放牧不就是哪里有草就往哪儿赶么,哪里还数着一头牛、一只羊要吃多少草?
  可是贺兰定就会去数,“供养一头牛吃饱需要二十亩地,供养五口人需要六十头牛,也就是需要一千两百亩地。”
  种田,顶多十亩地就可以养五口之家。而放牧,需要一千多亩地。虽然如今的种田也是看天吃饭,但是风险性比放牧小多了。怀朔的地虽然不肥沃,但是经过沤粪肥田和水利改良比之山南的田地也不差什么了。
  贺兰定如今的第一要务就是实现贺兰部落粮食的自给自足。
  阿史那虎头也听明白了,“那我是去种田,还是去筑城墙?”说完他苦了脸,这两个活计都不是他喜欢的唉......他还是比较喜欢出去逛逛的。
  贺兰定如何不知道阿史那虎头的性子,笑道,“在外头快三年了,也在家歇歇吧。城墙地基打好了,你还跑商去。”
  阿史那虎头欢喜应下,又拉着贺兰定说起自己这两年的经历,还有一路的见闻,“以前郎主你说世上有和草原一样宽阔的水面,我还不相信呢。后来见着了淮河,老天爷哦,那么大那么宽.....”
  “还有大海。哎呦,我看一眼就腿软。”阿史那虎头不是晕船,他是晕海,看一眼涌动的海水就觉得天选地转站不稳脚。
  “还有海里的鱼,那么大,虾竟然有我胳膊长!”出门一趟,阿史那虎头长了许多的见识,讲起那些事情眉毛都在跳舞。
  看着他的样子,贺兰定也情不自禁得笑了——明明这是一个如斯美好的世界啊。
  阿史那虎头的归来像是给贺兰部落,给贺兰定注入了一剂兴奋.剂,整个部落一片欢腾,众人似乎终于迎来了拨云见日的时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