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吃了一小把,他才笑着点评:“香是挺香的,就是糖味儿没怎么炒进去,等下次我拿糖水泡一泡,再炒。”
印河甜、咸、原味轮着吃,间或嚼几颗核桃仁,别提多享受了。
他也吃得香喷喷的,满足地说:“哥,我觉得已经够好吃了!我还从来没这么放肆地吃过坚果呢!”
兴奋时,他甚至发出了两声熊叫。
卓穆也说:“我也觉得好吃,很香。不过你想怎么做都行。”
两人这副完全支持闻择的样子,让他更加高兴,积极性十足,琢磨了好多样能用坚果做的食物。
闻择又想到了酸奶,叹气:“唉,可惜酸奶没发酵成功,不然拌点坚果,可好吃了。”
卓穆:“……”转移了你一晚上的注意,怎么又回去了。
他眼眸划过浅淡的笑意,温声说:“慢慢试,会成功的。”
印河光顾着吃,都没注意两人说了什么,却大声凑热闹:“对!”
闻择哈哈大笑:“对什么对啊,你听清了吗?”
时间已经很晚,灶台里的炭火还没熄灭,原野的温度降低了许多。
但三个人围坐在火光边,吃着热乎喷香的炒松子,那暖意顺着心口,足以流淌到四肢百骸。
***
第二天一早,三个人吃了早饭,干完家里面的活,准备出发去部落的祭坛广场。
卓穆提醒道:“今天要在陶窑呆很久,用水囊多装点水。”
闻择:“好。”
现在家中每天早上,都会烧很多的热水,留一部分晾凉了喝。
习惯养成后,他们就不喝外面的生水了。
除了平常随身带的,闻择又从山洞里面找出了两个水囊。
他打开水囊,举着,卓穆端着水盆,往里面倒水。
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只剩下两个水囊没灌。
闻择随手拿起一个,打开,正要往卓穆那边送,鼻尖忽然动了动。
“嗯?什么味道?”
是从手中的水囊中传出来的,有点酸,还带着淡淡的酒味儿。
卓穆也看向了气味的来源,问:“里面之前装过什么东西?”
闻择把水囊拿到眼前,往里面看了两眼,然后倒了点里面的东西出来。
这个乳白色的,性状绵密,带着点微小气泡的东西……怎么像是发酵过度的酸奶呢?
“是不是往里面挤过奶?”他问卓穆。
卓穆想了想:“好像是。最开始是往皮囊里面挤的奶。”
闻择:“对,后面换成的桶。”
卓穆:“看来是用了以后没洗,所以坏了。”他朝闻择伸出手,“我去拿水刷刷。”
“别别别,”闻择连忙阻止他,“我闻这个味道不像是坏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取了根干净的筷子,蘸了点碗里面的白色东西,放进口中。
嗯!好酸!还带着微淡的酒味!
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牛奶在皮囊里放了一阵子,竟然自己发酵成酸奶了!
“真的没坏!”闻择兴奋地说,“卓穆,这个东西我有大用!”
昨天发酵酸奶失败,他还犯愁,现在,现成的“引子”来了!
有牛奶,有酸奶,把两样东西混在一块,他就不信发酵不成功!
哈哈哈,这叫什么?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今天忙着烧陶,他暂时按捺下来,把皮囊收回自己的空间里。
三个人风风火火地朝部落的祭坛广场赶去。
抵达时,小小的广场已经不够站了。
他们没往里面挤,不过,还是不停有相熟的人来找闻择说话。
他便笑眯眯地从斜挎的麻布兜里面,掏出一把就算凉了也喷香的松子,递到那人的手上。
“我自己炒的,请你吃。”
坚果在哪里都是不易获得的好东西,尤其松子,采集起来特别麻烦。
闻择给他们的松子,个大,饱满,香味霸道,一看就是好东西。
桑回端详了下,问:“这不是咱们领地的松子吧?”
闻择笑着点头:“嗯,我和雪海部落的人换的。”
桑回:“难怪,他们部落的坚果和花梨出名地不错。”
闻择一脸好奇:“花梨?”
桑回:“嗯,就是一种表皮带着斑点的梨。这梨秋天成熟的时候,味道一般,但是冬天冻过后,甘甜清爽,特别美味。你也知道,冬天到处冰封,没什么新鲜好吃的食物,附近几个部落,都喜欢去雪海部落换梨吃。”
闻择点点头,表示受教了。
“那没想过换些果树来,种在咱们领地吗?”
桑回失笑:“换过的,但是其他领地结的梨,都又小又涩,大家很快就不费那个劲儿了。”
柏灵站在旁边,听他说完,把嘴里的松子壳吐出去,说:“别看雪海部落冬天比咱们冷,每年秋冬,他们靠和别的部落换坚果、花梨,都能赚好多物资呢。”
闻择心想,果然雪海部落的人能在那么冷的地方扎根,是有原因的。
桑回手中的松子,分了一多半出来,递给闻择。
“我吃几颗尝尝味道就行了。”他说。
闻择知道他是觉得松子难得,所以不好意思。自己把食物分给朋友,享受的便是其中的快乐。
把桑回的手推出去,闻择笑着说:“叔,我和雪海部落的人换了好多呢,你们就吃吧。
“况且,我还想请你们帮点忙。”
桑回马上问:“什么忙?你尽管说。”
闻择:“我那房子的地基不是打好了吗,木头也收集了一半,想等咱们烧完这次的陶器,就造土砖,准备砌墙了。”
桑回了然:“就是你开荒的时候提到的那个土砖?我记得是用陶土和草杆来做吧?”
闻择:“对,这两样东西不难找,就是捶打什么的麻烦。”
桑回:“没事,咱们人这么多呢,很快就能做完了。”
柏灵附和:“对对对!到时候我们都去帮忙!”
“好!那就先谢谢你们啦!到时我请你们吃东西!”闻择又豪气地掏出了两把松子给他们。
之后他给大人分松子,说的也是类似的话。
小崽崽们闻到香味儿,早就聚集在他身边不肯走了。
闻择跟个“散财童子”似的,用香香甜甜的松子,把这些小崽崽们哄得嗷嗷叫,一口一个“闻择哥哥你真好,最喜欢闻择哥哥了”,他们家长来了都得靠边站。
不仅给闻择,家长们也逗得直笑。
毛茸茸的熊熊们超级可爱,闻择趁机撸了好多下,身体有瞬间充满电的感觉。
印河嘴馋,出门的时候也带上了松子。
现在,他就跟个小队长似的,用松子,把和他差不多大的崽崽们,全聚拢了过来。
大人们结伴去采陶泥、制陶胚,他带着崽崽们打下手,还怪有派头的。
大家把几种陶泥运到陶窑下的空地上,认真捏制起来。
部落第一次用窑烧陶,意义重大,部落里的人都要参与。
但窑内可以摆放陶胚的地方有限,所以每家只能捏一到两个陶胚。
闻择捏了个腌菜坛子,卓穆捏了个扣在坛子上面的碗。
陶胚放置好后,时间还早,大半的人散去,只留下了乌叶、桑回、卓穆等部落的核心管理,闻择被默认和他们一块。
堆柴、点火,陶窑内部很快烧起来,山体传出热气。
乌叶久久仰着头,不平静的目光,昭示了他内心的激动和紧张。
他虔诚地说:“愿兽神保佑。”
木柴从白天烧到了晚上,才渐渐熄灭。
滚烫的陶窑,又从晚上降温到了白天。
期间,闻择抽空鼓捣了下酸奶。
依旧是高温烫煮,给用具消毒;
再将牛奶煮温热,加酸奶引子进去。
晚上要睡觉,他索性把混合后的牛奶,直接放在了山洞里,盖上叶子,等着它慢慢发酵。
皮囊里的“酸奶”是极好的发酵引子,他没舍得全部用完。
剩下的,仔细装好,又收回空间中。
翌日上午。
桑回带着人去试了试山体的热度,对部落里来围观的人们宣布:“可以开窑了!”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
闻择没和大家抢开窑的活,默默站在人群最前面,看着窑被打开,里面的陶器被一样一样抬出来。
忙活了数个来回,所有烧成的、没烧成的,都被摆在了空地上。
有几个心细的亚兽人在陶器间穿梭,迅速清点着数量。
最后,互相对了一番,得出烧成了三百二十一个陶器的结论。
这个数字,犹如热油溅入沸水,让人群轰地炸响。
“兽神啊!竟然有三百二十一这么多!”
“咱们进窑多少陶胚来着?”
“接近四百!”
“一次烧成三百多个,真不错啊!”
“可不是么!比堆烧好太多了!”
三百多听着不少,闻择心算了下损耗,却蹙起了眉心。
虹日部落那陶窑的烧成率,可比他们部落高上不少啊。
“陶器的好坏呢?和堆烧的比起来怎么样?”他开口询问。
这次,是桑回亲自去查看的。
他拿起了几个陶器,轻轻敲了敲,又从里到外仔细看过。
见他神情严肃,立刻有人担心问道:“桑回,怎么样?不会咱们费了这么大的劲儿,还比不上堆烧的吧?”
桑回轻轻放下手中的陶碗,微笑着摇头:“比堆烧还是强的,但和虹日部落烧的陶器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立刻有人发出了失望的声音:“怎么这样啊。”
“陶窑的建法不是从虹日部落学的吗,为什么差这么多?”
“唉,花那么大力气烧一次窑,竟然是这种结果。”
其实如果大家不抱那么高的期待,现在得到了比堆烧更好的陶器,应该会很高兴的。
如今只能说是落差太大了。
别说庆祝,不少人垂头丧气,不高兴地抱怨着。
低落的情绪,很快将周围的气氛变得凝重。
“这种结果怎么了?不比之前要好?”忽然,一个苍老但威严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
大家扭头去看,惊呼:“族长,你来了!”
老族长以岩拄着拐杖,慢慢穿过给他让路的人群,站定在桑回身边,转过身。
他用拐杖敲了敲地面,严肃地说:“以前用堆烧,一次能烧成这么多件陶器?不过就是分批修了几天陶窑,捡了一天柴,说得好像多累似的,再累能有你们打猎、采集累?”
他是部落里最德高望重的人,一番话,把大家给点醒了。
“族长说的对,我们刚刚想错了。”有人惭愧地说。
“是啊,人家虹日部落都烧了多少年的陶器了,靠着陶器,成为了附近最壮大的部落,我们只开窑烧了一次,比他们差不是正常的吗。”
“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咱们再改改。”
“对!像闻择说的那样,我们不怕失败!更何况,这也算不上失败!”
“能有自己的陶窑就很好了,我们以后肯定能烧出好陶器的!”
以岩深邃的目光划过众人,总算是勾起了个浅笑,欣慰地点点头。
“好了,大家先去忙吧,这些陶器放在这,我们看看到底是差在了哪里。”
大半的人离去,闻择很自觉,和卓穆一块留下。
乌叶快步走到以岩身边,低声询问:“父亲,您的身体……”
以岩摆摆手,示意先不说这些。
“来,大家一起看看。”他招呼大家。
闻择上前,学桑回的样子,抽查了几个陶器,目光落在角落烧坏的碎片上。
他拾起其中一片,拿手指一敲,“咦?”了一声。
这碎片虽然质地颇硬,但多孔,所以发出的声音闷闷的,让他很是耳熟,又想不到是在哪里听过。
“怎么了?”桑回他们问闻择。
闻择把碎片递过去:“怎么感觉这个不是烧炸的?”
没等桑回这些年轻人看出个所以然来,见多识广的以岩说:
“对。”
大家马上看向他。
“咱们烧陶都是用猛火,把陶胚里面的水烤干。这种应该是水汽散得慢造成的,还没等烧成型,就裂开了。”
闻择恍然大悟:“难怪里面有那么多孔。”
卓穆问桑回:“这种情况的陶器多吗?”
桑回答:“不多,就一小部分,到时候我带着人,把那里排气的通道修一修。”
见闻择朝他伸手,他把刚刚的碎片递了回去,继续和以岩等人商量怎么改进陶窑。
大家从制胚到修窑,纷纷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乌叶甚至提出,实在不行,就找虹日部落的人过来看看。
只有闻择,捏着碎片,嘟嘟囔囔:“烧陶,坚硬,多孔,水汽蒸发慢……”
类似的东西,他一定一定在哪里见过。
感觉就在嘴边了。
“咱们再烧一次,还不行的话,再找虹日部落的人来。”以岩说。
桑回:“行。那就先按照咱们刚刚说的把陶窑改改。”
乌叶:“嗯,我去通知部落里的人,来搬陶器。”
卓穆:“那我带着闻择先回去了。”
54/120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