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健此时十分的震惊,主要骆养性出马,居然将李自成给逮住了。这么容易,让当初刚刚穿越,想起’自挂东南枝‘结局,就胆战心惊的游健,简直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妈哒,这么容易解决,情何以堪啊!
不过话说回来,游健所知晓的历史中,李自成与高迎祥所领导的起义军之所以声势浩大,每到一处就受到当地快要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拥护,和朝**败很有关系。
的确,明朝末年是有好官以及名将的。但当大部分官员陷入争权夺利的内斗中,少数的官员是好官又如何,连稍微出了点点的将领都会遭受排挤,皇朝的最后几年甚至明目张胆的出现了奸佞之臣公然,毫无顾虑打压忠臣好官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下,面对起义军的凶猛进攻,连饭都吃不饱,根本没什么战斗力的大明军队,拿什么抵抗?
不闻风而逃,都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如此这般,历史上的起义军覆灭大明一点都不奇怪。
可在游健所处的大明
不说国富民强的话,但军队的战斗力,相较历史上的大明军队,战斗力绝对呈几何的增加。
兵强马壮,加上军饷以及士兵战死沙场后丰厚的抚恤金,如今的大明将士悍不畏死。
再再加上精良优越的装备,连打后金,哦,满清那边都跟打孙子似的,何况是装备并不精良,素质参差不齐的起义军。
功夫再好也怕菜刀,火枪手一字排开,又可连发,突突突的,拿着镰刀锄头当武器的起义军,直接倒了一片又一片。
骆养性对付李自成、高迎祥领导的起义军就是这样,还算轻轻松松的将李自成抓住了。
想明白后,游健的心情复杂极了。不知道该怎么说,总归挺美丽的。’自挂东南枝‘的BUFF解除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了。
“斩首示众。”
游健直接下令,再次表示自己不接受到处烧杀抢掠的匪寇,被诏安一跃成为特权阶层。
而且说句隐晦的话语,游健深深觉得,只有李自成死了,才不会又有蝴蝶效应产生。
反对不管是对于游健,还是对于明思宗来说,解决后患最为重要。
李自成一死,游健保证更加开心。
“可惜让那高迎祥跑了。”
骆养性遗憾万分,还觉得对游健大方的赏赐,受之有愧。
“能抓住李自成,朕已经出乎意料了
游健让骆养性不必自谦,他个人的话,是十分满意李自成被抓的。哪怕高迎祥跑了,那也是高迎祥运气好,和骆养性本身的实力没什么关系。
游健对骆养性满意得不得了,得好好表扬。又是一箩筐的好话脱口而出。
游健:“放心。那高迎祥跑不了多久,朕有信心,这反贼定会伏诛。”
“万岁爷吉言。”
骆养性又道。“属下这次前往泸州,发现泸州周围,被反贼糟蹋得不成样儿。万岁爷得派遣一位精通农政的大人前往泸州担任知府。”
游健深以为然的点头,随后在吏部选择下派官员的时候,点名要精通农政的。
也就是说,不准派遣刚中进士,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前往泸州担任知府。
科举一般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考中者为生员(秀才),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会试考中者则为贡士。
最后殿试,参加者都是贡士,殿试分为三甲: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其余二甲、三甲皆称进士。
一地知县,可以选举人担任,但一地知府,最少也要进士才够格。当然了,从知县升上知府的,本身举人出生的不算在内。
而游健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且精通农政,那就必须选往届的进士。一般科举殿试结束后,二甲三甲进士包括一甲的状元探花以及榜眼,都会被塞进翰林院。
至于之后混得好,还是混得差,就要看各自的情商、为人处世了。
有时候名列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郎,会蹉跎好几年的岁月,慢慢的熬资历。反而名列二甲三甲的进士(从进士),会仕途通畅,所以科举是通往为官者的通天大道,可通过科举后到底如何做官,如果官运亨通,那便是会做官的人才。
总之,吏部在安排官员任免上,还是做得挺好的,游健这样要求,吏部的人,就按照游健的要求,选择有工作经验,且擅长农政的家伙,前往泸州担任知府一职。
之后游健就将目光又放回了山西陕西两地儿。孙传庭协助剿匪后,就回到山西兼陕西巡抚府,继续搞水利工程。
繁琐复杂的过程,就不一一阐述了,反正只需要知晓几年后的山西、陕西两地儿,在修建完成的水利工程帮助下,哪怕没有变成塞上江南,哪怕又遇到干旱全年少雨的情况,也能保证人畜饮用以及农作物灌溉。
山西陕西两地儿,已经不再是麻烦地儿,勉强称得上风调雨顺。在崇祯11年的时候,还迎来了大丰收。
公元1636年12月,满清’按时‘攻打朝鲜国。朝鲜国王李倧吓得屁滚尿流,在朝鲜国大臣的帮助下,来到辽东求救。
卢象升知晓后,以毛文龙经常和朝鲜国做生意,熟知朝鲜国地形为由,让毛文龙领兵10万,以正义之师的名义,出兵朝鲜帮忙打走满清。
和朝鲜国国王李倧逃跑的速度一样,毛文龙率领军队,雄赳赳的跨过鸭绿江,骑兵为主,步兵为副,几乎人人都带着带刺刀的步枪,冲向满清的八旗兵。
前面说过很多次了,冷兵器时代,热武器的出现,打击是致命的。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同理,手拿菜刀觉得自己所向无敌,结果对面的对手直接手枪、地雷,还穿着防弹衣武装到牙齿,这怎么打?还没有靠近呢,就被手枪给’突突突‘了。
这不,原本杀朝鲜士兵如宰鸡的满清八旗兵,碰到拿手带刺刀步枪的大明将士,刚打一照面,骑马奔腾最前面的八旗兵就被射杀。
正在指挥进攻的皇太极悚然一惊,仿佛被恶犬盯住。下一刻,皇太极凭借直觉,侧身一躲,刚好就躲过朝他飞速射来的子弹。
“该死,居然没有打中。”
毛文龙骂骂咧咧,刚准备改换弓弩的时候,嘿,皇太极打马直接飞速的往后撤。
毛文龙:“”
“妈个巴子,这鞑子皇帝真是胆小如鼠。老子还没换弓弩呢,就一溜烟的跑了。”
毛文龙骂骂咧咧,转而下令尽可能的多留些鞑子,他等战后,给鞑子造’京观‘。
第135章 Chapter 135抗金援朝(2……
所谓’京观‘,最开始是高句丽所创。当时高句丽和唐朝打,由于那时候大唐刚刚建立,精锐被打得差不多了,虽和高句丽的实力不相上下,却死了不少大唐将士。
为了威慑大唐(反正给游健的感觉,是想激怒),高句丽将死去的大唐将士的头颅砍了,垒起来朝着京城的方向。
这便是京观。
后续高句丽被灭,但是他的’传统‘还是被华夏人记下来了。
毛文龙说要用满清鞑子的头颅垒京观,那绝对不打折扣的。方向嘛,肯定是朝着盛京的。
盛京也是’京城‘,满清鞑子的首都,垒京观,没毛病。
只是满清这边,撤退得太快。
毛文龙即使当即就下令让将士追击,也没有留下多少八旗兵。气得他哇哇大叫,就跟鲁智深突然羞涩,锤小拳拳跺小jiojio一样,伤眼得很。
“还皇帝呢,呸,跑的真快。”
“不跑?留在原地等着被你射啊!”
“我第一次没打中, 第二次肯定打中。”
“前提是没有跑吧!”
“对啊,前提是没有跑。”
“继续追?”
“继续追。”
毛文龙骂骂咧咧,整个人超级不爽。
胆小如鼠的鞑子皇帝,怎么就不老老实实的待在原地,让他再射一箭呢。
毛文龙觉得出师不利,等追兵追了好几里地,都没有追到皇太极,真的,溜得比兔子还快。
毛文龙悻悻然,倒是朝鲜国王李倧,心有余悸的松口气。
“这下子他们应该不敢来犯吾朝鲜了叭。”
毛文龙:“不一定。”
李倧:“?”
“知道你不会打仗,也对鞑子的战斗力,没有明确的认知。”毛文龙轻飘飘的说着扎心的大实话。
“对大明来说,鞑子土鸡瓦狗,很好对付,可是你们朝鲜嘛”
李倧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不是生气,而是被说中的难堪。
没办法,谁让现在的朝鲜,根本不是以前的高句丽。是有军队,但是军队的战斗力
想想后世的棒子,那可是能将阳刚的军舞,跳成小鲜肉么么哒的。
李倧伤心啊,很快就眼泪汪汪,仿佛一只受了委屈的老狗,难看又伤眼。
毛文龙简直不想理会,他是个粗人,干脆就瓮声瓮气的道。“鞑子撤退,我大明也该走了。”
李倧顿时一惊,赶紧道:“可不能走。现在走了,鞑子又卷土重来怎么办?”
李倧都快哭了,赶紧求饶,那一声声的,吵得毛文龙耳朵疼。
毛文龙面无表情,任由李倧哭求。
等李倧开始抽泣,毛文龙才幽幽的道。“鞑子一打就跑,老子有什么办法。又拦不住,你刚才不是更着嘛,没看到骑马都撵不上。”
李倧:“那现在毛将军走了,鞑子定然还会卷土重来的。”
“这样啊,那保重。”
毛文龙这回笑了,却很不怀好意。
“朝鲜王你要明白,你只是大明的附属国而已。可以帮你一次,更可以会帮你两次,但两次过后,三次四次呢?不可能次次帮你的,并且,你应该知道的,我的出场费很贵。没有好处,第一次我可以因为万岁爷的命令帮忙,但第二次是否敷衍,还得看朝鲜王你的诚意。”
李倧目瞪口呆,显然没想到毛文龙直接索要好处。
先前毛文龙’太好说话‘以至于李倧都忘了毛文龙挺贪财的。在和朝鲜国做生意的时候,就恨不得将朝鲜国的地皮刮一遍。
这样的他,怎么可能对异国有好感,哪怕有大明皇帝的命令,该索要好处,就索要好处,一点都不会心慈手软。
用毛文龙的话来说就是,反正被灭国的是你们,又不是大明。真当他们的万岁爷善良?
呵,让他们出兵帮忙,是想将朝鲜国变成朝鲜郡。
倭国都变成倭州郡了,朝鲜国独善其身了好几年,总不能一直独善其身下去吧。
必须回归祖国妈妈的怀抱,成为大明的州郡。
毛文龙还算颇得圣心,游健的想法,不说了解七七八八,但必须了解亿点点。
现在冷静下来,毛文龙甚至开始后悔,怎么能直接用火枪手碾压满清的八旗兵呢。
早知道一开始就假装不敌,让满清的八旗兵将朝鲜国,狠狠蹂躏一遍再说。
——哎,可惜!
毛文龙挠挠脑袋,准备找手下好好商量接下来做什么的时候,却发现李倧已经哭成死狗!
啊这
他的话很过分?
无语的毛文龙再次扎心道。“你啊,就是接受不了事实。你们朝鲜国弱儿吧唧的,老子也没有说假话啊!”
李倧:“”
“行了,别在老子跟前嚎了,老子饿了,吃饭去。”
李倧立马顺着说道。“好的毛将军,本王这就给你准备国宴。”
毛文龙:“免了。”
经常和朝鲜国做生意,毛文龙自然知晓朝鲜国的国宴,其实就是小菜开开聚会。
不是泡菜就是酱菜,连身为一国之君都不能经常吃肉,所谓国宴,能有几片肉就不错了,还国宴
凸(艹皿艹),老子辛苦带兵前来,是为了吃泡菜配酱菜的?
毛文龙顿时黑了脸,都不想跟李倧说话了。
李倧呢,他能跟朱常洵俩玩到一块儿,就证明他们俩臭味相投。既然臭味相投了,那么李倧的某些行为,就跟朱常洵一样难以理解。并且智商,真的不算高。
毛文龙对他口中的国宴十分抗拒,偏偏李倧毫无察觉,还乐呵呵的表示毛文龙一定吃了还想吃。
这份自信如果游健在的话,准说和他们的后辈子孙一样。总觉得他们的国宴,是世界名菜,全世界的人,都爱吃他们家的泡菜。
毛文龙最终没有吃上李倧口中的朝鲜国国宴。原因无他,王宫被炸了。
不是满清探子,而是地地道道的朝鲜宗室成员。
看到满地的狼藉,李倧直接呆了。
毛文龙却哈哈的笑起来,满满都是幸灾乐祸。
的确,该幸灾乐祸的。
不过话说回来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反正你住的王宫连大明的富商家住的宅子都比不上。炸了一点都不可惜。”
这是安慰?
明明是扎心好吧!
李倧’哇‘的一声哭得更加伤心了。
“确切是朝鲜国自己人干的?”毛文龙转而问没有跟着李倧一起逃亡的朝鲜大臣。
朝鲜大臣很严谨的阐述了过程。
毛文龙搓下颌,片刻果断道。“不,你们错了,动手的不是朝鲜人,而是鞑子潜伏在朝鲜国的探子做的。”
李倧吃惊的看着毛文龙,不明白他怎么会这么说。
瞅瞅,这就是传说中的智商洼地。连毛文龙这个大老粗都有小聪明,而李倧呢
毛文龙摇头,再次肯定,“就是鞑子。老二啊,马上写信告诉卢大人,就说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企图栽赃嫁祸,把霍霍朝鲜国的事儿,安到咱们大明头上。”
“告诉卢大人,可以按照原本商议的做事情了。”
最后一句,其实可以不必说的,但想想就李倧的智商,说了也不一定能理解,所以毛文龙还是当着他的面,细细的交代。
被叫老二的亲卫听得认真,很快就潇潇洒洒的写了一封信,然后交给其他人,由他带回去给卢象升。
100/107 首页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