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古小渔有相公啦(古代架空)——Romanticrose

时间:2024-12-16 09:45:30  作者:Romanticrose
  古小河将温热的粥端给那人,那人的确饿狠了,但也没有忘了礼节,先给古家三人行了礼,才将粥囫囵喝了。
  古小河本还想着给人拿筷子呢,谁知根本不用,那人几口便将粥喝了,古小河接过空碗又去给人盛了满满一碗粥来。
  等两碗粥喝完,那人恢复了些力气,说什么也不继续坐在古小河的床上,只站在地上,说着要报答古老爹一家。
  古老爹看着这小子虽是瘦弱,背脊却挺的笔直,浑身破烂,但目光澄澈不躲闪,是个心思纯净的。
  一时间心里情绪复杂,慢慢的询问起他的身世。
  他是从北方逃难来的,名为江大今,今年十八了,比古小渔还大一月。
  路上家里人陆续都得病去了,只剩他还苦苦撑着一口气。
  本来他是想去山上找些野果或是到河里摸些鱼虾裹腹,将肚子填饱了,好去找些活干,谁知才走到一半竟直接饿昏在古家门口。
  再醒来,就是在古小河的房里。
  古老爹也听闻北方遭了天灾,粮食没什么收成,许多人家都往南方逃难来了,如今真正见着了人才知道有多么严重。
  江大今原本比古小渔还高些,却因为瘦弱,看着竟还不及古小渔壮实,看着像是风一吹便能倒。
  古老爹看着是个粗糙汉子,实则心软的很,看着他如此,也不好就这样放人离去,知道他已没了家人,古老爹便问他是否愿意在村子里住下来。
  江大今看了一眼古老爹,郑重点了点头。
  大渔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他已颠沛流离够了,若是能在这里住下来也是个好去处。
  古老爹点点头,让他在屋里休息会,说三日以后会给他答复。
  古小渔看着古老爹若有所思的样子,跟着古老爹出去了,古小河却对着江大今好奇的很,坐下就开始跟人聊了起来。
  走到院里的父子俩默契的在不远处停下,古小渔要问什么古老爹清楚。
  他缓缓对古小渔道:“这孩子虽是身处险境,却还是个有骨气的,我细细看来,是个不错的,爹想着把他收为义子。”
  “义子?”古小渔有些惊讶。
  古老爹点点头,如今他年纪也大了,古小渔也出嫁了,家里只剩下古小河,河哥儿年纪还小,总是一个人在家,有个伴儿也好。
  古老爹时常要去邻村或是更远处看猪,有时遇到什么,晚上不能回来,家里没人照应,古老爹总是放心不下。
  不过虽有这想法,古老爹还是想着再看看,才跟人说了三天以后再详谈。
  古小渔沉吟,古老爹识人无数,眼光自然不会错,若是收个义子来帮着照看家里,古小渔想着也是不错。
  爷俩又细细的聊了许多,反复斟酌着这事儿。
  天色已晚,古小渔要回去了,明日他还要到镇上去开铺子,要早些回去准备,赵锦也还在家里等着他呢。
  古家这边有古老爹,古小渔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赵锦回家之后先将豆子泡上,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收拾了,最后看着天色将饭菜做了,闷在锅里等着古小渔。
  远远看着有人朝家过来,赵锦看不清楚上前两步,果真是古小渔。
  古小渔看着赵锦就在家门口等着他,有些歉意道:“家里出了点儿事,耽搁了,你等了多久了?”
  “才出来。”赵锦跟着夫郎往家里走,轻声解释:“怕路上黑你看不清,这才拿着蜡烛出来。”
  古小渔挽上他的手:“相公最好了。”
  回了屋子,赵锦将饭菜端出来,古小渔边吃着边跟赵锦将家里的事情说了。
  赵锦听了没说什么,只问古小渔觉着那人如何,古小渔想了想:“我瞧着不像是个坏的。”
  这样说虽是太随意,但是很多时候第一面却真能感受到点什么。
  反正古小渔那时默默看了江大今几眼,没从那人身上看出什么来。
  若不是古老爹拦着,他怕是当即就要出去将古家院子洒扫了。
  赵锦听了点点头,也没贸然开口,一切还得见着人再说。
  明日他便找个借口过去看看,既是事关古家,他也得跟着上心,古小渔这几日最是忙碌的时候,这件事估计顾不上什么。
  两人今日都累很了,吃过饭便没再说什么,洗了脸脚之后,上床睡了。
 
 
第23章 
  古小渔这回早早便起了,秋日早上是越发冷了,古小渔就着凉水洗了把脸,被冻的一哆嗦。
  赵锦烧了水回来,见古小渔脸上还有水迹,用干帕子给人擦了脸,让他下回等着用温水。
  “没事,我受的住。”古小渔不在意,这几日忙,哪有时间慢慢烧水。
  赵锦没说话,等人擦了脸,从屋里拿了脸油来,让古小渔涂上。
  古小渔拿着小盒子惊奇:“你什么时候买的?”
  “托哥么买的。”赵锦不懂这个,也没见古小渔用,但是他注意到了古小渔这几日洗过脸后透着不正常的红,便托苏子清寻了个哥儿常用的擦脸油。
  古小渔用食指挖了一块儿,凑近闻了闻,辨不出是什么味道,但是香香的,古小渔还挺喜欢的。
  他胡乱在脸上抹了抹,刚盖上盒子,赵锦便伸手过来,替古小渔将没抹开的地方涂匀,指腹有着薄茧,却极小心轻柔。
  古小渔安静任由赵锦动作,等赵锦收回手后,才冲着人咧嘴一笑。
  两人匆匆吃过早食,古小渔跟着赵锦推着木板车去古家拿肉,才走到门口,就见一个瘦高的身影在打扫院子。
  古小渔认出了人,喊道:“大今,怎么起的这么早,你身子还未大好,该多歇息会儿。”
  江大今已换了一身装束,身上原本破烂的衣裳换成了古老爹的旧衣,虽是旧衣却一个补丁也没有,比他原本那件不知保暖多少。
  应当是好好洗了个澡,原本乱糟糟的头发如今也梳的规整了,脸不多白净但也没一点脏污,除了瘦些,跟寻常农人没什么两样了。
  江大今也认出古小渔,看着他身边跟着个陌生的汉子,想着昨日古小河倒豆子般的话,猜到这汉子应当就是古小渔的相公。
  朝两人点点头,江大今说了句没事,又半点儿没停歇的干起活儿来。
  看着江大今抡起斧子又劈起柴来,古小渔点点头,不错,瘦是瘦了些,力气却还可以。
  赵锦上前一步,挡住了古小渔的视线:“不是说晚了么,跟老爹说声先去镇上罢。”
  被赵锦这么一提醒,古小渔想起正事来,连声称是,进屋找老爹去了。
  肉比昨日多准备了一半,古小渔将东西放在木板上,跟家里人打过招呼之后,跟着赵锦走了。
  赵锦不放心古小渔早起摸黑走,要跟着将东西一道送去。
  古小河在家门口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忍不住感叹:“村里再没有像哥哥和哥夫这样要好的了。”
  古老爹拍了一下哥儿的头:“小娃娃懂什么,赶紧进去吃早食。”
  古小河捂着头,转头横了老爹一眼:“都说了不要总是打我的头,越打越不灵光了。”
  “嘿,这小兔崽子。”刚要举起手,古小河一溜烟跑了,古老爹也只是吓吓他,说了句便算了。
  江大今看着古家人相处的样子,垂下了眼睛,这样温暖他怕是再难感受到了,不过,如今还能捡回一条命,已是上天垂怜了。
  古小渔跟赵锦到镇上的时候还早,等赵锦歇了歇脚,古小渔便不让他再待在铺子里了。
  本来古小渔是坚持要一个人到镇上来的,他胆子大,就是路黑些,他也不害怕。
  若不是赵锦在这事儿上固执,古小渔是绝不同意他跟着送上来的。
  怕再待下去,赵锦又要跟着古小渔在铺子里忙起来,古小渔便一个劲儿的赶赵锦走。
  两人正说着话,赵婶子便撩开帘子进来了。“锦小子便回去罢,这里有娘呢。”赵婶子虽干不了什么重活儿,但是切肉烧火的也能帮些。
  看着赵婶子过来,古小渔和赵锦皆是一愣,没想赵婶子竟会想着过来帮忙。
  “还愣着做什么,渔哥儿的生意可是等不得了。”赵婶子笑着走到古小渔身边:“娘的厨艺虽不如何,这卤肉却也略知一二。”
  “娘,不用......”
  古小渔话还没说完,赵婶子便故作生气道:“可是嫌弃娘了?”
  “不是,”古小渔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只是看着赵婶子眼神温和的样子不像是恼他,便知道赵婶子是故意这样说的。
  “不是就好,又不是老了做不动了,你们小辈儿忙大头,我们也没有坐吃的道理,能帮能做的,你只管说。”赵婶子笑道。
  她年轻时干活儿也是一把好手,如今年纪虽大了些,但做起事情来可不比他们这些小的差呢。
  既是赵婶子过来帮着照看,赵锦也放心了些,先回家去了。
  古小渔虽感激赵婶子过来搭手,洗肉烧火什么的还是自己做,只让赵婶子做些轻便的。
  赵婶子知道古小渔不愿使唤她,便自己找着事情做,洗料洗菜的都不含糊,做事利落,一看就是用心的,不是光嘴上说说。
  两人一起自然比古小渔一人要快些,今日卤的肉菜比昨日还多,如若没有赵婶子来帮忙,古小渔还真要累的够呛。
  院子里再次飘出了卤煮的香味,赵婶子闻着都不住的说好。
  古小渔拿碗先捡了点给赵婶子尝了,赵婶子细细品味了一番之后,觉着再添些辣子或许更好些。
  天渐渐亮了,辣子吃了能祛湿暖身,在秋冬日是极好的。
  古小渔尝了也觉得是这样,便又加了点辣子,虽不多,味道却一下不同了,比起昨日好似更香些。
  今日开张比昨日早了一个时辰,原以为没什么人,谁知才开张,就有人来排队了。
  “今日闻着像是更香了?”打头的是个年轻汉子。
  古小渔应道:“这位郎君的鼻子倒是灵,今日买点什么?”
  “来些下水罢,昨日都没买着,也太少了些。”那人看了一眼,点了几样将钱给赵婶子。
  头日开张,古小渔不知道镇上的人爱不爱这下水,有人嫌腌臜,有人却欢喜的很,怕卖不出去,昨日卤的少,谁知众人却喜爱的很,最先卖完的就是这些。
  只是这些东西虽是好吃,却难洗的很,就是知道大家喜欢,古小渔一日也不打算准备多少,他又没有三头六臂,实在是精力有限。
  古小渔招呼客人切肉捡菜,赵婶子负责收钱包油纸,一时间两人竟也默契的很。
  那些个哥么嫂子得知赵婶子是古小渔的婆母,一时间不知道是羡慕两人的关系,还是夸赞两人的和睦。
  家里因着鸡毛蒜皮小事斗嘴的婆母夫郎不少,当然也有好的,但是夫郎出来开铺子,婆母跟着帮忙的还真是少见。
  一打听,得知镇上那边的苏记面摊也是赵家的夫郎,众人更是夸赞不已,都道赵婶子有福气,两个夫郎,一个和顺,一个大方,都是打着灯笼难找的。
  众人恭维,赵婶子自然也顺着将两个哥儿夸了一番,心里再没有这样高兴的时候。
  今日东西多,卖的也晚些,等到关铺子的时候,已过了晌午。
  古小渔下午还要开铺子,便没回村里,跟着赵婶子在院子里随便炒两个菜吃了,古小渔让赵婶子回家歇息,自己就在院子里靠会儿。
  赵婶子被古小渔劝了一番,想着老头子还在家里,便嘱咐了古小渔一番回去了。
  古小渔将院子随意收拾了下,累了一上午也有些累了,便歪在小床上眯了会儿。
  要不说做吃食累呢,就是古小渔这样的精力也熬不住。
  午后人要少些,古小渔申时便将卤煮卖完了,清点完银钱,将桌椅用皂荚水擦了,又将后院洒扫了,古小渔把铺子锁了出门了。
  古小渔先将特地留下的卤肉送去了赵家,另一包是给古老爹他们的,回去的路上遇见了个挑鱼卖的小贩,古小渔便停下又买了两条鲫鱼。
  鲫鱼炖汤最好,这几日无论赵锦还是古老爹都跟着他忙活了许久,该好好给人炖个汤补补。
  古小渔搭着牛车到家的时候,赵锦还守在门口卖豆腐呢。
  买豆腐的婶子见古小渔提着鱼和油纸包回来,开口笑道:“听说渔哥儿到镇上去开铺子了,怎么这样早就回来了,想是生意好都卖光了?”
  古小渔回:“这几日卤的少罢了。”
  那婶子笑笑,也没在多问,左右生意好不好都是人家的,她还是回家照顾那一家老小罢。
  村里大都是汉子在外做活,妇人哥儿在家伺候公婆或是带娃娃,像古小渔这样的也有,就是少些。
  各人有各人的活儿法,那婶子倒是看得开,没觉着古小渔这样有什么不好。
  赵锦看着夫郎拿着东西,立即就要起身接过,古小渔笑着让他守着摊子就好,他先到屋里去炖鱼汤。
  古小渔提着鱼进去了,赵锦看着桌上还剩的两块儿豆腐,干脆收了摊,豆腐炖鱼也是极鲜的,不如留着自己吃罢。
  来买豆腐的小孩走到一半就顿住了,刚才他还看着摊子支着呢,怎么转眼就收进去了,既是收进去,那肯定是豆腐卖光了,于是小孩便拿着空碗回去了。
  古小渔才将鱼刮完鳞,就见赵锦跟着进来了,他抬头问:“豆腐卖完了?”
  刚还见有几块儿呢。
  赵锦摇头:“不卖了,你不是要炖鱼汤么,正好用得上。”
  鲫鱼豆腐汤,倒也是极好的,古小渔想着便点点头,继续杀鱼了。
  “我来罢。”想着古小渔今日在镇上忙了这么久,还惦记着回家炖鱼汤,赵锦不想他如此劳累。
  古小渔动作没停:“一会儿的事儿,这鱼我都杀惯了的。”
  赵锦见古小渔动作麻利迅速,自己插不上手,便蹲在古小渔身边,帮着他清理鱼鳞。
  古小渔笑:“你这会儿弄这些做什么,待会儿一起弄不更好?”
  赵锦自然知道一起弄更方便,但是他在古小渔身边不能什么都不做的干看着,倒是可以进灶房里帮着烧水,但是赵锦不想去。
  他都一上午没见夫郎了。古小渔也只是这么说一嘴,赵锦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古小渔觉着赵锦有时候还挺好玩儿的。
  “响午吃了什么?”古小渔开口跟赵锦话起家常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