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重回六零之小村医(穿越重生)——油盐不进

时间:2024-12-09 10:48:07  作者:油盐不进
  “没。”贺岱岳的肉放松时是弹软的,褚归一点事没有,“你呢?我把你砸痛了吗?”
  痛倒是不痛,贺岱岳只是险些岔了气,他咳嗽两声缓过劲来,托着褚归的腰撑起上半身。
  院外,铁蛋奶奶照例来接潘中菊上工,动静传进屋内,褚归心虚地理了理衣服,推了贺岱岳一把让他赶紧出去。
  “我怎么出去?”贺岱岳呼吸灼热,存在感十足地蹭了蹭,二人大眼瞪大眼地僵了半晌,直到潘中菊吱呀合上了堂屋的大门。
  “你们岳娃子呢?”铁蛋奶奶挽住潘中菊的胳膊,往日贺岱岳是会把潘中菊送下台阶的,今儿咋不见人?
  “他在屋里歇晌,褚归上午不是去了趟公社么,岱岳给他做早饭那会儿我都没听见鸡叫。”潘中菊睡得早醒得早,她眼睛瞎着,醒了也做不了啥,躺在床上熬到鸡叫,方摸索着起身。
  “岳娃子起那么早给褚医生做早饭啊?”铁蛋奶奶一脸惊讶,“头天随便烙点饼凑合下得了呗,要不到公社吃,我对我家那口子就是这样的。”
  铁蛋奶奶说的是村里的常态,她嘀咕几句,以“他们关系真好”做收尾。
  声音渐行渐远,褚归扫了眼贺岱岳的腰下,挑起的情动偃旗息鼓,他撩开蚊帐下床,严严实实地套上鞋袜,一本正经地说着下午的安排。
  “我买了黄绵纸,你熬碗浆糊,试试二舅做的卷艾条模具好不好用。”用面粉熬的浆糊是天然的粘合剂,应用广泛,贴春联、糊灯笼……用浆糊贴在墙上的春联,能管一年到头,即使破了都不带掉的。
  贺岱岳舀了小半碗面粉加水化开,生火慢熬,白色的面粉水逐渐变得粘稠,呈现出淡淡的透明感,冒出噗嘟噗嘟的大泡。
  熬好的浆糊同样能吃,贺岱岳说起幼时的趣事。有一年他随潘中菊到潘家吃团年饭,那时他外公外婆还在,潘外婆熬了浆糊贴春联,浆糊碗放到外边,一转身的功夫,浆糊连糊带碗被人端了,大过年的不好骂人,气得潘外婆在梦里揪着小偷骂了一顿。
  浆糊白不呲咧的,褚归尝过,没啥味,偷浆糊吃的家里不知得穷成啥样。
  凉透的浆糊质感愈发凝实,褚归跟贺岱岳转移阵地到了隔壁,他在卷艾条模具上铺了张黄绵纸,边缘处薄薄地抹上一层浆糊,凹槽内填上细艾绒,卷棍往下一推。
  艾灸条直径约莫为两厘米,褚归捏了捏,有点软,艾绒填少了。他折断失败的艾条,抖落艾绒,做二次尝试。
  第二次又填多了,过于紧实,不利于艾灸条的燃烧。前后试了五次,褚归总算得到了一根满意的成品。
  贺岱岳划燃火柴,他举着艾灸条凑近点燃,点燃的艾灸条,烟色白而轻,艾绒缓慢燃烧不见明火,空气中满是艾草独特的清香气。
  “成了。”褚归杵灭艾灸条,与贺岱岳按刚才的经验继续做。
  割艾草、撸艾叶、晒、舂、做模具、熬浆糊、卷艾条,零零散散地忙活了四五天,最后一数成品,六十根。!
 
 
第58章 
  困山村山地多,全部种满了玉米,热火朝天地干了大半个月,收玉米的活儿接近了尾声,最后一担玉米落地,卸下扁担的男人向大家宣告了一个好消息,外面的玉米都掰完了。
  潘中菊手一顿,村里掰玉米跟脱粒基本上是前后脚的事,玉米掰完了,意味着她能干的活即将告一段落。
  “大伙儿加把劲啊,争取今天弄完收工。”村长媳妇大声动员,众人响应着加快了速度,一时间玉米摩擦脱粒的呲呲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手上忙活归忙活,嘴皮子依旧上下翻飞,今日话题的中心是在家养胎的刘盼娣。褚归被他们在嘴里翻来覆去议论淡了,村里唯二跟褚归交集深的,一个贺岱岳伤了腿脚窝在家,一个潘中菊寡言少语,掏不出他们想听的东西,聊褚归不如聊别的。
  他们说的话倒是不难听,无外乎感叹刘盼娣有福气,嫁到了贺家这样的好人家,公婆和善男人能干,知冷知热的,怪叫人羡慕。
  困山村虽小,在育龄的夫妻却不少,主要是年龄范围广,从十八九岁到四十五六岁,皆有生育后代的可能性,当然受身体机能所限,四十岁以上的在极少数。
  总的来说困山村基本上每年都有人怀孕,多子多福嘛,除非情况特殊,没有人会特意避孕。然而单单怀上是不行的,关键是要立得住,孕期流产、生产时的鬼门关、婴幼儿时期的各类疾病,处处充满风险。
  根据以往的经验,见了红孩子十有八九是保不住的,大伯娘没避讳啥,语气满是庆幸:“可不是,多亏了褚医生施针保胎,盼娣要出了事,我们一家人得怄死。”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大伯娘觉得刘盼娣肚子里的孩子,她未来的孙子孙女一定是个有福的。
  对于大伯娘的乐观,有人附和有人撇嘴,在娘胎里遭罪,以后莫生出个病秧子来。这话太容易得罪人,心头想想便罢了,没人敢明说,唯有跟大伯娘一家关系好的关切了两句,问刘盼娣肚子里的孩子有没有妨碍。
  “没有,褚医生说了,有他在,让我们尽管放心。”大伯娘对褚归的信服已经达到了一个超越常规的程度,反正褚医生说的准是对的!
  褚归交代刘盼娣近几日需人照料,大伯娘原打算留在家里,工分跟人孰轻孰重她还是拎得清的,结果贺奶奶跟贺聪一老一小把刘盼娣护得没她插手的份儿,索性来上工了。
  “刘盼娣的运气真好。”有人拖长了语气,胳膊肘怼了王燕燕的小臂,“要我说你也该在家歇着,你家杨朗咋不晓得心疼人。”
  “是我自己要来的。”杨朗的媳妇王燕燕挺着七个多月的大肚子,脸上没有丝毫不快,刘盼娣躺床上养胎那是迫于无奈,至于运气好,她这胎从怀到现在一直安安稳稳的,不也是一种幸运么。
  许是坐着的时间长了些,压着了肚子,小孩在里面蹬了蹬腿,王燕燕扶腰直起上半身呼气,一手安抚地摸摸肚子。
  “燕燕这胎肚子尖,我看肯定是个男孩。”自诩经验丰富的杨
  二奶奶盯着王燕燕的肚子,王燕燕前面生了两胎,全是闺女,在传统观思想中,生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的理念根深蒂固,杨二奶奶尤甚。
  王燕燕心头紧了紧,故作随意地说了句:“男孩女孩都一样,孩子健康就好。”
  女孩哪有男孩好,杨二奶奶不赞同地垮脸:“中菊,我听说肚子里是男是女把脉能把出来,褚医生会吗?”
  潘中菊一愣,老实答不知道,杨二奶奶扫兴地撇了撇嘴,继续冲身边的人显摆她生男娃的经验,生孩子这事,褚归绝对没她厉害。
  生孩子不厉害的褚归将做好的艾灸条分成了两份,多的一份放到卫生所。地里刨食是指望老天爷赏饭吃的活,常常风里来雨里去的,加上困山村偏湿热的气候,经年累月到了一定年纪,村里人基本上没有一个不喊腰酸背痛的,熏熏艾灸条能让他们好受些。
  少的一份褚归打算给贺岱岳留两根,剩下的改天送到潘家去。
  离家门近的艾草被割得七七八八了,再想做艾灸条得往山上去,褚归把这活交给了大牛他们,一堆小孩为了知了壳几乎将四周大大小小的山坡跑了个遍,哪里艾草长得好,他们最清楚不过。割艾草照样算工钱,大牛几个答应得非常干脆,拍着胸膛保证他们一定给褚归割最好的。
  “你们认得艾草长啥样吗?”手边一时没有新鲜艾草,褚归拿艾灸条凑到小孩鼻子下面让他们闻了闻,记住艾草的味道。
  “认得!”大牛用力吸了吸鼻子,仰头大声道,其他几个小孩有样学样,见他们信誓旦旦的模样,褚归拍拍大牛的肩膀应了声,默认了长在地里的孩子知道艾草与蒿草的区别。
  领了新任务的小孩一蹦跳地走了,夕阳拉长斜影,褚归在尖锐的下工哨声中锁了门,步伐轻快地进厨房,俯身贴着贺岱岳宽阔的后背,也不嫌热。
  “我要揭锅盖了,往后退一点。”贺岱岳反手揽了揽褚归的腰,轻轻把他往边上推。
  从缝隙中溢出的香气伴随着贺岱岳揭锅盖的动作席卷开来,深秋浓雾般的滚烫蒸汽灼红了贺岱岳的小臂。蒸汽散尽,褚归看清了锅里的情形,面上一层白花花的米饭,锅铲翻动,露出了底下黄澄澄的洋芋块。
  褚归面带惊讶,他下午不过是随口提了一句洋芋焖饭,没曾想贺岱岳竟然晚上就做了。
  洋芋是削过皮的,混杂着油润的腊肉丁,在缺细粮的时节,洋芋是村里人的主食之一,洗干净了煮熟直接连皮吃,没有没盐的,吃多了还烧心。
  贺岱岳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削皮的习惯?褚归突然神情一恍,在纷杂久远的记忆里找到了答案——他上辈子吃洋芋时吐了几次皮,自那以后贺岱岳端到他面前的洋芋,便全是去了皮的。
  笑意浮上脸颊,褚归拧了帕子叫贺岱岳低头,替他擦去满脸满颈的汗水。
  贺岱岳洗了手将锅底的锅巴团成了饭团,焦香的饭团是整锅焖饭的精华,褚归坐在厨房的小板凳上趁热啃了一个,与他以往的形象简直判若两人,土里土气的,却又充满了生命力
  焖饭有饭有菜,
  于是贺岱岳只添了个丝瓜汤,
  等潘中菊回来开饭。
  被褚归告知今晚要针灸时潘中菊的内心是紧张的,但并未有多害怕,大概是之前天天听着褚归给贺代光针灸,习惯了,另外对复明的期盼超越了生理性的恐惧,总之她很快做好了心理准备。
  强自镇定下来的潘中菊攥紧了手,在贺代光针灸时倾着身询问他感觉怎么样,往常贺代光针灸时她鲜少说话,贺代光一边奇怪一边如实告知了他的感受。
  潘中菊舒了口气,待贺代光离开,屋内陷入了片刻的寂静,她肢体略显僵硬地挪到贺代光刚才坐的凳子上,一脸的茫然与不安。
  贺岱岳在身侧握住她的手给与力量,褚归耐心安慰,看着潘中菊慢慢放松,他捏着针尾,凝神将针尖穿透头皮,刺入第一个穴位。
  此次针灸的穴位皆是褚归反复斟酌后确定的,作为医者,褚归深知其中的风险,而潘中菊是贺岱岳的母亲,他所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屋内安静得只剩虫鸣,褚归执针的手没有丝毫颤抖,准确地没入既定的穴位。人提着心,贺岱岳偷偷松了一只手,在衣摆上蹭去掌心的汗,接着换另一只手,如此往复,直到褚归出声。
  “好了,伯母有觉得哪里不舒服吗?”褚归双手擦着帕子,潘中菊下意识摇头,摇到一半被褚归制止,她头上仍扎着针呢。
  “没有不舒服。”潘中菊小心摆正脑袋,褚归扎针的手法精妙,除了能忍受的细微酸胀感外,她的确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银针要在穴位中保持一段时间,褚归与贺岱岳在一旁守着,潘中菊歪头朝着贺岱岳的方向,说希望自己的眼睛快点好,村里的玉米掰完了,她这样子干不了别的活,话到后面,语气泛起了愁意。
  天麻的尾巴在潘中菊脚踝绕了圈,柔软的触感瞬间转移了潘中菊的注意力,她不便弯腰,贺岱岳捞起天麻让她摸了两把。小东西顿顿吃得肚子溜圆,分量颇有几分沉甸甸的了。
  褚归收了针,贺岱岳扶潘中菊进屋睡下,两人尚未洗漱,褚归拿了贺岱岳的换洗衣服,一道去了澡房。
  以贺大伯的性子,估计会一吃了早饭就过来挖井,听见闹钟响,褚归在贺岱岳胸膛上拱了拱,随即爬了起来。
  “还早,我去做早饭,你接着睡会儿。”贺岱岳抱着迷迷糊糊的褚归亲了两口,一手捋顺他睡乱的头发。
  “不睡了,等下大伯他们该来了。”褚归清醒了头脑,跟着贺岱岳下床,掖在竹席下的蚊帐挂上两边床沿,挨在一起的枕头与团在床尾的被单在褚归眼中散发着亲密感。
  天光清透,气温明显比褚归刚来时要低了,不冷不热的,连带着烧火都好受了许多。盆里的饼烙到一半,外面传来贺大伯的声音,褚归朝贺岱岳递了个眼神,似是在说:看吧,我说得没错的吧?
  贺大伯父子同村上请了假,左右这些天地里的活不密,无所谓多两个少两个,倒是他们紧着把井挖了,让贺岱岳用上自家院子里的水,省得天
  两头来来回回地挑。
  刘盼娣卧床养胎,大伯母包揽了灶房,挖井费力气,她特意做了顿扎实的早饭,另外单独给刘盼娣蒸了碗鸡蛋羹。贺大伯他们吃饱了,贺岱岳招呼他们再吃点时,父子俩一个劲摆手,不是客气,是真吃不下了:“你们吃你们的,莫管我们。” ?”
  背着背篓的大牛站在高处大喊,小孩眼神好使,率先发现了褚归的身影。
  褚归站定,大牛滴溜溜往下跑,双手捂着,刹住车献宝似的向前一递:“请你吃地果。”
  熟透的地果表皮土红带粉,沾着腐朽的草屑,托在一张宽大的树叶里,褚归垂手,他哪能吃小孩的零嘴。
  大牛将褚归的行为理解成了嫌弃,他捡去地果里的杂草,再次上举:“用水洗洗就干净了,不脏的。”
  褚归不忍拒绝小孩的一腔赤诚,他接过地果道了声谢,目光落在大牛的背篓,察觉到了不对,小孩好像把蒿草当成艾草割了。
  花了点功夫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褚归收获两捧地果,甜糯的口感如同无花果,难怪深受小孩们的喜欢。
  吃过午饭,铁蛋爸跟杨朗自带家伙事来帮忙,他们笑着埋怨贺岱岳跟他们见外了,挖井竟然不知会一声。
  “去去去,怎么,想抢活啊?”贺代光下半身站在挖出的坑里,往外扬了坨泥巴,挖了一上午,硬土成了软泥,估摸着快渗水了。
  “对啊,我们来抢活了,赶紧起来。”杨朗蹲到坑边,铁了心要帮忙,铁蛋爸更是表示贺岱岳不让他帮忙就不把他当兄弟。
  贺岱岳无法:“晚上在我家吃饭。”
  有了壮劳力的加入,挖井速度直线上升,不过想成倍增长是不可能的,毕竟井口的直径容纳两个人已是极限。
  为了不让泥土弄脏衣服,几人纷纷脱了上衣,褚归中途到后院上厕所,恰好遇上他们轮换下井,麦色的皮肤晃了满眼,没来得及收回视线,贺岱岳唰地挡在了他的身前。
  贺岱岳挡他做什么?褚归一脸莫名,他往左偏头,贺岱岳左侧半步,往右偏头,贺岱岳右侧半步。
  哦,褚归恍然大悟,弯了弯眼,用气声对贺岱岳说了一句:“他们的身材没你好。”
  “嗯。”贺岱岳脸皮赛城墙,“晚上让你看个够。”
  当晚褚归借着煤油灯的光把贺岱岳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看了一遍,末了捏捏贺岱岳大臂肌肉作出点评:“小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