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GL百合)——瑟嫣

时间:2024-12-25 14:21:20  作者:瑟嫣
  朝鲜国距离辽东很近的,不过一天的功夫,就跑了个来回。并且还带了口信说知道了。
  “卢大人让将军你自由的造作。”
  毛文龙:“什么造作?我造作了什么?我这不是实事求是嘛。”
  “那李倧还在哭?”
  “还在哭呢,感觉烦死了。”
  “张指挥使明儿会来。”
  “?他来干什么?”毛文龙吃惊不已,然后猜测一个可能。“张指挥使是想来炸朝鲜国?”
  手下:“将军,你往好的方向猜。”
  毛文龙挠挠脑袋。“那炸后金?”
  手下:“鞑子改了国号,什么清来着。”
  毛文龙:“再改国号,也改变不了是鞑子的事实。”
  手下转念一想,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就道。“张指挥使挺聪明的,大概和卢大人私底下又沟通了什么阴损招数。”
  “什么阴损招数?”毛文龙双眼一瞪,指正手下的话语。“对于鞑子的招数,不能说阴损,那是明公正道,代天除恶。鞑子他配吗?根本不配。”
  手下想想,觉得毛文龙说的话在理,鞑子就是鞑子,对大明一直虎视眈眈的,根本没资格和大明相提并论,还招数阴损呢,根本没有的事儿。
  “将军,咱们还继续在朝鲜国境内待?这里的饭菜真不是人吃的。”手下嫌弃满满的问。
  毛文龙同样嫌弃,但还是道:“别忘了咱们万岁爷没登基之前,咱们一日三餐就是馒头配咸菜疙瘩,那时候不也吃得香。”
 
 
第136章 Chapter 136抗金援朝(3……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手下又道。
  “老三啊,你这样是不对的。”毛文龙觉得自己的手下想法很有问题,像他现在还时不时的惦记以前的日子呢。
  当然不是惦记以前的日子有多好,而是用以前对比今朝,感叹今朝的不容易。
  毛文龙自觉是个粗人。但是吧,粗人还是有少许文化的。反正毛文龙觉得,他这个粗人,和卢象升这位读书人接触久了,都变得文绉绉的了。
  “咱们做人要懂得忆苦思甜。”
  “可我不喜欢吃甜的。我喜欢吃苦瓜酿肉。”
  “老三你想挨揍是不是,你这是在跟老子抬杠。”毛文龙开始骂骂咧咧,不过却是笑骂。
  毛文龙养了很多亲卫,但最熟悉的还是毛老二以及毛老三。
  同姓毛,有血缘关系,未出五服。因此相较其他人,毛文龙无疑更加信任他们。
  而毛老二、毛老三说话也随意,反正毛文龙对于他们不会真正意义上的生气。
  现在可就是这样。毛文龙看似在骂骂咧咧,实则就是口癖。武人嘛,脑子没有读书人灵活,有些弯弯绕绕他们是不会的。
  如果会,说不得改学文而不是习武了。
  毛文龙军户出生,按照传统的确第一选择是成为卫所的士兵。却并不禁止军户人家学文考科举,其实大明朝廷很多六七品的官员,都是军户出生。
  世家有,耕读人家更有。算起来的话,差不多一比一的样子。
  毛文龙是纯粹学不进去。
  不过倒是认字的,就是说话用词方面,容易暴露自己是粗人的事实。
  “张瑞川那小子,老子等着他来,要是来了不说个子丑寅卯,老子揍他。”
  “可将军,你不一定打得过张指挥使。”毛老三小心翼翼的说着扎心话语。
  毛文龙:“”
  没在说闲话,转而聊起了其他。
  之后毛文龙安心的在朝鲜国目前的国都汉城待着,中途朝鲜王李倧又来找毛文龙联络感情。毛文龙呢,本来心情挺不虞的,但是想到了游健一直一来打得主意,也就和李倧说了几句话,将李倧说得又好一阵眼泪汪汪。
  第二天,大概早上九点左右,张瑞川带着一队人马来了。穿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一来就跟毛文龙打招呼。
  “怎么让皇太极给跑了。”
  “老子怎么知道那鞑子皇帝属兔子的。”毛文龙原本还算明朗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十分不爽。
  “一不留神,凸(艹皿艹),直接没影儿了。老子带着人马去追,都没有追上。”
  张瑞川:“辽东那边已经布防,卢大人怀疑鞑子会两方进攻,同时攻打大明和朝鲜。”
  “?他们人很多?”
  毛文龙搞不太明白,为什么人口只有几十万不到百万的满清居然敢同时攻打大明和朝鲜。
  咋地,还想来一出攻其不备?
  “的确想攻其不备。”张瑞川肯定了毛文龙的猜测。“我这次来,也是有些话儿,当面说好点。”
  “如何好?”毛文龙感觉故意抬杠式的问。
  “你别给我抬杠。反正现在的意思,等着满清鞑子同时攻打大明和朝鲜,之后由我带队,从朝鲜边境绕道前往建州。”
  建州是女真族的发源地,永乐时期设建州卫,具体位置大概在建州卫住地在后世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境内。
  边域范围涉及了和朝鲜国乡邻的鸭绿江。这么说吧。一条鸭绿江,如果右边位置是朝鲜国的话,那么左上则是建州,左下则是大明的辽东。
  从鸭绿江前往满清的地盘,还要比大明边境前往容易。张瑞川为什么会来朝鲜国,就是因为这个,张瑞川还想要前往满清的地盘,再让满清好好回想那年盛京满地盛开的花火。
  太绚丽了,导致现在的张瑞川对此恋恋不忘,还想再来一次。
  这回有了机会,张瑞川定然要好好发挥自己的特产,让满清再次好好的感受一下,什么叫天与地接近的轰隆声。
  “具体如何,我和卢大人已经商量好了。毛将军听了要照做,才能保证此回一举拿下满清。”
  “知道啦!”
  毛文龙看似不耐烦,实际上很耐烦。实际就听张瑞川慢慢的说话,将他和卢象升私底下商量的,都细细的说出来。
  毛文龙听得认真,且连续不断地点头。到最后都不知自己到底点了多少次头,勉强算是沟通良好。
  很快几日过去,满清那边一直没有动静。
  却很有一种暴风雨来之时的平静。
  毛文龙并没有放松警惕,依然每天带着朝鲜王李倧在汉城四处跑。张瑞川来了之后,半天的时间没有到,他整个人包括带的一队人马,都没有踪迹。
  几天的时间里,根本就没有出现在视野中。
  毛文龙本来想假装紧张的,但本身就有点儿紧张,就没有假装。又想装不在意,以此来迷惑距离汉城千里之外驻扎的满清。
  但转念一想,咦,这样的举动,做了的话,还不如不做,干脆就安安分分的,按照平日里该做的那样,以日常迷惑满清。
  事实上也迷惑到了。
  皇太极被毛文龙一打照面赶走后,就驻扎在距离汉城的千里之外。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易守难攻。
  皇太极的确准备两面开花,压上满清目前所有的兵力,一路攻打朝鲜一路攻打大明,要的便是趁其不备。
  关外的气候越来越恶劣了,每年都有蝗灾雪灾发生,死了不少人。再这样下去,哪怕控制住死人,但在缺衣少食,气候还异常寒冷的情况下,满清八旗兵的战斗力,会逐步的减少。
  皇太极深知这样的情况再继续下去,会让满清的国境一年年的衰弱。或许大明那边就是想采取这样的手段,钝刀子割肉,慢慢的磨死满清。这回皇太极相当于孤注一掷,不成功便破国。
  自然的,皇太极信心百倍儿,根本不觉得自己不会成功,毕竟他可是被长生天庇佑的男人。
 
 
第137章 Chapter 137抗金援朝(4……
  皇太极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定然能够一举成功,成功入主中原。小心谨慎又小心谨慎,接连半月都按兵不动,不前进也不撤退,就在驻扎的地段待了最起码半个月。
  大明这边派出的探子,一直盯着。满清驻扎的军队没有动静,大明探子就没有动静。
  大明探子这边不好靠近,只能隔得很远严密监视。但是吧,由于距离问题,还是难免有所疏漏,这么说吧,从满清驻扎后仅仅隔了几日,皇太极就从驻地消失
  大明派出的探子没有发觉,除了隔得有点儿远外,还因为皇太极找了个替身。
  皇太极如此作为,自然抱着不可言喻的心思。
  大明一方的确不清楚皇太极的所作所为,可谁让辽东方面是卢象升担任的辽东巡抚,即便不清楚皇太极居然玩金蝉脱壳,但也猜到了皇太极打算两面开战,要打大明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卢象升,做了多方面的布置。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警惕皇太极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打着攻打朝鲜的幌子,趁机进攻大明边关关卡。
  至于张瑞川,属于能发挥奇用的妙招儿。是一招妙旗,能用当然好,不能用倒也不会太过失望。
  皇太极看似没有动静,实则有动静。大明这边,同样看似没有动静,实则超级有动静。
  张瑞川看似回到辽东,实则已经找机会准备潜伏前往盛京。准备皇太极信心满满,真的豁出去将全部兵力压上攻打朝鲜和大明的时候,来一招釜底抽薪,端后金的老巢。
  一直等一直等,从崇祯九年12月,等到了崇祯十年,然后一月二月到二月底,满清才终于有动作。
  不知道皇太极怎么说动的蒙古,原本散沙一片的蒙古各部落(现存)居然联合起来,以蒙八旗为单位,随皇太极一起攻打大明。
  是的,皇太极亲率大军攻打大明,而同时攻打朝鲜的队伍,则是由豪格率领。
  满清和蒙古的联军,信心满满,觉得能一举攻破大明的关宁防线,长驱直入中原。
  特别是朝鲜,土鸡瓦狗,根本不用费吹灰之力就能解决掉,哪怕有毛文龙这不知所谓的粗人帮忙又如何。
  却不曾想,大明这边早就等着,毛文龙那边将朝鲜牵扯住了后,在大明和后金、蒙古联军交战之际,张瑞川轻车熟路的潜伏进入建州,犹如天助一般直奔盛京,然后
  没有然后了,就张瑞川心狠手辣的程度,怎么可能不把盛京炸个底朝天。
  并且不是只炸一遍儿,而是炸了五六次。噼里啪啦,整整一天,响彻云霄的爆炸声,方圆百里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至于消息何时传到了皇太极的耳朵里,皇太极和辽东守军战场对持的时候,消息传来了。
  先不提大明这边的反应,反正都焉坏焉坏的。皇太极这边,反正听到张瑞川偷偷摸摸潜伏到盛京,将盛京炸了以后,直接张嘴吐血,一头从马背上栽倒滚落在地。
  跟着皇太极御驾亲征前来的阿济格、多铎都没有反应过来,直接看着倒地,染了一身血污的皇太极傻了眼。
  面面相觑,无一不透露一个意思!
  我们要不要像皇太极这样,吐血倒地?
  多铎一直觉得多尔衮的死,要怪罪到皇太极身上。现在的他,幸灾乐祸的情绪居多,其他的,多铎还真就没感觉。
  盛京被炸?
  那就被炸呗,反正他又没有娶妻生子,孤家寡人一个,还靠着兄长阿济格吃饭呢!
  “来人,保护好大汗。”
  阿济格反应迅速,赶紧让亲卫将倒地昏迷的皇太极抬走,他和多铎则安排八旗兵撤退
  然鹅迟了。
  他们兄弟俩的反应比皇太极慢了一拍。就大明那见缝插针的能耐,反应慢一拍的话,战场之上,绝对是生与死的距离。
  皇太极吐血从马背上一头栽下来的一幕,这边时刻盯人的大明将士看的分明,当即就下令不惜一切代价,痛打落水狗。
  刚好,发动攻击的时候,阿济格和多铎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快撵到他们面前了。
  满清和蒙古的士兵,多为骑兵。装备还好,属于冷兵器时代的强兵,机动性十分的强。
  但是,还是那句话,冷兵器最怕遇到热武器。
  打个比方,一群人拿着大砍刀和对面的家伙群架。本来一群人的这边胜券在握,觉得自己能够一群人群殴对面一个人,结果一群人刚刚拿着大砍刀,即将冲到对面家伙的面前时,对面的家伙不讲武德的掏出一把加特林,直接将快冲到面前的一群人给’突突突‘了。
  大明目前的就是满清+蒙古兵的对面家伙,同样骑马,人数还比满清蒙古这边多,并且装备方面,满清蒙古用的多数还是斩马弯刀,而大明这边
  最近几年,大明兵工厂生产了多少火枪,就输送总数量的三分之二到辽东。可以说整个辽东守军,每个关宁防线的关卡,特别是山海关等关卡,都几乎武装到了牙齿。
  或许是来自后世的缘故吧,反正游健觉得他这个皇帝当得好没有安全感,定然得了火力不足恐惧症。
  所以一赚了钱,就开始大搞兵工产业。
  游健又是皇帝,整个大明差不多算是他的一言堂,大明的座山雕,孙承宗更是支持游健大搞基建,唯一的顾虑,也是多方面开花,怕财政方面吃不消而已。
  并且游健一没有钱,就想要抄家这个毛病,也挺让大明官员心有余悸的。特别是户部的官员,可不敢再随随便便的让国库出现赤字的情况,一旦出现赤字的情况,那么他们的皇帝必要,又要开始抽风。
  是真正意义上的抽风。
  要抄家,好暴富!
  孙承宗明白得很,所以全力支持游健的抄家暴富行为。
  不就是抄家皇帝的名声嘛。
  现在的游健是越来越觉得,’抄家皇帝‘的名声和他越来越般配。
  扯远了,总之拖了’抄家暴富‘模式的福气,辽东方面的军费,在给得足足的基础上又多给了很多,现在的辽东守军可不是历史上被拖欠军饷,连饭都吃不饱的辽东守军。
  满清的落败显而易见,哪怕多了蒙古各部落的’加盟‘,也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
  总之阿济格、多铎护着昏迷不已的皇太极逃跑,由于实在迟了,没跑多远,就大明一方俘虏了。
  包括被他们丢下的蒙古各部落出的士兵,全都被俘虏了。等昏迷了很久很久的皇太极悠悠转醒,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辽东方面特意修建的铁笼子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