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落笑起来,眼睛成了月牙形状。“我知道你想什么,我生来就是务农的人。咱们呀换着来,中途让牛休息休息。”刚要从巨石上跳下来,回想起覆土和间距的要领。“对了,我在耧车放种子的盒子里先放了黍种子,这株与沟距离二寸半,株距为五寸,黍种上盖土约为一寸。等会用完黍种,我再放麦,行与行之间相距二寸,麦种上覆土约为二寸。等用完这两类谷物种子,我们下次再播种我们自家吃的蔬菜,我还记得你想种些红薯,正好再种点土豆炒菜吃。”
沈玉那些说过的话,金落虽不常说却铭记于心,一直惦记着沈玉那些小心愿。
沈玉满足地勾起嘴角,走到健壮的牛前面,安抚的摸了摸它的脑袋,握住牛脖子上系着的绳索,“你说的这些要领,我差不多都记住了,不过还是得靠你时刻监督。”
来得早,露水还残留在绿叶上。金落家的地靠近山脚,附近多是密林,没有人烟,空气比村子里更清新。
沈玉站在田地的最东边,扫视一遍已经翻过的地,“一亩地分为十五町,留有十四个人走的道,我就在留下的道里牵牛往前走,你在后面检查是否播下去种子,防止撒错了位置。”
金落点了点头,从身后拿出两穗玉米棒,掰开包裹的叶子,里面还留有热气,摸起来有些烫手。
金落:“我今天起大早给你煮了玉米吃,水壶里有晾好的温水,先吃顿早餐,吃饱了再干活。”
沈玉和他呆久了之后,吃早餐的时间都固定了,一到这个时间,肚子就得饿,今日也不例外。
沈玉接过热腾腾的玉米棒,大口啃了好几口,香甜的滋味弥漫口腔,越啃越香,不一会就啃完一棒,顺便喝水润润嗓。
吃完早餐,两个人各司其职,一点废话没有,吭哧吭哧就是干活。
一开始沈玉没掌握速度,牵着牛不是走快了,种子没撒到挖的坑里;就是走慢了,太多种子挤在一个坑里。金落在后面补上缺的种子,又把坑里多出来的种子拿出来。
磕磕绊绊走完一亩地,他也就不生疏了,心里记下间隔的时间,倒是跟牛培养起了默契。
后面动作快起来,甚至还有了节奏感,像是弹琴一样有节奏。
日头渐渐西落,傍晚的晚霞露出天光。
沈玉忙乎完十几亩地,累得瘫坐在地上,说话声飘起来,气不太够。种田的生活和想象种差别大了去了,一开始的兴奋和新鲜劲儿全都消散了,只剩下腰疼腿酸。
沈玉:“真不敢想你之前是怎么种这些地的。播种尽心尽力,最终还是得看老天爷赏不赏雨。
金落心疼的给他擦脸,沈玉的脸上蒙上一层灰。
金落:“我从小就跟着老爹种地,习惯了,现在我们有牛帮我们,我们会省很多力气。之前家里太穷,买不起,也不好意思借别人家里的老牛,就自己干,地相应的开垦少一些,赚来的钱够养活一家人就行。”
沈玉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百亩良田的梦还是得以后实现。两个人太难照顾这么多地了,之前的豪言壮志说得太轻松了。
回忆之前说的大话,现在只能发笑。
“哎,那我们今年就别弄一百亩了,先种五十亩吧,不然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金落偷笑起来,“嗯,我听你的。我们今年先种一半,等以后能请人帮忙种再把剩下的地利用上。”
沈玉再喝下几口水,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再干一个时辰我们回家。”
金落拿起锄头,跟着应和,精气神足足的。
第64章
接下来的几日,两个人像是肩负某种使命,一定要在半个月内完成春耕的前序工作,在地里的小木屋里搭起了一个炉子,炉子上面的小铜锅成了功臣,一日三餐都得靠它。
近乎疯狂的两个人恨不得住在地里,越干越起劲。
过往的邻居每每路过,必定看到其中一人拿着耙子摆弄挖好的垄,认真的神色像是在捕快断案般让人忍不住想要上前看看他到底在干什么。
凑近一瞧,是平平无奇的翻出来的湿土。
一个老翁领着小孙女往前面走,碰巧看到沈玉在地里练剑。
还在追逐小蝴蝶的小孙女被闪烁的剑影吸引,走路的方向来了个转向,握着爷爷的手忽然松开,痴迷的朝帅气的哥哥走过去。
老翁马上追上去,这个宝贝丫头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回去不好向女儿交代。“哎!孙女!人家在种地呢,你别去捣乱啊。”
背后喊出来的声音惊得沈玉停下来,将剑负后,转身查看发生了啥情况。
是个鬼灵精怪的小丫头,沈玉见到小孩,身边的锋芒一下子收了起来,露出两颗虎牙,笑着看她说话。
女孩冲沈玉眨巴眨巴眼睛,突然加大声量,像是下了某种决心。
“哥哥,你在地里拿剑挥,可是不务正业的哟,这个时候得认真种地,不然冬天就会饿死呢。”
女孩天真的神色似乎将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软化,收成不好,饿死冻死是常有的结局。
沈玉本想解释,自己已经把今天的活儿干完了,还收拾了木屋,不是玩物丧志。可是细想,小丫头说得对,很有道理。
老翁连忙拿了个果子塞到女孩嘴巴里,十分客气的哈腰冲他道歉,“沈少侠,我家孙女嘴巴太损,你别听她的。我这是在家被她奶奶训了,她奶奶骂我的话倒是让她学会了。哎,别的学不会,学大人骂人倒是特别快。”
“哈哈,原始如此,我才不会生孩子的气,你别看她小,心里是有主意的。”沈玉半蹲下来,看着小孙女肉乎乎的脸,心里萌生起一个不合时宜却合情合理的想法。
这样机灵的孩子,沈玉特别喜欢,如果有机会,要是有个这样的孩子也不错。
当然,还是要征求金落的意见。
沈玉调整成温柔的语气,一到哄孩子的时候,还真像是村子里亲切的哥哥。“哥哥呢觉得你说的特别对,以后你有力气了也要踏踏实实做事情。”
小女孩平视他,灵机一动,极其标准的拜了年,“哥哥新年好,虽然已经过了拜年的时候了,但是妈妈说过,向喜欢的长辈拜年是有礼节的小孩应该做的。”
老翁见孙女长大了,笑得合不拢嘴,临走前还问沈玉春耕的进展如何。沈玉说万事开头难,一个人没办法兼顾几件事,可两个人一起做事就不一样了。
回家里的路上,沈玉忽然想去村子里的书肆瞧瞧,不是他豁然开朗想要求学考取功名,而是最近几天种地有了心得。
种地可不是自己试各种方法,试错成本太高了,经验对于农民太重要了。
这个时候,科学的务农经验是难能可贵的,沈玉也不能总是去问邻居,万一遇到心眼坏的使坏故意告诉错误的方法,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最好的办法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就是——买本书。
一本关于种田的通俗话著作的书卷,平时看看能解决不少现实问题。
他在岔路口站定几秒,“嗯,虽然我从小就不爱读书,但是这种教种地的书里肯定有图画,有图画我肯定不犯困。”
第65章
弘一村能继续营业的书肆就一家,村子里除了私塾里的学生和一些自学的学子,其他人压根就不登门,消费的人群差不多都固定了人数,能营业多年的书肆多半都是家有副业或是会来事,回头客多。
沈玉之前听金落提起过这家开了十余年的书肆,那时没当回事就没咋记住,现在回忆更是没半点印象,他打算边走边看,碰碰运气。
书肆不像是米面粮油店,在哪开都有人去逛,应该开在人流量大的中心街道,若是开在犄角旮旯,书肆定会十分冷清,架子上的书都得蒙上灰尘。
春日到,街头的人多了起来,叫卖声此起彼伏。书卷是文人墨客必背物品,这类店或许开在同一个街道,这样客人就能在一个街道买下学习和各类艺术所需的用品,便利了人们不少时间。
走过门口摆放瓜子炒货的商铺,来到一处十分幽静却狭窄的小巷。
沿着弘一村少见的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往前走,走到尽头。放眼望去,满是文人气息。
眼前是一座矮小的拱桥,下方是清澈的小潭,潭水种有几条自在的锦鲤畅游。
沈玉在弘一村将近半年时间,从来没见过类似江南水乡的美景。春日的阳光也比冬日的太阳暖和一些,阳光透过微绿的树杈照射到地面。今日一见,眼睛都顾不上看,瞅瞅这个,又被另一处景色吸引。
小巷虽小,却具有独特韵味。这边的房子外墙还写着潇洒的草书和端庄的楷书,墨色随处可见,融入了独具一格的景色中。
稍远处传来一阵悦耳的琵琶声,忽急忽慢,让人猜不透。
他停下来,身子靠在桥边的围栏上,“不愧是书香气最浓的地方,还能听到琵琶声。”
“过两天带小落也来逛逛,他对水墨画颇感兴趣,这里肯定有卖文房四宝的店,一边买一边享受,啧,想想都美。”
顺着小道拐来拐去,终是走到了这家有两层小楼的书肆。店面典雅,看起来像是售卖正版书卷的卖家。
沈玉活这么大还没主动来过书肆,武学秘籍也都是师父亲自誊写给他的,不需要特意去买。
男子一脸苦相,心事重重的看着杯中的茶汤,“今天这茶真好啊,哎,可惜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啊。去年进货的书一大半都积压在仓库里,买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啊,也是,人们得先吃饱饭才有时间考虑精神上的满足。”坐在门口品茗的商家听到门口的脚步声,立刻把茶宠推到水槽上,“唰”一下站起来。
守在店里这么多天,终于来了客人了,这单必须得把握住!
商家殷勤的站在身侧,笑容发自内心,是真开心。“哎哟,这位客官想买哪方面的书啊?”
沈玉要不是迈的步子比往常小,差点踩到了对面人的脚指头。他灵敏的侧过身子,先望屋子里看了看,架子上确实摆着满当当的书,从商家的气质来看,不像是卖假书的江湖骗子。
江湖上卖假秘籍的小贩数不胜数,防不胜防,初入江湖的沈玉太过单纯,当年用自己的压岁钱从骗子手里重金买了本江湖大侠连环画,打开一看,只有第一页和最后一页有图片,中间部分全是凑页数的空白。那次可把他坑惨了,想追上去也追不到人,只好自己承受这份委屈。
沈玉:“我今年才踏实种地,想买关于种田的书,最好是图画多一些,我没上过几年学,一读文邹邹的文章就分心想睡觉”。
商家认真听完要求,点头思索一下,“奥,我店里还真有几本这类的书,你先坐会,等着我拿给你。”
商家去二楼找书的空当,沈玉双手背后游走在好几个书架中。
有一个书架是比其他架子矮的,到沈玉腰的高度,非常方便人拿。
他随手拿起一本,封面没有字,页数也少,捏起来薄薄几页。
“这本书好奇怪,这么少的纸张也能做成书?”
带着好奇心,又闲着无聊,沈玉怀着轻松的心情拿起了后悔好久的书。
随手翻开两页,一张缠绵在床榻上的两个男子的图片突兀的占据了他的视线。
咋是两个男的?难不成画错了?
沈玉并没有怀疑这是本春宫图,只是怀疑画师的画技。
而且两个男子的姿势十分怪异,不太像传统的龙阳之好的插图。
“客观久等了,我拿来了一本,这本书是崭新的,绝对不是旧书,你瞧我摸起来里面的纸,手指头都打滑呢。”
商家始终保持微笑,卖力推销他积压的书,只要客人一点头,这单必定成。沈玉没立刻回,沉浸在发现新领域的迷茫中。
“哎,客人还喜欢这类小哥同房的书啊,你旁边的架子上的那一排都是,有图的没图的,小店可全都有,包你满意。”
“啊?你说我手上的密事是和小哥的?”沈玉英俊的面容逐渐变得红润,只是随手一拿,就拿出一本不可言说的书。
商家露出大家都懂的略猥琐的表情,走路的姿势都变得妩媚起来,忽然低声语,“是啊,客观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这可是我跑了好多地方才淘来的书,编著这类书卷的作者可太稀缺了,而且买的人少,产量特别低。我今天店里就剩你手里这本了,你要是成心买,我给你打八折。”
沈玉面露难色,方才买书的热情冷却。商家一看他这样的消极反应,一时噎住,舌头在牙关舔了一圈,酝酿许久憋出一句话,“真的就剩下这一本了,你是第一次来我店,而且来一次也不容易,您看意下如何?”
老板不想放弃,不停劝说。伸进客人钱袋子里的手怎么可能中途收回来。
沈玉被他说得有些激动,他还真需要一本介绍男子与小哥儿同房的书来指导自己。
这次来得巧,不虚此行,还能买到这类书,解决了他困扰一段日子的问题。
沈玉诚恳的抬手指了指书,“里面教的知识是真的吗?”
“那当然啊,里面还附赠了养孩子的注意事项,买一本书就是用了一条龙的服务,多划算啊,你伴侣要是知道你掌握庞杂的养儿知识,得多佩服你啊。”商家推销时眉毛上下来回动,整个人都十分喜庆,一点也不停的冲沈玉说这本书的好处。
沈玉突然把书扔到对方手里,声音略低沉,“这个关于小哥儿的书和那本种地的书,我都买。”
商家马上抱住两本书往柜台走,喜上眉梢,终于是来生意了。“妈呀,你买东西可真是快啊,速战速决,我这就给你包起来,一共是一两银子,你就别跟我讲价了,那本书里可全是图画,一步一步教你怎么圆房,可详细了呢,你花这个钱是值的。”
沈玉掏出银子递给商家,出这个笔墨气息浓重的小巷的路上,书肆商家一路相送。
商家望着他挺拔的背影,嘴角不再上扬,笑容甚至还有些苦味,一时间还挺羡慕这位客人的另一半。“我从类没遇过会买和小哥同房的男子,看得出来他们还真恩爱啊。同是小哥儿,我的夫君就只会让我主动,他躺在床上,一点也不懂我的需求。”
第66章
暮春时节,细雨绵绵,偶有小雪登场。晴朗的天空顷刻间飘来几片乌云遮挡住太阳,只剩下一部分日光温暖着人间。
天色朦胧中,买回书的沈玉快步走出宛若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小巷,青石板路上积着浅浅的水洼,他的靴子踩上去,溅起细小的水花。
33/55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