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熊猫穿越异世娶夫郎(穿越重生)——白云上

时间:2024-12-25 13:52:49  作者:白云上
  种种种种种,大人,您先去俺家吃顿饭吧!
  别的村子楼倡廉是没让家家户户都种土豆,因为分到平阳镇的土豆并不多。
  旁的村,是谁家地儿窄,又是搁山上,他才登记让人翻好地后,让人去衙门领领土豆种,这种人家才有资格种土豆,不适合套种的田地,想种都没资格。
  那些地宽的人家都还想闹,争着抢着想种土豆,结果到了山里屯,却没一个愿意了。
  楼倡廉会选择这时候来,是因为这会儿春耕,庄稼人这时候便要开始锄草翻地了,土豆和玉米不一样,种玉米那地不用翻的深,甚至不翻都行,直接挖坑就能种。
 
 
第371章 
  玉米种的时候不用怎么翻地,但土豆得翻,还得翻得更深。
  加上还得教大家伙咋的种,还得做大家的思想工作,楼倡廉只能这个时候来。
  这会儿口干舌燥说了好半响,村民们还是不情不愿,一脸忐忑不高兴。
  大概是方才爬山路吃了凉包子,楼倡廉思想工作做到一半,肚子就咕噜咕噜的响,村长带他去茅房。
  等人不见了,有那胆子大的,愁苦着一张脸壮着胆子到衙役跟前,苦苦哀求,想让衙役的能不能劝劝大人不种那劳什子土豆行不行,这人在大人跟旁干活,想来说话比他们有分量。
  那衙役说:“老叔,大人可是为着你们好,不然何至于徒步走好几里路来你们这鸟不拉屎的地儿教你们,这土豆我可是听大人说是探花郎亲自去大夷买回来的。”
  “探花?”有一老汉跑上前,激动说:“官小爷,你说的探花可是白子慕啊?”
  这衙役是楼倡廉跟旁的‘大红人’,贴身的,很多事自然也晓得,包括这次推广土豆种植一事是谁提的,他也门清。
  “是,不过老叔,你咋的知道?”
  村里人也看着柳老汉。
  “那是我哥儿他弟夫啊!”自家人咋的能不知道啊!
  “啥,是他?”
  柳老汉这么一说,大家知道是谁了。
  柳老汉笑得脸上都是褶皱,他以前哪里知道探花是个啥,不过就是前两年柳哥儿让人来传话,叫他和孩子他娘过去吃席,说是二房招的那哥婿考上探花了。
  柳老汉一头雾水,细细一问亲加,哦,原来是厉害的第三就叫探花,蒋家那哥婿留京做官了。
  不得了哦。
  他和孩子他娘在大房那边吃了三天席,然后晕晕沉沉回了家。
  蒋家二房原本跟他们一样,就是个地里刨食的泥腿子,可现在还能一样吗?
  不一样了,人不仅去了京城,还是官爷家的人了。
  蒋家那哥婿做啥事儿是没成的?
  听亲家说那套种就是探花郎先提出来的呢!
  白小子说行,大人又跑来了,那便是也觉得行。
  那就种。
  楼倡廉上个茅房的功夫再回来,正准备再接再厉再给大家洗会脑儿,可谁知还没开口呢!大家先七嘴八舌。
  “大人,大人,那土豆啥子种啊?”
  “咱们我们什么时候种?”
  “大人,那土豆是不是像黄豆那个样子?您吃过吗?好吃不?”
  “大人,咱想现在就种。”
  楼倡廉一头雾水,赶忙问旁边衙役:“怎么回事?”
  衙役说没什么,就是大家知道这是探花郎推出来的,就决定种了。
  大家说,蒋家大房就是因为跟着二房干,所以有肉吃。
  柳家又跟着蒋家大房干,所以柳家他娘的隔三差五的也炖肉吃,每次炖肉半个村子都闻见了。
  那蒋家二房是怎么起来的?
  还不是因为招了探花郎入赘。
  他们也要跟探花郎吃肉。
  楼倡廉一肚子的洗脑话都没地儿使了,不过也行吧!倒省了他的事儿了。
  至于土豆怎么种,土该翻多深,楼倡廉是教了一个大早上。
  其实没啥好说的,就两嘴的事儿,而且这种土豆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无非不就是挖个坑,把土豆块放里头,再把土埋上就行了。
  可村民担心啊!
  头次种怕得厉害,问的仔细——那土一定要翻三十公分吗?要是翻浅了翻深了行不行?会不会种不了?他们翻地的时候,也不可能搞得那么准啊!那土豆埋的时候,又该埋多厚啊?
  问的细,就废了不少时间。
  楼倡廉是信任白子慕,张舒越也是如此,所以得了指令,是二话不说就往下头推。
  平洲推广的很容易。
  可旁的洲就麻烦了些。
  王俨然和楼宇杰同白子慕呆的那些年不是白呆的,两人惯会装模作样。
  遇上那好的,心里有百姓,觉得不靠谱犹犹豫豫不想听令的,两人一左一右要把人知府夹中间。
  种不种?嗯?
  知府有胆量:不种。
  好啊!抗旨不遵,那你等着,我即刻给京城去信,让皇上砍你脑袋。
  知府:“……”
  知府有胆量,但怕死。
  那就种吧!死别人总比死自己好,对不住了老百姓。
  至于碰上那阿谀奉承的:“种不种?”
  “种种种。”
  “那你仔细交代下去,要是旁的洲都种出来了,就你这儿出了岔子,小心本宫给皇上上奏,让他也砍你脑袋。”
  “……”
  王俨然和楼宇杰也不是恐吓人恐吓上瘾了,见谁都要摆一下威风。
  而是知道,这么听话的知州县令,固然省了他们不少麻烦,但也能看得出,人心里没装着百姓。
  要是他们一走,人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干事不认真,吩咐不到位,土豆没种好,饿死了人,或吃死了人,那咋的整?他们兄弟可说了,这土豆发了芽可不能吃,这得同老百姓们说清楚,不然就怕那性子急的等不住想尝味,拿土豆种来煮了吃,那可就要出大事儿了。
  王俨然和楼宇杰自然得谨慎。
  现在京城好些官都盯着他们兄弟,就想借这事儿揪他们兄弟的辫子,可得办好了。
  有上头官爷压着,又有套种再先,这会儿土豆推广一事儿进行的还挺容易。
  这是离京远的,水路通不到的,土豆运来时已年底,想要种,只能等来年开春。
  但有的地儿水路直通,像安洲,土豆来的快,十一月份就抵达了,楼宇杰是立马把土豆分派到地方去,在南方地区,土豆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十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份。这个时间段通常是在秋季水稻收获后,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的空隙种植一季土豆。
  此外,南方地区也可以在春季二月至四月份进行种植。
  如今时间够,安洲这边还能种上一茬。
  小山村没种土豆,梯田开发项目也还没全面推广开来,但土豆这是儿,村里人还是听说了。
  堂奶奶领着晓晓和小强去摘菜,大家热情的打了声招呼,然后拉着堂奶奶开始问了。
  “婶子,你知不知道这土豆啊!”
  堂奶奶以前腿脚已经不利索了,可自吃了丹药后,腰不疼,腿不痛,如今能见天的在村里溜达,大伯几人孝顺,没让她做啥,平日她就是帮忙看看曾孙,或者是摘个菜。
  她在村里溜达得多,能有啥事儿不知道,这会儿高高兴兴:“晓得晓得。”
  “我听我亲家那边说,县令大人到他们村子叫他们种,说这玩意儿一亩能收五六百斤,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土豆是个啥呀?”
  “县令大人说是像红薯一样,不过还可以拿来做菜。”
  这么一说大家懂了。
  “像红薯,那一亩五六百斤,那可真真是饿不着肚子了啊!”
  这红薯能充饥,说实话比磨嗓子眼的糙粮还好吃,挖回来搁厨房里三四天,再烤一下甜得要命,不过就是没糙粮顶饿,有时两三个就一斤,都不够一家人吃一顿,可糙粮能。
  所以大家平日买糙粮多些。
  要是这土豆真的一亩能五六百斤,那真真是不用怕饿肚子了。
  有人小声:“我听说这土豆是白小子去那什么夷买的,说是运到下头,让住山里的百姓们都种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婶子,你可懂?”
  “应该是真的。”堂奶奶有些自豪:“小一过年那会儿来了信,这事儿提过一嘴。”
  “那白小子可真是……”
  不知道咋的说了。
  反正就是好,顶顶好,现在谁还不知道这白探花啊!
  这人是他们村子出去的,大家莫名的骄傲。
  “小一他们这京城过的还好不?”
  “好着呢!小一说了,等有了空就回来看我。”堂奶奶脸上笑得都是褶皱,说:“小二进国子监了,白小子打算让他大后年下场,因为户籍还没迁过去,大后年小二得回来考试呢!”
  这县考,俯试,院试,寻常都是在户籍所在地参考,虽然有周初落在,蒋小二在京城考也行,不过礼不能废,他要是给蒋小二开特例,那后头蒋小二考差了还好,一旦考前头去,难免的要被人说三道四。
  蒋小一打算让他回来考。
  大后年二月份县试,正好参加四月的府试,乡试三年一次,大后年正好的也是第三年,八月举行,要是过了,直接参加乡试。
  蒋小二小时候是白子慕手把手教的,到了府州,那不得了,是进士亲自教学,到了京城,那就更不得了,进的是第一学府国子监,偶尔的白子慕和周初落还给他开小灶。
  蒋小三那榆木脑袋拿吃的吊,他有时候脑子在线还能写一两篇文章出来,蒋小二脑子没毛病,蒋小一觉得他读的书都比夫君多那么多了,县试府试肯定手到擒来,乡试二哥说问题不大,那就一次全考了,不然以后跑来跑去的,麻烦。
  村民们一听,又是嚯的一声。
  小二也要考试了?这娃子也想考秀才?才多大啊!
  大家印象里,蒋小二依旧还是那个小小的,瘦巴巴的,经常手臂上挎着个篮子,走路慢腾腾的经常咳嗽让她们看不顺眼时常帮忙抱回家的小家伙。
  可小家伙竟然也要考童生了。
  堂奶奶笑,说:“可不是,我家小一说了,小二现在在国子监里头读书呢!里头的夫子经常夸他聪明。”
  国子监大家不知道是个啥,但想来是书院:“那小三和胖鸟鸟呢?”
  “小三定亲了。”
  “啥?蒋小三定亲了?”大家又是吃了一惊。
  “嗯,是和什么右相还是右不像的大人家的哥儿定的亲,那哥儿小一说了,很能干,如今和小三帮着他管理工厂呢,小一那工厂有百来多个人,鸟鸟小一说也不得了,写书了。”
  周遭都静了。
  蒋小三那个经常甩着两条鼻涕虫的憨憨小子,竟然定亲了?
  还是官爷家的哥儿。
  不得了哦。
  不过一想,好像也没啥啊!白小子就是官老爷,那没啥,门当户对。
  大家哪里晓得右相是个啥,这么想就不觉得奇怪,震惊的还得是胖鸟鸟。
  哎呦,那小胖墩子不得了,竟然写书了。
  这写书在大家眼里,那可是相当厉害的人才能干得了的,胖鸟鸟以前和蒋小三最爱在村里撒丫子到处跑,坐的时候小短腿也喜欢晃来晃去,吃个包子还得摇头晃脑,活泼得厉害,一看就不像是个能静下来的。
  现在人竟然写书了。
  不得了,实在是不得了。
  大家是惊得一阵一阵的。
  有人欣慰,似乎是自家娃儿一样说:“当初我看鸟鸟那个圆圆润润的样,我就晓得这孩子以后是个有福气有大出息的人。”
  “可不是,这写书可不是谁都能写的,这孩子厉害。”
  “能不厉害?以前小小的,白小子就开始教他们读书了,那会儿他们还在村里去割猪草的时候,不是还叽叽喳喳,说背那啥子诗嘛!”
  “也是,有白小子教他们,能差哪里去,咱们白小子可是探花呢。”
  “那不是。”
  大家七嘴八舌夸蒋小二几个,堂奶奶听了比夸自己还高兴,可笑着笑着,又想孩子想得要命,有人见她一脸落寞,赶忙换了茬了话:“哎呦婶子,您今儿这身衣裳可真是好看,这上头锈的是啥子咧?”
  堂奶奶今儿一身靛蓝色的衣裳,对襟的,下方还有两个口袋,上头秀着胖胖的寿字。
  堂奶奶说:“是牡丹和寿字。”
  黄阿叔羡慕:“这料子看着真真好,这花样也没见过,是竹哥儿从府城买回来的?”
  “不是,是过年那会儿小一在京城给我买,托了商队送回来的。”
  大家想起来了,过年那会儿确实是有人给蒋家大房送东西,不过这几年巴结大房的多,过年总有人送礼,大家便也没多想。
  原来是小一送了礼回来啊!
  “这孩子真真是念着你呢!”
  堂奶奶笑得一脸和蔼。
  当初林家的和陆家婆子酸,白小子刚去府城那会儿,这两家婆子便说白小子长得好看,现在围着他家小一转,是因为没见外头那些漂亮姑娘和哥儿,府城美人多了,看着吧,白小子过不了多久肯定要娶小的。
  这话堂奶奶不爱听,但却又不得不承认,这话有些对头。
  可白小子在府城呆了几年,身边还是只小一一个,堂奶奶照理该放心,可蒋小一去了京城,她却怎么都放不下心来。
  以前是没当官,现在白小子留京当官了,谁晓得会不会有人想巴结他,给他送姑娘,就像她家大牛和大树一样,这两屁都不是呢!就有人想给他们送人了,何况白小子。
  白小子啥的人她信得过,但当官的,难免有些身不由己。
  她是怕啊!年年节日上香祭祖,她都叨念,说小叔弟妹,你们可得保佑保佑你们孙子啊!你们这孙子没什么脑子,保佑他傻人有傻福。
  直到蒋小一托人送了一车东西回来,蒋小一和赵主君都给堂奶奶来了信,堂奶奶听完信,心头彻底踏实了。
  不说堂奶奶,大伯几人也是舒了口气,二房在京里都好就行了,没啥好担心的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