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长安骨(古代架空)——薛直

时间:2025-01-04 08:43:07  作者:薛直
  倘使顾寰战死沙场,他一定会觉得这也是命中注定。冲杀这么多年,难道只许他杀人,不许人杀他吗?刀枪无眼,并没有人是金刚不坏之身的。
  他只是从没有真正想过,姐姐真的一直都和他在一起,以这种方式。
  顾寰已经不想哭了,他又想对齐昭昀说别抛下我,我不能承受,又觉得倘若真的如此,那死也不过殊途同归。他不相信人间有神,齐昭昀不愿意再有来生,可就是这样两个人坐在这地方,心中都相信巫烛升天之后,一定能成为星星。
  她本来就该是。
  此事过后,赵朔仍然不准备发丧,只是告诉过顾寰,有意追封顾夫人为皇后。
  这事虽然破例了,但是其实只是帝王家事,追封的皇后对于现任元后而言,自然是十分尴尬的事,可要说出去也完全堵得住嘴。虽然按理来说将来赵霈登基之后,一定会追封生母为太后,但赵朔并不准备把这件事留给儿子做。
  “毕竟我是她的夫君,总该做些什么。何况此事太大了,赏格不够高,也说不过去。”赵朔随意的解释。
  他因顾夫人之死而心情低落了好长一段日子,倒和顾寰也差不多了。但二人的理由却不尽相同。
  顾寰的心情不必多说,赵朔多少是因为被此事提醒了死亡越来越近。他身体一向是强健的,但早年受过伤,好底子是留着续命的,病痛却也免不了。
  一病就多愁,又对顾夫人之死感慨良多,心灰意冷,镇日在崇德殿处理政务之外,就连紫宸殿的门也不出。
  他解释的颇为和气,顾寰其实也根本不在意。尸骨无存的人,恩赏追封又怎么样?
  赵朔下了令尽力搜寻顾夫人遗骨,但眼下却没有任何消息,可想而知那是很惨烈的。他自从纳顾夫人之后就对顾寰的脾气脸色越来越宽容,更不害怕他骄傲跋扈起来,此刻就更宽容。
  但谥号拟定的过程却很慢。
  原因无他,楼皇后才是真皇后,发妻元后,于社稷有功,且还活生生的,顾皇后遗留下的儿子也是她的儿子,场面不可闹得太难看。赵朔亲自拟定,也一样觉得头疼。
  偏偏顾皇后也立下极大的功劳,且一死殉国,倘若没有美谥,那又何必定下这种赏格?
  好在过不多久,祭宫在全国的动员结束,集结一支军队,浩浩荡荡开往西南。
  巫女与军士毕竟有很大的不同,但全国能找出三万愿意以身殉国的巫女,着实不容易。她们西行的时候,有不少人去看,赵朔也去了,以皇帝之尊亲临,参与祭礼。
  遍地都是猩红裙摆,女孩们年龄都很小,几乎个个能做他的女儿——大一些的或许就死了,活不到能做他的妻子和皇后的岁数。
  她们一生都在祭宫之中供奉神明,为了神能做任何事,大多数面容都很平静,视死如归。赵朔望着一张张美丽且年轻的脸,不寒而栗。
  自从顾璇玑从容赴死之后,他就开始怕祭宫了。
  这是多么庞大又丑恶的怪物啊,吞噬了那么多性命,已经到了人人都稀松平常,连这些女孩也不觉得奇怪和害怕的地步。
  他从前就有了隐约的想法,知道总有一天需要这样做,但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最终废除祭宫。
  不仅是为了争权,还是为了这些女孩,为了死去的不知道多少冤魂。
  其实巫国之所以会难以遏制,不正因为巫祸之中的巫女本来也只是这样的女孩吗?
  赵朔知道自己的心思并不单纯,可是他是真心的在对自己重复,祭宫不能再留了,祭宫就是个怪物。
  它害死了多少人,又害死或许他这辈子真正当做一个与自己平等的女人看过的人。
 
 
第一百一十四章 ,储位
  北方边境宁定的事,齐昭昀过了一段日子才完全从赵朔和顾寰两人口中搞清楚。
  其实大半年的作战,已经算是相当速战速决,与顾寰和曹禤两人都是分不开的。
  千里奔袭疲兵作战本身就十分考验主将才能与后方,何况那是北戎人占据的草原,而非这时候中原征伐习惯的攻城战。顾寰到了北方,紧接着就是秋冬,是无法作战的,只好扎紧自己的篱笆,不让北戎人轻易冲破关卡,更是接着搬迁边境线上的村庄和民众,坚壁清野以待贼寇。
  春天雪化了之后,顾寰才率军进攻。此前他忙着开辟良田,种植作物,是做了长治久安的准备的。又广泛收买民间的粮食,补充军粮,同时避免粮食被北戎人掳掠去,壮大敌人。
  起先他的进攻步伐很慢,绝无贪功冒进,甚至显得过分小心,探明了地势之后亲自带领雷霆之威的铁骑奔袭冲杀,数月之内驱逐北戎人如同驱逐牛马,胡儿闻名发抖。
  待到顾寰两次率军进攻北戎绵延数里的毡帐,掳掠回去,甚至驱逐带走数千妇女儿童与牛羊之后,他在北戎人中的声望也就等同于魔鬼了。
  这时候将领带兵,不掳掠是根本不可能的。顾寰约束部下十分严格,当年北伐未曾过分扰民,现在打的是北戎人,占领他们的土地是不大可能的,于是金银牛马女子全部带走,也是情理之中。
  自从归化城那次民众暴动过后,顾寰就知道北疆民众苦了几十年,已经快被逼到绝境,是不可以再行逼迫的了,否则极有可能暴动变成暴乱,十几年也治理不过来。
  因此在北疆已经初行恢复之后,顾寰班师回城,并没有拦着手下军士出去花钱如流水。
  军纪如山,说了不能扰民,又刚掳掠回来,这些人最需要的是温言软语的女人,饱餐酒菜,或者在赌场里扎根。
  花出去的钱都到了当地的口袋,无需太多时间,当地民生就能借助这些金银好起来。
  回程的时候顾寰特意看过,城中确实比来时更能看出繁华。虽然还比不上他来的地方,但新都毕竟已经经营多年,是不一样的。
  至于这里面是否有欺侮女子,搅扰民众的事,其实是没人顾得上的。总之这一回北戎是被打散了,再要聚集起能够挑衅他们的力量与人数,就没有那么容易,怎么也要好几年。顾寰纵容军士大肆屠戮,连俘虏也没留下,打的就是这个主意。男丁珍贵,女子成军的先例不多,没了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北戎人也得缩头,想打着为高家人复仇,主持公道的旗号也很难了。
  这一仗打得不容易,但却很迅速,顾寰打得够狠也够快,杀出尸山血海,才定下这个局面是大功一件。因此哪怕没有顾夫人殉国的事情,他也一定会得到封赏的。
  朝中的声音也差不多。近百年来北戎人时常趁着中原混战进攻北疆,和高氏父子也是时而反目,时而勾结,并没有什么人性。中原将北戎视作茹毛饮血的野蛮人,是丝毫看不上,更不当做人来对待的,因此顾寰即便行事过界,太狠了一点,也没有人说什么。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去接着打西边的仗。
  巫国虽然暂时退了,但她们是早就意识到自己没有退路的,绝不可能因此就放弃东进的机会。
  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策略,内生乱则衅于外,只有打起来她们内部剩下的九巫才能团结起来,为了战果彼此隐忍。
  齐昭昀是知道他们这个十巫元老制大概如何分割权力的,巫国虽然是最近才真正立国,但十巫元老早在当初巫祸的时候就有了,她们几乎是没有换过代的,还是原来那一批人,和那延一样是早就堕落成魔的人,只要有祭品,大约寿数就能很长。正因如此,她们的女儿们没有更进一步的机会,抓不到政权,因此只好作为军队统帅。
  现在那延死了,她的女儿必定认为十巫的位置应该由亲属继承,而十巫内部却并不一定这样想。如果那延遗留的席位由她的女儿继承了,那么这个新上位的军事统帅一定要更决绝的发起战争,为母亲报仇,同时申明自己地位的正当性。
  如果那延的女儿没能继位,那么她们内部一定有迅速且风云变幻莫测的政变流血,最后为了提振士气,弥补损失,一样还是会发起战争。
  何况顾夫人的死不能瞒人太久,也没有意义。等到祭宫集结的巫女分布到位,形成一道星星之火组成的防线,顾夫人的死讯就可以公布了。
  到时情况如何没人知道,但眼下赵朔大概是不想让顾寰去西征的。
  第一,顾夫人之死对他而言是极大的打击,与巫女之间的仇恨不共戴天,恐怕他这一次不会多么冷静。
  第二,他已经北伐一年多,来回奔波作战,现在又过去西征,未免太劳累了。
  第三,赵朔既然准备追封顾夫人为皇后,且大加褒扬,那么顾家和楼氏两大外戚之间必然水火不容。顾夫人已经不在了,她所代表的势力其实已经在明面上成了六皇子与顾寰。六皇子年纪尚幼,需要保护,还有谁比他的舅舅更好?
  这些话赵朔是明白说给顾寰听的,顾寰也同意了。
  “将来有的是你报仇雪恨的机会,踏平巫国是必然之事,不必急于一时。她人已经不在了,但孩子还在,这孩子……终究是要你费心的。”
  赵朔这样说。
  他这算是开诚布公的真话,顾寰不能不领情。
  虽然说是赵朔为天下之主,又是赵霈的父亲,但他毕竟有不少孩子,赵霈的待遇要越过几位年长的兄弟太难了,况且要以他入储,现在就要加重他的分量。
  因此赵朔给赵霈准备的老师堪称阵容强大。
  齐昭昀,顾寰,二人并列,其余的当世名儒更是不少。
  顾夫人终于发丧,同日追封为庄明皇后。
  皇后知道消息不晚,风声是很早就透出来的,大概也是要看她的动作。但皇后确实什么都没做,只是连着几个晚上都睁着眼睛毫无睡意等到天亮。
  她倒不是等赵朔收回这个念头。
  顾氏之死惊天动地,这种大功与死殉不加以封赏是绝不可能的,追封为皇后固然好似有些过了,但其实想来情理之中。毕竟她已经是皇家的人,再高也只好做皇后了。
  固然这死了的皇后让活着的皇后颇为尴尬,毕竟从前是一妻一妾,现在成了两个妻,且庄明皇后的葬仪必定大操大办,活着的皇后就难免面子上不好看。
  但皇后想的根本不是这个。她一直等到庄明皇后下葬,都没等来赵朔册封赵霈为王的消息,甚至听闻他不日就要出阁受讲,就知道赵朔的心已经定了,且已经借庄明皇后的声势半遮半露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接下来就是太子位之争。
  大幕已经拉开,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旁人都以为皇后因为庄明皇后而难以自处,心中彷徨,甚至开始担忧赵霈,却不知道皇后心中真正不安的是储位,是自己今后应该如何自处。
  她原本担忧将来顾璇玑扶持儿子登基,两位太后并尊,自己恐怕就不得不安置在边缘,失去权柄。然而现在她死了,自己的地位也并没有更好。
  要不然背水一战,争夺皇位,要不然就等着将来顾寰一派对自己和儿子们斩尽杀绝。
  宫中势力也就这么两派,无可缓颊,这一场争斗是停不下来的。即使皇后认输到底,她也不能摁着自己的儿子和父兄真正服气,一点麻烦也不惹,最后摇尾乞怜,盼着顾寰与赵霈宽和。
  这固然是赵朔的心愿,可蝼蚁尚且贪生,一味低头没有好结果的。
  皇后没料到赵朔揭开自己心属的时候会这么早。更没有料到这试探如此直白,先是将赵霈变为嫡子,且不与自己联系起来,然后配备名师,让他没有封地王位就出阁受讲。
  他才五岁,虚岁也才六岁而已。
  皇后简直想问赵朔到底知不知道这样或许会害了他的太子,但旋即又觉得还不如问夫妻一场,真要走到今天,不信她到这种地步么?
  想也知道不会有答案。
  但倘若问问自己,皇后又很明白,她确实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真正毫无私心的扶持赵霈登基。
  说来其实符合常理。她有的是儿子,亲生的,抱养的,好几个,哪一个做皇帝不好过赵霈登基?她并非别无选择,何况赵霈太小了,这就是他最大的劣势。
  其他几个已经封王,且颇有威信,且皇后还活着,赵霈只是礼法上算作嫡子,但也勉强,如果真要攻讦,不是找不到弱点。
  这个局面早就注定了,因此赵朔给赵霈最大的依仗是军权,是顾寰毫无争议的威信和他手中的大军。
  真是慈父心肠。
  皇后在灯下焚烧一张纸,忽然想起赵济的忌日已经过了。
  现在又有人要走到他的老路上了。人啊,为什么总是这样。这一回她真的不再是贤妻了,想想几十年来夫妻恩爱,简直像是梦一场,又像是个笑话而已。
  哈哈。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霈
  皇后的本性,其实和赵朔十分相似,否则夫妻之间也不至于能够配合无间。多年来这对夫妻其实并不依靠情爱维持婚姻,而是无法分割,互相依仗。因此赵朔的内宠颇多,皇后也并不真正在意,皇后在赵济一事上究竟无辜与否,赵朔也不会真正追究。
  他们保有一种默契,是因为他们所有的已经太庞大了,轻易不能翻脸,更不能动摇。
  有一道线必须被坚守。因此既然赵朔已经决定以赵霈入储,那么下一件事就是如何让皇后与皇后之子接受这个结果。赵霈的出阁受讲就是一个契机。
  庄明皇后已死,在世的皇后与太子之间,就必须保有一种默契,至少表面上维持合乎礼法的关系。至于已经年长的几个儿子,赵朔决定,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让他们自愿交出手中的权力,用顾寰的势力威逼,再收走皇后手中的权力,以此抽干他们反抗自己的力量来源。
  因此,没多久后宫之中就有了新起之秀。是年轻的前朝世家之女,貌美且温柔,得到的堪称逾格之宠。有人说她长得像故去的庄明皇后,是皇帝挑选来抚平失去从前的顾夫人之痛的。也有人说她的面相贵不可及,是青鸾入命。传言纷纷扰扰,但是见到这位曲夫人的人却不多。她自从见宠于皇帝,就时常近身奉驾,春从春游夜专夜,在宫中声名鹊起的同时,也在朝中引起一阵波澜。
  或许有人看懂皇帝的意图,或许并没有人明白曲夫人出现的玄机。但总之没有多久之后,皇后再次病了,宫中的权柄这一次就从皇后宫中到了曲夫人的手里。表面是如此风平浪静,权力的交接轻而易举就成功了,但其下到底是什么令人如芒在背,就实在难以看清。
  这时候惠王已经出征在外,顾寰和齐昭昀都在京,六皇子出阁受讲当日,两人都在场。
  宫里的孩子早熟一些,何况赵霈的母亲是那样的女人,赵霈对母亲的感情和普通的孩子对母亲的眷恋也并不相同。受讲日仪式过后,顾寰在偏殿里歇息,赵霈悄悄溜进来,站在他面前,一张小脸儿绷得紧紧的,神情坚毅之中带着倔强:“母亲不会再回来了,是吗?她为何扔下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