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天子御刑(古代架空)——张听劝

时间:2025-01-27 11:16:57  作者:张听劝
  他表现出来的顺从很快得到了回报,官职,府邸,金银玉器,物质方面,皇帝没有亏待过他。
  当天子的偏爱变得昭然若揭,人们才开始挖掘背后的原因,于是朝堂中便开始盛传什么同窗之谊了。
  人前人后,是两种不同含义的“圣眷正浓”。
  正因为季立春知道背后的那层含义,才觉得颜知人前的清高与庄重格外可笑。
  分明是靠着色相坐上大理寺第一把交椅,竟也能得同僚的尊重,下属的维护,这世道还真是笑贫不笑娼。
  如今,就连他的身体也渐渐习惯了雌伏人下,已很少有吃不消的时候。皇帝却还让自己继续照看,偶尔擦破个皮也要看一看,究竟是有多珍惜这副皮囊?
  现下甚至让自己每日为他诊脉,还要搬入颜府,守着一个将死的老妇人。
  当真是荒唐至极。
 
 
第50章 大衡秋祭
  “颜大人,未免太记仇了吧?”
  颜知从母亲房中出来时,发现那一袭蓝衫的季太医正双手抱胸站在门外等他。
  季立春道:“卑职日前不过是一句调侃,陛下就真的让卑职搬进颜府了,颜大人真是好大的能耐啊。”
  颜知早已猜到,季立春必然会将此事算到他的头上。
  “不是我。”颜知开口澄清,却并不指望对方能信。
  季立春看了看四周装饰华贵、灯火通明的颜府,有种身陷牢笼的无力感,叹气道:“事已至此,是不是的也无所谓了。”
  “……确实如此。”颜知认同了这一点,想了想,将自己的袖子捋起,道,“也不必去别处了,季太医就在这简单切一下脉吧。”
  季立春看他一眼,如果说现在的颜知身上还有一个值得他欣赏的部分,那就是他的气量了。
  季立春知道,自己如何自恃才高,却也不过是皇帝派来伺候颜家母子的。
  往日他对颜知的那些唇枪舌剑,对方若是一一都往心里去,别说平日里刁难几分,就是吹两下枕边风,恐怕自己也早被皇帝拉去砍了十次脑袋。
  他嘴不饶人是天生的,见颜知一味退缩忍让,反而变本加厉。
  可他并不傻,内心深处,他知道颜知是大度待他的。
  而无法回应这份气量,也是季立春难受的原因之一。
  皇帝命他一切只能对自己回禀。作为一个大夫,他甚至没法告诉颜知,他的母亲林氏已经时日无多。
  皇帝上个月便已得知林氏所剩时日不过半年,却显然并未转告颜知。
  作为亲生儿子的颜知至今浑然不觉,只是一味信赖着身为太医的季立春会照顾好他的母亲。
  夏夜里夜风微凉,季立春就依着颜知,在回廊下把了他的脉。这一回倒是没再挖苦了。
  都是身不由己的人,相煎何太急?
  ***
  不知是否沾了薛王的光,赵珩不再急着催要名单,颜知总算是过上了一阵清闲的日子。
  大理寺的事务有宋、陆二人分担解忧,长乐宫听话懂事的薛王也并不令他烦心,甚至连搬进颜府的季立春都开始饶他几分了。
  老实说,最后一位是最叫人意外的,颜知本以为季立春这次搬入颜府,别说搅得他家宅不宁,就是把他活撕了也不能解气的。
  可恰恰相反,季立春非但嘴上收敛了,还愈发尽心的照料起他的母亲了。
  听母亲说,季大夫每日早晚都为她施针一次,令她头痛眼花的毛病缓解了许多。
  颜知不知他为何突然改了性子,想来想去,也只可能是赵珩吩咐了什么。
  但不论怎么说,单凭母亲的身体日渐好转这一点,他对季立春还是十分感激的。
  安逸的一个多月很快过去,八月到来。
  立秋过后的第二日,八月初八,这一天,雍京例行举行天子的祭天仪式,以祈求秋天的丰收和国家的繁荣,是为“大衡秋祭”。
  鸿胪寺和礼部的官员们早已在雍城城南的天坛准备好了一切祭祀器具和祭品。
  庄重的黑绸装点着闻天鼓和高大的烛台,成千上万的都城护卫将天坛附近一带团团围起,以免闲杂人等入内,干扰了秋祭。
  都城的百姓也都赶来,想要一睹王侯将相们的风采,却只能远远的看一眼那乌压压的朝臣列队。
  一条花岗岩铺成的路直通几丈高的天坛,群臣分站两侧,中间让出一条十人宽的道。
  身穿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的天子缓步走在中间,宫人在身后拿着华盖和雉扇。
  赵珩的容貌放在民间会显的过于艳丽,可搭着庄重的礼制衣袍,却是秀美得恰到好处。
  天子旒帘与玉瑱微摆,绣着三足乌的宽袖与衣摆拖在花岗岩的地面上,脚步四平八稳,威仪棣棣。
  群臣跟随着天子上了天坛。
  立秋尚未降温,颜知走在身着礼服的朝臣之中,玄色的衣料晒得滚烫,站在他身后的两位大理寺少卿也是一头的汗。
  赵珩一年四季体温都低,炎炎夏日下穿着这样一身厚重繁复的礼服,却也相当从容。
  众人上了天坛之后,待闻天鼓一响,天子开始为苍生祝祷。
  祝祷文词句华美,立意悠长,一听就是当年的状元,如今的礼部尚书,江永的手笔。
  与求仙问道的先皇完全相反,赵珩不敬鬼神,可但凡涉及到祭天祈福的惯例仪式,他也能把样子做到位,任谁都挑不出错来。
  秋祭仪式结束,赵珩领着宫里的人先一步回了宫,礼部以天子之名在天坛下的清凉处设宴款待群臣。
  佳宴美酒,丝竹管乐齐备。辛苦挨到祭天仪式结束的臣子们也总算可以歇歇腿脚,吃些凉爽的去去暑气。
  颜知与大理寺的两位少卿坐在一块,正用汤匙舀着桂花冰粉,忽然听见坐在他左手边的年轻人感慨道:
  “圣上气宇轩昂,英姿不凡,真是大衡之福啊。”
  颜知知道自己这位下属并不是溜须拍马的人,忽然说这些只可能是发自真心的赞叹。
  想必是往日早朝隔得远,并不能看清皇帝面容,今日才算是第一回将那冕旒后的容颜看了个七七八八。
  而赵珩那张脸多能唬人,颜知早在书院时就领教过了,因此,对陆少卿的感慨他并不觉得意外,只是敷衍的点了下头。
  宋融也在旁附和:“可不是嘛!自圣上登基以来,大衡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且圣上又正值壮年,大衡的百姓有福了。”
  陆辰小心地瞄了颜知一眼,这下验证了心里的猜测:上一次他就没有看错,在旁人提及陛下的时候,颜大人的神色是充满了抗拒的。
  如果真像盛传的那般,颜大人和圣上是同窗之谊,感情深厚,又为何会对偶尔提起都这般抗拒呢?
  陆辰有些想不通。
  这时,一阵优美琴乐声将他的思绪连同着视线一起牵走了。
 
 
第51章 量身定制
  宴席中央抱琴弹奏的女子看上去不过二十岁,有着蜜色的肌肤和一双猫儿似的双眼,一看就并非是中原女子的面容,却有着别样的风情,艳丽的叫人移不开眼。
  陆辰直愣愣的盯着看了半天,直至听见宋大人的一声轻笑才回了神。
  “陆大人?眼睛都看直啦?现在是不是很庆幸,此等佳人没让那苏禄使臣要回去啊?”
  陆辰这才忽然将眼前的这位美人乐师和先前那个外邦人口中的“苏禄圣女”联系到了一起。
  自打上一回在大理寺闹的不愉快后,苏禄的使臣团就没再来过,上个月,一行人已离开了雍京,踏上了返乡的路。
  “原来这位便是苏禄国的圣女。”陆辰惊叹道。
  “不错。只不过如今她已不是苏禄圣女,而是我大衡的宫廷乐师伊纱。你入朝时间短,所以才见第一回,朝中每有大型宴会,都有她出场献乐的,往后还有机会见呢,哈哈哈。”宋融不带恶意地取笑着年轻气盛的后辈。
  陆辰脸颊微微发热,低头喝了几口解暑的糖水,总算是冷静了下来,轻轻感慨道:“圣上竟然连这样的佳人都回绝么……”
  宋融道:“要是这就能入圣上的眼,礼部那群人何至于成日唉声叹气?选妃选了多少年了,一个合圣上心意的都没选到。”
  “圣上定然是专心政事,所以无心风月。”陆辰道。
  “难说。若真是如此,薛王又是哪里来的?”宋融说着,再次看向宴席中央色艺双绝的异国女子,“也不知薛王的母亲究竟是何等姿色,才让圣上动了情。”
  陆辰紧张道:“宋大人……我们还是不要妄议宫闱之事的好。”
  “是了是了,瞧我这嘴,好在这又没有别人。”宋融圆滑的笑了笑,“是吧,颜大人?”
  颜知一直在低头吃冰饮,仿佛一句也没听见一般,直至被唤到名字方抬眼看了看他,然后起身道:“时间不早,颜某先回府了。”
  秋祭结束后的一日便作休沐,祭天仪式结束后,官员们可自行回府,颜知早已是归心似箭。
  陆辰怕留下再被同僚取笑,便也急忙起身:“颜大人,下官与您一起。”
  不远处,内务府贴心的准备了整理仪容的房间,好让官员们有个地方换下闷热厚重的礼服。
  两人来到房前时,恰逢礼部的刘侍郎也捂着肚子匆匆跑了过来,一脸局促道:“颜大人,陆大人,让刘某先换吧。实在是勒得慌。”
  比起闷热,刘侍郎更窘迫的地方在于那身礼服已装不下他日益发福、水球一般的肚子,勒得那张脸都涨红了。
  “请。”颜知颔首,对着房门的方向比了比。
  陆辰低头忍笑,看了一眼自家上司,却发现颜知非但没有笑,还垂着头似乎在思忖着什么。于是也顿时严肃了表情,心道自己实在不该因此取笑别人。
  很快,刘侍郎便神清气爽的换了宽大又合体的常服出了房间,向两人道了谢后离开。
  颜知与陆少卿稍稍谦让了一会儿,还是率先进了房。
  房内有个尚衣监的小太监负责分发管理官员们换下的衣物,此时正在熟练的折叠着刘侍郎留下的礼服。
  余光中见一人进来拿了一旁他刚折叠好的外袍信手抖开,小太监正要发作,抬头一见是颜知,立时赔上了笑脸。
  “颜大人,您来了。奴才去找您的常服来。”
  颜知没理跑到一旁翻找寄存常服的小太监,只是垂眼看着手里的外袍,依稀还能看见六年前刘大人初入朝堂时的身形。
  那小太监很快找了颜知的衣裳跑了回来:“找着了。颜大人,这便是府上送来的常服”他见颜知出神没有回应,便有些疑惑的出声唤道,“……颜大人?”
  颜知放下那身外袍,突然问:“你是尚衣监的吧?”
  “回颜大人的话,奴才是尚衣监的。”
  “听说你们尚衣监,最近做了一身我的礼制官袍?”
  那小太监神色紧张了一瞬,还未回应,颜知便已验证了心里的猜测。
  “做那个干什么?还做了什么别的么?”
  颜知并未动怒,语气相当平和,可小太监却立刻跪下,仿佛闯了大祸般带着哭腔道:“奴才也不知,只是听张公公的吩咐。”
  张礼。那就是赵珩的意思了。
  颜知方才只是想起那天夜里未央宫宴请使臣,张礼从偏殿拿出了一身严丝合缝到像为他量身定制的礼服来。
  那身礼服,比自己身上这一身还要合身,显然是近期新制的。
  当时他虽觉奇怪,却并未多想,如今记起这件事来,竟感到后脊发冷。
  宫里为什么会忽然开始准备他的衣物呢?
  颜知看了看还跪在地上的小太监,道:“你起来吧,既然是上面的吩咐,与你有什么干系。”
  “是、是。”小太监着急忙慌的爬起来,却止不住直发抖。
  若是张礼,定不会如此露怯。抖成这样,即便不开口,也等于已经透露了更多的信息。
  颜知换上了府里送来的常服,出房间的时候,陆辰还等在外面。
  “颜大人。”陆辰迎上来。
  “让陆少卿久等了。”颜知心不在焉地拱了拱手,心里仍在思考那身礼制官袍的事。
  “颜大人客气了。那下官先……”陆辰说话声忽然一顿。
  颜知不解看向对方,这才发觉陆辰正盯着他的腰带看,他跟着低头,并未发觉自己的腰带上有什么异样。
  此时,一种算得上是本能的直觉提醒了他——没有异样,才是最值得提防的时候。
  陆辰看了许久,才抬头眨了眨眼,深深的凝视着他:“颜大人,您腰带上这个花纹,是一种牡丹吗?”
  “……”颜知又低头看了一眼,方道,“大约是吧。”
  他很快想通了原因,没记错的话,那日在红袖阁他穿的便是这一身,虽然帷帽遮住了他的相貌,但那杂役可能还是看见了什么衣物的特征,一来二去被陆辰给审了出来。
  陆辰又像确认似的仔细看了一遍,然后那年轻人的表情愈发的严肃起来:“颜大人,您这个图样,叫什么名字?”
  “不知。颜某并不在意这些图样。陆少卿对此有研究?”
  “颜大人是在哪里定制的?”
  “……”颜知怔住,差点一下子被问倒了,“许多年前的事了,已记不太清了。”
  他确是不知这些,因为他身上每一件衣物,都是府里的管事依着赵珩的喜好选的。
  初入朝时,他的衣物多是朴素的麻布,连一件丝缎的都没有,赵珩嫌那些衣物不趁手,便着人给他收走了,全换成了绫罗绸缎。
  为了打消对方的疑虑,颜知主动询问:“陆少卿何以对颜某的腰带如此感兴趣?”
 
 
第52章 接近真相
  陆辰摆了摆头,像是要把什么念头甩开一般,叹了口气道:“不瞒颜大人说,上一次红袖阁的命案,那杂役供出过一条线索,就是……”他指了指颜知的腰带,“这个图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