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大秦皇叔(历史同人)——这个懒人没起

时间:2024-12-04 08:45:29  作者:这个懒人没起
  他想了想,问:“假如所有人都认为寡人暴虐,做了错事,叔父会怎么选?还会站在寡人这边吗?”是不是当了孤家寡人,就注定要体会独自立于权利巅峰的孤独、寒冷和寂寥?
  赵琨心念一转,想到了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第一次大开杀戒——在赵姬选情夫不选儿子、配合嫪毐发动兵变之后,她被软禁在雍城的萯阳宫,有二十七个大臣劝谏,为赵姬说情,要求秦王政与赵姬和解,秦王政将他们都杀了。直到第二十八个——齐国人茅焦前来游说。
  秦王政非常诧异,已经陆陆续续砍了二十七个,怎么还有人敢来劝谏他?
  茅焦不卑不亢地说:“那二十七位仁兄,加上我,刚好凑成二十八星宿。”
  秦王政终于意识一个问题,像茅焦这样的书生,心中有信念支撑,贪生但并不是很怕死,他们认为正确、正义、必须要做的事情,就会前仆后继地去达成目标。
  好在茅焦并没有像之前被砍的那二十七位老兄一样,一上来就斥责秦王政,左一句“暴君”,右一句“不孝”。他是以天下、以国家利益为突破口,劝谏说:“秦国正处于以经略天下为大业的关键时期,大王却有了流放母太后的恶名,影响非常恶略,恐怕六国诸侯听说这件事,会因此背弃秦国。”
  这番话一下子就戳中了秦王政的心思——横扫六国,经略天下。最终秦王政妥协,将赵姬接回咸阳的甘泉宫。
  赵琨像猫洗脸一般将眼泪都抹干,用力拍了大侄子一下,不假思索道,“那我当然是帮亲不帮理啊。他们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换成他们自己,遭遇了同样的事情,未必能比我们宽容大度。俗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他们凭什么要求受害者去原谅罪魁祸首?凭脸大吗?”
  他顿了顿,继续道:“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果你轻易就原谅了太后和嫪毐,我不答应。终黎的事情,在我这里,永远都不存在宽恕。嫪毐应该庆幸他已经死了,不然我现在就能发明一种酷刑,必须割满三千刀才允许他断气。不过,杀劝谏的大臣,委实太冲动了,以后怕是没人敢提意见,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不敢提。下回碰巧遇上不想听、不爱听的时候,让内侍拿扫帚把他们打出去就好。”
  秦王政放心了,郑重地点点头:“好。以后不杀劝谏之人。广开言路。”
  赵琨翘起一条腿,换了一个坐姿:“刚才说好的唱小曲儿,别想蒙混过关,快唱,我要听!”
  秦王政清一清嗓子,略微腼腆地唱了一首据说是周公卿想要挽留郑庄公,创作的歌谣——“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不寁好也!
  这首小曲儿还挺动听。
  翻译一下,大约就是——沿着大路走啊,双手拽住你的衣袖呀,千万莫要嫌弃我,不念旧情与我分开。沿着大路走啊,紧紧地攥住你的手呀,千万不要觉得我这个人很讨厌,抛却情谊不同我好。
  赵琨的手指碾过衣襟上繁复的丝绣,摸到系带,随手将大氅拉紧了些。
  古人真的挺会,将自己比作多情的女子,句句都在挽留夫君,简直要卑微到尘埃里。然而王先生特意讲解过这首诗歌,非要说是:周公卿恳请有才能的贤人留下,别走。
  当时,赵琨还跟罗开玩笑,说这首歌谣分明就是“弃妇流”的鼻祖。古代有不少遭遇了挫折的男性文人都写过“怨女弃妇诗”,希望得到贵人、伯乐的垂怜,比如曹丕、曹植。
  不过秦王政身高八尺六寸,嗓音比较洪亮,音调偏高,唱这样的弃妇小曲儿有种强烈的反差萌。
  赵琨忍着笑,抬手在大侄子的脑袋上轻轻地挼了一把。心说:难怪六国君王都搞不定尉缭,你却能留住他,原来你最会了。哪怕有时候冲动暴躁了一些,谁舍得就此分道扬镳啊?
  第二天清晨,乌鸫在窗外鸣叫,音韵悠扬。这鸟号称“百舌”,最擅长模仿各种鸟的叫声。
  赵琨醒来以后,又闭目静听了片刻,再睁开眼的时候,发现伯高正拿着一封帛书怔怔出神。赵琨迷糊了片刻,忽然反应过来,那是他提前写好,却来不及派上用场的举荐信。伯高已经凭本事争取到读书晋升的机会,不需要他的举荐了。
 
 
第70章 我有个朋友
  伯高原本不会偷看赵琨的书信,然而他替赵琨整理书案,刚巧发现这张写满字的绢帛露出了一角,上边有细微的褶皱,似乎沾了几滴水,署名的位置,有半个“琨”字已经晕开了一点,就顺手抽出来。
  这信不管是写给谁的,都要重新抄一遍才好。伯高这样想着,不经意地瞥见了他自己的名字,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就多瞅了几眼。
  他的手仿佛被烫到了一般颤了一下,原来赵琨已经为他谋划了一个好前程。假如他不是那么急功近利,非要拿命去博功名,终黎辛就不会……他将这个念头压了下去。终黎这傻子,当真是太可惜了。伯高只恨他的地位太低,如果他不是小宦官,而是正经官吏,又怎么会领不到护甲呢?他若有护甲,或许终黎辛此刻还好好的。
  去学室读书,是像他这样的人最好的出路——学满三年,只要成绩合格,出来至少是个文法小吏。
  如果学业有成,还能参加郡一级的选拔,成为令史(县令的秘书)。令史之中最优秀的一批人,可以参加国家级的选拔,有机会进入宫廷担任尚书卒史,尚书卒史这个官职虽然不起眼,却有机会经常见到秦王政,也比较容易升迁。
  就凭他是赵琨身边的人,只要学业拿得出手,没有选不上的道理。
  伯高知道这封帛书为什么没寄出去了,这上边也不是沾了水,而是赵琨昨夜在宫里大哭了一场,回来蓦然看见书案上的青竹笔筒,想起这笔筒是终黎辛亲手为他削的,又毫无征兆地落泪。
  伯高当时还松了一口气——镐池君表面还算正常,其实悲哀难过一直郁结在心底。这些天,他夜里辗转反侧,从前最爱的美食摆在面前也吃不下几口,整个人明显瘦了一圈。太医徐咨说,这样下去迟早折腾出病来。最好想法子让他排解一番。昨夜镐池君大哭了一场,反倒浇透了胸中的块垒,得到一场好眠,睡得格外沉。
  猝不及防地对上赵琨的视线,伯高攥紧了手中的丝帛,喉头动了动,艰涩地说:“对不起。”
  赵琨披衣起身,找了一只非常精致的白玉匣子,将青竹笔筒仔细地擦干净,收了进去,“你没有做错什么,有上进心是好事。王上让我休息几天,我与赵濯约好了,今日去探望终黎的妹妹,你要跟我们一起吗?还是直接去学室报到?”
  嫪毐谋反,一共战死了六百二十八人,加上被诛三族的二十几位官员,还有被流放死在路上的嫪毐的门客。总数超过了两千。多少人失去了他们的至亲、好友、同伴……
  伯高没有一丝犹豫,斩钉截铁地道:“一起去终黎家瞧一瞧,过两天再去学室报到也不迟。”
  时隔半个月,再次见到赵濯,赵琨险些没认出来,他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穿一袭非常素淡的深衣曲裾,咸阳城中最普通的样式。手上的红疹还没完全消下去,中规中矩地向赵琨行礼,说:“多谢。医工说,要不是镐池君替我擦了手,等到毒素侵入肌肤、筋骨,便是神仙来了也难留我。”
  赵琨赶紧将他扶起来:“你我之间,不必客套。”
  他们先去水上乐园,只要是女客喜欢的东西,都给终黎的妹妹多准备上几份。再添一些优质的丝绸、锦缎,侍从们装车的时候,赵琨就去池塘边喂鱼,然而他刚拿出鱼食,花朝就将鱼食抢过去,扑扇着翅膀,蹦跶蹦跶地走到池塘边上,有模有样地喂鱼。
  赵琨:花朝厉害了,天天看尉缭喂鱼,居然也学会了。
  有两只小黄狗扒在尉缭的靴子上睡着了,尉缭瞧见赵琨他们,也不起身,坐在原地纹丝不动,笑吟吟道:“镐池君,我有个游侠朋友,虽说是糙汉一枚,但剑术是当世一流的。你要不要?介绍给你当护卫。”
 
 
第71章 只知道吕相,不知道秦王。
  水中的鲤鱼纷纷争抢食物,带起一圈圈波纹,有一条红鲤鱼竟然破水而出,凌空飞跃,接住一粒鱼食,划过一道短促的弧线,又落回了水中。
  花朝兴奋地“哑啊”一声大叫。海东青的鸣叫声穿透力很强,仿佛直入云霄。
  趴在尉缭的靴子上睡觉的小黄狗瞬间惊醒,其中一只狗的毛都炸了起来,警惕地看一看四周。
  赵琨摸了摸狗头,对尉缭说:“要啊,先生还是头一回夸赞别人剑术一流,这样的好汉最是难得。只是不知道好汉的姓名?”
  “他姓朱,单名一个诸子百家的“家”字,是鲁国人。”尉缭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腿脚,从腰间抽出一支精巧的短笛,横在唇边吹奏。一小段极其高亢刺耳的音符穿透了整片水域、以及岸边的层层建筑,远远地传开。
  魔音贯耳,出于礼貌,赵琨没有捂着耳朵遁走,然而他对尉缭的滤镜终究是碎了一地,这是什么挑战人类极限的笛声?传说中的又菜又爱吹?
  朱家!?
  这个人貌似上了《史记》的游侠列传,是一位乐善好施、救人于急难的大侠。据说他藏匿、搭救了数百豪杰,遇见贫困人士还附赠生活费,自己却穿着又旧又破的衣裳,每日粗茶淡饭,家中没有多少余财。
  赵琨略微激动,深呼吸:“朱家真的愿意为我效力?”
  尉缭满不在乎道:“他与我比剑,输了,必须答应我一件事。游侠儿最看重名誉,一诺千金,只要我开口,他就得照办。”
  他们说着话,一名渔夫打扮的大胡子糙汉划着小船靠岸。
  尉缭朝他招招手,笑道:“阿家,过来。”
  早春还有些冷,只见朱家头戴一顶旧斗笠,光着脊背,只穿了一条长度到膝盖的中裤(膝裈)。他生得浓眉大眼、膀大腰圆,肌肉线条非常漂亮,一看就有很好的爆发力。
  朱家向尉缭和赵琨行了礼,什么都没问,尉缭让他给赵琨当护卫,他就抱着剑,自觉地站在了赵琨的身后。
  赵琨:“……”
  不是,这位老兄,你都不关心待遇的吗?
  赵琨注意到了朱家的剑,不是那种又轻又窄的文人剑,而是一柄超长的重剑,一般人根本挥不动的分量。他轻咳一声,提醒道:“朱兄,我的护卫俸禄是六百石,你若不满意,咱们还可以再商量。”
  朱家挠了挠头皮,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大黄牙,“特别满意。先前我跟着燕国的丞相栗腹,他只管饭,从不给我们发俸禄。后来栗腹领兵攻打赵国,战败被杀。我也遭到赵王的通缉,是尉缭先生救了我的命。先生每日管两顿饭,也没有俸禄。”
  赵琨有点同情朱家了,多么老实的一名游侠儿。却遇见了这么多大坑货。让他免费打工许多年。
  考虑到终黎未是个女孩子,赵琨将月夕和姬冰砚都叫上,张良也跟着一起来了,一碰面,张良就压低声音说:“表兄,咸阳城这几日起了谣言,说六国诸侯只知道吕相,不知道秦王。”
 
 
第72章 你能看出我养的是什么
  尉缭的听力远超一般人,恰巧听见了,他也不掩饰,顺手将短笛插进了腰带中,一本正经地说:“我掐指一算,吕不韦这个相邦(丞相)算是当到头了。不出一年,他必有性命之忧。”
  朱家满脸都是崇拜:“我信。尉缭先生一向能掐会算,未卜先知的。”
  张良暗笑,确实未卜先知,不过这并不需要能掐会算,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自从嫪毐被诛三诛,而且嫪毐入宫这件事还牵涉到吕不韦,秦王政就想处死吕不韦了。只不过吕相的势力太大,还有众多的客卿、辩士为他求情,其中不乏文武重臣,秦王政也不好拂逆众意。
  然而以秦王政的魄力和手段,既然起了这种念头,就不会再留着吕不韦过年,可不就是“不出一年,必有性命之忧”?
  江湖算命的把戏。尉缭若是不入朝堂,去占卜,也能养活他手底下的三百鬼谷弟子。说不定还能混成名满天下的神算子。
  赵琨望着烟波碧水上的几只白鹭,幽幽一叹。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一直关注着尉缭的动向,心中再清楚不过——这谣言的源头,正是鬼谷弟子,尉缭肯定脱不了干系。
  先前,赵琨的护卫还无意间撞破尉缭与人密谈,说要为信陵君复仇。就像当初吕不韦派人散播谣言,挑拨魏王和信陵君的关系,让信陵君百口莫辩、忠信见疑一样,这一回,吕不韦也将体会到谣言的威力,并且同样有苦难言。
  这世间有因就有果,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主要是尉缭做这些事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避开赵琨,他甚至一边教赵琨九宫步,一边安排鬼谷弟子去摸吕不韦的底。还厚着脸皮要求赵琨帮忙打掩护。
  按照尉缭的说法,秦王政想扳倒权臣吕不韦,镐池君不可能置身事外,既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合作。
  尉缭温和地拍一拍朱家,语重心长地说:“阿家,你以后要多听镐池君的话,别再被人用三张饼骗去卖命,还要帮人数钱。”
  朱家气呼呼的,浓密的大胡子抖了抖,中气十足地大声说:“栗相(栗腹)没有骗我!我幼时流落街头,饿了一整天。他与我素不相识,停下马车问路,我说不知道,他仍然给了我三张饼。”
  尉缭无奈道:“好好好,他没有骗你。是我骗你,行了吧?”
  朱家憨厚地摇摇头:“尉缭先生也没有骗我,救命之恩,当牛做马也是应该的。你们都是好人。”
  张良掩着唇偷笑。
  赵琨沉默了。
  难怪朱家没有俸禄,他对好人的要求可真低。
  尉缭该不会是突然良心发现,决定给朱家介绍一个好去处?
  伯高意味深长地一笑:“朱兄真是妙人。”
  朱家折回小船边上,双手将渔网拉了起来,网中大大小小几十条活蹦乱跳的鱼,有鲤鱼、鲫鱼、白条、青鱂、花鳅等等。朱家只留下十来条比较大的鱼,其余的都丢回水中,目送它们游走。
  朱家一边用草绳将大鱼串起来,一边说:“我运气好,在危难时刻遇见了你们,得到救援,才能平平安安地活到如今。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多行善事,多救人之急。有时候啊,人就那一道坎过不去,你拉他一把,送他一程,他后面就平顺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