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齐清定(近代现代)——thxtea

时间:2024-12-07 08:59:05  作者:thxtea
  沈一念本来就亲自看稿子,整个部门的稿子她都会把一遍关。谢元维护道:“老大很厉害的。她也有孩子,家里家外还都是她一个。”沈一念的先生是公务员,胜在一个不加班,顾家更多;但谢元也经常听到孩子给她打来电话。
  明盐提点他:“谢老师。现在二部无人可用,你要抓紧时机表现了。”
  谢元一听这话就反感。“我做我该做的事,同事的工作能帮就帮。等静言姐回来,该她的还是她的。”
  明盐看了他一眼。拍了拍明清宴的头,他牵着谢元到隔壁去。谢元不明所以,“干嘛?要吃饭了。”
  明盐把门带上。“谢小元,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一部那么多人,二部只有你们几个?”
  【观察室嘉宾】
  灯神:……我先溜了。
 
第093章 无奈
  沈一念这个人,顾问朱老师曾经不吝赞美地夸她是“国内出版圈里最好、最有眼光的编辑之一”。
  当年王老板熬过了被卖书号事件连累全国下架的风波,主管发行的姐妹们全年不休连轴转到各地教育局和学校的第一线公关,靠教辅和中小学推荐阅读书目,把淳意的市场实打实地铺开夯实。
  才离开学校的沈一念,上手就做了自主选题,第一年就升了主编。王老板意气风发要扩大规模,淳意的文学部于是一分为二;那时候二部的人比一部还多些。
  直到沈一念休产假期间,人事发生了变动。她因为双胞胎之一大月龄胎停,不得不长时间在家将养;又赶上外祖母过世,母亲病倒。近一年后再回来,二部只剩下了蒋静言一个在她产前刚入职的新人。
  “都被一部挖走了。”一片空荡的工位里,蒋静言说。她们往一部的方向看,那边的编辑们看起来都在专注工作,只给她们一个个伏案的背影后脑勺。
  要说对这个场景毫无心理准备,那也不至于;沈一念是休假,不是死了。她点点头。“行。那就我们两个把二部重新做起来。先说一下现在的选题进度。”她打开桌上唯一的那台旧电脑;她不在的时候,蒋静言一直在用它,算是保住了名存实亡的二部唯一一点资产。
  安排好蒋静言这根独苗,沈一念去找王老板吵架。王老板打哈哈:“你带,和老潘带,不都是我们淳意的人嘛。”潘老师知道沈一念今天回来,做贼心虚直接称病没来公司。
  对王老板来说,左手倒右手,确实都一样。沈一念也知道,事已至此,人只要有了走的心,你是留不住的,也没必要强求。她只是不骂一顿王靖东和潘秃子,心里不舒坦。“我要给蒋静言升主编。”
  王老板尴尬:“啊?她手底下一个人都没有!”
  “没人,招了就有。”
  跟男人吵完架,沈一念还要去洗手间泵奶;出版社这栋楼就没有母婴室。
  午休时,她们俩正要出去吃饭,一个乐呵呵的小胖妹从走廊上跑过来。她像个移动的大型显眼包,别的胖子恨不得一身黑掩藏身材,她不仅穿得花里胡哨,还披挂着各种小饰品,头上顶着个硕大的电光蝴蝶结。
  “一念姐你好,我是绘本部的实习生董乐。你们做译文书吗?嫣然姐说你可能缺人手,如果你要我,我就过来。”董乐补充道:“除了英语,我西语德语都会一点。”她举起小指尖示意,“一点点。”
  董乐是个全公司都数得出来的社交人才。她后来常常拿着译稿和样书去一部,理直气壮地找那些曾经在沈一念手下工作过的外文编辑:亲爱的,帮我们看看稿子嘛?核个原书嘛?这里我不懂,我们没有人手呀。都是一个公司的,帮帮忙嘛。好啊谢谢你!我今天就请你吃饭!你有什么要帮忙的也尽管跟我说!
  连雯雯都来半真半假地跟董乐说,“乐乐,要不要来跟我做营销啊?”还欲盖弥彰地看了沈一念一眼。
  “你们拿多少钱?”董乐反问她,“听说营销的工资比编辑多是不是真的啊?”
  雯雯讪笑,“你看你,当众问这种话叫我怎么说嘛!”
  二部就像一个黄埔军校,沈一念手把手教出来的编辑,有结了婚回家带孩子的,回老家考公考编的,转行去做来钱更快的新媒体和直播带货的,还有跳槽的。二部从沈一念和蒋静言,有了董乐,后来又有了魏蓉蓉和苏剑卿。她们招到过新的人,出于种种原因总是留不住;她们也习惯了。天长日久,淳意的新进员工们居然有了一个印象:沈一念的部门小,因为她挑剔。
  明盐一直没告诉谢元这些前情,因为小卷毛打从上班起对他们老大的崇拜之情就溢于言表,他还不至于给男朋友讲沈一念的事迹帮她虐粉固粉。
  他给谢元讲的版本简化得多。“当初我学姐休产假的时候,二部群龙无首,被一部偷家了。原本有十几个人,走得只剩一个蒋静言。你猜为什么你们蒋主编那么强势、好像二部有两个头儿?因为沈一念在逼她支棱起来。不然万一再有什么情况,比如说沈一念再生个二胎,你们部门又要没了。”
  听到这样的前情,谢元很快就想通了从入职以来至今不理解的许多事。为什么编辑们几乎都是女孩,但各个编辑部的领导层里只有沈一念一个女性;为什么蒋静言就像沈一念的代言者,全公司其他主编都只是分配搬哪块砖的小工头,而蒋静言对内对外俨然是二部的话事人,有时沈一念更像是听她调配的副手。
  “但是,我……”他回头,从书房敞开的门里看到桌上那个文件袋,里面是从蒋静言家拿来的稿子。他知道这个选题很重要,前期最复杂的工作静言姐都已经做完,现在几乎是把胜利果实留给他了。谢元心里很不好受,“你让我‘抓紧时机’,但对我来说这是趁人之危。”
  明盐挠一把他的卷毛。“笨。以后这种事多了,你不用结婚生孩子、不会因为产假因为孩子生病上学家长会缺勤,这不好吗?别跟我说男女平等,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平等。你是男生这一点,跟你有语感有文字天赋一样,是你不可能抛掉的优势,也不可能改换性别去避嫌。”
  道理他都懂,只是良心不好过。被戳破了自己和始终想要融入的集体之间的根本差异,谢元有些气恼。
  但明盐又说:“元元,男性和女性不是对立的。”
  “什么?”
  “你不因为性别是她们的敌人。”明盐看着他的眼睛,“谢老师,如果二部的每个女生都必须进入被婚育消耗的阶段,如果我学姐现在有事离开半年,谁能把二部撑起来?谁能保证她们的事业在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里继续?”
  谢元的眼睛睁大了。
  明盐捏捏他的脸。“平时不是最理智的,怎么突然当局者迷了。”
  等谢元看完稿子回到办公室,沈一念跟他当面交代完了这个选题前前后后的事情。“第二件事,蓉蓉昨天已经走了,资料都在电脑里,你看一下。过段时间等静言回来了再吃蓉蓉的送别饭。”她敲敲手里的笔,“第三件事,招人。”
  “好,我去跟总编室说。”谢元迅速执行。他没有提什么还有晓晗她们几个新人,目前应付得来;他理解老大是在未雨绸缪。
  下一秒,沈一念靠近他耳边,声音里毫无情绪:“做好静言不会回来的准备。”
  谢元惊讶得不假思索:“为什么?”
  沈一念摇了摇头:“王靖东一直想把她挖走。”
  什么意思!老板挖自己的下属?这件事完全超出了谢元的认知。
  “我知道啊。”董乐呼噜呼噜吃凉面。谢元是铺垫了一路才问出口的……但乐乐姐还是这么通达爽快。
  “老板就是个摘桃子的嘛。他前两年提过想把静言挑出去,去组一个文学三部。后来变本加厉,想让静言去上海组淳意的分公司,跟青云分庭抗礼。”董乐看看谢元的盘子,“你吃不吃花生,不吃给我。”
  谢元学机灵了。“老板!这边加一份炸花生。”
  “老大这么想也有道理。我也觉得静言跟王导聚少离多快过不下去了。说不定这次会想去上海赌一个新开始。”她打趣地看了一眼对面的老实孩子,“怎么样,上班一年可能就要升主编了,感受如何。”
  谢元心情复杂。上班一年就升职,听起来是爽文情节;但如果实际发生了,这个过程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爽的,只有每个人的辛酸和无奈。
  “别这么沉重。”董乐伸过来肉肉的手指,拍拍他的肩。“现实就是这样的。要我说,看了这么多结婚的闹心案例,像剑卿那样压根不相亲不恋爱也拒绝当扶弟魔的才是硬道理。”苏剑卿在老家有个小她四岁的弟弟,父母让她掏钱给弟弟买婚房之后,又让她出彩礼。她不堪其扰,最后换了手机号。
  “谢元,事情总要有人做。”董乐最后打个饱嗝。“如果侃哥走了,我不想管事也得顶上。”
  “什么?侃哥也要走?!”
  董乐嘻嘻哈哈:“逗你呢。”
 
第094章 疲惫
  明盐看他这几天状态都不高,试探着问:“你还想不想看我的大纲?”
  谢元居然不为所动:“等初稿再看吧。”
  自负的明大作家被下了面子,“谢老师,我提醒你,我这本书还没签出去。”他和青云的合约已经履完了,都知道他在和淳意合作MOOK,也有数家出版方来接触过洽询他下一本小说的出版意向。
  谢元才从选题和文案里抬头,看了他一眼。“哦。你想签给哪家?”
  “说实话我现在不想签给淳意。”明盐直白地看他。“王靖东给的钱有点少。”
  这也是事实,王老板就是抠门。谢元现在也无心掰扯他要编他的书的承诺,毕竟心态也变了:第一,明盐的书他要看到初稿的质量再决定值不值得做,第二,他现在要做的事太多了。“行,你自己决定吧。我不干涉你。”
  来刷存在感的男朋友气笑了,“谢老师,你对作家就这个态度?你不难道该说,那你去跟王老板争取更高的版税给我吗?”
  “你是这个意思?”谢元蹙眉,跟作家沟通原来要这么理解、直白地争取吗。
  明盐咬牙切齿。“我不是。我去给你洗番茄。”
  谢元看着男朋友的背影离开书房门口,才喘了口气,趴在书堆上放空。
  这几天太累了,他开始体验到静言姐之前的工作压力:要管部门里每一个人的工作进度、解决别人的每一个问题,要招聘、跟总编室跟行政打交道,还要代表部门跟着沈一念出去跟市场部开会。谢元开始学着把贴发票包快递之类的杂事分派给新人,强迫自己忽略她们眼中的不悦;即便如此,他分内的稿子还是忙得只能等回到家再看。骤然增加的责任和身不由己的工作安排,令他这样过去许多年都习惯了连轴转的人也感到抽干了精力的慢性疲惫。
  谁都知道当主编可以多拿一点点钱,对于整体贫穷的编辑群体来说,多几百一千都算可观。但会选择做编辑的人,就像董乐和苏剑卿,工作中最快乐的部分大多都是关上门读书看稿,和头衔又有什么关系。升职的吸引力,在于更大的话语权,想要做自己心目中的好的选题;谢元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些,他不想跟明盐讨论。他已经知道了明盐观念上视角上和自己的巨大差异;相处是一种求同存异,他不想再去彰显扩大他们的差异。明盐总说有优势就要用,成为既得利益者并不羞耻。在社会的有限资源中说不争,就像宫斗剧里从没害过人的主角一样不现实。但对谢元来说,论资排辈未来可见的升职是他想要的吗?他想做的是管理吗?
  明盐端着一碗小番茄,站在外面的角落里静静看着他。
  “就想跟你聊聊。”明盐放下茶壶,对面的沈一念叩了两下桌案谢茶。
  “学姐,我和谢元的关系,你知道吧。”
  “嗯?”沈一念喝了口茶,放下瓷杯。“你想说什么。”
  “我这两天跟文路和华艺都接触过了,青云也给了我一个新的offer。”
  沈一念才定睛看他。“干嘛,新书想签哪家。”
  “你怎么不说我是想把谢元撬走。”
  沈一念满脸无所谓,“随便,要是你能撬动喽。都走了我接着招人。”
  这话戳得明盐有点窝火。但客观地说,就像《茶与盐》选择了和沈一念合作,他也不认为自己接触的其他那些官腔老头子、或是满脑子热搜短视频的编辑部就更适合心思单纯只想专注文学的小卷毛。学姐固然自私自大(这点他自己也差不多),但手里的好作者好选题和好眼光是实打实的;如果可以,谢元恐怕只想一直在沈一念麾下定定心心地打工,看稿之余天天贴发票拿快递也无所谓。
  “谢元不想做管理,他只想做书。”
  沈一念笑出来。“小明,你又这样。他几岁了?一个办公室里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小谢真这么想为什么不自己跟我说?”
  和谢老师恋爱大半年,如果这点长进都没有,明盐就白挨那么多骂了。“我的意思是,我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折中的办法。”他希望他成长,但不希望谢元被揠苗助长。他希望将来谢元愿意来为他打理出版事务的时候有应对一切的能力,但他更希望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读读书,看看稿子,做做翻译。
  “淳意的岗位设置太潦草了。”明盐直视沈一念的眼睛,“文字编辑需要兼顾的方面太多。在我的观察里,他每天能有40%的精力放在稿子本身上就不错了,这是本末倒置。
  “还有一件事。我知道学姐你手里的很多作家都是自己谈下来的。但是现在版权合同只能签给公司,不能跟着编辑或者策划个人走。固然作家也是看中了淳意的发行平台,但是说实话像他们这些量级的作者,现在网络营销做到位了,在任何一个发行方都可以卖得好。”
  这话已经说得很直接了,明盐想问沈一念,要不要单干。
  “小明,我懂你的意思。但是等你确实想好了再来跟我沟通。我为什么不离开淳意。”沈一念指指自己,“我不是你,我每个月两万多快三万的房贷,一家大小上下几代人都靠我养。王靖东再不仗义,我在淳意还有股份,旱涝保收。”让她创业,她没有王老板那样的家底。哪怕她在淳意没有上升空间,哪怕淳意作为上市公司只是臃肿的大型草台班子,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给谁打工不是打工。这就是沈一念和她的编辑们的现实。像妹妹一样的蒋静言们被生活压榨,她是最心疼的人;但她们的困难又岂止来自公司。甚至,工作已经是她们人生中最公平最有价值回报的部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