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古小渔开这铺子可谓是顺风顺水,半点波澜没有。
挑了个时候,古小渔跟着赵锦到镇上去看铺子,拦了村里的牛车,不到半个时辰,古小渔跟赵锦就到了镇上。
出门自是得穿得体面,何况是来镇上,古小渔里面一件水红色夹袄,外面暗红的上杉,鲜亮的颜色将古小渔的肤色衬得更白。
赵锦也换了一身衣裳,不再是平日里干活穿的粗布麻衣,而是成亲时,古小渔特地到镇上给他挑的深绿色棉襦。
他身形高大,将衣服撑的极为平展。
光看衣着气度,两人是丝毫不输镇上的。
古小渔知道宋家铺子的位置,已去过许多回了,带着赵锦便直奔宋家铺子去,宋家铺子名为绮布庄,绮为艳丽,美妙的意思,也可解释为带着花纹的丝织品。
这绮布庄,以花样多出名,最吸引人的便是它典雅秀丽的花样子,深得镇上哥儿姐儿们喜欢。
古小渔才走到店外就看着绮布庄外已热闹的很了。
七八个哥儿姐儿在店里挑选着布料衣裳,时而拿着布料在身上比划,一会儿又让伙计将挂着的成衣拿下来看看,七嘴八舌的,好不忙碌。
古小渔刚走进门,就有姐儿注意到他出众的样貌,虽没有穿着绫罗绸缎,但是一身衣料也是极好的。
“好高的个儿,”有哥儿看着古小渔,瞧瞧捂嘴,随即扯着旁边的姐儿,让人跟着看。
古小渔听到那哥儿的话,转头对人笑了笑。
那哥儿见古小渔看过去,一双黑黢黢的眼睛睁圆,脸蛋飞红。
“好生俊俏......”
后面的话更小声了些,古小渔没听见,赵锦却听见了,不过没说什么。
伙计看着古小渔来了立即迎上前:“斛夫郎刚出去了,吩咐渔哥儿和赵相公来了让去后院等候一会儿,他即刻便回来了。”
古小渔朝伙计道了声谢,带着赵锦掀开帘子去后面了。
帘后是个不大的小院,平日里古小斛懒得回家便在小院小睡,待到午时一过,又去前面开店。
知道古小渔和赵锦今日要来,古小斛早在院子里备好了茶点,茶还冒着热气,想来人应当是才离开。
“我觉着有个这样的院儿挺好,到时我在镇上开铺子,你便上来在院里给我做做饭可好?”古小渔笑着对赵锦道。
“好。”赵锦点头。
“你上来了,豆腐铺子可怎么办?”即便知道赵锦是哄他玩儿,古小渔也开心。
赵锦却早有打算了,古小渔既要在镇上开铺子,以后少不得忙碌,镇上虽离村里不远,但来回跑也不是事儿。
以古小渔的性子,真忙起来,饭食之类的怕是会胡乱对付,赵锦不放心,便想着将豆腐铺子的开张时间也改一改。
村里人向来是肉跟豆腐一回只买一样的,赵锦便想着跟古家肉铺开三关一的时间插上一插,他开五关二。
也就是连着开五天铺子然后关两天,正好跟古家铺子岔开,到时候一月也能到镇上陪古小渔几天。
古小渔听着赵锦缓缓道来,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有的想法,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
赵锦看着古小渔愣住,难得玩笑:“不愿让我上来?”
古小渔忙道:“自然是想的,相公,”
赵锦被古小渔拖长的声音喊的耳红,拉着夫郎的手相顾无言。
古小斛回来的不巧了,正好将两人的话听了个齐全,怕两人不自在,他便去店里又看了一转,过了会儿,才笑着撩开帘子进去。
“让你们等久了。”古小斛手里拿着顺路买的果脯,是古小渔爱吃的杏干,边将油纸打开,边笑:“才去给裕儿送饭来,这才晚了会儿。”
“今日店里就哥哥一人么?”古小渔听着这话,问古小斛。
“宋玄出去送料子了,已走了好一会儿了,应当也快回来了。”古小斛笑答,让两人喝茶吃糕点。
哥俩说了一会儿话,古小斛就带着他们去看铺子了。
宋家布庄是在南市,在长街的中心,十分显眼,这样的铺面自然贵些,给古小渔看的铺面有三个,不过古小斛心中倒是有一个极其中意的在北市。
正好跟宋家布庄隔了一条街,铺面虽不是三个中最大的,但是同样带着小院,且位置也好,古小渔听了也十分心动。
牙人早在铺子前等着了,见古小斛带着古小渔过来忙笑着迎上前,唤了声宋老板。
比起南市,北市的街看着窄些,但是来来往往的人可不少,在古小渔看的铺子边上,有酒肆,茶楼,米行......在这样的地方开店,不缺没人。
跟着牙人将铺子里里外外都看了,又和赵锦古小斛商量了会儿价钱,古小渔便拍板了,其实第一眼他就觉着这铺面不错,很合他的眼缘。
这铺面位置好,价钱自然也不便宜,幸而古小渔带够了银钱,定下铺子之后,便将一月的钱交了。
前五日免租金,用于租客搬家,打扫用,古小渔很是满意。
看好了铺子之后,宋家布庄还要古小斛回去做主,古小渔便让哥哥先回去,自己跟赵锦还要在镇上采买些东西。
有赵锦陪着,古小斛放心,也就没强求要跟着弟弟去,再者日后古小渔真到镇上来做生意,见面的次数更是多了,也不必争这点儿时间。
比起村子里,镇上自然热闹些。
看过铺子也才刚过响午,古小渔和赵锦来时吃的饱,此时还不饿,便也没停下买吃食。
自打古小渔嫁过去,家里的钱匣子便交由他管,除却赵老爹每月的药钱,家里便没什么大的花销。
古小渔大略算过,赵家豆腐铺子一年应当能赚三十两,其中小半要给赵老爹作药钱,还有十两要供一家人的吃喝,一年能攒下来不过七八两。
这几年攒下的钱本也不少,只是后来都给了古小渔作定金和聘礼,家里的积蓄便不剩什么了。
幸而赵老爹的药钱赵大哥也拿了一半,否则光靠赵家豆腐铺子,还真是不够。
古小渔手里有赵家的定金和古小斛当初给的二十两,出嫁时古老爹还往里面添了不少,因着他租一个铺子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除却租金,还要置办新物什,桌板不可少,锅碗瓢盆什么的也得买,油盐酱醋都是大花销,这样一一算下来,他手里的闲钱也不多了。
不过,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只要将铺子开起来,一切自然会越来越好。
古小渔虽不怕起早贪黑,但也对着铺子的前景微微忧心。
赵锦见古小渔眉头渐渐紧锁,悄悄握住夫郎的手,片刻又放开:“想好铺子的名字了么?”
古小渔被赵锦这么一问,果然松开眉头思索起来:“你可有什么好名字?”
“你是老板,你来想罢。”赵锦笑道。
古小渔却不依:“你还是老板的相公呢,自然也得帮着想。”
赵锦失笑,只得认真想起来,过了会儿,便对古小渔道:“不若就叫渔家卤煮?”
古小渔想了想,好是好,但是他有个更中意的:“我觉着锦渔卤煮也不错。”
赵锦自然知道是哪两个字,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转头看了眼古小渔,古小渔却扯着他的衣角:“你看如何?”
“你取的自然都好。”赵锦缓缓道。
古小渔这才重新露出笑容,东张西望着看街边的店铺,瞧瞧有没有想买的东西。
赵锦落后古小渔一步,看着古小渔同街边卖东西的小贩还价,替他看着街道上匆匆过的马车,将古小渔护在身后。
看着夫郎脸上眉眼生动的样子,赵锦心中越发平和,无论古小渔做什么他都是全权支持的,就像当初说的那样。
古小渔嫁给他只要一直如当下这般笑着就好了。
最后,古小渔跟赵锦在镇上逛了许久,嘱咐店家将东西都送到镇上的铺子之后,古小渔就跟着赵锦赶着最后一辆牛车回去了。
走了一天,古小渔也有些累了,赵锦将早上吃剩的菜热了,两人随便对付了下,就上床歇息了。
打了热水进屋,怕古小渔双脚疼痛,赵锦让他泡泡脚再睡,古小渔便拉着赵锦与他一起泡。
冒着热气的水没过脚背,古小渔舒服的靠在赵锦的肩上,环着他的腰难得软声:“今日荷包都空了大半。”
寻买的东西都买齐全了,银子自然也如流水般越来越少,古小渔摸着瘪下去的荷包,头一次为钱财发愁。
赵锦搂着古小渔的肩膀:“以后再将它一点点填满。”
古小渔其实不怎么担忧,只是想撒撒娇罢了,听着赵锦这么说便蹭了蹭他的肩:“那这个便由你负责填满。”
古小渔的目标可是放满他陪嫁的那个樟木箱子。
“好。”赵锦轻声答应。
古小渔抬头看着昏暗烛光下赵锦温和的眼眸,微微仰头送上唇瓣。
赵锦也低头轻柔的亲了古小渔一会儿,没一会儿水凉了,赵锦正要放开古小渔去倒水,古小渔却不准他走。
帷帐落下,赵锦被古小渔压倒,只听得无尽的旖旎声。
第21章
铺子定下之后,古小渔连着三日早起往镇上跑。
将东西归整,门窗擦净。托木匠打的牌匾也到了,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锦渔卤煮,早有好奇的邻居来打听,得知要新开个铺子也欢喜。
镇上卤煮铺子就两家,还都在东市,如今北市也开了一家,周围邻居图方便自然没有不欢迎的。
五日匆匆而过,铺子开业的头天晚上,赵锦上来跟着古小渔一块,铺子后带个小屋,里面只一张小床,要挤着才睡的下两个人。
古小渔兴奋的很哪里睡得着,盘腿坐在床上跟赵锦说话。
“相公,你说明日会有人来么?”古小渔靠着赵锦。
赵锦拍了拍古小渔的背:“自然是有的,你这铺子新开,卖的比其他便宜两文,就是图便宜也定会有人。”
“这倒也是。”古小渔点点头,但是还是怕着第一天人少,让古老爹拉来的肉比原打算的还是少了些。
古小渔打算卤荤素两类,荤的有卤猪耳,卤大肠,卤猪舌,卤猪头暂且先是这四样,素菜便多了萝卜,豆腐,笋干等七八样。
价钱他也打听过了,为着不树大招风,他家的价钱也跟东市那两家差不多,只头两天便宜两文,这样也算是合规矩。
赵锦听了,夸赞古小渔考虑周到。
古小渔摇头,他虽想到一部分,但更多都是古老爹和古小斛替他打点的,两人见过的比古小渔多,自然知道该如何做才不得罪人。
宋家布庄在镇上可是数一数二的,虽说士农工商,但是上下谁没受过宋家的恩惠,在镇上也算是说的上话的,宋玄疼夫郎,自然也对古小渔多有关照。
古老爹常年奔走,年轻时也在镇上混过两年,后来才回村开起肉铺,这么些年,在镇上村里也算是个人物,大家也都愿给几分面子。
不论怎么说,古小渔开的卤煮铺子是决计没人敢来捣乱砸招牌的,相反,明日一定是一个热闹的景象。
但是一码归一码,想要留住客还是得靠手艺。
古小渔这卤煮手艺是跟古老爹学的,虽不至于冠绝其他两家,但也是尝过之后人人都夸的,若不是古老爹没得空闲,村里人还想让他也开个卤煮铺子呢。
如今老爹没做的,古小渔替他做了。
赵锦听古小渔絮絮叨叨的说着,没有丝毫不耐,渐渐的,古小渔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直至消失。
一看,古小渔不知什么时候已趴在赵锦身上睡熟了。
这几日他镇上村里来回跑,跟着忙这忙那儿,确实累很了,赵锦心疼夫郎,想将豆腐铺子关两天,上来陪古小渔,谁知这回古小渔坚决不许。
为着他的事情赵锦已关铺几回了,古小渔本就不是喜欢麻烦人的性子,更不愿赵锦再为他的事情耽搁,因着自己早早便起来跑镇上。
虽是来回跑麻烦,但是古小渔天黑之前一定会回家,既不让赵锦担心,也不让自己真累的喘不上气。
赵锦对此看在眼里怜惜在心里。
待古小渔回家之后,热饭热菜,甜水甜粥,让古小渔吃了个肚圆儿,笑夸赵锦贤惠。
赵锦对此不置可否,只要古小渔高兴就好。
天将明,赵锦将还睡着的古小渔叫醒,古小渔刚睁开眼便一骨碌爬起来,差点从床上摔下去。
“我可是起晚了么?”古小渔长发乱糟糟的,嘴角还有酣睡时留下的口水。
赵锦看的好笑,那帕子浸湿了热水绞干递给他:“不晚,擦干净脸正好,大锅里我已将水烧上了。”
古小渔将脸胡乱擦了,冲赵锦笑:“还是相公好。”比他这个老板还起的早。
洗漱过后,古小渔开始卤肉。
煮肉和煮料是分开的。
肉下冷水之中,浸泡一个时辰左右,加些盐,然后捞起,分割好,滚水烫过之后捞起来。
卤料古小渔也有自己的配方,其中一个便是重料。
无论是镇上村里都爱吃重料,盐酱等料平日里谁家舍得多放,不过加点尝过味罢了,古小渔想着便在料上下功夫。
八角、香叶、姜、肉桂、山楂、陈皮等料洗净装进布包里,等锅里的水煮沸之后,下料包。
香味渐渐弥漫开来,古小渔用手扇了扇闻了一下,很是满意。
赵锦将煮好的肉捞出来,然后下油炒糖,等糖全化了,倒进卤料里,最后放肉和盐,花椒,香叶等料开始煮。
等一切忙完,古小渔已是满头大汗了,赵锦将桌上盛着温热水的碗递给古小渔,古小渔手还油腻着,就着赵锦的手便将水喝了。
柴火燃着,卤水咕噜咕噜的冒着泡,忙了这么久,两人还未吃早食。
古小渔将锅洗净,下了一把面,家里有昨日拿上来的菜,古小渔捡几片菜叶洗了,细细切了扔进锅里。
又将鸡蛋磕了两个囫囵煮进锅里,没多会儿,两碗面便煮好了。
等两人吃完了面,刚准备卤菜,铺子里就来人了。
古老爹才进铺子就闻到一阵香味,笑着点点头,看着哥儿与儿婿两个正忙着,自己许久没有动手了,也想搭把手。
“老爹,你怎么来这样早?”古小渔给古老爹拿凳子,谁知古老爹摆摆手,在院里将手洗净亲自跟着忙起来。
15/39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