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爹拿筷子蘸了一点卤料尝了尝,点点头对古小渔道:“不错。”
得了老爹的夸赞,古小渔更有底气了些,做事也更卖力了。
古老爹守着卤肉,时不时翻动,让肉煮的更入味些,看着还在洗菜的赵锦温声道:“难为你跟着忙活半天了。”
赵家豆腐铺子开五天关两天,古老爹不用问也知道是为着什么。
就凭着赵锦这份心,古老爹对儿婿的态度也更温和几分,就是他也未必能做到赵锦这份上。
事无巨细,耐心周到。
辰巳时分,锦渔卤煮正式开张。
宋家送来的鞭炮霹雳啪啦的响彻整个长街,对这样的热闹大家都喜闻乐见,平日里也没什么波澜,偶有这样的新铺开业,大家都愿意凑凑热闹。
古小渔换了身衣裳站在店门口,看着大人小孩在铺子前捂着耳朵凑成一团的样子,也喜上眉梢。
原本他还担心着没人过来,谁知光是凑热闹的就围成了一圈。
“这铺子是卖卤煮的啊,怪不得清早起来便闻到了肉香。”
人群中有人说了一句,古小渔等鞭炮放完了,便走到铺前,看着极有气势。
“今日新铺开张,多谢大伙给面前来,前三日卤肉卤菜皆便宜两文,大家看看有什么想要的,想吃的,都可以排着队慢慢挑选。”
古小渔话一说完,大伙更激动了。
“开铺子的竟是个哥儿,听说还跟宋家有关系。”
“了不得了不得,一看就是个极有主意的。”
“味道可好么?”
有人高声笑喊,玩笑道。
古小渔自然给面子,回道:“不好不要钱,大伙尽可放心挑选,就是一文两文,咱也卖。”
众人闻着味道着实不错,当即一窝蜂的上前。
“猪耳多少一两?”
“两文。”
“给我来半斤。”
“好嘞,十六文。”
“猪头肉怎么卖?”
“......”
古小渔帮着客人切肉算账,赵锦便负责在一旁用油纸帮他们包好,然后算账收钱。
来的人着实不少,听着前面客人买了尝过连声说好,排队的人便更多了。
古小斛和宋玄站在远处,今日小宋裕旬休,也过来跟着凑热闹,他踮着脚尖看着古小渔有条不紊的招呼客人,对小叔十分崇拜:“小叔真厉害!”
要是有这么多人在他耳边七嘴八舌,小宋裕估计会躲到他爹爹的身后。
“渔哥儿确实是做生意的料子。”宋玄点点头,对于渔哥儿得心应手的样子也是颇为赞赏:“还是你们古家的哥儿都如此出众?”
宋玄转头看着夫郎,他家这位也是将布庄管理的井井有条,上上下下都十分服气,着实是位厉害的。
古小斛横了宋玄一眼:“不然还能如何,你日日在外,难不成要让爹娘一把年纪还来给你看铺子?”
宋玄连忙赔不是:“今年我便尽量多在家陪陪你和孩儿可好,知道夫郎在家多操劳,是为夫的不是了。”
古小斛见他如此,哼了一声,也没在多责怪。
左右都是为这个家里,虽然宋玄经常外出,但是家书甚的也是常常写来,回家之后也帮着操持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古小斛其实并不多怨他。
古老爹在后院帮着他们卤菜,才半个时辰不到,先前卤的素菜就卖光了。
素菜便宜,一文五样,还可随意挑选,人多的家里自然愿意买些卤菜回去,不仅人人能得一块儿,味道也是极好的。
不过镇上到底比村子里阔气些,有户人家直接买了半个猪头回去,听说是要办家宴,这一下锦渔卤煮的名声更是远扬了。
临近响午,菜和肉都卖光了,古小渔笑着朝没买到东西的人赔不是,让愿意的,明日卯辰时分再过来,必定管够。
大家也没说什么散了,既然卤煮没有了,就要去别个地方买些其他的东西的回家做饭了,幸而人少,古小渔也松了口气。
“这可真是个好兆头。”古小渔收拾着案桌朝赵锦笑道。
累虽是累了点,但是看着银子进口袋,再多的疲惫也是值得的,古小渔肩膀挨着赵锦:“相公今日也辛苦了。”
赵锦摇头:“你更辛苦。”
若是日日生意都如此好,古小渔日后定是有的忙了,到时赵锦不能时时上来,不知古小渔要怎么累呢。
“哥儿,儿婿,进来吃饭了。”古老爹在后院喊道。
古小渔和赵锦答应着,将东西暂且搁下,去院里了。
他俩在前头卖卤煮,古老爹便在后头将午食煮了,熬了一锅稠粥,切了一盘子猪头肉,又炒了一大盘豆芽,闻着就叫人食指大动。
“哥哥他们回去了吗?”古小渔刚才在铺子外没见着古小斛他们。
古老爹点头,古小斛他们见古小渔忙着,也没什么帮的上忙的就先回去了。
“今日哥么也过来了,当时人太多,没拦住他,让他将钱给了,待会儿该给他送过去。”古小渔说道,也不知苏子清什么时候来的,也没说上几句话。
依苏子清的性子是决计退不回钱的,赵锦想着明日挑些好的肉菜再给哥哥家送去吧,顺便也商量商量事情。
古小渔听着也点头同意,这样也好,不然也显得太过生分。
吃过响午,古老爹便要回去了,家里古小河还在等着,这几日古小河有些咳嗽,铺子这边人多,古老爹就没让他跟来。
古小渔一听弟弟病了也想跟着回去看看,顺便也跟古老爹商量商量肉的事情,按照古小渔这个卖法,一天也得不少肉呢,须得好好合计合计。
岳丈和夫郎都要走,赵锦自然也要回去,不过走之前他还得去哥哥家一趟,上都上来了,自然要去看看爹娘。
古小渔一听也想跟着去,最后弄得两头为难,古老爹大手一挥,干脆一同去,他也探望探望亲家。
于是三人便朝着赵大哥家的屋子去了。
作者有话说:
卤煮方法参考食谱,不专业之处,多多包容。
第22章
赵臻家是一座一进的院落,正对着宅门的是一个大大的庭院,院里种着绿竹,有东西两侧厢房。
赵锦叩了门之后,赵婶子前来开门,见是赵锦他们,连忙将三人迎进门:“这时过来,卤煮卖完了?”
赵锦点头,赵婶子拉着古小渔的手:“累坏了罢?”
古小渔笑回:“今日相公跟爹都来帮着,也还好。”
“古大哥倒是辛苦了。”赵婶子又转向古老爹:“本来也是想跟着过去看看有什么能搭把手的,谁知老头子今日咳嗽的很,怕将病气过于你们就没去。”
“亲家说的哪里话,赵老弟现下可要好些了?”古老爹向来不在意这些小事,倒是对赵老爹的病情颇为关心。
赵婶子叹了口气,随后又勉强笑道:“服过药已睡下了。”
看来是不大好,古老爹便没有再追问。
赵臻跟苏老爹出去了,家里只有苏子清跟着两个孩子,赵锦三人跟着赵婶子去了正厅,苏子清将滚烫的茶水端上来。
赵云书和赵月书见是古小渔来了,都开心的跑到他跟前围着他说话。
“爹爹说今日叔么会来,果真没骗我们。”苏子清闻言,摇头:“难不成爹爹从前骗过你们?”
赵云书和赵月书想了想,摇头:“一次也无。
苏子清向来是教导孩子们不说假话,自己自然也以身作则,做不到的事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
“就这么惦记你们小叔么,正好今日你们小叔么累了,给他捏捏肩去。”赵婶子笑着对两个孙儿道。
赵云书和赵月书闻言,立即争抢着过去,最后还是弟弟抢了先,古小渔也没拒绝,任由月哥儿捏肩。
赵云书见小叔么这边有了弟弟,自己便去古老爹那里,古老爹也厉害呢,剁肉时声音那叫一个响。
他极崇敬这样厉害的人。
赵云书的手劲儿不错,古老爹舒服的眯起眼睛,年纪大了,总算有了点儿天伦之乐的意思。
苏子清笑着对古小渔道:“要是日日都如今日这般,以后渔哥儿可有的累了。”
苏子清轻柔,古小渔也不自觉放低了声音回:“就是累些,我也甘愿。听闻哥么也摆着面摊,怕是也松快不到哪里去。”
苏子清摇摇头:“我那摊子,赵臻和爹常去帮忙,除了费些力气也没什么劳累的,这两年更是早早便收摊了,不比你的铺子。”
说起这个,赵锦忽然开口道:“今日来也是想跟娘商量一件事儿。”
赵婶子看向儿子,难得他主动开口:“怎么了?”
“过几日小渔一个人在上面,要是太忙,还想请娘去帮着送送饭,怕他忙起来顾不上自己。”赵锦很少说这么长一句话,让众人都愣了下。
还是赵婶子先反应过来,笑道:“这有什么的,就是你不说我也这样想着呢,正好渔哥儿也到镇上来了,别的帮不上,这饭是一定得管的。”
赵锦刚提起酬劳,赵婶子和苏子清便立即打断他:“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么算可是生分了。”
他嘴笨,说不过娘和哥么便闭了嘴。
古小渔没想到,赵锦特地来一趟竟是为这事,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但是整个人看着都柔和下来。
古老爹虽是觉得麻烦了亲家,但是看着赵婶子和苏子清的神色都不像气恼,反而极为真诚,也暗叹哥儿寻到了个好人家。
这一家人要是像这么一直相互扶持,相互体谅,日子啊不愁过不好。
看望过赵老爹,赵锦他们也还要准备明日的事宜,略坐了一会儿便走了。
古小渔让赵锦先回家,自己跟着古老爹先去古家一趟。
赵锦点头,嘱咐古小渔回来时多小心,便转身走了。
“从前只知这锦小子沉稳孝顺,没曾想还有如此体贴心细的一面。”古老爹跟古小渔走在田间小道上,父子俩难得有这样交心的时刻。
古小渔低头笑了一声:“从前还总觉着是个木头呢。”
没曾想木头里竟塞的全是棉花,外表看着倒是冷硬,实则内里柔软。
古小渔少有这样小哥儿家家的时候,这成了人夫郎果真是不一样了,古老爹笑笑,忽然也想到了自己和亡妻刚成婚那时候。
向来五大三粗的他也是能为人洗手做羹汤的,也就是后来这做菜的手艺才慢慢练出来了。
古小渔没注意到老爹的神色变化,想起刚才的事情,脑子里正计划着待会儿回家要怎样嘉奖赵锦呢。
爷俩各想着各的,不知不觉便到了家。
“河哥儿,河哥儿,”古小渔刚到门口就喊起人来,没听到河哥儿答应,还以为人睡着了。
爷俩走进院子,古小渔直接就往里屋去了。
“老爹,”古小渔刚踏进门不久,突然高声喊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慌乱,古老爹被哥儿一嗓子嚎的吓一跳,两三步跑进去,看着床上的人也是一愣。
床上躺着的不是古小河,而是一个看不清面容的乞丐,头发凌乱,脸上黑乎乎的,看着像是逃亡而来的流民。
“河哥儿呢?”古老爹也是摸不着头脑。他出去时这儿躺着的还是古小河呢,一回来就变成了个小乞丐。
古小渔更是不知道了,转身出门在院子里喊起来:“河哥儿,河哥儿,”
才喊了两声,古小河便灰头土脸的从后院过来了,看着他那狼狈样子,古小渔皱着眉:“你去干什么了?”
“我想熬粥来着,谁知今天的柴怎么也点不着,还差点把我的眼睛迷着,”古小河咳了两声,手往脸上蹭了蹭,又多了两处黑印子。
“床上那人是谁?”见弟弟没什么事,古小渔便开始询问情况。
古小河立即挺起胸膛回道:“他呀,我先前出来找水喝时发现那人晕在了家门口,我过去把他叫醒,谁知醒了才说了一句话人就晕过去了。”
“说了什么?”
“饿。”
“什么?”
“他说他饿。”
古小渔无奈:“你便去灶房里煮粥了?”
古小河点点头:“你和爹爹不是常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么,我今日可是做了件大好事。”
“你真是,”古小渔也不知道说什么,左右人已经被背回家了,也只能等人先醒来再说。
古老爹听了古小河说的话,也只得感叹哥儿心大,大人都没在家就敢把个陌生人背回去。
古小渔跟着古小河去灶房里烧水煮粥,古老爹去里屋看看人到底如何了,要是有什么伤口重病的,及时请大夫才好。
古老爹看着那人虽然面黄肌瘦,但是身上还算完好,呼吸也平稳着,想来是太饿了,昏倒了。
不过既然已将人背回家了,干脆好人做到底,古老爹还是请郎中来看了一看。
方郎中替那人把了脉,确实是古老爹所猜测的那样,没什么大事,只要让人含上一块糖,应当很快就能醒了。
付过诊费送走郎中之后,古老爹让古小河拿块糖来,用温水化了,扳开那人的嘴将糖水灌进去,没一会儿那人果然慢慢睁开了眼睛。
“欸,还真醒了,你不是饿了吗,粥都给你熬好了。”古小渔见人醒来高兴的朝那人道。
许是刚醒还没反应过来,那人的目光在古老爹,古小渔,古小河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在古小河的脸上。
下一秒,那人便起身要朝古老爹他们下跪,他知道是他们救了他。
古老爹反应极快,那人的膝盖还没着地,便被古老爹一把拉起来:“欸,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那人看着高,却瘦的只剩一把骨头,古老爹不费什么力气就把人制止住。
“多谢老叔,多谢你们。”那人嘶哑着声音,粗粝的嗓音听着像是沙砾磨过一样。
古老爹点点头,让他先安心休息。
16/39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