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三四年(近代现代)——-阮白卿-

时间:2024-12-25 10:11:34  作者:-阮白卿-

   三四年

  作者:-阮白卿-
  文案:
  两个不同阶层的青年,在恋爱探索中成长。
  每个人都终将与原生家庭和解。
  两个家庭,两代人在新旧思潮碰撞下交汇。
  那天他们全家仓惶地坐上逃往内地的火车。
  现在那张海报上的列车,竟隆隆地飞驰着,拉着汽笛冲回到他的世界里来。
  大光明的穹顶与六十年前毫无二致,身后是三眼硕大的喷泉,票房叫卖着当红的片子。
  虞少南就站在那里对他说,书卿,我们看这部好不好?
  上海,一九三四年。
  一句话简介:我们终将经历和解与分离
  标签:BL,长篇,正剧,民国,BE,现实主义,阴差阳错
 
 
第一章 钢笔
  结婚以后元珍曾经问他,那么旧的钢笔为什么还留着。其实他有好多钢笔,派克,威迪文,还有被谈雪卿卖红了的康克令,都是人家送的。送了来他也不用,最后都不知扔到哪里积灰,元珍就说,你看,有多少好东西也都让你糟蹋了。
  这时虞少南就笑笑,目光从她烫了八字纹卷发的额头上越过去,茫然地看向梳妆台上巨大的镜子。那是孟元珍的嫁妆之一,上好的酸枝木,却按着西式的样子雕出裸体的小男孩,一边一个,仿佛是在半空里擎着那镜子似的,不中不洋,“合璧”得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少南不说话,元珍也不再和他搭腔,他们一直是这样,如果一个人说了话而另一个人没有回答,谈话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结束了,他们夫妻多年来形成的默契。少南个子高,元珍的头发烫得那么蓬,他也还是能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脸,苍白的,带点沉重,好像很不满似的皱着眉。他隐约地觉得怅然若失。元珍去吩咐娘姨烧晚饭,少南走到桌前,把那支旧钢笔拿出来,扭开外壳,吸满墨汁,又重新拧紧,放回口袋里。
  起初那是谢书卿的钢笔。那天虞少南陪几个德国工程师参观工厂,工厂是他父亲开的。少南留过洋,胡乱旁听过几堂西方文学,压根分不清狄德罗和费加罗谁是谁,临毕业发觉文章一句也做不出,才着慌起来。幸好他一贯喜欢交际,刚到德国就和一个列支敦士登来的女学生厮混得甚为亲密。说是女学生,其实少南并不清楚她究竟多大,外国女人的年龄一向无法从相貌上立刻判断,况且她总喜欢在脸上敷很厚的一层粉,可是若从胸脯的弹性上来猜测,大概也总有三十多岁了。
  为了列支敦士登女人写的那篇文章,少南付出了不少钞票和大餐,然而按她的说法,看在他们这层关系上,已经是给他便宜了。少南把文章修修改改,囫囵交上去充数,好在他卖弄口才的功夫还可以,横竖解释得通,教授给了他勉强通过,算是对从遥远东方跋涉而来的异国年轻人的怜悯和同情。
  少南的父亲虞鼎钧是一个聪明的商人,他常常同人讲,自己的运气实在不错。虞鼎钧十五岁时在一家裁缝铺当学徒,很会用一些投机的小手段来笼络老板娘。譬如她随口说一句老正兴的八宝鸭不错,他立刻冒着大雨跑着去买回来给她。他人从头到脚湿得像掉了一回井,但自怀里抠出一包油汪汪的鸭子,腾腾冒着热气。
  裁缝铺的老板五十多岁,没有儿子,于是老板娘撺掇,把学徒认作干儿子招了赘,并且起了“鼎钧”这样非常冠冕的名字——他原本叫做旺发,代表他十分渴望得到但又并没有的东西。
  虞鼎钧一继承裁缝铺,立刻从洋行买了两台辛格缝纫机回来,价格实在不菲,居然要一百二十块大洋,而且一买就是两台。虞太太的亲戚都在背地里议论,说上门女婿好不容易才等来这份遗产,贸然地投在这样古怪的东西上,简直败家精。然而局势不出两三年就变了,不管哪里,打仗是总也没停过。靠着这两台缝纫机,虞鼎钧很快接到了一些加工军服的订单,小作坊也渐渐变成了一家工厂。借着打仗,虞鼎钧狠狠发了一笔,正当大家把他作为一个暴富的裁缝看待的时候,他却突然转行,改做起火柴生意了。
  虞鼎钧刚发迹的时候住在恩利和路的石库门,后来又买了不远处的一栋洋房,虞家就一直住在那里。这一年他已经快要五十岁了。他只有少南一个儿子,所以很热切地盼望着少南一回国就来接手火柴工厂,但少南对做生意毫无兴趣。然而,对将来他又没什么确实的憧憬,他只觉得自己还是个少爷,有很多空闲的时间,手头又宽裕,暂时而言,这些就足够了。
  虞鼎钧的工厂做得不小,最近总有外国的工程师来参观流水线和设备。商会一向欢迎,也很殷勤地替他们聘请临时的翻译,当然,开销是工厂里自己承担。这一回来的是德国人。虞鼎钧尽管现在很有钱了,在生意上还是能省则省,要求少南出来充当翻译和接待。所以这天少南很早就到了工厂里。对于这种仿佛临危受命似的事,他还是愿意出风头的。他穿了一套几乎崭新的灰色条纹西装,蓝色衬衫,他很年轻,他是一个会说德国话的阔少爷,眼睛里写满了跃跃欲试和睥睨天下的欣喜。
  少南先到父亲的办公间里拿资料,虞鼎钧指派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员,替他抱着那一厚摞纸。急促的皮鞋声回荡在安静的走廊里,薄雾似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打在脸上,少南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得意。
  下楼梯的时候少南发觉自己忘了拿笔。他沿着走廊折返回去,正好左手边的第一个办公间开着门,他便探了半个身子扒在门框上,朝里面笑道:“谁有多余的笔能借我一支?”
  办公间里只有三名文员,坐在门口那张桌子的人背对着他。少南突然开口,吓了他一跳,手上一抖,正誊写的一份文件上“擦”地多了道墨印子。那人猛地回过头,少南就微笑地朝他问:“我急着想要一支笔,能借你的吗?”
  少南这么一笑,那人反倒不好意思再责怪他,就把手里正写着的那支盖好笔帽递给他。少南把钢笔拿着,左右晃了晃,笑着道个谢,扭身跑下楼去了。
  正式的参观下午就结束了,对方有三个德国人,一定请少南带领着去黄浦滩路上走一走。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神秘的东方,对于上海这所谓“远东第一城市”,自然有异常强烈的探索欲望。
  三个德国人都是二十几岁,其实和少南留洋时的狐朋狗友没什么不同。男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是一定要在灯红酒绿里亲历一次,才算在这个城市里浸淫过的。少南就叫司机带他们到极司菲尔路去,那里去年才刚建起来一家百乐门。
  他们到得稍微早了一些,但霓虹招牌已经亮起来了。门童很殷勤地伺候拉车门,一路引着进到舞池,里面正在跳一首华尔兹,灯光摇摇晃晃地从每一桌的酒客脸上扫过去,仿佛在盲无目的地寻找什么人似的。
  他们要了两瓶倭得客和五瓶香槟,虞鼎钧事先关照过,这家德国公司有投资他们的意向,所以少南花起钱来特别大方。四个舞女坐在他们中间,有一个自称曼曼的,总喜欢若有似无地把旗袍的前襟硬拉到身体一侧,从那高开衩里露出一条雪白的大腿。少南特别往她脸上多看了几眼。
  她面颊抹得很白,但一双红唇突兀地镶嵌在那张白脸上,简直像在这光怪陆离的黑夜里吃了个小孩子之后残留下来的血,令少南有些恐惧。曼曼依偎在德国人怀里,用牙齿衔着一颗葡萄,送到德国人嘴边要他吃,又抱着对方体毛过密的胳膊,邀请他和她一起跳舞。这时音乐已经换了一首爵士,少南望着他们的背影,曼曼的身后像拖着一条尾巴,在空气里疯狂地甩动。
  结束时曼曼把他们送到门口。德国人掏出一叠洋钞,卷成个卷,顺着她高耸的胸脯塞进中间的缝隙里——她金色大圆襟旗袍的盘扣几乎全部扯开,已经裸到胸口了。曼曼一耸肩,用胸脯夹住那卷纸,发出欢快的笑声。
  这一招少南并不是第一次见到,但今天不知为什么,他对于眼前这一幕异常厌恶。他的面颊在黑夜里羞愧地红了起来。
  汽车先送几个德国人,少南等不及,便自己雇了辆黄包车回家。他揿了两下门铃,是老妈子来开,道:“少爷怎么醉成这样!老爷又要生气了。”
  少南咕哝道:“爸爸还没睡?”
  “大小姐的朋友来玩,老爷也陪着聊了会儿——喏,是那位孟小姐。”
  少南撇撇嘴。喝过酒很热,他把西装搭在手腕上,衬衫扣子也在黄包车上解开了两个,这时候一路上楼,就摸索着把扣子重新系回去了。拐弯的时候没站稳,一下跌在楼梯上,幸好抓着扶手,才没有完全地倒下去,然而胃里有些什么东西强烈地涌上来了。头顶传来高跟皮鞋咯噔咯噔的声音,一个人惊呼:“哟,你喝多啦?”
  听见是他姐姐秀南,少南才放心。秀南走过来挽他的胳膊,道:“你还能走吗?先上去,等会叫人给你烧茶水。”少南嘿嘿笑了笑,从地上捡起西装,一步三蹭地跟着她上楼,回到房间往床上一栽,把脸埋在枕头里。
  “是不是孟小姐在你那儿?”
  秀南白了他一眼道:“消息倒蛮快。你这副样子少出去给我吓人,今晚元珍住我房间,有什么话明天早起再说。”
  “没话,你们聊。”少南勉强抬起半个手臂晃了晃,自己想想,又笑出声来:“这孟小姐,好好的人长了张马脸,元宝领一夹,钮子都看不见。”
  秀南笑着捶他。“嫌弃马脸,还陪马脸看电影?《渔光曲》那半张票根可还在我抽屉里躺着,都是证据。戏院里灯一关,黑漆麻乌,一定马蹄子也拉过了,马脸也贴过了。”
  少南急起来道:“实话呀,不让人说……干嘛非扯我?其实孟小姐要不是长得这样,你也不同她交朋友。你说是不是?”
  “胡说八道!人家也没那么难看。”秀南脸红了,笑着啐他,“你白在德国呆了好几年,一点绅士的样子都没学着。我不和你讲了。我出来拿梅子汁的。你不舒服就叫我,我们就在房间。”
  少南问:“有客房她怎么不睡?”秀南道:“你和她没话,我和她却要聊一整夜呢。”说完踏着那双乳白色带流苏的高跟皮鞋,咯噔咯噔地走了。
  秀南喊女佣把茶水和梅子汁拿到楼上,自己则回到房间里。她读女校时候的同学孟元珍,正坐在床上翻看一沓报纸,报纸放在腿上,所以把头垂得非常低,从酒红色天鹅绒旗袍的领子里露出一段白花花的脖颈。
  元珍回头悄声道:“怎么啦?”她这一转头,就把一个长而方的下颏直直地伸了过来,像把卷了刃的铲子,笨重的把手上却镶着两粒珍珠耳钉。秀南立刻想到弟弟把她说成一匹马,忍不住扑哧一笑:“你猜。”却并不给她猜的余地,道:“少南回来了——他醉得很厉害,没法过来跟你打招呼,不过他说了,明早起得来的话,一定要请你去吃咖啡的。”
  元珍抿着嘴,努力不露出太明显的笑容来,对这个半空头的许诺非常满意。报纸上的铅字小,元珍把其中一张印着新片预告的举到眼前道:“她们说这一部不错,你去不去?”
  秀南弯腰就着她手里看了看,笑道:“不巧,这一部彼德宋已经买过票子叫我了,不过前几天听少南说过想看,回头让他请你。”元珍说,也好。顿了顿又道:“你们少南平时不怎么喝酒,怎么今天这么醉?”
  窗下放着一张梳妆台,秀南倚在桌沿上,道:“今天厂里来客人,爸爸叫他陪着应酬。”元珍讶异道:“哎?他怎么肯去这种饭局了。”
  这话在秀南听来,无异于在侧面打探少南是否有接手生意的打算,忽然有些不快,于是低声应了句:“谁知道他,小孩子的心思,一天一变。”
  她叫少南是小孩子,其实她自己也只大一岁,但她认为自己作为长姊,是有责任对这个家族潜在的少奶奶人选做好审查的,哪怕对象是她的朋友。
  在一家之主虞鼎钧的思想里,是同时共存着东方传统的媒妁之言和西方自由恋爱那一套的,所以无论秀南还是少南,都默许他们多出去社交,但只能是做官经商人家的少爷小姐,穷学生当然不在此列。秀南和造船厂的宋家订了婚,打算明年五月办酒席,现在是冬天,穿婚纱太冷了些。彼德宋是少南在德国的朋友,拿了文凭一道回来,在舞会上认识的秀南。少南殷勤地在其中牵线搭桥,终于到了订婚这一步,由于这层缘故,秀南也很热心地介绍孟元珍给少南认识,权作一种交换。
  元珍的父亲在政府里任着一个小小的文职,固然捞不到什么油水,做官却远比裁缝或卖火柴好听。幸而元珍生得一张平凡的脸,使得她和秀南之间的天平得到了均衡——在秀南看来也许是小小地倾向了自己一边。秀南自然希望在姑嫂关系里仍能维持这种优势。然而另一方面,她又不高兴元珍过问虞家的房产和工厂,因为总觉得元珍在这件事上占了很大的便宜。
  当下元珍没再说什么,恰好佣人送梅子汁过来,她们就转而聊起最近流行的时装。女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友谊多半是靠着一同花钱而维持的,很快她们敲定了过两天一起去逛先施公司,方才的冷场就这么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wb:@Neal痴汉团团长
 
 
第二章 父亲
  少南半夜里醒过来,家里的人都睡了。他从床上爬起来,脑袋里像凭空被人插了把刀一样疼。呼吸时他闻到自己嘴里的酒气,是一种非常干涩的、发酵过的水果混杂着茶叶的味道。他下楼去找水,蹑手蹑脚地踏在走廊上,路过他姐姐房间的时候,忽然想到孟元珍也在里面,不由得加快脚步,像她会突然从那扇门里跳出来似的。
  楼梯转角的墙壁上开着一盏圆圆的小电灯,在空旷的黑暗里格外瘆人。煞白的光线底下,地上有条黑乎乎的东西,少南摇摇晃晃地蹲下一看,原来是支钢笔。
  他正疑惑家里没见过这样东西,忽然想起是白天朝工厂里那个年轻人借的,就捡起来随手揣进裤袋。少南漱了口回到房间,坐下来的时候,那支笔顶在裤子口袋里硌着他,他就把它掏出来拿在手里。
  那是一支非常老旧的黑色派克钢笔,银色的金属笔帽,拔开之后,发现笔筒已经拧出几道细细的裂纹,多半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少南眯着眼睛,打算明天叫父亲的司机带去工厂还给人家,不料手上一滑,钢笔直坠下去,像把剑似的戳进地板里。少南“哎呀”叫了一声,赶快拔出来瞧,笔尖已经砸弯了。
  少南颓然地拉开抽屉,把那支笔往里面一塞,仍旧倒过头去睡觉。第二天他有意中午才下楼,就见秀南背对他蜷坐在沙发里,擎着镜子,一只手在脸上左摸右摸。他故意打个哈欠,道:“姐还没出去?苏南去念书啦?”
  秀南扭头瞥他一眼道:“你早得很!人家特地等你等到十点半,你连面也不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