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大秦皇叔(历史同人)——这个懒人没起

时间:2024-12-04 08:45:29  作者:这个懒人没起
  “它叫鸟铳,功能保密。”
  秦王政余怒未消,命令郎卫上殿处死秦舞阳。以李信、赵濯为首的郎卫一拥而上,将秦舞阳乱刀分尸。
  赵琨见不得血腥场面,赶紧移开目光。
  尉缭面色如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刚才秦舞阳喊什么?他说行刺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他想活捉大王,订下盟约来回报燕太子丹?”
  赵琨一头雾水:刚才秦舞阳说过话吗?
  秦王政立即猜中了尉缭的用意——早就想攻打燕国了,好不容易送上门的开战借口,岂能白白放过?秦王政与尉缭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咬牙切齿道:“寡人也听见了,秦舞阳是燕太子丹派来的刺客。”
  郎卫之中,李信最会来事,他立即跪地请命,誓死追杀燕太子丹,要为秦王政出一口恶气。
  秦王政当然不可能让李信孤身深入辽东去给燕太子丹送人头。他当场封李信为将军,拨给他五千兵马,让他配合王翦,以及赵国的降将辛胜攻打燕国。
  赵琨后知后觉,原来是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干翻燕国啊。赶紧打,赶紧打。他还想推出化肥和农药呢,可惜手底下的方士太少,不够用。
  听说燕王喜年老体衰,最喜欢求仙问药。燕国的方士炼丹没问题,炼药更是技术出众,弄过来稍微培训一下,批量生产化肥农药还不是小意思。
  赵琨期待地双手合十:王翦、辛胜、李信,打燕国搞快点,谢谢。
  就当秦王政要下令处决盖聂的时候。盖聂的喘息声略微加重,用沙哑的嗓音提了一个要求——士死不辱,他希望能跟镐池君一对一的比试一场,然后由镐池君亲自送他赴死。盖聂说完,瞥一眼快要被宫廷郎卫剁成肉泥的秦舞阳,又加了一句:“祈留全尸。”
  秦王政征询赵琨的意思,赵琨道:“臣愿意,这是一位侠客应当有的体面。”
  小叔父又要忽悠人卖命?秦王政一抚掌,相当配合地说:“将此人交给小叔父处置。”
  赵琨顿时眉开眼笑地谢恩。
  秦王政看他蜷着手指,指缝间有血液渗出,压低声音问:“伤着手了?”
  赵琨摇头:“就一点淤青,无妨。”
  秦王政知道赵琨的秉性,每次受伤都不吭声,被问及伤势还要轻描淡写一番,也不管他怎么说,直接招手让夏无且给他检查。
  殿内很快恢复秩序,秦王政赏赐侍医夏无且黄金两百镒。尉缭等人也皆有赏赐。另外,中庶子蒙嘉,接受燕国使臣的贿赂,替刺客引荐,导致秦王政遇刺,被贬谪离开都城。
  在进行了简单的包扎之后,盖聂与赵琨上了比武场。意料之中,这一回,赵琨扣下扳机的一瞬,盖聂就预判出他瞄准的位置,躲过了这一发子弹。如果不是他的膝盖有伤不方便,还能躲得更快。果然只有一次机会,一枪过后,盖聂已经窜到了可以一剑割开他咽喉的距离。
  “镐池君,拔剑吧。”
  “盖大侠,请赐教。”
  盖聂不愧是有名的侠客,负伤状态照样打得赵琨左支右绌,略微狼狈。然而赵琨的神情依旧从容,似乎并不将胜负放在心上,连生死都看淡了。
  不过,先前尉缭要下死手,是赵琨救了盖聂,所以盖聂也只是点到为止,剑尖稳稳地停在距离赵琨的致命要害处只差毫厘的位置。赵琨收回几乎贴到盖聂小腹上的剑,坦然认输,盖聂便也撤了剑。
  不打不相识,一场比试,倒打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觉。盖聂不得不承认,他先前觉得赵琨是凭借神奇的兵器才能获胜,是小看赵琨了,刚才险些让赵琨扎穿小腹,只能算惨胜。但他在赵琨这个年纪,剑术还比不上赵琨。关键是那种输赢都坦荡从容的风度,最是教人心折。
  赵琨十分佩服盖大侠的身手,跟尉缭的风格截然不同,但都是罕见的剑道高手。
  尉缭站在一旁观战,徒弟此番的表现,已经超出他的预期。他摘下手上的玉扳指抛给赵琨,“拿着,这是鬼谷子的信物。乖徒巡视颍川,沿途可以凭借此物号令鬼谷门人。”
  赵琨把玩着古朴的玉扳指,道:“鬼谷信物给了我,师父怎么办?”
  尉缭气定神闲道:“我号令群雄,只凭一张嘴就足够。”
  他在江湖上威信极高,在鬼谷门更是说一不二。向来不需要任何信物。
  盖聂转身,长剑指向尉缭,说:“尉缭子,打一场?”
  尉缭拂袖:“没时间陪你耍,何况你带着伤也打不过我。燕太子丹居然敢派刺客行刺大王,忒无礼!欺人太甚,我要面见大王,共同商议伐燕大计!”他说着,声音越发冷了下去。敢打他徒弟,就是这种待遇。
  盖聂沉默了。
  赵琨干咳一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章邯,带盖大侠去水上乐园找徐大先生治疗一下,再拖延他的膝盖就废了。”
  章邯行礼:“唯。”
  盖聂疑惑:“八卦城?镐池君不打算杀我?”
  这水上乐园的名字就改不过来了嘛?赵琨单手扶额,蔫蔫地说:“舍不得杀。大侠,养好伤以后,当我的门客吧。”
  秦舞阳碎的厉害,刺秦天团终究是集不齐了,集卡爱好者有点小失落。
  盖聂担心会影响秦王政对镐池君的信任,克制着求生欲说:“行刺君王,你兜不住。”
  赵琨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别不打自招,你没有一剑是对大王比划的。如果我出手,还能抢救一下。不过,在风波过去之前,你不要在咸阳城晃悠。”
  章邯麻利地套好一辆牛车,请盖聂躺上去,他自己坐在车夫的位置上,正要挥鞭子出发。赵琨倏忽叫住他,“等一等。”
  赵琨翻开腰间的鹿皮小囊(包),取出便携式笔墨,抖开一方绢帕,用狼毫小笔写了利用小檗科、罂粟科、毛茛科的植物提取小檗碱(黄连素)的方法。
  小檗碱属于生物碱杀菌剂,低毒环保,能抑制四十多种病菌(灰霉病、炭疽病等),杀二十多种害虫(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关键是小檗碱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水源,以及农产品。病虫不易产生抗药性,适用范围广阔:花木、果树、豆类、中药材、小麦、水稻、玉米、土豆等各类果蔬都能用。
  赵琨热切地叮嘱章邯:“你先将盖大侠送到徐大先生(徐咨)那里,然后去我的住处,书案上有一本小画册、一本蓝色封皮的线装书,你都拿上,和这一方绢帕一起交给徐二先生(徐福)。”
  小画册是常见的益虫益鸟彩绘,线装书里边记载着常用生物杀虫剂配方、化肥(复合肥、生物菌肥、磷酸二氢钾等等)的配方。其他都写在书里,唯独漏了小檗碱,所以补上。
  作为当代最优秀的方士,简单地提取生物制剂,徐福必定一看就会。而且他弟子、学徒超过百人,擅长就地取材,将成本降到最低。这样,等燕国的方士一到位,就可以直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些农药化肥。
  章邯领命而去……
  还有两日就入秋了,一场雨天气明显转凉,道路泥泞难行。赵琨在颠簸中昏昏欲睡,顺便默默吐槽颍川郡曲折、狭窄、坑洼的土路,每次他刚刚犯迷糊就把他摇晃得清醒了,脑中还闪过旅游时看见的标语——走过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话说大侄子什么时候修直道?就是那种千年不长草的秦朝高速公路,他急用。
  这次鬼谷信物派上大用场了,赵琨提前联系上鬼谷门人,得到消息:新郑百姓缺粮,集市也因为被乱民哄抢一空而关闭,那边的官员实施武力镇压,高压之下,民怨沸腾,但暂时没有出大乱子。
  赵琨派出几位门客分头行动,假扮商人在各县摸底,体察民情,由鬼谷弟子为他们打掩护。主要是赵琨这边带着秦王政赏赐的仪仗,所过之处,看见的东西很可能都是地方官想给他看的,他需要眼线和一手情报。
  忽听张良问:“表兄,无恤是谁?”
  赵琨接过张良递来的竹简,发现是一卷《孙子兵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句下边有小字注解——譬如无恤奔晋阳。
  看起来像黄石公的笔迹。应该是黄石公给张良布置的功课,小弟子出远门也不能耽误学习进度。
  这一段尉缭也教过赵琨,“无恤就是赵襄子赵无恤(毋恤)。”
  张良不解:“地利不如人和,为什么要用赵襄子奔晋阳来举例?”
  赵琨组织了一下语言,娓娓道来:“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故事听过吧?其实在晋平公时期,晋国有六卿,分别是韩、赵、魏、智氏、范氏、中行氏。后来范氏和中行氏被打散了。剩下的四家,以智氏最为强大。智氏的掌权人智瑶让韩赵魏三家割地给他,韩、魏两家虽然都选择委曲求全拱手奉上城池,但心怀怨愤,只有赵襄子拒绝割地。于是智瑶领着韩、魏两个小弟一起攻打赵氏,声势浩大。赵襄子一对三打野战非常吃亏。”
  说到这里,赵琨故意顿了一下,然后才低声笑道:“阿良猜一猜他是如何应对的?”
  张良:“他选择逃到晋阳城,固守城池,让那三家打最为消耗兵力的攻坚战。”
  赵琨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对,赵襄子准备开溜,问他的随从,投奔哪里比较好?他的随从提议,长子城的距离最近,而且城墙坚厚高大,城防完善。赵襄子不赞同,他认为百姓筋疲力尽才修好城墙,又要百姓舍身忘死地为他守城,百姓岂能与他同心?随从又建议:邯郸城仓廪充实。赵襄子反对——官吏搜刮民脂民膏才能使府库充实,让被搜刮的百姓去拼命,他们甘愿吗?还是投奔晋阳吧,那里是先主的属地,父母官尹铎对待百姓又宽厚,百姓一定会跟我们同舟共济的。”
  听到这里,张良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赵襄子他爹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临行前,尹铎去请示赵简子:您是打算让我像抽丝剥茧一般精细地搜刮财富呢,还是把晋阳建设成一道坚实的屏障?赵简子回答,建成一道屏障。于是尹铎去了晋阳,整理户籍,实行免税、减税政策,降低百姓的负担,人心归附。”
  赵琨点头:“是啊,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一起包围了晋阳,引汾水灌城。眼看赵氏的地盘就要被瓜分了,智瑶志得意满,韩康子和魏桓子却满腹心事,因为赵氏覆灭以后,智瑶势必继续扩张势力,迟早要攻打韩、魏。智瑶的家臣提醒他韩康子、魏桓子已有背叛之心,他不信。再看赵无恤这边,连钉棺材的铜钉都熔炼作了箭矢,城墙头只剩下六尺露出水面,百姓的锅灶都浸泡在水中,青蛙到处乱跳,都没有生出叛变之意。赵无恤苦守晋阳城,终于在穷途末路迎来转机,他派使者联合了韩康子、魏桓子一同消灭智氏,把智瑶的头盖骨雕刻上漆,制作成了酒器。”
  张良的眼眸越发明亮:“当时智氏太强,对韩赵魏三家来说都是悬在头顶的利刃,所以韩赵魏才是利益共同体。《国语》有云——众志成城。长子城的地利,不如晋阳城的人和。”
  赵琨老神在在:“其实晋阳城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晋阳的西面是悬瓮山,东临汾河,可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要不是打不下来,谁愿意出引水灌城的下策?府库一淹,人口福利和战利品都泡汤了。”
  张良:“近墨者黑,表兄越来越像尉缭子了。”
  “车上这么颠簸,别一直盯着竹简看,费眼睛。想知道哪一段?我说给你听。”
  反正这路况也睡不成,赵琨牌人肉故事机上线。
  张良很是欢喜:“我要听孙膑和庞涓的恩怨情仇。”
  赵琨正绘声绘色讲故事,辒辌车突然剧烈地摇晃了一下。赵琨一把扶住险些摔下座位的张良,问道:“朱家,什么情况?”
  朱家道:“雨下大了,路上有积水,刚才车轮突然陷进泥坑里,还好没卡住。要不要找个地方避雨?”
  赵琨刚想说不用,又念及章邯等侍卫还在冒雨前行,虽然戴了斗笠披着蓑衣,但估计雨一大这些东西就不顶事。于是他改口道:“找个地方避一避,雨停了再走。”
  大约一炷香之后,岁安扶赵琨下车,一行人进了一座破败的馆驿,驿站中一大半的建筑都毁于战火,客舍早已荒废,至今未曾修复。
  此处已经在新郑县的范围内,荒草丛生的院子里已然有一队人马,正在煮干粮。为首的是李斯的儿子李由,他也参加了文法官吏考试,被分配到新郑担任县尉,算是从基层做起。
  赵琨一行人也来避雨,本就不大的地方马车都快停不下了。
  赵琨:小伙子长得很健壮,法律基础扎实,当县公安局长挺合适。
  双方算是旧相识,围着篝火烧烤说笑,气氛融洽。
  李由还跟赵琨分享情报——颍川郡下辖阳翟、许县、长社、新郑、鄢陵等十二县。若论赋税贡献,粮仓充实,目前新郑排名第一。
  赵琨顿时遍体生寒,一个正在闹饥荒的地方,究竟是怎么做到赋税收入高、仓库充实的?钱粮又不能凭空出现,肯定有源头。掘地三尺搜刮民脂民膏?
  此番巡视颍川,虽说十二个县都要走一遍,但重点是放在新郑的,去看了就知道。
  章邯准备让侍卫们轮流吃饭,问李由他们是在哪里打水煮干粮。李由派随从给章邯带路,结果走到小河边,发现水中漂浮着一个头大身子小的婴孩。捞上来一看,是溺死的,已经浮肿冰凉。不远处还有三具浮尸。
  李由听说取水的地方有死尸,煮好的干粮也没胃口吃,黑着一张脸去看。他这个县尉还没上任,县里就出了大案子?
  赵琨也带着朱家一起前往河边,李由的随丛正在打捞浮尸。朱家忽然说:溺水而死,背朝上面朝下的是男人,面朝上的是女人。
  赵琨:阿家,你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经验啊?
  朱家似乎知道赵琨的疑惑,主动解释说:“当年燕赵交战,我在燕国丞相栗腹的麾下,易水上飘满了各种各样的尸体。”看得多了,总结出的经验。
  赵琨拍了拍朱家以示安抚。赵琨查看岸边的痕迹,这里只有随从打水、捞人留下的脚印,尸体应该是从上游飘过来的。一名少妇,一个半大男孩,两个婴儿,都是男婴,四肢瘦筋筋的一层皮包骨,脊柱凸出且弯曲变形,只有脑袋显得特别大,像是长期缺少食物导致的畸形。
  李由猜测是一家四口。
  他们顺着河道走了一程。树木越来越茂密,遮蔽了视线。
  “咴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