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夫郎他有两幅面孔(古代架空)——梨子甜甜

时间:2025-02-25 07:44:14  作者:梨子甜甜
  这次他没再说些听不懂的话,宋惊蛰一行三个人都听懂了。毕竟赚了人家二两银子,人家又仰着笑脸跟他们打招呼,宋惊蛰不好装作看不见,朝他点了点头:“好巧,大哥,你也住这个客栈。”
  这人还挺健谈,一见宋惊蛰搭理他了,忙不迭道:“是呀,这是这里最好的一个客栈了嘛,我一个生意人,出门自然是要住最好的客栈嘛。”
  宋惊蛰随口问了一句:“不知大哥做什么生意的?”
  “收山货咯。”中年男人也不避讳,“我广安府来的,海城,哎哟,一到冬天就没有菜吃了,吃海货都要吃吐,就想收些山货回去倒卖,赚些钱。”
  宋惊蛰笑了笑:“那大哥你可来错时候了,我们这儿收山货最好的时节,是春秋两季。”
  春天有各式各样的野菜,夏秋两季蘑菇多到吃不完,唯独冬天,山里的野物都冬眠了,野菜也不长了。
  提到这个大哥一脸丧气:“哎,可不是,我来了这儿才知晓,收山货要春秋时节来,得了,白跑一趟,还害我晕车吐死了。”
  说到这个大哥又忙笑道:“谢谢兄弟你啊,你那罐辣笋丁味道够霸道,我一口下去,辣得魂都要出窍了,晕车病都给治好了。”
  他不提这个还好,一提宋惊蛰想起坑了他二两银子的事来,还有点不好意思。
  偏这大哥还热情得很:“兄弟,相逢即是缘,我在这儿也没个朋友,待会儿你们安定好了,一起喝一杯啊。”
  宋惊蛰想了想,应道:“行啊。”
  “惊蛰哥。”林立夏拉了拉宋惊蛰的胳膊,他被骗过一次,对这种主动贴上来的人,警惕心达到了顶峰。
  宋惊蛰握住林立夏的手:“没事。”
  这人上来就愿意花二两银子卖他们那么一小罐辣笋丁,再次遇到,也没有挖他们底细,反而倒豆子般把自己的底细倒了个干净。
  怎么看也不像个心有城府的人。
  因为有杨万峰这些人脉在,好几次事下来,宋惊蛰越来越感觉到人脉广的好处了。杨万峰让他多去结交本县的地主乡绅,他不想去靠巴结别人过活。不如先结交些外县人,了解一些外头的情况。
  他是本县人,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别人到了他们这儿,不交好也绝不敢交恶他,不怕别人对他起歪心思。
  这人要是真没什么恶意,倒可结交一二。
  “……”
  到了厢房,安顿好林立夏和谭佳音,宋惊蛰问他俩:“你们是在屋里吃,还是跟我一起去和那位大哥吃?”
  在宋惊蛰这儿没有哥儿不能见外客的道理,林立夏担心宋惊蛰被骗,立马道:“我跟你一起去。”
  谭佳音想到他马上就要成婚了,这个时候在外留宿又见外客委实不好,便道:“我就在屋里吃吧。”
  “好。”宋惊蛰尊重他的选择,亲眼见小二端了饭菜给谭佳音送来,等他锁好房门,这才带林立夏前去赴宴。
  大哥很热情,宋惊蛰他们还没来之前就点好了一桌吃食,一见到宋惊蛰他们便亲热地招呼道:“兄弟,这里,这里,就等你们了。”
  宋惊蛰带着林立夏走过去:“还没有请教大哥姓名呢。”
  大哥立马道:“我姓胡,胡宏大,别人都叫我大胖子,你们叫我大胖子、胖子哥都可以。”
  林立夏还没有见过这么别具一格介绍自己的,当下好感顿生,放下成见试着叫了一声:“胖子哥。”
  胡宏大笑道:“哎哎,就这么叫,舒坦,你们坐,你们坐。”
  宋惊蛰和林立夏入座时,也各自介绍了自己的姓名。
  胡宏大给他们倒酒,笑得更开心了:“你们这名字取得好,一听就是夫夫,不像我叫宏大,我弟弟就叫宏二。”
  宋惊蛰也笑:“宏这个字就很好听了,后面搭什么都很好,宏大,一听就辉煌气派。”
  胡宏大一拍大。腿:“哎呀,兄弟你可太会说话了,被你这么一说,我竟然觉得我这名字还可以。”
  胡宏大很健谈,为人又很大气,跟宋惊蛰和林立夏说了不少出海、赶海的事,听得两人向往不已。
  不过他也说了不少海城人的苦:“我们海边不能种粮食,日常生活都靠鱼获,像海货这些好东西都因为运不出去,卖不上价,日子苦啊!”
  宋惊蛰听得可惜不已,像他们这种山城,吃一口海货贵得要死,人家那里居然是扔的货。
  他问胡宏大:“胡兄就没想过,弄些能运送的海货到我们山城做生意。”
  “怎么没有。”胡宏大从怀里掏出一串珍珠项链来,“我是做海珠生意的,各大山城的首饰铺子都有我的供货。”
  宋惊蛰看着那颗颗都有拇指大小,圆润。饱满还泛着紫光的海珠,默默地把原本听了他一顿诉苦,同情心起要还给他的二两银子收了回去。
  怪不得他能拿出这么多钱买他们的辣笋丁,感情是个不差钱的主。
  是他没见识了,听人家说苦,就真的以为人家过得很苦。
  林立夏端起酒杯跟胡宏大碰了碰杯:“胖子哥,我听你说,你要做山货生意?”
  “是啊。”胡宏大指着自己,“哥哥我是个爱吃的主,一到冬天,到处都买不到菜蔬,天天吃海货,吃得人都要吐了,我就想着收些山货回去,能吃又能卖。”
  林立夏有孕不好吃酒,做个样子抿一口,又道:“那你明年还收吗?”
  胡宏大随性便并不是个随意的人:“收啊,怎么不收,不能卖我还要吃呢。”
  林立夏不见外地问:“我们家靠在山边,一到夏秋两季,山上的蘑菇多得吃不完,胡大哥要收,我能收来卖给你吗?”
  胡宏大再次拍腿:“这是好事啊,我正愁在这边没个熟悉的人呢,林小弟你若是有心倒是省去我许多麻烦呢。”
  “……”
  三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就夜深了,林立夏和胡宏大互换了地址,以便以后来往,这才各回各屋。
  回到包房,宋惊蛰提了热水来给两人擦脸洗脚,他问林立夏:“你想做山货生意啊。”
  “不是我想做。”林立夏洗了脸,脸蛋红扑扑的,“是大姐还有我大哥二哥他们。”
  听他这么一说,宋惊蛰瞬间明悟。宋白露常年在山里跑,收些野菜蘑菇之类的山货还不容易,而随鹤生的山里娘家和住在半山腰的施青山,采山货都容易。
  与其采了山货卖到城里铺子被压一次价,不如直接卖给收货商人。
  “还是你想得周到。”宋惊蛰对做生意不是很感兴趣,对这上面的事不怎么敏锐,他夸了夸立夏,又好笑地问他,“你不是害怕他是骗子吗,怎么又这么快地相信了人。”
  “这……”林立夏能说他是跟人越聊越投机,兴致上来,哪还管得了那么多,他狡辩道,“总归大姐他们都是要收山货的嘛,你不是也想结交人嘛,有来有往,关系才会越来越密切。”
  宋惊蛰没有戳破地捏了捏他脸,不经意将他卖得东西插。入他的发间:“是是是,我夫郎最聪明了。”
  林立夏察觉到头发上的异样,摸了摸头,取下一根银簪来,惊喜地问他:“怎么给我买了这个?”
  “喜欢就买了。”宋惊蛰重新将发簪插。入他的发间,“你去镜子前照照好不好看。”
  最近卖菘菜挣了不少,加之他借牛车给宋平安他们,宋平安也是给了租借费的,零零散散的攒了些,宋惊蛰就琢磨着给林立夏买了根簪子。
  不能每次都等夫郎提了才买。
  上次立夏逛首饰铺子,他也记下了他的喜好,这次是按照他喜欢的样式买的。
  上等厢房自然是有铜镜的,林立夏举着灯到铜镜前照了照,是他喜欢的那种简洁大气的如意簪,好簪发,好走路,又不碍事。
  “喜欢,喜欢!”林立夏看过后,立马回过身来亲了亲宋惊蛰。
  喜欢簪子,也喜欢人。
  宋惊蛰被他亲得都快心猿意马了,好不容易压制了下去,两人洗漱过后躺在床上,宋惊蛰搂着立夏,又有点想了,只能用说话来转移注意力:“立夏,你说我们种云耳怎么样?”
  窝在宋惊蛰怀里的林立夏,胸口还开心地跳着呢,听到宋惊蛰的话不禁问道:“怎么想起来种云耳了。”
  宋惊蛰实话实说:“在山里收山货终究不稳定,而且我们不是还要在县里买宅院吗,我就想多种点东西。”
  别看山里山货多,可采的人也多,今天运气好能采一堆,明儿没有运气就采不到。别人采了能卖给宋白露,自然也能卖给其他人。
  宋惊蛰对生意上的事不太懂,他就想着他能不能试着种种。
  他们康州府气候潮湿,很利于云耳的生长,山里很多朽木上都长着云耳,宋白露他们进山收山货收得最多的也是云耳,有些喜欢吃云耳的人家看到长着云耳的朽木还会搬回家,放在屋檐下潮湿的地方,时不时地浇点水,等长多了,再采收。
  正好,他们搬到新房子这边,老屋空着也不知道拿来做点什么,他觉得用来种云耳很合适。
  再者,他想当地主打入乡绅阶层,可是桃源村周围的空地和山地都快被人给买完了,他再有钱也只能买一些零零碎碎的地,很不利于种植。
  去外面买地,他一个外村人不能时时刻刻看顾地里,别人给他使坏,他完全没有办法。
  他就想着种云耳也是种,若是他能把云耳种出来,在村里,在县里推广开,不用土地,他也能拥有好多好多的地。
  既不和乡绅地主们冲突,还能壮大自身,没准大家还能一起合作。
  到时候就不是他巴结别人,而是别人来巴结他了。
  “好啊,我跟你一起种。”林立夏被宋惊蛰描述的场景给惊到了。
  他男人怎么这么能!
  盖了房子就想当地主,真是一天都没个歇气的时候,但是他好喜欢。
  宋惊蛰亲了亲他,他就知道立夏不会反对,压下心里那股躁意,给两人拉上被子:“睡觉。”
  睡饱了才有力气去做事。
  
  
 
第77章
  宋惊蛰是个说做就做的性子, 第二天辞别胡宏大,将谭佳音送回家,回了桃源村, 就把老屋的房子收拾出来,窗户蒙上布, 洒上水, 等它阴湿,过几天他好放带有云耳的朽木进来。
  刚开始他打扫屋子的时候, 宋万民还很高兴, 以为宋惊蛰要把屋子收拾出来住人或放东西, 还跑来跟宋惊蛰说:“能不能把空余的屋子借一间给你三婶放放东西。”
  宋硕果马上就要成亲了, 他家只有三间屋, 再怎么拾掇也还是很拥挤, 宋惊蛰若是能借一间给他们放放杂物, 那就很宽裕了。
  他也知道,以前为着这屋子的事儿,大家没少吵架,也跟宋惊蛰说了软话:“你放心,就借硕果成婚这段日子, 等他成了亲, 我就让你三叔三婶他们搬回去。”
  宋惊蛰不是不想借,而是他洒了水阴湿了屋,若三婶他们放东西进来,要不了几天就会回潮发霉。
  他跟宋万民说实话:“爷爷,这屋子我是要用来种云耳的, 借不了,要不你让三叔去跟大伯母说说, 大伯母家还空着两间屋子呢。”
  宋万民傻了眼:“你要拿好好的屋子去折腾种什么云耳?”
  宋惊蛰颔首。
  宋万民心有戚戚:“这能成吗?”
  因为宋惊蛰折腾着种水稻种苎麻都成了,还盖了大房子,成为村里最后出息的后辈,他现在已经不敢随意置喙宋惊蛰的决定了,只敢从旁问一两句。
  宋惊蛰实话实说:“不知道。”
  他也还没种过,毫无经验,只能一点点摸索,或许会成功,或许会失败,但无论如何,他都是要种上一回的。
  宋万民见他毫无头绪,劝说了两句:“你种稻子种苎麻都是在地里折腾,这云耳是长在山里的,还没有人搬回家来种地,你若爱吃,回头我跟奶上山多给你采就是,何必自己动手,白糟蹋你家这房子了。”
  宋万民心痛啊,农家人要盖几间屋子多不容易,好些人家现在还住祖辈传下来的屋子,修修补补地舍不得拿钱盖新屋。
  宋惊蛰家的这几间屋采光好,不漏雨,林立夏还搭了个大灶房,就算卖,也能卖好几两银子呢。就这样拿去折腾了,这要是没折腾出来,好好房子就这样塌了废了。
  宋惊蛰对决定了事很固执:“就是没有人这么做过,我才要去做呢。”
  村里人发现的财路都挣不了大钱,再努力也只能挣些小钱,想要挣大钱,想要别人注意到他,还得另辟蹊径。
  宋万民不理解宋惊蛰的这种想法,在他看来,未知就意味着数不清的麻烦,要仅仅只是塌个房子什么的还好,要是宋惊蛰把自己好不容易攒的家底全赔进去了呢。
  他吃不好,睡不好,后来还是过年放假回来的宋福堂安慰他:“让他们年轻人折腾去吧,惊蛰有折腾的本事,就有挣回来的本事,你替他操心个什么劲。”
  宋万民这才回过味来,是啊,他替他操心个什么劲,宋惊蛰亏钱了他也没钱给他垫,挣钱了也不会给他花。放下这事,安心去给宋硕果操持婚事去了。
  对于宋惊蛰又要折腾着种云耳这事儿,村里人也有所耳闻,鉴于宋惊蛰前两次的成功,这次村里人倒没说什么风凉话,只是在宋惊蛰从山里弄了不少带云耳的朽木回来时,上门来看了几回热闹。
  见到四间搭满架子,架子上摆满了各类长云耳的木头,大家都好奇地问宋惊蛰:“惊蛰,你在哪弄到的这么多云耳木!”
  他们这些靠近山脚的村户,进山找菌子是常有的事,可他们这些人翻遍好几座山,也找不来这么多的云耳木啊。
  宋惊蛰几天就弄来了几间屋的,未免也太厉害了。
  宋惊蛰也不隐瞒:“这都要多亏了立夏他大哥夫,都是他大哥夫帮我弄的。”
  随鹤生娘家在深山里,山里别的东西不多,像这种带云耳的朽木数不胜数,他们也不弄回家,就放在原地等它一年又一年地长云耳,直至彻底枯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