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长安骨(古代架空)——薛直

时间:2025-01-04 08:43:07  作者:薛直
  要明白这一点真是难,然而师夜光偏偏擅长令人明白什么叫做求不得。
  赵渊配合万分,就小皇帝的课业,就齐昭昀编写的那本书说了几句场面话,又赞许一番小皇帝之勤奋好学,终于成功从明德殿把齐昭昀借走了:他来的正经事还是为了放出巫女,裁撤祭宫这回事。
  赵霈颇有些恋恋不舍,这段日子熟悉下来,他都敢对齐昭昀撒娇了,虽然只是以不情愿的眼神做挽留,但也是一种进步。齐昭昀莞尔,很快收敛了表情,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站起身和赵渊一起告退了。剩下满满当当的其他老师,继续给小皇帝上课。
  一般说来,早上的时候小皇帝都在明德殿,下午看情况联系骑射弓马。他年纪虽然小,但是这种事一向多早都不算早。定下这些课程的人只想着如何培养全能的圣明之君,大概也不怎么考虑小皇帝是否喜欢,是否能够经受。齐昭昀那时候忙得厉害,后来删减改动一番,总算是没有那么过了。
  说来能够找到机会真的从无到有塑造一个皇帝这种事,着实是运气,做臣子的只要有点想法,莫不想参与其中,可怜的小皇帝被揉来搓去,当真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因此对亲切又不拘泥于君臣分际的齐昭昀心生依恋,也不那么令人吃惊。
  祭宫之事逐步推进,赵渊和齐昭昀之间气氛逐渐缓和,朝堂之中终于也步入新的正轨,人心逐渐安定下来,又到了一年春分。齐昭昀忽然动了心思,写信往江东,去问沈约的安康。
  现在江东的地头蛇成了谢俊,曹禤暂且在丞相之位上支应,谢陵走马上任御史大夫,齐昭昀的大都督越来越名副其实,固然只是权宜之计,但看起来倒也相当稳定,齐昭昀难免想到沈约,或许可以再度邀请他进京。
  当时离开江东的时候,一是沈约不愿意来,二是齐昭昀拿不准新都的形势,贸然将他牵扯进来总是不好的,于是二人都没有多说什么,简单的达成了共识。但现在形势已经逐渐安定,苍山学舍那里既然未曾重新招收弟子,沈约独自一人,齐昭昀也是独自一人,还不如彼此作伴。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赵渊提出应该征辟沈约,给以官职,至少要给个差不多的虚衔和待遇,毕竟一夜之间手刃巫祸十余人,说是英雄也不过分,就让他独自待在深山,未免不像话。
  这是赵渊的好意,而齐昭昀更是想到沈约来教授赵霈,那么他就可以名正言顺裁撤明德殿那些人——沈约并非没有美名。因此,他写了信。然而四月里,江东推拒美意的信就来了,齐昭昀察觉出了异样。
 
 
第一百三十八章 ,春宴
  齐昭昀在收到沈约的回信之后,就迅速的给谢俊去了信,以私人名义请他帮忙说服沈约。谢俊看起来就是很适合威逼利诱说服某人出山的面相,因此没多久沈约就上路了。无论发生了什么,沈约都不可能独自面对了。
  他到新都之后,倒是对齐昭昀无奈叹气过,一副年长许多就瞎操了许多心的样子。可惜齐昭昀已经不是当年的孩子了,对这个表情也不会多心虚,反而一转手就把他送进宫陪孩子去了。
  早两年沈约也没有想到自己最终的归宿居然是教育一个小皇帝。他追求功名利禄之心多年前就死透了,未曾显达,何来兼济天下?没想到这时候居然有了这个机会,培养一位皇子。沈约自己是绝不愿意做的,不过想一想齐昭昀看自己那种眼神,也就叹了一口气,接过这份责任了。
  年轻的时候,沈约也曾经是个心软且温柔良善的人,这么多年过去,就算他能拒绝,也不愿拒绝了。何况齐昭昀已经猜到他不愿来的原因,那么再隐瞒下去不过是对彼此的一种惩罚。这种选择一向是最难做的,是允许别人看着自己一天比一天接近死亡更好呢,还是远远的离开,任何人都不能目睹自己的死亡更好。
  沈约不知道,他只知道有时候拒绝别人不是那么容易,何况齐昭昀并非没有见惯生死,让他什么也不做,假装什么都不知道那太难。
  好在小皇帝并没有让谁多费心,他是很聪明的,又过度的早熟,难得并没有长歪,除了对齐昭昀的信任令人意外,其他一切都符合一个好皇帝应有的模样。
  赵渊对小皇帝的事情越来越管得少,因为他究竟得避嫌。堂兄弟之间本来就没有多少感情,又有皇室血脉作为威胁,赵霈始终不怎么信任他。一方面是因为齐昭昀的存在导致二人分庭抗礼之时小皇帝的态度就注定了,另一方面是赵渊能够极力稳住自己这艘风口浪尖上的船不粉身碎骨已经很难。
  他不想打仗了,然而想要的东西始终得不到——师夜光这一回是真的不想和他再续前缘。几番纠葛下来,赵渊再怎么迟钝也不得不想到事情或许关乎师夜光的那一双慧眼。他从前只是不愿意去想罢了。因为这简直是世上最可笑的玩笑。他不知道师夜光究竟看到了什么,不过猜测总归是极其惨烈了。
  有了这个猜测,赵渊难免觉得师夜光心里或许仍然爱自己,即便那不是爱,也是某种埋藏至深,十分宝贵的东西。赤诚的少年情人或许只要这个可能就能心满意足,然而赵渊自认只在此事上野心勃勃,终究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如果师夜光真是佛门之人也就算了,然而他当时剃度修行不过是为了躲避赋税,也根本谈不上对佛祖的虔诚。
  明白此事之后赵渊就立刻去试探了师夜光,虽然对于他人,师夜光的冷淡伪装堪称天衣无缝,然而赵渊仍然看得出来,自己所猜的事情没有错。于是他又问,难道这件事就无法可解,两人后半生只能这样相望不相闻?
  师夜光默然不语,不肯回答。
  不过赵渊仍旧得到了他的回答,于是从心里盼望着赵霈尽快登基。
  反正他的一生已经波澜壮阔的足够了,再也不想多来一场皇位之争,等到赵霈长大亲政之后自己老老实实奉养母亲回到封地,最好能把师夜光也带走,此生就了无遗憾了。
  至于师夜光到底愿不愿意……赵渊知道,即使他不愿意,自己也不会放弃的。
  荣华富贵其实很好舍弃,只要如同赵渊这样,年纪还不够老,但已经看惯了杀来杀去,彼此攻伐,甚至还有皇位易主。身在局中的时候人人杀红了眼,可是真的到了生死关头,没有几个人仍然放不下。
  赵霈十四岁定下婚事,未来的皇后果不其然,是他的表妹。顾寰留下几个弟妹,这些年被齐昭昀一一安排照应妥当,顾氏门楣到底光耀了。皇帝选中的这一个是顾家第二个姨母嫁给世家所生的女儿,适合的人选只有这么一个,其实皇帝也没有多少选择权。
  这位顾氏女是最像顾寰的一个,颇有将门虎女的风范,在丈夫家里生活的不是很顺遂,和妯娌们相处的也不是很好,很快另辟夏园居住,从此没有回过夫家。她背后虽然没有哥哥撑腰了,但是还有个皇帝外甥,生活还算惬意,又和丈夫生了一男二女,再无他求。至于风流儒雅的丈夫么,夫妻之间虽然不够亲近,但彼此不妨碍,倒也过得下去。
  这位姨母是赵霈最喜欢的一个,次之就是年纪最幼小的顾行香。其实倘若有可能,小皇帝也不想选中一个才只有八岁,还是个娃娃的皇后。然而他心中始终有愿望,希望能够做一个令齐昭昀满意的弟子,许多事难免揣测他的想法。立皇后不是他一人的事,尤其在大政尚未回到自己手中的时候,能够巩固权势是最好的选择,何况对方还是自己的表妹,已经算很不错了。
  人人都知道现在天下兵权几乎都在齐昭昀手中,赵渊几度推让,终于从功高盖主随时有可能篡位的宗室变成了劳苦功高颇有德行操守的宗室,权力更替,时移世易,眼看就要到了小皇帝一展身手的时候。
  十五岁大婚之后,小皇帝开始经手政事,逐渐学着如何决策,如何下令。他与小皇后的情谊不错,表兄妹的亲近之外,还有几分期盼。赵霈是不大记得自己名义上的嫡母曾经做过些什么的,甚至都不记得幽禁深宫的皇后还活着这件事。但当年发生过什么他还是知道的,父亲为何始终不能干脆利落的夺取她手中的权力,他也日渐明白了,于是难免期待着如今还只是粉糯糯的小女孩的表妹,能够更好。
  赵霈想过,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样才能够令齐昭昀满意,或者说,欣悦。
  自古以来圣明之君各不相同,描述也十分宽泛,并没有一个详细的标准。而齐昭昀的喜好更是不露分毫,虽然一向对他很好,十分亲切,可那喜爱有多少是移情,有多少是把他当做一个孩子,赵霈还是很清楚的。他有时候疑心,自己的舅舅是否真的有那么好,以至于离开他多年之后,齐昭昀仍然无法忘怀,也根本无意抛却过去。
  这固然有些可怕,可是深情从来令人憧憬,尤其赵霈如此孤独。
  他很想知道,他到底能够做对几件事,令齐昭昀真正笑起来。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完结章,尽欢
  大婚之后,赵霈开始真正参与政事。他从齐昭昀身上学到许多,天性里又十分宽和,其实最适合在大乱之后做守成之君。
  沈约在他亲政之后一病不起。比起齐昭昀从沈约口中问出来的真相,新都到底延续了他好几年的寿命,沈约算是死而无憾。齐昭昀仍然难过,不能不为之痛苦,但早做好了准备,从外看来滴水不漏。
  真正意料之外的是赵霈忽如其来的病。他体质虽好,但年纪轻,病势汹汹,很快就不太好了,不仅发起高烧,甚至还说起了胡话。
  这些年他开始长大,宫中的规矩也终于回到正轨,然而人太少仍然是一个问题,赵霈病了之后宫中名义上唯一可以做主的人就成了年仅九岁的皇后。
  她年纪太小,必然不能真正做主,到最后还是要赵霈的母族顾家出人,齐昭昀作为后盾处理这些事务。
  谁都不相信赵霈年纪轻轻会遭遇什么不测,他的病情也是时好时坏,就是不能根治。
  这样拖过半年有余,终于日落西山,不能支持了,至于子嗣,也还是没有机会留下。
  赵霈自知命不久矣,执帝师之手泣曰,朕躬德薄,身后无人,唯有堂兄赵渊……
  其意不言自明。
  齐昭昀默然目视少帝入眠,良久而出,转而拜望时在京中与奉养母亲的明园往返的惠王,告知以少帝之意。
  惠王大惊,惶恐不敢坐。
  然而八天之后,少帝晏驾,因有遗旨为人所知,惠王终于继位。
  齐昭昀在新帝继位之后病倒,约有一年不曾出门,而朝廷虚丞相之位以待。至于他的病,也实在不像是装的,据说他早几年曾因为胃病而吐血,倒也没有谁敢逼他尽早出来。
  直到新年元正,齐昭昀始紫服入朝,于物是人非处再登人臣之巅。
  朝贺过后有大宴,赵渊邀齐昭昀至后殿,师夜光在廊下拦住他,上下打量一番:“……我知道,你能再出来,已是很不容易,倘若……我知道他是打算赐你镜园,去修养修养也是不错。虽然朝中动荡,但我想你也是很累了。”
  少帝曾是齐昭昀留恋人间的唯一理由,然而现在这理由不再是了,昨日鲜活的人,如今已经是陇头黄土送白骨。齐昭昀的疲惫只需看他一眼就能发现。
  赵渊坚持请他出山,为的是民心安定,然而也不准备逼他过甚,要赐镜园这件事,齐昭昀也是早就知道的。
  镜园是荣寿公主未曾出家的时候拥有的园林,后来她参与了帝位更替的事,声势早就不在,镜园也收了回来,其中景观不错,又经营多年,是十分怡人,很适合修养的一处园林,赐予臣下几乎是逾礼了。
  齐昭昀领了这份情,然而并不准备接受这个提议,只是对师夜光点了点头:“我知道,但也没有什么必要了。顾寰死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其实和凡夫俗子毫无区别,切肤之痛不过如此。对很多事我都无能为力,许多人我救不了,许多事我做不到……我确实做不到。”
  他不能起死回生,也不能倒转时间,一味觉得自己可以称量天下,以为宰执,又有什么用呢?
  远远望去,宫城的屋檐上落满了厚雪,深深的地底生长着根芽,这是很多年过去了,但还有很多事情没能完成。齐昭昀再也不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再也不会以为自己尚未被逼到极限,尚未失去轻飘飘的姿态。
  什么太平盛世,什么海晏河清,不如希冀从今之后能够春华秋实,路无冻馁。
  顾寰死时将许多事都寄托在了人世间,寄托到了齐昭昀身上。他年泉下相见,倘若真有这么一天,大概他也会第一句说:你我之功业终究达成。
  师夜光并未跟进去,只是在殿外遥遥目送,中间和赵渊对视一眼,转身离去了。
  这对君臣还有许多话要说。赵渊确然早就没了做皇帝的心,然而赵霈果然人如其名,只是一阵及时雨,阻绝了许多种可能的发展,但一切终究回到师夜光梦里所见。
  赵渊登基。
  不同的是这一回他不再做许多噩梦,甚至快不记得自己万箭穿心是什么感觉。
  人是可以逆天改命的,然而,窥视天命者夭,逆天改命者亡。
  师夜光一面想着不知道自己寿数几何,一面伸手掬起一捧松软的雪,终于松开眉头,转身往赵渊那里走去。他知道这番谈话不可能太长,再多的话都没有必要说。
  半路上果然就遇到了出来的齐昭昀,两人擦肩而过,颔首为礼,齐昭昀正凝望着一个方向,没顾上多说什么。师夜光也急着去找赵渊,只匆匆瞥了一眼。
  那是一群刚从金门殿出来的年轻人。
  是年春到。
 
 
第一百四十章 番外1 湖山旧
  这是承载元年秋,赵渊登基的第二年。
  改元是新帝登基一年之后的事,这个年号多少代表了赵渊的心意。齐昭昀时任丞相,不过没有多久之后推辞,又回到了大都督的位置上。
  这番折腾并非没有意义,至少秋天他离京去往镜湖奉旨休养的时候,局势已经很稳定了。国库仍然没有什么钱,天下仍然在多年战乱后缓慢休养,但一切已经比起他亲历的当年要好上许多。
  齐昭昀入镜湖第二个月,宫里派来几个人为他掾属。
  有鉴于大都督这个虚衔已经越来越有实职的意味,齐昭昀并没有推辞。他的身体如何,赵渊和师夜光都很清楚,因此屡次派遣金门殿所出的人来帮他处理琐事俗务,也已经成了定规。
  反正金门殿仍然几乎是齐昭昀的地盘。
  他见到那个人是在一个晴和的午后。齐昭昀命侍女卷起竹帘,坐在窗边,准备新近收到的几封信。他确实有几天不曾处理政务,对新来的几个掾属也没有做专门的安排,只是让他们按照惯例安置下来,因此那人进来的时候他毫无准备。
  “都督。”
  齐昭昀抬起头。
  这个人很年轻,面容里甚至带着几分青涩,最多也就二十出头,但奇妙的是他有一种异常温柔的眼神,令人恍惚,几乎失去理智。齐昭昀默然不语,和他对视很久,伸手接过他递过来的文牍:“你是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